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丹增,**比如人,1946年12月出生,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丹增是中国的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他在2005、2006年接连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人物,并荣获2007年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 丹增 - 简介

丹增,男,藏族,1946年12月出生,**比如人,1965年11月入党,1966年10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现任十五届**候补委员,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 书记处书记。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

丹增 - 个人经历

1960年07-1966年06,西**族学院师范科学习。

1966年06-1966年10,**民族学院新闻训练班学习。

1966年10-1973年07,《**日报》社记者、新闻采编组副组长。

1973年07-1976年08,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习。

1976年08-1979.03,《**日报》社驻山南记者站站长。

1979年03-1980年09,《**日报》社总编辑办公室副主任。

1980年09-1983年05,《**日报》社副总编辑,自治区文联副**。

1983.05-1985.11,**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文化局局长。

1985.11-2001.08,**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2001.08-2001.10,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协第六届副**。

2001.10-,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2002年调任**云南省委副书记至今。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第十二届、十三届**候补委员,十三届九中全会递补为**委员,第十四届、十五届**候补委员。

丹增 - 主要作品

论文《从**稳定和发展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作用》获1992年全国优秀论文奖、《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在**的光辉实践》获1993年《人民政协报》有奖征文二等奖,报告文学《来自世界屋脊的报告》获1979年**自治区优秀短篇小说奖,《**工布江达县*贫的启示》获全国首届优秀调演报告奖。 2005年出版文化专著《文化产业发展论》。

丹增 - 为鲁院高研班授课

丹增先从中国的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谈起,介绍 了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强调民族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问题解决不好要亡党,民族问题解决不好要亡国”。对于少数民族文学,他说,能在10月10日这天在鲁院讲课,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因为就是在六十年前的今天,茅盾先生首次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是少数民族文学正式命名的一天。回顾六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丹增用成绩巨大来概括。他说六十年来,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不断壮大,而这正是少数民族文学繁荣的基础力量;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精品迭出,艺术地再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学已经走出孤立的发展阶段,不仅有创作,还有翻译、研究、评论,更有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 对于“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中外学者与研究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共有一百七十余种定义,丹增说,确定一个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含义的理解。他说,作为文学来说,应该有三个显示:显示心灵世界,显示生命意义,显示精神力量。文学的目标是真理、自由与美好。文学的创作是要立同情之心,写普通之人,献关爱之心,说真实之话。文学的标准是感动人,震撼人。一部好的作品要有独立品格,自由思想,优美文字,并且**昂扬。 丹增指出,对于少数民族作家而言,在创作上是有优势的,因为少数民族作家有独特的社会体验,有深厚的民族情感,有丰富的创作素材,有自由的创作风格。但是也要注意对自己创作根基的发掘和把握。他说,民族作家的创作根基主要有六个,分别是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建筑学、工艺学。其中语言学是民族文化延伸的根基,宗教学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心理学是民族心理机能的本质体现,民俗学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建筑学是民族文化的审美门面,工艺学是民族文化物质化的心态体现。

丹增在授课中对当下的文学评论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他说他从不给别人写评论,因为自己不是评论家。评论应该独立于作品之外,不应该附庸于作品。评论家应该有独立的品格。对于当下文学评论批评中存在的失范、失信、失效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他呼吁文学评论家要恪守职业*守,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更好发挥文学批评引领读者鉴赏作品、陶冶性情和引领作家诚实劳动、繁荣创作的积极作用,开创文学批评的新局面。 丹增还高度赞扬了鲁迅文学院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尤其是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的举办,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丹增的讲座既有一个文化**者的开阔思维与眼光,又有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的深刻体验,他的亲切的授课风格,言之有物的授课内容,以及展示出来的睿智、坦诚与真挚,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与回应,课堂上不时响起掌声,学员课后纷纷与丹增交流、合影。不少学员还在文章和博客上兴奋地表达了听课的收获感言。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副院长成曾樾、施战军以及教研部的部分教师也与学员一起认真听取了丹增的讲座,并对丹增老师的精彩授课表示了感谢。

丹增 - 个人成就

丹增是中国的著名作家,他的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理论著作等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先后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丹增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文化战略眼光的**,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取得的成绩,使他在2005、2006年接连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人物,并荣获2007年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

丹增 - 写过的文章:

为繁荣和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人才支撑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摘刊) 寻求最终结合,牢牢把握党报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党报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把**妇女事业推向新阶段――在庆祝自治区妇联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新局面 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在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丹增 - 写过的书:

文化产业发展论 当代**简史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藏传佛教放生文 青海民族教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司岗里女人 易学活用中文Visual FoxPro 5.0 易学活用中文Windows 95

丹增 - 写过的论文:

当代香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实践研究 浅论语文读写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钒氧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青龙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张力扩展的审美空间――简・奥斯丁的反讽艺术探析 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研究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