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神舟九号航天员)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刘旺,男,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1969年3月出生,1988年8月入伍,1988年6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同年获得“中华儿女年度人物”称号。

,人物档案

毕业于山西名校平遥中学高中部,在高中加入中国***。

在预校、飞行学院、训练基地学习训练期间,被评为“全优学员”。

曾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队长。

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14人中最年轻的一员。

2012年6月15日,与景海鹏、刘洋一起被正式选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梯队成员,主要负责交会对接*作杆。

刘旺,在昨天,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 在今天,这个名字万众瞩目,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D�D“神九”飞行乘组01号航天员。

14年前(1998),他只有29岁,是中国首批航天员中最年轻的成员。 14年后的今天(2012),他已经43岁,站在了飞向太空的起跑线上。

为了这一刻, 航天员刘旺整整为祖国、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准备了14年。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许,神舟九号发射升空,与景海鹏和刘洋一起搭乘神舟九号进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

2012年6月18日14时许,刘旺与两名队友共同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任务;17时07分许,刘旺与景海鹏一起打开天宫一号的舱门并顺利进入天宫一号。

2012年6月24日12时38分,刘旺开始手动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 12时48分,对接机构成功接触。12时55分,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分开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从神舟九号的乘客变为司机。

航天员刘旺驾飞船手动对接天宫。

成功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的是43岁航天员刘旺。

如果说此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是在“坐飞船”,这一次,刘旺开创了中国人太空“开飞船”的历史。

2012年10月1日,****、国务院、****决定,授予刘旺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13年2月1日,当选“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

成长经历 家庭背景

刘旺的家乡,在平遥县城东北的南政乡东游驾村,刘旺家,是一座方正的四合小院,收拾得干净利落。屋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屋里的陈设也简单陈旧。刘旺春节带着妻子女儿回家过年,就住在东边的老屋里。坐在暖阳普照的院落里,和刘旺家人聊天,看新燕上下穿梭、麻雀淘气跳跃,航天英雄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便在这里原版再现了。

刘旺的父亲刘绍平,在村里当了20多年电工。刘旺小时候,巧手父亲会为儿子做出纯手工的驳壳*、红缨*、陀螺甚至木质小飞机。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刘旺的童年从不缺少玩具,也在家里接受了父亲关于无线电、电子、机械的种种启蒙教育。

读书生涯

刘旺的小学时期,是在村办小学度过,他超常的学习能力在少小之时便初现端倪。那时候,每次考试时老师把考题抄在黑板上,学生在下面做。抄满一黑板后,把前面的试题擦了,再接着抄写后面的。做得慢的学生,往往还没做完题,试题就被擦掉了。而刘旺不仅答题时又快又好,做完了还能将所有试题从**题复述到最后一题。刘昕说:“这种记忆力大部分同学不具备,我也不行。所以妈妈让我向哥哥学习。”

以刘旺为榜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这也是童年时,刘旺身边总是围着一大帮伙伴的原因。“小时候经常听到村里的"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说:"找刘旺玩去吧,跟好学生在一起能进步",据刘旺儿时的“玩伴”介绍,每次放学回家,刘旺都会张罗伙伴们先写作业,大家三五成群地趴在刘旺家中的石桌上,写完作业,他们便撒了欢儿一样疯玩。[9]

刘旺有三个妹妹,刘昕、刘�P和刘�D。冬天夜长,哥哥总是提着自制的、罐头瓶改造的煤油灯在前面引路,将一大群小伙伴挨个儿送回家,自己再回到离学校最远的村西的家。只要不是冬天,哥哥回家时身后总跟回十几、二十个孩子。他们先将作业速速作完,就兵分几路,从哥哥这个“指挥官”手里领取不同的武器装备,玩起了抓坏蛋、打鬼子等游戏。他们从不拉帮结派,也不闹矛盾不打架,玩儿得很有“水平”。

在同村的长辈眼中,儿童时期的刘旺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好、有礼貌、不淘气。 “小学时,每次考试都是**名,考好了他从来不炫耀,偶尔有一次失常了也从不懊恼,只会默默把做错的题重做几遍”,在刘旺的父亲刘绍平记忆中,儿时的刘旺就像一个“小大人”,善良、聪明、稳重,从未让他们过分*心。

家人们回忆,从小学到高中,刘旺从未表露过想进入军队、作航天员的愿望。如今,我们也只能从一些点滴小事中推测。

中意小木*,曾是孩子王

“这是他小时候最爱穿戴的服装”,拿出刘旺小学一年级时的一张照片,刘绍平说。只见照片上的小刘旺神情严肃,身着当时流行的绿色“军装”,八角帽上别着一颗红五星,手里紧握一把小木*。“对这身行头他喜欢得不行!晚上睡觉时,"军装"要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头边,帽子上的红五星要擦得干干净净”。据刘绍平回忆,小时候的刘旺动手能力极强,自己用木头雕刻小木*,做得有模有样。他带领伙伴们最爱玩的游戏是“打仗”,自己永远是***里的“首长”。

1982年,小学升初中,三晋名校平遥中学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前200名小学优秀毕业生,刘旺是村里惟一入选的。1985年初中升高中,刘旺又成为平遥中学从全县招收的前300名初中毕业生中的一员。高中时,刘旺连续三年荣获“三好学生”称号,高二时任该校学生会副**,并成为那一届学生中少有的两名***员之一。

这6年的中学生涯中,刘旺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老师和同学们至今如数家珍,对刘旺的评价中甚至找不出一个中性词:成熟、稳重、冷静、自信、执着、睿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那时的他,已然具备了将来成为一名航天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成熟稳重大有培养前途

在刘旺度过中学6年时光的平遥中学,记者看到刘旺高中时的学籍卡,高三那栏最后一句的评语是:“有培养前途”。是什么人眼光如此犀利?

记者就此向刘旺的高中班主任王志宏老师求证,王老师确认这份评价是自己写的。她说,刘旺不爱吭声,性格不外露,低调不张扬,但比一般人成熟稳重,干什么都非常认真,能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同学中威信很高。“成绩好,身体素质好,党员干部,这三个优势集于一身,果然,刘旺一进入飞行学院就成为佼佼者,为以后成为航天英雄打下良好基础。”王志宏对自己20多年前的判断非常自信。

记者在平遥见到刘旺的高中数学老师、高中三年的年级长、入党介绍人之一的聂守智老师时,这位78岁的老人记起,刘旺的成绩虽不是年级最好的,但人品、纪律、为人却是最棒的,和所有同学关系融洽,年年都全票当选班长,历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

班里有一位同学的父亲病重,家里非常困难,刘旺一筹莫展,最后找到分管的老师,非要把自己每月2元的困难补助改发给那位同学。

14年来,刘旺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关心刘旺的成长,希望他能早日随飞船登天揽月。当聂老师从电视上看到刘旺说“我14年来的辛苦付出得到了认可。”聂老师当下就流泪了,因为多年来,自己最清楚刘旺的艰苦付出与执着追求,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初中同学郭天明眼中,刘旺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他说:“初中刚入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水平,但他脑子好、不服输,又能把旺盛的学习势头和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下来,后来他的成绩一跃而为全班前五名,再没掉下来过。”

中学时期,刘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爱好广泛,动手能力超强,喜欢音乐,自学了口琴,对他美妙的琴声同学们至今赞不绝口。在体育方面更是突出,篮球、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校运会上,几乎每个项目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而且每次都能拿到前几名。

这些,为刘旺后来的航天员生涯奠定了基础。

1988年,刘旺以高出分数线180多分的成绩从平遥一中考入空军飞行学院。与他一同考过的还有同窗好友郝庆文。当时他们同住一间宿舍,在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两人也显现出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

“他总是班里边早出晚归的那个人,一直是学习型人才,文化课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十名。三年的高中生活里,刘旺每次都是全票当选班长。”郝庆文回忆道。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刘旺曾在郝庆文家借宿过一段时间。而对于郝庆文“早恋”,刘旺也经常劝其要好好学习,不要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前途。正值青春时期的郝庆文对于刘旺异于常人的成熟思想自然无法理解,二人因此还冷战过一段时间。

2018年4月,获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空军生涯

1988年高考前,刘旺**次违拗母亲,执意要当飞行员。母亲刘翠莲怎么也不想让独子去当飞行员,但平时成绩优秀,且已被保送至北京青年**学院的刘旺却心意已定。那年高考,他比招飞要求的分数高出100多分。

1988年,19岁的刘旺说服家人,以超出高考重点录取分数线38分的优异成绩从平遥中学考入空军飞行学院。

从长春飞行学院毕业时,凭着四年全优的成绩,空军向他颁发了当年唯一一份全优学员证书。

1992年11月5日,空军驻河南商丘某部从某飞行学院接收了刘旺等第四期新飞行员。刘旺等学员在该部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训练,高副政委还说,刘旺从飞行学院毕业时,是那一届唯一的“全优学员”,并且在职务上比同期学员高定一个等级,在该部结业考核时,他还是“全优学员”。正是经过在商丘近一年的训练,刘旺才从一名飞行学院的学员,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飞行员,完成了从学员到飞行员的华丽转变,也为他成长为航天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有一种不同于同龄人的稳健和成熟。”说起刘旺这个人,唐晓露首先评价他的心理素质特别好。他说,在一次飞行训练时,刘旺遇到了飞机着陆时减速伞打不开的特情,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飞机冲出跑道,甚至可能造成飞机损坏、飞行员受伤等严重后果。当时,刘旺很镇定,立刻报告飞行指挥员,同时冷静地*作飞机,直到使飞机安全停稳,成功化险为夷。

“他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执著精神。”唐晓露说,“刘旺很爱学习,很喜欢看书,悟性非常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著精神。”唐晓露说,曾经有一次,午休时间,刘旺躺在床上脑子里还想着飞行中遇到的难题,先后3次起床查阅资料,但还是解决不了,就去敲住在隔壁唐晓露的门,两人讨论了一阵子还是没弄明白,他就直接去找教员,直到彻底弄明白才安心午休。

生活中,刘旺是个好大哥

也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刘旺在预校、飞行学院、训练基地学习训练期间,被评为“全优学员”。唐晓露告诉记者:“u2018全优学员u2019这个荣誉是很难得到的,每门功课都要超过90分,有时候好几期都评不出一个来。”

前排左二为刘旺。

生活中的刘旺是什么样的?作为老同学、老战友,唐晓露说,刘旺的生活非常规律,生活习惯特别好,身体素质很好,喜欢打篮球,也打得很好。

“刘旺平时话不多,为人很沉稳,很乐于助人。”唐晓露说,在生活中,他就像一个老大哥,对人很好。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更有精神上的温暖。遇到战友有解不开的疙瘩,他都会主动去找他谈心,帮他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战友们也都喜欢和他聊天。但刘旺为人又很低调,从不张扬,也不摆架子。

说起在商丘军营之外的生活,唐晓露说,当时每年麦收季节,都会帮助老乡们割麦子。那时,还没有收割机等大型机械,都是人工用镰刀一点一点地收割,刘旺割麦子很在行,割得又整齐又迅速。来自城市的唐晓露没有割过麦子,也不会使用镰刀,总是落在后边,每次都是刘旺把自己的割完后,去帮助唐晓露割,虽热得一身汗,但他毫无怨言。

1993年9月,刘旺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商丘某训练基地完成某型歼击机改装任务后,被分配到我所在的空军驻郑州航空兵某团。

刘旺一到**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同批的飞行员大都为中尉军衔,而他却是上尉军衔。原来,飞行学院为了激励学员有这样一项政策:凡毕业时被评为“全优学员”的学员可获得高一级的职务和军衔。刘旺正是因为毕业时被评为“全优学员”,才获得了上尉军衔。在“全优学员”背后,刘旺付出的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我想,刘旺能*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也正是他不懈努力的结果。

1996年年初,根据《空军报》**的指示,我去采访此时已是**优秀飞行员的刘旺。

“到**还不到三年就成为优秀的飞行员,刘旺一定有过人之处吧?”我先采访了当时分管飞行训练的副团长李武。李副团长介绍,刘旺同批的飞行员各方面素质都较高,就领悟能力来说,刘旺更为突出。他能很快将数千个飞行参数记在脑子里,日常训练也最为刻苦。刘旺平时还爱琢磨问题,也敢于向教员和技术骨干提出不同见解,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次在听飞行教员讲授编队协同练习课时,他认为其中三个数据有偏差,但在资料中又找不到准确数据。为弄清楚这个问题,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画图形、推算,终于算出了准确数据。这个数据不仅可以提高飞机准确到达预定位置的概率,也提高了训练效率。

还有一次参加空靶训练科目经验交流会时,一位技术骨干介绍自己根据飞机空速、俯仰角和风速的不同变化,灵活掌握瞄准点和射击时机。刘旺觉得这位技术骨干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当场便提出了疑问。事后,刘旺根据空速、风速、俯角、仰角等飞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计算出不同的瞄准点位置。他与这位技术骨干一起做实验,一次一次试飞照相,一片一片判读胶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修正误差,直到确保准确无误,为**空靶训练探索出一条科学施训的新路子。

“作为一名新飞行员,你给教员甚至**提不同意见,没有思想顾虑吗?”我曾问刘旺。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后来我发现大家都支持我提问题、提建议,我就没有思想压力了。我认为,只要对飞行训练有利、对**建设有利的建议,就应当大胆提出来,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年轻时的刘旺就有着极强的责任感,通过刻苦钻研,他攻克了一道道飞行训练难题。

我和刘旺的接触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对学习的勤奋认真、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找寻刘旺在郑州工作时的痕迹,我们走访了他曾经的**和同事。

“做学员是全优学员,当飞行员是拔尖飞行员,14年磨一剑,最终成为航天员,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长期不懈努力,锲而不舍的结果。”

“期盼他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胜利凯旋,回到我们"老**"来看一看!”

“他是1988年学员里唯一的全优学员”

尽管刘旺离开该师已经14年了,可是这里的战友提起他,都会提起“全优学员”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到底有多么重的分量?让这些战友能够记得如此清楚?

该师副参谋长熊文兴说:“这意味着他无论理论、飞行还是体能测试,各个方面成绩都是优秀。各个科目都要保证在90分以上,一个飞行学院像这样的学生,一届最多一个。毕业时刘旺是唯一高定为u2018正连级u2019的飞行员。”

熊文兴是刘旺在训练基地的教员,也是他“睡在隔壁的兄长”,他回忆起刘旺时一脸笑容:“刘旺是出名的沉稳,当教员考问学员时,经常有学员会紧张,但是从来没见过他紧张过。”

刘旺心理素质过硬,经常被安排“压阵”单飞

“沉稳、多思、好学。”这是刘旺刚从飞行学院毕业进入空军**训练基地时,时任他的教员和中队长的熊文兴对他的深刻印象。

“我刚见到刘旺时,**印象就是话很少,人非常沉稳。”熊文兴说,随着了解的深入,他的这种感受更加深入。“我们平时搞技术研究,老师要给学员提一些问题,对于刘旺来说,无论是什么问题,他总是不着急,很淡定。”

“我觉得这说明他的心理素质好得很。”熊文兴又再次举例:飞行有时需要单飞,刘旺经常被安排在最后“压阵”,最后一个单飞。

“压阵突出的是心理素质,稳当。因为很多人看到别人单飞会感到着急,这就要找心理素质稳定的来"压阵",心理素质不好的不行。”

刘旺给熊文兴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所有的同学中,刘旺是提问最多的一个学生。

“有他在场,我感觉自己必须好好准备,给我也是一种压力,所以多一些这样的学员,真的挺有好处的,对教员,对同学都有好处。”

“我心里对刘旺有祝福也有牵挂,祝愿他能成功!”

谷文先后担任过刘旺的副大队长和大队长,“全优学员”刘旺初次带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别稳重,吃苦精神好,理论知识好,技术好,很喜欢学习,喜欢钻研。

生活中的刘旺是什么样的?作为多年的老朋友,谷文说,刘旺的生活非常规律,生活习惯特别好,他从不抽烟喝酒。“刘旺平时话不多,为人很沉稳。”

10年后,拥有驾驶战机安全飞行1000小时记录的刘旺,通过严格的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中年龄最小的一员。

等待14年

从1998年进入航天员大队至今,刘旺是航天员考试取得**最多的人。“神五”、“神六”、“神七”,前三次选拔成绩都

不错,可是身体方面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连身边的同事都替他遗憾。“但对载人航天的追求、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一直坚持,从不放弃。”

初接触刘旺的人会觉得他有点儿内向,聊得深了,才知道他是个重感情的人。他深爱着这个事业,爱着这个集体,他为成功飞天的战友们荣耀。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在空中报告伞打开的一刻,为战友安全归来,他满眼泪花;载人航天任务每次成功执行后,他都会发短信向战友祝贺。有人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他,入选“神九”乘组,水到渠成。

在近乎残酷的乘组选拔中,虽然历次考核成绩都十分靠前,刘旺却屡屡因毫厘之差与飞行机会擦肩而过。2012年3月,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肩负起*纵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的重任。

这一天,刘旺等待了14年。同样入选的景海鹏说,刘旺就像山西老陈醋,越酿越香。刘旺自己则把这14年比作登山,即使攀登充满艰辛,即使没有到达顶点,登山者却很享受这个过程。他说,“等待了14年的不止我一个人。争取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

交会对接实际上分为交会和对接两个过程。从技术上来说,交会对接难度比神七时候的航天员出舱难度大。打个比喻,有点像在太空穿针。在每小时约2.8万公里的速度下,如果控制不准,就可能发生航天器相撞事故。

飞船在太空中运动特性跟地面不一样,方向、姿态、位置、速度都要控制好,才能完成交会对接,考验航天员及时发现、及时反应、准确控制的反应能力和天赋。技能的提高离不开练习次数,但也需要思考。我给参与设计的工程师们打过无数次电话,请教他们设计的思路、原理、规律。原理掌握越透彻,分析问题会越细致。

6月24日,刘旺以“百米穿针”的精准度,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我们的航天英雄以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的经验,以其及时发现、及时反应、准确控制的反应能力与天赋,在太空中挥出举世震惊的一剑!

140米!“靶标”在“天宫”,“准星”在“神舟”……有着24年军龄的刘旺,开始军旅生涯中一次特殊的“太空打靶”。140米!“天宫”与“神舟”交会对接的第三个停泊点,万众瞩目的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就从这个距离拉开帷幕。

公元2012年6月24日12时38分,这是让人屏息的一刻―

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真正意义上驾驶飞船,以7800米/秒的绝对飞行速度,“瞄准”天宫一号!这速度,比步*子弹飞行速度快8倍,是音速的22倍。

神舟九号返回舱内,端坐在**座椅的刘旺,左手紧握飞船平移手柄,右手紧握飞船姿态手柄,紧盯背景方盘和十字靶标。

1号航天员:刘旺 人控对接**责任人

从容驶入下一个驿站――140米停泊点,飞船进行45分钟左右的休整,准备工作紧密有序地进行――

飞船推出对接机构,故友重逢般向天宫伸出“双手”。刘旺轻轻*纵座椅两侧手柄进行测试,“01号手柄正常!”“姿态手柄正常!”每一次正常状态得到确认后,刘旺与刘洋都对着摄像机举起大拇指……

12时42分,飞船再次起程。此时,神舟九号已从自动控制状态转为手动控制。航天员刘旺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北京飞控中心LED大屏幕上。左手边的平移手柄和右手边的姿态手柄,在他的娴熟*纵下流畅地轻轻划动,飞船上的手柄仿佛已成为他双手的一部分。

这一次,刘旺开创了中国人太空“开飞船”的历史。这个“舵手”不好当:他要将飞船与天宫之间的角度严格控制在1°之内,横向的偏差不超过0.2米到0.3米――对于重量超过8吨、长达9米的飞行器而言,难度相当于“百米穿针”。

坐在**位置的刘旺一边控制手柄,一边观察仪表。调整、前进、调整――地面超过1500次的模拟训练,让他的每一个细小编作都显得举重若轻、镇定自如。

近了,更近了。20米、10米、5米……天宫一号的视线中,飞船已近在眼前。

12时48分,神舟九号的对接环捕捉到天宫一号。它们像轻轻相触的两只飞鸟,以轻盈的身姿掠过青海上空,继续逐日而行。

当飞翔的轨迹如渭水般穿过甘肃与陕西的土地,两个飞行器上12把对接锁准确启动――12时55分,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对接成功!

王焰磊说,对接的时候,航天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在短短几分钟内,要做很多的相应*作,必须要进行适当的精力分配。航天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高度紧张下用有限的精力分配来完成所有的任务。

虽然之前的地面训练中刘旺一直表现很好,但那毕竟是模拟环境,到了太空中,刘旺在首次手动*作交会对接前,先花了4分钟在原地找了一下*作“手感”。之后驾驶飞船行驶了120米并准确地与天宫实现对接。

“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过程顺利,结果完美,可以说是又打了一个十环。”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说。

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表示:“对接得很漂亮,精度很高,对接时间也很快,不到7分钟,而自动对接时大概用了10分钟左右。节省的这3分多钟,就是人脑和电脑相比,人所具有的固有优势。”

从国际上来说,俄罗斯更倾向于使用自动对接技术,但是美国就更倾向于手动对接,比如阿波罗飞船就是由人来手动*作对接的。手动的成功率则更多取决于航天员本身,比如这次我们选择刘旺进行*作,因为在之前的训练中他有很好的表现,不光技术好,而且发挥一直稳定。

在手控交会对接前,地面支持团队分析了三方面风险:一是心理压力大;二是太空中航天员对飞船真实*作的感觉和控制特性在地面上无法模仿;三是空间光照条件可能会造成影响。而从实际的手控对接结果看,航天员克服了影响因素,迈过了这三道关。

“继突破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我国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这意味着我们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向着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太空之旅

刘旺首夜单独值班

刘旺在**天承担了比较大的工作量,他首先单独在返回舱值夜班,其他两位航天员休息。

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图为航天员刘旺坐在中间位置。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开飞船”

6月22日中午12时许,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正常飞行状态下,航天员刘旺*作飞船姿态控制手柄,对组合体飞行姿态进行控制试验。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实施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当天11时许,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从天宫一号回到神舟九号返回舱,准备实施飞行器姿态控制试验。12时14分,天宫一号停控,航天员手控设备加电,组合体飞行改由神舟九号飞船进行控制。实时画面显示,航天员刘旺*作飞船姿态控制手柄,对组合体实施偏航、滚动、俯仰等3种姿态控制,组合体飞行姿态对航天员各项*作做出准确响应。景海鹏对手控*作提供密切支持,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密切监视试验过程。

人物评价

“他是我们的小老弟,头脑特别聪明,学习成绩很突出。”杨利伟说。

刘洋:刘师兄是一个沉稳、内敛、冷静的人。他很睿智,有一种触类旁通的悟性。我们每个模拟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延迟误差小一点,有的延迟误差大一点。我看他手控交会对接这么多次,不管模拟器是什么状态,都做得特别好,*作的稳定程度让我很有信心、很钦佩。

景海鹏:他非常聪明,掌握知识扎实,和战友们的感情也很好。可以说,他和我们是最佳组合。刘旺等上天等了14年。他和我一样是山西人,我开玩笑说,他就像老陈醋,越酿越香。

同学张中林:刘旺心态非常稳定,不生气,不计较,积极乐观,勇于拼搏。这大概是宇航员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了。

在初中同学郭天明眼中,刘旺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他说:“初中刚入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水平,但他脑子好、不服输,又能把旺盛的学习势头和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下来,后来他的成绩一跃而为全班前五名,再没掉下来过。”

“秀外慧中”是武守贵对刘旺的印象之一。在上学期间,刘旺的思维不算敏捷,但在他的思维活动中,逻辑性很强,并且能够批判地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看起来慢,但能量很大。“冲量不足,动能有余”也给武守贵留下深刻的印象。

妹妹刘昕:哥哥对自己要求很严,总是默默做事,做到了也从不炫耀。

高中班主任王志宏:刘旺不爱吭声,性格不外露,低调不张扬,但比一般人成熟稳重,干什么都非常认真,能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同学中威信很高。

高中数学老师聂守智:刘旺的成绩虽不是年级最好的,但人品、纪律、为人却是最棒的,和所有同学关系融洽,年年都全票当选班长。

手控交会对接专业支持小组成员、航天员教员王焰磊对刘旺有绝对的信心,他说:“刘旺的*作最为稳定,从开始训练以来,他的所有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科目从来没有失败过。”“为什么对刘旺有信心,也是因为他在地面训练中钻得深,对于手控交会对接的技能掌握非常下功夫。”王焰磊说。

在亲自给刘旺上过课的胡海霞眼中,这个学生不仅是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他的勤奋和天赋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凭借择优录取的原则,刘旺将成为中国首个手控交会对接的*纵者。

刘伟波认为,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驾驶员”刘旺*作水平高,心理素质好。“在万众瞩目下,刘旺一点不怯场。我们作了比对,这次*作的对接精度、时间以及偏差,和他地面训练成绩差不多。”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白延强说,为了让刘旺在任何情形下都能顺利对接,地面设置了不同距离、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初始偏差、不同突发**等无数种突发状况。每一次“刁难”与“突然袭击”,刘旺都逐一通关,成功率百分之百。

执行“神九”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刘旺,也得到了多名专家的称赞。时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航天员开始训练考核时开始,刘旺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就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在陈善广眼里,刘旺是一名肯钻研、有思想的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在训练现场突然设置“考题”,刘旺凭借扎实的本领化解了难题。这让周建平赞叹不已。

“个人素质、知识积累,各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条件,由他来执行手动对接任务,我们绝对放心。”航天员中心的专家们都这么说。

出舱感言

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神九成功发射至太空,又成功返回地面,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刘旺圆满完成神九飞天的光荣使命,顺利返回。出仓后,接受采访,景海鹏刘洋刘旺依次发表个人感言,其中,刘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说“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回家的感觉真好”。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刘旺出舱后表示:

“谢谢大家的关心,同时我有两点感觉,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回家的感觉更好。”

成功的精彩在于整个奋斗的过程手控交会对接*作手刘旺,表示对自己此次任务的表现很满意,高度评价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

作为1998年入选的我国**批航天员,刘旺等待了整整14年,终于实现飞天梦想。此次任务中,他在景海鹏和刘洋的配合下,在太空打出了精准的10环,实现了当初确保百分之百完成任务的承诺。

【关于诺言】:这个诺言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实力。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用事实再次证明,我们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是一流的,中国的航天人是一流的,中国航天员的技术也是一流的。再强调一点,我们载人航天器的质量、性能也是一流的。

【关于成功】:对于我来说,也就是用5000多个日夜的辛勤工作换来这次成功,但是我觉得,这种成功的精彩并不在于成功那一刻,而在于整个奋斗的过程。

手控交会对接**人再为神十“指路”

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曾在2012年神九和天宫交会对接中成为我国手控交会对接“**人”的航天员刘旺,也有一份功劳。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央视画面中,刘旺就坐在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厅里,和其他工作员人员一道成为了这次交会对接的“后盾”,为战友提供地面支持。

人物荣誉

2013年2月1日,当选“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

面向海内外华人、以“激扬民族力量”为宗旨的“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2月1日在京揭晓。“神九”航天员乘务组获“年度人物”团体。

中华儿女年度人物推介公益活动经共青团**批准,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指导,中华儿女报刊社、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和中国周刊杂志社等主流媒体联合举办,是国内唯一以“中华儿女”命名、面向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年度人物推介活动。该活动之前已举办两届,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得到公众高度认可,已成为十几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年度盛事。

“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名单,团体: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飞行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