马克・吐温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马克・吐温 - 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游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即使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马克・吐温 - 人物简介

幼时家境贫困,12岁时因父亲去世辍学,开始到印刷所当学徒,稍大一点便外出找活干。21岁时,对轮船上的领港员生活发生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密西西比河上 4 年领港生活使他熟悉各式各样的人。这一段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 他的笔名马克 ・ 吐温就取自船工生活:mark 是“测标”,twain为“两英寻(合12英尺)”,“测标两英寻”说明仍是安全水位。1861年,南北战争*发,他随哥哥去内华达;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从此开始创作生涯。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生涯,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8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然而,孰真孰假,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

马克・吐温 - 职业生涯

19世纪60~70年代,马克・吐温发表幽默短篇共70篇,其中多数为小品类。它们的主要特色是极度夸张、幽默、滑稽。主人公往往天真老实,思想单纯,有一套先入为主的想法,结果处处碰壁。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和名篇《竞选州长》、《神秘的访问》都是这样写的。在一部分作品里,幽默含有讽刺,如《竞选州长》、《坏孩子的故事》 、《好孩子的故事》等 。作者解释说“ 幽默只是花絮”,“为幽默而幽默是不能经久的”,他的幽默滑稽出自严肃的创作目的。这期间他讽喻的社会现象有: 种族歧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投机心理以及社会道德的错位与虚伪。

60年代末马克・吐温到了东部之后,发表了《傻子出国记》、《过苦日子》和《镀金时代》三部长篇作品。《傻子出国记》为通讯集,是马克・吐温的旅欧报道。写天真无知的美国人在欧洲的旅游见闻,滑稽、诙谐,表现出美国人在欧洲封建社会及其印记面前的优越感。《过苦日子》是一部回忆录,写作者到内华达找矿经过,其中有不少虚构成分,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其间一些夸张 、滑稽的故事表现出马克・吐温的喜剧才能。《镀金时代》是他同邻居、作家查尔斯・沃纳合写的长篇小说,旨在讽刺当时疯狂的社会投机心理。小说的人物有企业家、政客、农场主和小市民。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告诉我们:在那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获得大量财富的是投机商、企业家和政客,小人物永远是在做梦,就像那位塞勒斯上校,发财梦做了一个又一个,可餐桌上“只见冷水和生萝卜”。

70年代初,马克・吐温同一位富商的女儿奥利薇亚・兰登结婚,定居在马萨诸塞州的哈特福德。《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上》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这段稳定的生活期间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少年儿童追求新奇、冒险的生活。小汤姆厌恶呆板乏味的小镇生活,包括主日学校的虚伪刻板、守旧的小市民习气、老一套的布道演说……他同小伙伴去岛上“探险”,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少年儿童的活泼的稚气。《在密西西比河上》回忆了作者当年的水上生涯。大河景色、航运经历、弟弟遇难等真实故事,富有诗意,抒情气氛很浓。书中写到领港员协会的组织和斗争是19世纪美国劳工运动的宝贵史料。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名著。小说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主人公换成汤姆的朋友哈克――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 。他害怕醉鬼父亲*打,又受不了保护人的清规戒律,离家出走,半路上遇见黑奴吉姆,两人乘木排沿着密西西比河逃亡,去寻找自由州。哈克虽没有受过教育,爱撒谎,但本性善良,好开玩笑,又富于同情心。一路上吉姆照顾哈克,哈克帮助吉姆匿藏。哈克长期生活在蓄奴州,流行的种族歧视观念常牵制着他。他们越接近自由州,哈克的内心矛盾越尖锐。当时蓄奴州的法律规定,帮助黑奴逃跑是有罪的,他决定写信向吉姆的主人告发。可是一想起吉姆渴望自由,临危不惧 ,而且舍己为人等优良品质,哈克就感到为难,最后终于把信撕掉。哈克的作为表现了作者自由、平等的民主理想。书中还描写了南北战争前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小说纯粹用美国口语写成,开创了美国文学口语文体的传统。

80年代后期开始,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用荒诞情节批判英国封建体制的 《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用巧妙错位的故事讽刺美国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歌颂法国民族女英雄的《冉・达克》,以及深刻剖析金钱腐蚀作用、*露上等人伪善面貌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80年代马克・吐温筹办出版公司并投资新式排字机的试制工程。这两项工作均告失败,致使马克・吐温破产。1891年,他迁家欧洲,自己作环球巡回演讲以偿还债务。1900年回国。这个时期,他发表的长篇作品有《赤道环游记》。20世纪初,马克・吐温发表了一系列反帝政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给生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控诉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同情并支持殖民地人民的斗争。随着作者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深化,他的幽默风格逐渐从滑稽趋向讽喻 ,开朗活泼的心情也逐渐变为忧郁愤慨,这在他后期反帝政论中尤为明显。在《什么是人》 ,《第44号,神秘的陌生人》等作品中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悲观情绪。1901年2日 《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在《北美评论》上发表。(这是马克・吐温反对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实行侵略的名篇)1910年冬春 马克・吐温健康恶化。1910年4月21日 马克・吐温因狭心症不治逝世。

马克・吐温 - 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1865-1870)

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主要以讽刺手法批判宗教教育的危害;揭露世俗社会的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彼此欺诈、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露民主、自由掩盖下的美国社会真相,批判种族歧视和伪民主的社会现实。

重要作品:《傻子出国记》、《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

《傻子出国旅行记》是马克・吐温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游历欧洲各国的通讯报道集,这些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欧洲的所见所闻,清新直率。作者扮演无知的美国人,嘲笑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

《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作品主人公作为独立党的候选人参加了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自信“声望很好”。但是不久,参加竞选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利用报纸以选民的名义接二连三地给他扣上“伪证犯”、“小偷”、“**犯”、“舞弊分子”等等莫须有的罪名,并在公开场合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搞得他声名狼藉,迫使他不得不声明退出竞选。作者利用这一候选人进退的侧面,紧紧抓住资产阶级报纸专事**、诬陷这一特征,有力地揭露素称“最民主”的美国“民主”选举的虚伪,指出它不过是对人民的欺*与愚弄。作品篇幅短小,但是写得泼辣有力,用夸张、讽刺的笔法烘托出喜剧的气氛,突出讽刺的主题,为“美国的民主”描绘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的背景是: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为了开发本土,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从各方面招募工人。几万名华工也被招募到美国,从事开疆修路的繁重劳动。这篇作品是由一个天真老实的华工艾颂喜的几封信组成的。他听信了美国是“人间天堂”,“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谎言,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应募来到美国寻找幸福。他刚到美国的港口,就遭到了警察的棍打、脚踢,行李也被没收。踏上美国的陆地后,不但遭到狗咬,还被送进监狱。艾颂喜的种种不幸,使人们认识到“民主美国”的真相,艾颂喜的遭遇就是当时华工在美国的典型遭遇。作品以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可怕,加以鲜明对照,用喜剧的情节突出了华工艾颂喜的苦难,增强了作品的批判意义。

中期创作(1871-1895)

这一时期马克・吐温对美国**制度、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思考,以辛辣的讽刺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沦丧。这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阶段,发表了一系列优秀小说。

重要的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傻瓜威尔逊》和《百万英镑》等。

《镀金时代》(与华纳合著)是马克・吐温的**部长篇作品,也是一部思想性较强的现实主义小说。当时资本主义美国的表面繁荣,掩盖不了内部的污秽败坏。社会上主宰一切的是金钱,作品紧紧扣住当时现实的特点,刻画风行美国各地的投机活动,描绘谋求横财*利的社会风尚,揭发政界、司法界、新闻界的****、贿赂诈*等丑行,小说的书名“镀金时代”恰当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小说的情节围绕着兴建城市、铺设铁路、开辟航道等等投机发财的**而展开。小说里塑造的塞拉斯上校的形象,是依靠投机取巧而发财致富的小市民典型。在他眼里,处处都是发财的机遇,事事都可以用来为他当上富翁效劳。他是个拜金狂,“要抓紧时机――天啊!整个空气都是钱。”参议员狄尔沃绥是一个官僚的代表,他表面上假仁假义,骨子里钱迷心窍,**受贿、投机诈取无所不为。作家通过这一政客,揭露了美国政界的**。《镀金时代》的书名本身就恰当地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竞争的70年代的特征。后来的历史学家常常沿用这个名称来概括这一历史时期。

《汤姆索亚历险记》标志着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小说描写美国南北战争前的一个小镇上的故事。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儿童,生性活泼、善于说谎,会搞无穷无尽的恶作剧,却又不乏正直、勇敢、善良的品性。他厌恶枯燥刻板的生活环境,追求传奇的冒险生活。一天,他约好朋友哈克夜间去坟场玩耍,目睹伊江*人的**,经思想斗争,汤姆揭发了伊江的罪恶。伊江企图*害汤姆,结果失足坠入深谷而死。汤姆和哈克在山洞里发现了伊江埋的一箱金子,两人平分,都成了富翁。作品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风气、伪善的宗教仪式和陈腐呆板的学校教育制度,都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讽刺。此外,作者对儿童心理也作了生动、有趣的描写。但小说以汤姆和哈克发现强盗藏匿的大量金元结束,似乎迎合了想发横财的小市民口味,落入俗套。

《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幻想一个铁匠出身的19世纪美国人汉克・摩根倒退到6世纪的英国去生活。小说中,贵族、骑士和教会头面人物,被描绘成愚昧无知、**贪婪的角色。汉克・摩根想通过工业革命建立民主制度,但不成功。他策划武装革命,因没有群众支持而失败。作者以荒诞的手法抨击君主专制,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美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的先驱。

《傻瓜威尔逊》写女黑奴罗克森娜害怕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被主人家卖掉,便把自己的儿子与白人主人的儿子在摇篮里对调了。结果假少爷在白人的圈子里长大,娇生惯养,沾染了白人的许多恶习,最后成了一个罪犯,而那个真少爷在黑人的圈子里长大,养成了逆来顺受的奴性性格,成了一个驯良的奴隶。作者以这个离奇的情节,证明种族歧视的荒谬。

《百万英镑》写穷汉亨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因此成了轰动伦敦的名人,人们不问这张钞票的真正主人是谁,也不辨它的真假,见到它就欣喜欲狂,立刻对亨利产生信任感,他们对这张百万英镑顶礼膜拜,因此对亨利也十分敬畏,一时间荣誉、金钱、爱情向亨利蜂拥而来,令人招架不住,小说用夸张的方式讽刺了金钱万能的美国社会。

后期创作(1896-1910)

这一时期马克・吐温在创作中主要批判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以及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和普遍人性。创作形式增加了游记、杂文和政论方面。

重要作品有:《赤道环游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给坐在黑暗中的人》、《战争祈祷》、《神秘的陌生人》等。

《赤道环游记》是马克・吐温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印度等英属殖民地的见闻实录。这篇游记深刻地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是马克・吐温晚年的杰出的中篇小说。赫德莱堡是作者虚构的市镇,居民自诩为“最诚实、最清高的市镇”。但是有一天,一个陌生人送来一袋金币,说是送给镇上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却不指明恩人的姓名就走了。镇上一向被“公认诚实”的居民,尤其是十几位“廉洁”的上层社会人士争着要当“恩人”,于是演出了种种丑剧。作品构思巧妙,情节紧凑,形象鲜明,寓意深刻。作者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侧面,揭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道德虚伪,人性卑劣;然而作者又把这种资产阶级贪婪自私的本性,看成全体市镇居民的“共性”,是人类不能自拔的罪恶的渊薮,从而使作品蒙上一层悲观失望的色彩。

《给坐在黑暗里的人》是马克・吐温后期的一篇优秀杂文。它讽刺性地指出殖民者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文明”礼物,就是“锁链、机关*、祈祷书”,殖民地人民为了这份“礼物”,要付出“眼泪、鲜*、土地和自由的代价”。

《战争祈祷》是马克・吐温死后才发表的短篇小说。作品进一步揭露了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的阴谋,利用教堂传播“献身祖国之道”,**士兵充当*洗殖民地的刽子手。

《神秘的陌生人》是马克・吐温死后发表的中篇小说,更为突出地表现了马克・吐温的绝望情绪和宿命论的观点这种倾向。作品假托在16世纪的奥地利,一个自称天使的撒旦来到人间,大显神通,尽情嘲弄人间的丑恶,对人类前途表示了极大的失望,最后悄然离去。作品对资本家的重利剥削,统治者欺凌弱小国家的种种恶行劣德,给以淋漓尽致的嘲骂。然而,在喜笑怒骂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绝望情绪。

马克・吐温 - 创作特征 思想特征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他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尖锐地揭露了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批判了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社会弊端,诸如种族歧视、拜金主义、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伪善、扩张侵略等,表现了对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又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马克・吐温 - 作品欣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作品内容梗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重要的作品。作家自己讲过,在所有的创作中他最喜欢的是这部小说。海明威认为:“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它是美国“所有的书里边最好的一本书。”英国诗人托・艾略特则说,它在英美两国开创了新文风,是“英语的新发现”。哈克形象是永恒的,可以和俄底修斯、浮士德、唐吉诃德、哈姆莱特并驾齐驱。的确,这部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上看,还是从艺术价值上看,都不愧为世界文学史上出类拔萃的精品,所以人们公认它为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2、主题/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逃学的白人少年哈克贝利・费恩和逃亡黑奴吉姆的遭遇,揭示了重大的社会问题:*露了美国所谓“文明”外衣包装下的不文明现实,诸如种族歧视、黑奴买卖、狂热拜金、伪民主、伪自由、反人性的所谓“绅士化教育”等等,具有了极为深刻的社会批判力度,表达了作家的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人人平等自由的民主理想。

3、人物形象

(1)哈克贝利・费恩(简称“哈克”)

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塑造得最完美最动人的儿童形象,被评论界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奇迹”。首先,哈克是个社会底层的流浪儿,这种饱受冷眼与歧视的卑微地位,铸成了他丰富复杂、豪放不羁、无法无天又讲究实际的个性。其次,哈克性格最动人的特点是酷爱自由,富有冒险精神。长期遭白眼的流浪生活,使得他痛恨虚伪的社会秩序,更讨厌小市民的庸俗生活。再次,哈克具有正直与善良的心灵,在帮助黑人吉姆逃亡的问题上,他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他反蓄奴制的思想最终还是使他积极帮助吉姆获得了自由。总之,哈克这一形象体现了马克・吐温所追求的没有种族歧视、人人平等的民主理想。

(2)吉姆

吉姆是一个不屈从命运,有着人格尊严的黑奴形象。他的突出个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强烈的自由生存意识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他不仅自己要争取自由,还打算使妻子儿女也获得自由,表现出更彻底的觉醒意识。第二,他不仅具有反抗精神,还有丰富的思想情感。作品写吉姆的亲子之爱,是对种族偏见的彻底否定,表明黑人和白人一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普遍人性。第三,吉姆心地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为人勤劳真诚,热情善良,乐于奉献。正因如此,哈克才说他有“一付无私的心肠”。当然,吉姆也有自身的缺点,比如他愚昧可笑,迷信思想十分严重。但是,吉姆这一形象瑕不掩瑜,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开创了描写黑人形象的新的民主传统,彻底否定了当时美国极为流行的种族偏见。

4、艺术特征/成就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典型地体现了马克・吐温创作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为一体。

在描写密西西比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刻划人物形象的时候,小说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比如两岸城乡的凋蔽,市民生活的贫困,酒鬼父亲的胡闹,两大家族的仇*,两个*子的卑鄙**,以及哈克复杂的心理活动、吉姆性格的两重性写得都很细致,而且具体。但在描写大自然的迷人景色,特别是主人公渴望自由生活的时候,小说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比如杰克逊岛的秀丽风光;哈克冲出家庭牢笼,获得自由后的内心感受;吉姆快到卡罗镇时的喜悦心情,全都充满抒**彩,读起来非常感人。作者描写大自然的美,目的在于反衬现实的丑。

(2)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划人物。

在刻划哈克形象的时候,马克・吐温很重视人物之间的性格对照。他除了准确地表现哈克与吉姆的性格差异之外,还有意把哈克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营造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3)语言幽默诙谐。

马克・吐温是个幽默作家,幽默、诙谐、讽刺的风格在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比如,描写*子的几个章节,语言轻快流畅,笔调幽默诙谐,但是幽默中满含愤慨,诙谐里带着严肃,揭露深刻,鞭辟入里。

(4)叙事视角比较独特。

这部小说所采用**人称叙述手法,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被认为是小说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哈克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以他生动活泼而又纯真朴实的口吻,天真无邪的孩子般的视角,来叙述他对现实的判断、对生活的理解,使小说读来亲切可信,大大缩短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5)成功地运用地道的美国英语描**正的美国生活。

马克・吐温在广泛采用美国南方方言和黑人俚语的基础上,经过精妙的提炼加工,形成了一种富于口语化特征的文学语言,简洁生动,自然含蓄,故被称为“英语的新发现”。马克・吐温采用这种流畅、准确、口语化的语体来描写地道的美国生活的写法,对后来的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吐温 - 个人荣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马克・吐温 - 个人作品

《竞选州长》

《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年)

《乞丐王子》(1882年)

《顽童流浪记》(1884年)

《卡县名蛙》

《百万英镑》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三万元遗产》

《案中案》

《苦行记》

《坏孩子的故事》

《火车上的噬人**》

《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田纳西的新闻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大宗牛肉合同的**始末》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康州美国佬奇遇记》(1889年)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访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稀奇的经验》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他是否还在人间》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镀金时代》

《人的五大恩赐》

《傻子旅行》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 - 手稿拍卖 2010年6月17日,拍卖巨头苏富比在纽约拍卖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描写家人和自己少年时代生活的未发表手稿,最终以24.25万美元成交。 马克・吐温虽然留有自传,但他曾在遗言中要求自己死后100年内不能公开,所以外界对其个人生活知之甚少。苏富比方面表示“本次拍卖的手稿是私人回忆录,并不包括在自传范围内”。 手稿名为《家庭素描》,共65页。从手稿上可以看出许多马克吐温当年写作时推敲的痕迹。马克・吐温写下这份手稿是为了纪念早逝的女儿,他在其中坦率地描述了自己幼年的趣事和对家人朋友的感情。中拍者的身份并未公布。 马克・吐温 - 个人评价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马克・吐温 - 历史命运

在美国,马克・吐温似乎有两个,一个是读者眼中的马克・吐温,一个是批评家眼中的马克・吐温。在读者看来,马克・吐温幽默、滑稽、诙谐,夸张得要命,可又蛮真实的,有时还带点刺儿;他的美国味道很足,男女老少都喜欢读。在批评家看来,事情就复杂了。马克・吐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是无害的滑稽家,还是社会讽刺家?早期这么乐观,后来为什么这么悲观?他到底是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天才,还是看风使舵的庸人?他究竟是热爱美国还是痛恨美国?……这些涉及到对他总评价的问题近一百年以来没有停止过争议,是一大研究课题,在美国叫做“马克・吐温问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克・吐温是以“说笑话的能手”登上美国文坛的。一般的评论文章或者文学年鉴总是把他与“滑稽作家”、“幽默家”、“滑稽小品的作者”归成一类,其特长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无害的消遣”。马克・吐温生前遭到最猛烈的抨击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发表之后。这部作品先在英国出版(一八八四),后在美国《世纪杂志》上选登(一八八五)。选登时编辑为了“保护读者趣味”,删掉不少“粗话”和“低级描写”。即使经过防疫措施,高雅的读者还是**以讲究文体著称的《世纪杂志》居然发表这样低级庸俗的东西。但是,马克・吐温好像没有听见这样的批评,也不怕戴“败坏英语文风的主要代表”这顶帽子,在美国出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居然一字不改。

阿堪萨斯的《旅行家》宣布说:“这本书因庸俗粗糙受到谴责”,这是因为“庸俗幽默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读者趣昧日趋高雅,夸张的幽默也为时不久了。将来的幽默必须纯净和忠实。”标准的“少年优秀读物”《小妇人》(一八六八――一八六九)的作者阿尔柯特奉劝马克・吐温:“如果克列门斯先生找不出什么好东西的话,那么最好就别为我们思想单纯的少年男女写作了。”为

马克・吐温是西部作家,他的创作素材都是在西部获得的。粗犷、开放、幽默的艺术特色也是西部的。但美国当时的文化中心是在东部,西部作家的命运*在东部批评家手里。东部批评家有时也欣赏西部的幽默作品,不过那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并不认为这是严肃的文学创作。在他们眼里,幽默家无异于滑稽演员,专长插科打诨,不能与当时的名家爱默生、朗费罗、霍尔姆斯等人并提。他们的文学趣味是“一个名叫维多利亚的时代传到美国来的,当时粗鲁的美国人忽然发了大财,就要寻求一些行为的准则,用来掩盖他们的粗俗,要有一些上流的新式男女来做做榜样。书中必须告诉人们,怎样才是正派的,作家们也就这样写了。”这大体上就是所谓斯文传统,斯文传统的绅士批评家怎么能赞成把流浪儿、黑奴当作主人公?行*、宿怨、格斗怎能成为文学题材?赌咒、发誓、骂人话算什么文学语言?东部批评家可以欣赏马克・吐温的幽默才能,却不承认他有什么严肃的创作目的。

转机出现在八十年代末。那时候马克・吐温已经出版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一八八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人》(一八八九)等四部重要作品,通过创作实践,他自己也逐渐认识到幽默的作用,并且懂得怎样在理论上保卫自己。他指出“幽默家虽然轻松,却有一个严肃的目的”――“嘲弄虚伪,揭露伪装”,幽默家是“王公贵族、特权人物和一切*人玩意儿的天敌,是人类权利、人类自由的天然朋友”。一些早就认出马克・吐温不同凡响的批评家、作家,如C.H.威伯、勃瑞特・哈特、威・迪・豪威尔斯,现在不再是少数派,他们当初的意见越来越为多数人所接受,其中豪威尔斯(W.D.Ho wells)的观点尤其明确。作为有影响的批评家,他指出,马克・吐温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幽默家,在于“笑话里含严肃的意味,这是他反复思考**、社会可笑之处以后所采取的表达的方式”。一九一0年,马克・吐温去世那一年,豪威尔斯在《我的马克・吐温》(MyMarkTwain)一书中作出当时对马克・吐温的最高评价:  爱默生、朗费罗、洛威尔、霍尔姆斯――这些人我都认识,我还认识我们其他的智者、诗人、先知、批评家、幽默作家;他们互相类似,象其他文人一样;但是克列门斯是独一无二的,无法企及的,他是我们文学中的林肯。正当马克・吐温在天堂与塞万提斯、莫里哀等喜剧**欢聚的时候,人类又传噩耗。一九二○年,一位名叫范・魏克・布鲁克斯(Van WyckBrooks)的批评家,运用精神分析法对马克・吐温进行解剖,发表了一部全面否定马克・吐温的专著――《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The Ordealof Mark Twain)。他认为马克・吐温是一位天生的艺术家,却具有屈从环境的软弱性,在加尔文教、金钱诱惑和东部上层阶级文学趣味的强大压力下经不起考验,终归失败。  布鲁克斯把马克・吐温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童年是在一个缺乏温暖的家庭里度过的。他幼时有梦游症,说明他有两个自己、两种倾向、两种愿望:一方面要表现个性,一方面又屈从母亲。他站在父亲的棺材前向母亲保证今后“要做个好孩子”,证明他顺从严禁自己的加尔文教的社会环境。他家庭之外的生活环境同样糟糕:汉尼伯尔镇地处开发不久的中西部,是“文化的沙漠”,“天才的种子必然会死亡”。第二阶段中,在密西西比河上四年的领港生活,是他与社会关系最融洽的时间:他赚钱,家里人满意;又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智,所以《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开头几章写得极有诗意。可是到了西部之后,他为投机发财的社会风气所包围,又一次放弃艺术的追求,头枕找矿致富的美梦。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作家的呢?布鲁克斯说:“他下意识的愿望是当艺术家,但这是发挥个性的行业,而发挥个性在他母亲看来是罪恶,在社会看来是耻辱。母亲和社会这两个方面都要求他做个生意人,而他又不可能调动自己身上必需的能量去满足这个要求。美国作家们一生中经常遇到这种困境!我们看到,这种困境终于导致马克・吐温变成了幽默家。”按布鲁克斯的理解,马克・吐温之当幽默家,与他想找到矿脉发财同出一源,是他又一次出卖自己艺术天才的例证。  第三阶段是到东部同奥丽维亚・兰登结婚之后。布鲁克斯认为,这位富商的小姐生活圈子狭窄,唯父辈意见是从。马克・吐温为了博得她的欢心,不得不同时讨好她那个社会圈子,而那个高雅而又庸俗的社会之所以接受这个“没有教养的”西部幽默家不是看中了他的才能,而是因为他的才能能够赚钱。奥丽维亚根本认识不到她的丈夫是天才,却以自己平庸的文学趣味把关,经常删改马克・吐温的作品。她居然认为《王子与贫儿》比《哈克贝利・费恩》高得多!马克・吐温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天才去炮制迎合群众趣味、能赚大钱的小说。布鲁克斯惋惜地说“马克・吐温实际上找了一个第二个母亲”!另一个对他发生巨大影响的人是《大西洋月刊》主编、全国闻名的批评家、作家豪威尔斯。马克・吐温把他当成“解罪神父”,豪威尔斯怎么说他怎么改,把他的批评意见当作金科玉律,而豪威尔斯的主张是描写“生活温和的一面”,“力求避免使自己和读者痛苦的题材”。“斯文传统”就是“通过豪威尔斯改造了马克・吐温”。  这里,布鲁克斯再次运用他的“双重性格说”:马克・吐温身上“那个不自觉的自我”本能地反叛豪威尔斯的艺术观点,他大骂简・奥斯丁就是发泄对豪威尔斯的不满,因为后者把简・奥斯丁推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但马克・吐温的软弱性是主导的,心甘情愿把自己摆在从属豪威尔斯的地位。布鲁克斯认为,马克・吐温在“第二个母亲”和“解罪神父”的改造下,扼*了艺术的自我。他到晚年懊恼不已,连声诅咒人生。他“谴责失败的人生,恰恰表现了他自身的失败。”这是布鲁克斯最后的诊断:   马克・吐温是一个受到破坏的灵魂,受挫折的牺牲品。正如精神分析学家所提供的无数病例一样,仅这一点就足以解释他晚年的懊丧。他受到阻碍,遭到分裂,甚至违反了自己的本性;因此他身上的诗人、艺术家本性萎缩成了愤世嫉俗者,整个儿人成了一个精神虚弱者。《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发表后引起巨大的反响。反对的有之,赞同的也有之。布鲁克斯的分析无疑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最明显是方**的错误。他不是全面考察马克・吐温的全部材料,分清主次得出结论,而是先有一套概念,然后选用有利于自己的材料。其次,他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阿・庇・佩因(A1bert Bigelow Pai-ne)的马克・吐温传记,这本传记出版较早,有些材料不甚可靠,如马克・吐温站在父亲棺材前向母亲保证这一传说。同时,作者否定西部幽默也*露了他贵族化的偏见,他把这种文学形式与传统的形式对立起来,说明他自己也还没有摆*“斯文传统”的影响。

《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仍然是马克・吐温批评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布鲁克斯提出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马克・吐温某些作品质量不高,明显是为赚钱仓促成章;这不能说同美国商业社会毫无关系;他后期确有悲观懊丧情绪,尤其表现在《什么叫做人?》和《神秘的陌生人》中。这些问题是严肃的,不容回避的。而且布鲁克斯作为有独立见解、有远见的批评家,一直怀有严肃的目的。他的本意是想打破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束缚,**商业化社会对文学艺术的腐蚀,他是为创造新文化而呐喊。所以马尔科姆・考莱说,自“布鲁克斯以来,批评风气为之一变”。  可惜的是,布鲁克斯在选择马克・吐温作靶子的时候,由于对西部文化的无知,又套用他一知半解的精神分析知识,使自己丧失应有的说服力。布鲁克斯的观点自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批驳最猛烈的是伯纳特・德沃托(Bernard Devoto),他的《马克・吐温的美国》(Mark Twain’sAmerica,一九三二)是捍卫马克・吐温的代表性著作。德沃托的主要观点有两个:一、西部文化造就了马克・吐温,而不是相反。二、马克・吐温到了东部以后,没有把自己出卖给绅士阶级。德沃托本人来自西部,是研究西部文化的专家。他认为,西部并非一片沙漠,黑人、印第安人和来自各地的白人拓荒者、**,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在拓荒活动中形成不同于东部的西部文化。许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经过说故事人、记者和作家们不断的艺术加工,具有粗犷开放、幽默、诙谐等特色。马克・吐温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并且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加以发展创造,成为杰出的西部作家。他作品中宽广的视野、诗的质地也都与拓荒地区的大森林、大河和大草原密不可分。德沃托指出,西部也有坏的方面,凶*、赌博、宿怨、格斗等等时有发生,这一些也在马克・吐温作品中出现,所以马克・吐温表现的是大西南地区整个的文明,是美国的全面形象。  《马克・吐温的美国》还认为马克・吐温夫人和豪威尔斯为马克・吐温作品所作的修改主要是删去粗话、俗语和有可能得罪人的用语,不仅不涉及主要内容,反倒帮助马克・吐温去掉西部幽默中一些低级的东西。“改造马克・吐温”既谈不上,又何来“出卖自己的天才”呢?德沃托总的结论是:在马克・吐温那个时代的作家中,没有一个象他那样接触到美国生活这么多的方面。他思路阔广,不安于现状,不知疲倦,什么事情都要探个究竟。有人说他的幽默不触及那个时代的弊端,实际情况是:我们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他那个时代的弊端很少不被他嘲弄过、讽刺过、讥笑过。政府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包括贿赂、**、收买、把人民的正义当儿戏等等,他全评论过。有人说他向社会上的庞然大物投降,然而抨击那个**的美国的批评用语“镀金时代”,正是他想出来的。在他创作的宽阔范围之内,社会的烂疮疤他没有一个不揭的。  《马克・吐温的美国》出版后,马克・吐温的批评家们明显分成两派。德沃托之所以没有完全说服布鲁克斯派,原因在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德沃托或者没有涉及(如马克・吐温作品艺术质量的不平衡问题),或者轻描淡写(如后期悲观情绪问题)。这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依然关系到对马克・吐温的总评价。马克・吐温许多材料尚未问世,也使两派分歧无法终止。正如德沃托所说“在这些材料未公布的情况下,对马克・吐温的一切批评都不是定论。”  布鲁克斯与德沃托两派之争,也反映到三十年代美国左翼文艺批评家中来。V.F.卡尔弗顿在《美国文学的解放》(一九三二)一书中批驳布鲁克斯的“失败说”,认为马克・吐温《傻子国外旅行记》(一八六九)是“头一部美国作品”,因为“其中的民主思想不仅表现在**方面,也表现在经济方面、艺术方面”。照卡尔弗顿分析,“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全美国甚至美国的劳工运动都是受小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所控制,他所能采取的最先进的立场只能是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对吐温这样的人来说,这通常就是革命的立场。”同样是左翼批评家,《新群众》的主编G.希克斯却同意布鲁克斯的观点,说马克・吐温如果“不屈从于传统的压力”,“有可能成为伟大的社会小说家”,而现在只“落得个供人消遣的作者”。埃德加・李・麦斯特斯要求更严,批评马克・吐温只把阶级斗争当作背景,没有当作题材来描写。  经过几十年的讨论,尽管分歧仍然存在,但是在下面四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是趋于一致的。**,马克・吐温是富于美国民族特色的作家。大家几乎都同意V.L.派灵顿教授的意见:“他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作家――在美国土生土长,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他身上,欧洲的东西一点都看不见,封建文化最后一条碎片都不剩了。他是地方的、西部的、又是美国大陆的作家。”第二,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名著,无论从社会内容、思想意义,还是从艺术风格、语言技巧方面考虑,都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永远散发出“非常清新”的“青春气息”。第三,马克・吐温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他的作品,读者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文化修养高低,都喜欢读。这是因为他一些优秀作品具有众多的层次,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表现出来。他亦庄亦谐的艺术风格既沟通了他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渠道,又以丰富的艺术含量进入严肃文学的领域。(四)马克・吐温的语言艺术是卓越的。他只读过小学,他的语言是从群众中学来的活的语言。他在民间语言的基础上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美国的文学语言,开了一代文风。四十年代以后,一些学者摆*了两派之争,对马克・吐温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主要成果是出现了几部优秀的评传和《神秘的陌生人》真本的发现。

如果可以把批评家比作画家的话,那么,马克・吐温已经有了好几幅画像。**幅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这是一名滑稽演员,诙谐幽默,插科打浑,妙语不绝,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他去世前夕,他的肖像变了:一身白色服装,一头银发,叼着烟斗,斜靠在椅子上,庄重而又慈祥,是一个大文豪在繁重的创作之余偷得一点悠闲。这幅画挂了二十年,布鲁克斯炮制了第三幅:一个唯唯诺诺、卑贱得神经虚弱的庸人,天才的英气好像隐约可见,但湮没在商业化的浓艳俗色之中。德沃托很不满意这种画法,来了个第四幅:才气横溢,粗犷豪放的西部性格呼之欲出。至今为止,马克・吐温的画像没有“定稿”,美国的批评家―画家们正在勾勒各自心目中的马克・吐温。  正当美国学者进行多方面构思的时候,苏联学者们给马克・吐温画了一幅像,这幅画像形成于五十年代以前,是一位高举反封建、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大旗的战士。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美国画派的画法。五十年代末,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由苏联《文学报》一篇署名扬・皮瑞兹涅茨基的文章引起的。这篇文章批评美国学者查尔斯・奈德编写的《马克・吐温自传》(一九五八),认为“美国官方企图忘掉这位伟大的作家”,不得已时只好“抹掉马克・吐温讽刺中灼人的愤怒色彩”,把他说成一个“心肠慈悲、头脑简单的嘲弄家”,“新版的《自传》正是这种‘文学美容’的必然产物”。  奈德就皮瑞茨涅斯基的文章进行了反批评。他认为分歧在于对马克・吐温的基本看法。他认为“马克・吐温当然首先是一个幽默作家”,“一个小说家”,“而不是政论家”;可是苏联人却认为“马克・吐温首要意义在社会和**评论,他攻击的目标主要是美国社会。”奈德说,这种说法,“在多数美国人看来觉得奇怪”。马克・吐温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是“热爱美国的”。  这场争论典型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批评方向和方法。应该承认,美国学者多少存在忽视马克・吐温**性材料的倾向。例如,奈德把马克・吐温的小品、杂文、政论视为“沉闷的新闻文字”,又如,关于《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的论著浩如烟海,但很少有人去钻研他的《镀金时代》(一八七三)和《赤道环游记》(一八九七)。关于他后期的悲观哲学,美国学者常常孤立地探讨他的心理因素,却不愿意把这个问题同他晚年激烈的政论联系起来作横向的综合研究。在这一点上,苏联的批评无疑是正确的。  但苏联的批评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在文学批评即社会批评的思想指导下,过于强调马克・吐温直接抨击社会和政局的作品,甚至不能容忍别人对他进行审美的考察。由于二次大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突出一下马克・吐温揭露“金元帝国”的作品和反帝政论是完全必要的,这正是文艺批评多功能的表现。但**我们不要忘记他是一个创作家,第二对他非文学的作品也要持客观态度。例如,马克・吐温在嘲弄欧洲君主政体的同时情不自禁地赞赏美国共和政体;对于美国民主选举制度,他也积极地提过改进意见,还身体力行参加过竞选活动。承认他有赞扬美国民主一面,不等于贬低他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者怎么能不尊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呢?如果把马克・吐温与“镀金时代”隔离开来,把他孤立化、绝对化,那就把他当作神而不是人了。至于只向读者强调于论者有利的一面,瞒下不利的一面,这*怕与马克思主义相去更远。

中国早在马克・吐温生前就有了他作品的译文。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凡属重要的,几乎已经都与中国读者见了面。在研究评论方面,我们解放前后分别受美国和苏联学者观点的影响。解放前,我国对马克・吐温的评介多数采取约翰・梅西(John Macy)的观点。梅西是美国文学史家,他充分肯定马克・吐温的成就,又批驳过布鲁克斯的观点。解放前介绍过马克・吐温的曾虚白、赵家壁都参照了他的观点。茅盾在《小说月报》上推荐过布鲁克斯的《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但估计未必研读过,至少没有受它的影响,因为茅盾主要赞扬马克・吐温的民主思想。鲁迅《夏娃日记》小引中说,“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后来“分明证实了他是很深的厌世思想的怀抱者”,这些话听来有布鲁克斯的味道。不知是鲁迅看过有关论著,还是出于艺术的直觉。  解放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马克・吐温的评介完全采取苏联的观点。苏联学者的文论帮助我们了解马克・吐温批判揭路美国社会的一面,这是美国学者所欠缺的。但同时我们也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绳索。文学批评=社会批评这套模式使我们陷于片面:**讽刺小品《竞选州长》的威望远远超过他的成名作《加利维拉县著名的跳蛙》;长期忽略艺术风格的探索又使我们未能从总体上赏识马克・吐温的幽默特色,更谈不上把他同欧洲文学史上的喜剧**作比较研究。至于怎样把马克・吐温的作品直接当成**宣传工具,我们的本领不在“老大哥”之下。学习苏联的一项很重要的成果是所谓批判现实主义的问题。不少文章称马克・吐温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算是给了他最高的荣誉。但这个称号送给马克・吐温是否恰当?马克・吐温以夸张手法著称,有时甚至荒诞,如早期的某些短篇、中期的《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人》和后期《斯托姆斐尔德船长天国游记》。这种写法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吗?马克・吐温也常常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抒写人物。不否认马克・吐温常用现实主义的写法,对现实采取批判的态度,问题在于怎样对待那些非现实主义的成份。好在现实主义“无限广阔”,胸怀最宽,管你是荒诞的还是浪漫的,反正都是“现实的反映”,均可团结,吸收它们加入现实主义的队伍。“批判现实主义”这个用语具有笼统、模糊的性质。按照“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晋级公式,凡生活于十九世纪、对现实多少采取批判态度而又“未能在无产阶级身上找到出路”的作家,都可以赠送“批判现实主义”这一顶海绵做的帽子。结果,马克・吐温与果戈理,福楼拜与屠格涅夫,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都差不离。这实际上是取消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不利于对古典作家的赏析和借鉴,更不利于促进我国创作多形式、多风格的发展。七十年代末以来,马克・吐温研究取得了进展。有的同志提出“真正的马克・吐温”这个问题,有的注意到他的幽默形式,也有的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马克・吐温与中国这一课题。

马克・吐温 - 个人自传

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因心脏病病发辞世。死前,他遗下5000页的自传手稿,因其间有对**的尖锐批评,而遗言“身后100年内不得出版”。在作家去世100年后,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他的完整权威版自传。马克・吐温自传的管理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赫斯特称,自传手稿一直保存在该校图书馆,并表示这一自传中有将近一半的内容,此前从未披露过。

**形象

天马行空、脾气古怪、幽默机趣,便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马克・吐温。然而一个世纪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完整版自传,却勾画了一幅截然不同的**肖像:一个试图开风气之先的预言者、一位直言无忌的**批评家。通俗点说,马克・吐温其实是个比我们想象中更*舌的美国老愤青。马克・吐温对早期帝国主义及华尔街大亨的激烈批判与冷嘲热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在自传**卷中,其观点之尖锐、言语之*辣、时代意识之强还是令读者大吃一惊。其中一些反对美国军事干预古巴和菲律宾的激烈言辞,若置换到今日伊拉克战争的语境下,*怕会令右翼人士对这位“最能代表美国的美国作家”群起而攻之。 重见天日的自传段落包括:马克・吐温对“不公正的古巴和西班牙战争”、“个人记录恶臭不堪”的伦纳德・伍德将军的严词痛斥。在提及美军对某菲律宾部落的袭击时,他甚至将美国士兵称为“身着制服的*手”,在这场针对“六百名手无寸铁、孤立无助的野蛮人”的*腥*戮中,他们像是参加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欢乐野餐,除了舒舒服服地坐在那儿,一边按照他们信奉的金科玉律将子弹射进人体,一边想着如何向那些令人尊敬的大家族汇报战果,好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之外,几乎无事可做”。就连美国总统也逃不过马克・吐温的*蛇点评:“西奥多・罗斯福是当今所有人中最冲动的一个……他从一件事情扑向另一件,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派遣命令――然后一个跟头翻回上礼拜的老地方。接下来他会翻更多的跟头,没人能预见他会在哪里着陆。他的每个行动、每项言论都会与之前的行动或言论相矛盾。这就是他担任总统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对于同时代的华尔街财阀与名流,马克・吐温亦照骂不误:“杰伊・古尔德――这个国家的商业道德因其短暂的生命而腐烂,在其死后继续发臭――的千万门徒使我们的民族从一个相当崇高、令人尊敬的理想彻底转向其对立面,如今我们民族已没有值得一提的理想;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教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外壳、一个*局、一个虚伪的存在。”“促使马克・吐温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的愤怒和不满。”《克莱门斯和马克・吐温:一本传记》的作者贾斯汀・卡普兰(JustinKaplan)指出,“在(自传的)许多段落中,他扬言要报复,与自己轻蔑的人决一雌雄。他喜欢谩骂。”这位美国老愤青“骂人”一向讲求艺术技巧,有根有据,鞭辟入里,是个一剑封喉的高手。譬如,指责华尔街富人的贪婪自私时,他将矛头对准了美国首富:“世人皆知,老洛克菲勒身家10亿美元。他可是按250万美元的财产价值纳的税。”[12]

封存原因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对当时美国政界名人的评论,对美国**主张的讽刺,也有对自己私人生活的披露。这些内容如果在当时披露出来的话,肯定会引起轩然**。”据悉,马克?吐温是在71岁时才开始写自传的。而正因为已经决定这本自传要在100年后才出版,所以马克?吐温才能畅所欲言、不受约束。无论是对当年美国海外军事干涉的痛心疾首,还是对华尔街巨头的尖锐指责,在自传中,马克?吐温都表达得很露骨。不过,马克?吐温去世之前,因为经济窘迫而授权一些杂志发表了自传中几个篇章,还有一些内容也在后来的学者为研究马克?吐温而接触自传原稿后有所披露。只是马克?吐温自传的管理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赫斯特称,自传手稿一直保存在该校图书馆,并表示这一自传中有近一半的内容此前从未披露过。**的手稿成了一干小编的“烫手山芋”也不足为奇了。只要任何有关**、性等激进言论都会被删减得干干净净,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考虑作者的名声。马克・吐温自然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才有这个漫长的“百年之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