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华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刘兴华,男,师从钱铭怡教授。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留学访问。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职位

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系务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

翻译《焦虑障碍会晤诊断手册》《心理障碍临床手册》《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等著作,在国内外心理学期刊上总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学术项目

1. 正念训练干预疼痛感受的心理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2016,主持。[1]

2. “心智觉知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认知神经证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2,主持。

3. “心智觉知认知疗法对抑郁大学生的干预疗效及保持”,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10-2011,主持。

4. “正念训练对于降低高焦虑个体焦虑的效果”,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1-2013,主持。

现从事觉知训练(正念训练,Mindfullness)的研究以及开展对于临床病人和正常人的觉知(正念)训练干预,已发表正念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在此领域的研究已处于国际前沿。

研究成果

刘兴华, 孟长治, 陈文君(2011). 大学生觉知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1), 98--100.

刘兴华, 韩开雷, 徐慰. (2011). 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5(12), 915-920.

邓玉琴,刘兴华,梁耀坚,攸佳宁,唐一源(2010).觉知抗抑郁训练对参与者抑郁情绪干预初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6), 813-816.

王���,刘兴华,罗峥(2010). 觉知训练对参与者疼痛忍耐度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12,8686-8690.

刘兴华,楚玉琴(2010).觉知疗法对1例肾移植患者情绪困忧的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4(5),380-382.

单超,王岩,刘兴华(2010).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8(8), 951-954.

刘兴华,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接纳和觉知疗法述评(2009).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0(5),66-70.

刘兴华(2009).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露疗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4), 518-520.

刘兴华,李萌(2009).一例严重强迫症的*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治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2), 246-249.

刘兴华(2008).地震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单次行为疗法述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12),773-775.

林晖芸,刘兴华,邱晓雯(2008).一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案例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6),461-464.

刘兴华,梁耀坚,段桂芹,李希希(2008).心智觉知认知疗法:从禅修到心理治疗的发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3):334-336.

刘兴华,钱铭怡,周晓林(2007).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向及习惯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11),769-772.

刘兴华,宋斐:一例强迫检查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200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6),421-423.

刘兴华,姚萍,段桂芹(2007).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循证实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5),353-355.

张幼莉,宋斐,刘兴华等(2007).风湿病患者伴抑郁焦虑障碍的治疗探讨.中国医刊, 42(3),30-31.

叶冬梅,钱铭怡,刘兴华,陈曦(2007).社会交往焦虑量表和社交*惧量表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2),115-117.

钱铭怡,王慈欣,刘兴华(2006).社交焦虑个体对于不同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心理科学,29(6),1296-1299.

刘兴华,钱铭怡(2005).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6),431-435.

刘兴华,钱铭怡(2005).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5),337-340.

朱松、董葳、钱铭怡、王易平、刘兴华(2004).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行为心理研究,4,1-11.

刘兴华,钱铭怡(2003).社交*惧症的评估方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7(3),179-181.

钱铭怡,刘兴华,朱荣春(2002).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5(2),73-75.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