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校长)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陆平(1914-2002),男,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57年10月调至北京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校长,**北京市委委员。1995年离职休养。

,人物简介

陆平(1914-2002),男,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57年10月至1960年3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7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1960年3月至1966年6月,兼任校长。

陆平1933年2月加入加入中国共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曾担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军区**部主任、华北野战军三纵队**部主任等职。解放后于1957年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校长。在北大担任**期间,他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他主持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增设了生物、物理、计算技术、西班牙语等十多个学科,创建了十三陵等几个理科教学基地。他重视并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着手创建了北大附中。他组织开展了胰岛素、微电子等十多项前沿科学的研究。他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北大、清华科研联手合作。他还**制定了北京大学十年自然科学发展纲要,确定了重点发展的科研项目和学科。他力所能及地**“左”的错误路线和错误思潮,明确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法。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发展了一批教授党员,使一批知识分子骨干进入到**岗位。

陆平一生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工作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从不贪图个人名利。曾任北京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中华民解放先锋队华北队**长、****晋察冀北方分局青委书记、**平北地委书记、****华北局青委书记。建国后,历任青年团****兼青工部部长,铁道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罗马尼亚友好协会会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

2002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人物经历

1933年2月 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2月底转为**正式党员。 1933年2月 历任共青团永吉市(现吉林市)委员会宣传委员,**吉林市西区区委书记,河北省互济会秘书,北京大学学生会执委,北平市学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华北队**长,****北方局晋察冀分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冀察热辽区党委秘书长,晋察冀平西地委**、宣传部部长,平北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军区**部主任,察哈尔军区**部主任,华北野战军三纵队**部主任。

1948年至1952年 先后任****华北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工部部长、铁道部**部主任兼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铁道工委书记、部党委委员,国家机关党委委员。

1952年12月 任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原中长铁路管辖范围)局长兼党委书记,**松江省委**、黑龙江省委委员。

1954年10月 任铁道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

1957年10月 调北京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校长,**北京市委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诬陷和迫害,被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

1975年7月 重新工作,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后改为航天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

1983年6月 历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第七届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 离职休养。

教研成果

1961年1月,经历了大跃进、反右倾等“左”的冲击后,中心八届九中全会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当年9月15日,《高教六十条》正式颁布。陆平以贯彻《高教六十条》为契机,带领北**生员工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的教育,理顺了各种关系,北大迎来了一个比较团结、宽松、为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努力的可喜局面。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1962年,陆平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北大怎么办?过去我们学习苏联,现在不要因为苏联“修”了,就把苏联的教育都否定了,不学苏联了。苏联的高等教育还是有好东西,比如重视基础,培养了很多人才,他们的人造卫星上了天。英美的大学要不要学?中国过去的高等教育,很多是学英美的,现在英美的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还要参考他们的东西。中国的老大学有很多经验,如老北大、老清华都有好东西,也要继续下来。

为此,陆平在北大建立起教育情报研究室,把苏联的莫斯科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教学计划翻译过来,与北大的教学计划比较,研究参考其精华。这在当时“左”的年代里,是需要相当勇气的。在这一思路下,陆平组织修订理科6年制教学计划,强调打好基础并把第二外国语英语作为必修课,用六年制培养硕士水平的学生。

陆平尊重知识,重视发挥专家、教授作用。早在1959年,北大党组织就吸收了周培源、黄昆、段学复等一批闻名教授入党,紧接着又提拔了100多名知识分子到北大各级**岗位上。在陆平的建议与努力下,1962年3月国务院一次就任命了历史学家翦伯赞、化学家傅鹰、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四位教授担任副校长,加上已担任副校长的哲学家汤用彤、物理学家周培源两位教授,共有六位文理科教授进入了校**班子。为了提高北**资水平,1963年,陆平亲自挂帅制订了《北京大学师资培养暂行办法》,强调依靠老教授们传帮带来培养青年教师。

重视科学研究,发展尖端科学,是北大的光荣使命,也是陆平工作的又一着力点。陆平组织理科教师共同研究,很快建立起计算机科学、空气动力学、原子能物理、放射化学、固体物理、地球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和专业,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聂荣臻元帅、张爱萍将军曾亲自听取北大科研工作的汇报。为确定北大科研重点项目,陆平还率理科有关教师访问了科学院院长张劲夫、一机部部长宋任穷等**同志。1963年,陆平**北大制订出《北京大学1963―1972年自然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纲要》。1965年,北大化学系与中科院经过六年多协作努力,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终于诞生了,1982年该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一成果及100万次计算机研制等一批成果,饱含了陆平的心*和支持。

陆平励精图治提高北大教学质量,敢于发挥老教授作用,大胆借鉴外国闻名大学经验,制订科学研究规划,为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赢得了北大广**生的拥戴。这些正确的决策与做法,也为他日后蒙冤埋下了*根,在后来的社教运动与“文革”中,竟被概括成“学习苏联,参考英美,继续太学”“教授治校”“智育**”,当成陆平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加批判。

世人评价

陆平重视教学,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他主持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增设了生物、物理、计算技术、声学、西班牙语等十多个专业学科,创建了十三陵等几个理科教学基地。他重视并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着手创建了北大附中,组织开展了胰岛素、微电子等十多项前沿科学的研究。他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清华、北大科研联手合作。他还**制定了北京大学十年自然科学发展纲要,确定了重点发展的科研项目和学科。他力所能及地**“左”的错误路线和错误思潮,明确提出不要再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要再提u2018白专u2019概念,而要提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做既有文化又有科学知识的劳动者”。

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发展了一批教授党员,使一批知识分子骨干进入到各级**岗位。在北大工作期间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他关心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开设了华侨师生食堂、教授食堂。他把自己本应享受的高干补贴让给年老体弱的同志,自己却得了浮肿病。为了保护知识分子,他强调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他为教育事业呕心沥*,直至“文革*发”,受到打击迫害。陆平同志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他总是把人民的利益、党的利益摆在首位,注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尚空谈,敢于直言。他工作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廉洁奉公,从不贪图个人名利。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