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筱贵林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小筱贵林,1958年生于南昌,原名万新明,南昌方言相声表演艺术家,一个说南昌话的艺人。小筱贵林出生于一个相声世家,其父筱贵林是南昌方言相声创始人。幼时随父母下放农村,80年代回南昌后开始相声表演的生涯,在讲了十年相声之后,于1990年正式成为南昌市文化宫的相声演员,子承父业用南昌方言表演"笑的艺术"。

,生活经历

小筱贵林原本不叫小筱贵林,而叫万新明。小筱贵林的父亲筱贵林原本也不叫筱贵林,但人们只记住了筱贵林。这听上去有些饶舌,背后却有一个少为人知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末,小筱贵林出生了,筱贵林却执意不让儿子走他的老路,但小筱贵林天生喜爱相声,常常偷看父亲的表演,往往他父亲讲完一个段子时,小筱贵林已经能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文革”开始后,他们一家被下放到了农村,小筱贵林从此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小筱贵林才与家人重回南昌。

其时,相声等大众曲艺形式重焕生机,20多岁的小筱贵林再也耐不住性子,开始了他相声表演的生涯,并成为南昌市文化宫工人艺术团的一员。从那时起,不管他后来的身份怎样改变,他的方言相声经过不断探索、改造及创新,渐渐地成了南昌最具有亲和力的城市通俗文化的符号,他用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刻画了南昌城和南昌人的全部人间喜剧。

而今,小筱贵林早已声名鹊起,成了南昌演艺界的“大腕”。而小筱贵林的不少经典方言相声如《说句心里话》、《地名串》、《一对懒夫妻》等等,更被音像出版社制作成VCD专辑推向市场,反响巨大。他还和南昌电视台合作,推出每天一集的南昌评书节目《豫章书院》,再次创新了他的艺术,也让南昌方言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创作体会

""南昌相声"就是最南昌化、最生活化、最市民化、最综合化的方言喜剧。没事的时候我就会在南昌的大街小巷走一走,听一听。记得有一次,在一小巷子里,看见一对青年夫妇在争吵,我就走上前站在一旁细细地听着。回来后,我再根据以往的素材创作了《一对懒夫妻》这个相声。所以,我认为我的相声其实是直接反应的是南昌当代生活。我观察他们举动,我聆听他们的言语,我说出他们最直白的生活状态。我的南昌方言相声最大的特色,就在把很多生活中的南昌话里的喜剧元素综合起来再加工,让南昌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艺术特点

用南昌方言演绎相声,并不是他首创,首创者正是其父亲。父亲青年时遇上上海著名的南方滑稽表演艺术家筱富林,因天资聪慧,被其收为**,潜心苦学,名字也按辈分改为筱贵林。南方滑稽是相对于北方相声的不同流派,前者一般一个人表演,俗称单口相声,后者是双人表演,但都是以语言表演为本。学成后的筱贵林回到南昌,为糊口他只有在南昌街头表演相声。

为迎合观众口味,筱贵林将南方滑稽与北方相声融合,再加上用地道的南昌方言演绎,他独创的这种表演形式,在南昌民间赢得了不少名声。解放后,筱贵林加入南昌曲艺队,经常在八一公园表演,据说人多时达万人之众,南昌方言相声风靡了一座城市。

现实意义

1993年,开始创新以南昌话加普通话表演相声,火*南昌,之后在江西省内的许多地方表演。他以说南昌话的相声演员的身份立身,这座城市与他互动,他的方言刻划着南昌城和南昌人的全部人间喜剧。

南昌一日不发达,小筱贵林带给南昌人的笑声里就有一日批判现实主义的苦涩;南昌人的每一种新城市性格,又会在小筱贵林的方言喜剧里呈现为新的笑料。他是专属于这个城市的笑匠。

代表作

代表作:《说句心里话》、《地名串》、《一对懒夫妻》

其他 筱贵林

小筱贵林的父亲万笑玲(1915年�D1986年),艺名筱贵林,是江西近代民间文化史上著名的滑稽评书艺人。其艺术影响力遍及闽、浙、赣、云、贵、川以及上海等省、市。经常深入厂、矿、农村为群众演出。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他的滑稽笑话表演有很深的造诣,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

贵林社

自从2008年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小筱贵林便萌生了为南昌民间文化搭建平台的想法。经过努力,在得到关部门批复正式成立了“贵林社”。

小筱贵林成立“贵林社”之后,希望用“德云社”的模式去打造它,把江西本土艺人动员起来,在固定的地点每周演出。小筱贵林目前已经召集了大批南昌本土笑星加入“贵林社”。

“贵林社”表演还有采茶戏、南昌清音、新得胜鼓等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上演。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