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32岁。1949年将他和白求恩大夫安葬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人物介绍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Kwarkanath S. Kotnis 1910年10月10日 - 1942年12月9日), 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绍拉浦尔市,家庭出身属于较高的种姓,但由于兄弟姊妹共有8人,生活并不富裕。他的母亲有残疾,父亲有民族解放思想,幼年时即随同父亲参加**英国货的斗争。后来考入孟买著名的G.S.医学院,因为参加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被迫辍学。又以顽强不屈的精神重新考学,终于于1936年从孟买助学医学院毕业并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

二战*发后,他没有去英国上学,参加了巴苏大夫**的一个五人援华医疗队,于1938年到中国,为国民革命军救助伤员,他感觉国军并没有全力抵抗日本侵略军。于是在1939年2月前往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医疗队,在晋察冀边区全力抢救和日本军队作战的伤员,并以自己的身体试验治疗当时在边区流行的传染病。1941年接替牺牲的白求恩大夫,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

1941年他和卫生学校的教员郭庆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由当时晋察冀边区司令聂荣臻起名为柯印华。柯棣华于1942年7月7日加入了中国***。同年12月,由于癫痫病发作,在前线逝世,年仅32岁。

1949年将他和白求恩大夫安葬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陵园中惟有的两座雕像是他和白求恩大夫。

生平经历 反抗日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声,沉睡的中国觉醒了。中国军民拿起武器,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的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这一决定,得到了印度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热烈响应,仅报名参加援华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就有700多人。

1938年6月29日,这一天被孟买的居民命名为“中国日”。柯棣华在这一天申请并加入由他和爱德华、巴苏华等5位医生组成的赴华医疗队。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华医疗队到达中国广州,在广州码头,他们受到了中国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受到保卫中国同盟**宋庆龄的迎接。9月29日,医疗队经长沙辗转来到汉口,被中国红十字会编为第15救护队,先后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地工作。

在重庆,医疗队员们为了表达与中国休戚相关的决心,特意请中印文化协会**谭云山为他们每个人都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谭云山提议:在他们每个人名字后面加上“华”字。于是,五位医疗队员都有了他们的中国名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柯棣华的名字就是这时从原名柯棣尼斯改成的。

早在来中国之前,医疗队就听说八路军与***不同。因此,他们渴望到*****的敌后战场去。刚到中国时,他们就向前来迎接他们的宋庆龄提出到华北前线工作的请求。到武汉后,他们又向周恩来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在重庆,他们又第3次向董必武提出了去延安的请求。

1939年1月16日,就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不幸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和其他几位医生劝他回国料理后事,他强忍悲痛说:“我的家庭确实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这里千千万万无辜受难的人民更需要我。在我没有实现我向印度国大党所做的保证――至少在中国工作满一年之前,我决不回印度。”

1939年11月4日开始,柯棣华和印度医疗队的同伴们,出入*林弹雨之中,走遍了晋东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数次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在战争环境中,他们和抗日军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沿途施行了50余次手术,诊治了2000余名伤病员。

当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进行涞水战役时,柯棣华奉军区司令部之命,出发去军区的南线,负责阵地救护工作。在13天的战斗中,他接受了800余名伤病员,其中施行手术的达558人。由于不断地战斗,伤员也就不分昼夜陆续的后送,他3天3夜未曾睡觉,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坚守岗位。

百团大战后,巴苏华大夫奉命返回延安,留在了延安,并于1943年3月取道回国。柯棣华则继续留在白求恩学校和医院工作。

参加八路军

1941年1月,他“正式参加了八路军”――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任院长,仍然兼任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此时,正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1941年10月25日,柯棣华大夫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女士喜结良缘。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了一个儿子,柯棣华亲自接生。孩子的降生为这对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欢乐,柯棣华给他的中国兄弟八路军卫生处军医李得奇写信:“老弟:报告你一件喜事,郭庆兰生了一个男孩。今天是第三天,他睁了睁眼睛观察周围。这孩子白皮肤,大眼睛,高鼻子,长睫毛,黑黑的两道眉,长的样子像我,但皮肤像郭庆兰。取了我们两人的优点,未取缺点。”

时任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司令员、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将军亲自为孩子起名为“柯印华”。“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这个名字寓意着中印将世代友好。

柯棣华曾说过:“这里是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你们的学校也以白求恩的光荣的名字命名。我一定要向他一样,献身反***斗争的伟大事业,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这是他的心声,也是此后一切行动的最好的概括。

在晋察冀两年多时间里,他始终以白求恩为榜样,工作上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他不仅从事医疗工作,还从事教学训练,编写讲义,担负着行政和**工作。在敌人向根据地残酷“扫荡”的情况下,他和同志们经常沿着山谷峻岭,一边作战,一边转移,一边护理伤病员。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一切艰险。他同群众*肉相连,把为群众服务看作自己的幸福。在敌人一次扫荡中,他路过一个被日寇摧残的村庄,听到断续的**声,就顺声查找,在一间残破的房子里,见到一个由于难产而生命垂危的妇女。他连忙找来游击队和担架,把产妇送到一个临时救护所,连夜为她做手术,挽救了母子的生命。正因为这样,伤病员和群众都敬爱他,亲热地称他为“老柯”、“贴心大夫”和“黑妈妈”。

1942年7月,柯棣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的癫痫病再一次发作,医护人员虽全力抢救,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没有给他热爱的战友们留下一句话,没有给他爱妻娇儿留下一句话;但他全部工作,他的热情,他的献身精神,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前进。

学习中文

1910年10月10日,柯棣华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绍拉普尔村;1938年6月29日,他在孟买申请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1942年12月9日,他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于河北省唐县葛公村,时年32岁。柯棣华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至今已有70周年了。

1938年9月,柯棣华来到中国后,自广州到重庆,从重庆至延安,又转战千里于1940年8月和巴思华一起来到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的晋察冀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百团大战时他率一个医疗队奔赴前线,10月返校。1940年底,晋察冀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柯棣华被任命为**任院长。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努力学习做复杂的手术,从不熟练到熟练,继而精益求精,先后拯救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伤员和老百姓;作为一名战士,他为了学习打游击而练习爬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柯棣华学习中文的故事。他在印度时除本民族语言马拉地语、印地语外,还精通英语和德语。柯棣华来到中国后,为了了解中国革命以及方便与病人沟通,他非常勤奋地学习中文。他到中国待了1年就学会了日常汉语;2年就在晋察冀卫校的欢迎会上用简单的中文致词;3年能用汉语同当地人民随意交谈;4年已可阅读报纸和看一般的中文,并撰写了《外科各论》的讲义。他掌握了中文后,除了能阅读书报、能听懂分析时事和介绍情况外,还能用汉语讲课,和伤病员进行交流。

他利用一切时间、机会学习中文,碰到什么问什么,在手术间就问医疗器械名称,喝茶时就记住“茶碗”,过年时见到老百姓门上贴的春联也去研究。有一次,他看到春联上有“吉人天相”的词句,就去问身边的同事是什么意思。同事告诉他,这是天帮助好人的迷信思想,不料他后来在和同志们开玩笑的时候,竟能很恰当地作为讽刺意味的双关语。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到晋察冀卫校曾指导过身边一名15岁的警卫员王东平学文化。在柯棣华的悉心帮助下,王东平由大字不识,直到能写常用的话语。

自我要求

柯棣华以八路军一个普通战士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革命,从不要求半点特殊。组织上分配给他的马,行军途中,他不是让身体不好的同志骑,就是驮东西;分配给他稍大一点的房子,他总是腾出来收伤病员,自己往小屋里搬。他经常穿带补丁的衣服,而把发下的新衣新鞋省下来,给同志们穿。他把克服困难当作锻炼自己、改造思想的好机会。他常说:“我来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享受。”在艰苦中,他总是乐观、愉快地说:“我在此间虽然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但我觉得我充满了活力和愉快。我热爱着中国,热爱着正以无穷的威力摧毁****行的英勇抗战的军民!”

在极其艰苦、紧张的战争条件下,柯棣华大夫不放过可以利用的每一刻钟,勤奋学习,追求革命真理。他经常请老同志给他讲中国***的历史和红军的光荣传统。一九四二年七月,由于他的积极要求,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人物评价 毛**评价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党员。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1942年的冬天,12月9日,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逝世了。

他象一颗明亮的星,殒落在中国大地上。伟大领袖毛**当时对柯棣华的逝世寄托无限哀思,给柯棣华以高度评价。在延安各界举行的追悼会上,毛**送了亲笔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朱德评价

根据地的广大军民为柯棣华的逝世无限悲恸。朱德同志为柯棣华的陵墓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各根据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掀起了一个“学习柯棣华作风”的运动……

柯棣华――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国际友人。

他的陵墓塑像,也同白求恩陵墓塑像一同并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后人永世瞻仰。

纪念 柯棣华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3月15日,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教育方面

石家庄柯棣华职业专修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护士为骨干专业的特色院校。学院成立于1992年5月,当时正值柯棣华大夫逝世50周年,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为中国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国际友人,学校取名为石家庄柯棣华医士学校,原****军事医学研究所政委胡邦忠先生任董事长,2008年学院完成了新老**班子的过渡,现任院长薛钦女士带领学院新的**团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民办职业教育改革之路,使学院完成了由数量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型发展的历史转变。  二十年来,在柯棣华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和郭庆兰女士的谆谆教导下,全院教职工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教书育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连续跨越了三个台阶:**个台阶,1995年升格为石家庄柯棣华高等医校;第二个台阶,1999年升格为石家庄柯棣华医学专修学院;第三个台阶,制定了以护理为骨干专业的特色发展战略。毕业生连续十年供不应求,学院连年被省市教育厅局评为先进单位。是我国首家申请 ICE8000 国际信用监督体系诚信评级的民办院校,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中国最具特色的职业学校”,院长胡邦忠在1998年曾被评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先进创业者”。学院逐步同国际上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签订了各种联合办学协议,不断加深了国际影响,尤其是柯棣华大夫的亲属和其他印度友好人士每年均到学院访问,已经成为中印友好的纽带。 学院逐步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创出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12月,经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教育厅认定,被评为河北省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是2012年5月,河北省首批确定的“依法诚信办学”学校中唯一一所省属中职学校。  学院目前开设三个专业:护理和农村医学(原社区医学)、助产士。每个专业有大专和中专两个层次。其中护理专业又分为普通护理专业、高级护理专业、涉外护理实验班专业三个学科。学院教职工296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38人。学校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170人。二十年来的探索使我们明确了办学方向,即不走“规模化”发展途径,而走“精品华、专业化、特色化”的办学方向,着重培育核心竞争力。学院坚持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多年来为**及地方二甲以上医院培养医护人才24000多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院逐渐形成了一支有凝聚力的管理团队,从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学历层次上,博士占10%,硕士占20%,大专以上占70%。我们的办学宗旨是:“树天使形象、蕴过硬技能、倾满腔热情、为军民服务”。在新的管理团队**下,继往开来、再铸辉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