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俊(教授)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李英俊,女,1961年9月出生,理学硕士,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1989年在东北民族学院教务处工作,参与学院的筹建工作。

,人物经历

1983年7月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1989年在东北民族学院教务处工作,参与学院的筹建工作。1989年调入辽宁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79~1983年7月就读于牡丹江师范大学化学系,1983年7月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3~1986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86年7月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6.8~1989.4在东北民族学院教务处工作。 1989.4~1996.5调至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从事分析测试与科学研究工作。 1996.5转至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

主讲研究生的课程“专业外语”、“有机波谱”、“立体化学”、“化学文献查阅”“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本科生的课程“有机合成”、“有机波谱”、“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

研究方向

李英俊教授近些年主要从事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新型农*和医*中间体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糖类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主要贡献

主持并完成了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项,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5项,参加国家自然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项(项目主要完**),获国家专利一项。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辽宁省级精品课《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主持人,校级教学名师。主持校级教改项目4项,并完成了“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工作,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光盘。编著《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部,已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科研项目

1.“超声波辐射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N-取代酰基-N'-芳基硫脲及生物活性研究”,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9802211056),三年(1998~2001年),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化学法制备纳米稀土和稀土金属氢化物及性能应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50071025),三年(2001年1月~2003年12月),是项目组主要成员,已结题。 3.“温和条件下用催化法可控合成纳米尺寸铍、钙、锶、钡的金属氢化物及性能应用研究”,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4C020),两年(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是项目组主要成员。

学术论文

1.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李英俊等,化学学报, 2007, 5(9), 834~840 2.One-pot synthesis of 2,5-disubstituted-1, 3, 4-thiadiazoles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Ying-jun LI,Chinese Chemical Letter,2007,18,1047~1048 3.4-(N-甲酰基-N-邻氯苯基硫脲)-N-邻氯苯基苯氧乙酰胺的核磁共振研究,李英俊,分析化学,2006, 4(5), 709~712 4.1-环丙基-6-氟-7-(4-酰基-1-哌嗪基)-1, 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李英俊,有机化学,2005, 25 (10) 5.NMR Study on 5-Aryl-2-Furfuraldehyde Hydrazones,LI Ying-jun,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2005, 2(1), 7~13 6.An NMR Study of a Novel Ciprofloxacin Derivative: a Potential Antibacterial Agent,Li Yingjun,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2004.21(3) 7.1-芳氨基乙酰基-4-芳乙酰基氨基硫脲的合成,李英俊,有机化学,2003, 23 (12),1442~1445 8.超声波辐射下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N-(a-萘乙酰基)- N'-芳基硫脲化合物,李英俊,有机化学,2001,21(2),163~166 9.N-(a-芳氧基)丙酰基- N'-芳基硫脲合成,李英俊,化学通报 ,2001,(13):W013 10.芳硫基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李英俊等,化学通报,2000, (13):W091。

教学论文

1.电化学合成碘仿装置的改进及反应条件的探索,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7,24(3)49~512.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21~1243.超声波辐射法合成肉桂酸,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43~454.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6,(6)65~685.构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 (7), 61~636.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 22 (1), 25~277.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与绿色化学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 22 (5), 188~1898.A Novel Recrystallization and Steam Distillation Apparatus for Semi-microorganic Experiment,17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Beijing, China 2002, 8, P-031, 231.9.构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 (7), 61~6310.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 22 (1), 25~2711.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与绿色化学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 22 (5), 188~18912.一种新颖的重结晶装置在半微量有机实验中的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 25 (3), 33513.一种简便、有效的水蒸气蒸馏装置在半微量有机实验中的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4 (1), 11014.实施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实验的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 25, 201~20215.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谈有机实验教学改革效果,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 25, 205~20616.关于微型有机实验的一些思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 24, 3417.甲烷制取与燃烧实验装置的改进,东北师大学报,2000, 32 (12)18.走具有创新意识的改革之路,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 21 (2), 44~46。

荣誉记录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