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与杨涟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升浙江道监察御史。
天启元年(1621年) 领直隶屯田事,上“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疏”淮行,奉委通判卢象观,主持水利 。后任左佥都御史。
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魏忠贤*政,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等七十余人大力支持他,草奏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
魏忠贤反诬陷杨涟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后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狱,受酷刑折磨,史载“五日一审,*体受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将死之前,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买通狱卒,前往探监,遭光斗怒斥离去。后死于狱中。史可法受光斗“忠义”感召,继其志业,忠君爱国,亦身殉社稷。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逝世,明思宗即位,惩办魏党,魏忠贤自*。
南明福王弘光时,为左光斗**,谥“忠毅”。
文学成就左光斗自幼潜心读书,虽然天资不是很出众但学习异常刻苦。桐城一地在明末清初,文风极为兴盛,名家辈出,以至后来形成“桐城派”这样一个影响全国,泽被今世的大学派,左光斗居身于其中,深受熏陶,因而年轻时就颇负才名,除了精通文史外,还比较留心一些经世致用之说,事关国计民生之策。因此可以说他很早就报有凌云壮志,希图救国救民。这些思想又促使他养成清正刚毅的性格。
**成就左光斗三十二岁那年,也就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他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不久就提拔为御史,负责巡视监察首都百官,开始他的漫漫仕途。
明末**十分**,买卖官爵十分普遍,因而就有人趁机**的官符印信,以诈*钱财。从而形成以吏部为主的**集团,为害极大。左光斗上任后**件事就是打掉这个**窝点,当场搜出假的官印七十余枚,逮捕假官一百余人,**集团的幕后主使金鼎臣也被抓获处死。此事一出,朝野震动,贪赃枉法之辈一见左光斗就“震慑不已”。
由于政绩着著,左光斗被升为内阁大臣,参与朝廷内部大政方针。左光斗刚正不阿,与腐朽的阉党集团进行尖锐斗争,并主张革新除旧,渐渐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进步势力,史称东林党,左光斗是其领袖之一。以后在反对光宗宠妃李选侍挟持太子一事中,左光斗起了很大作用,与另一位东林党人杨涟并称“杨左”。太子继位后,重用东林党,左光斗任左都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他的**生涯达到辉煌时期。
但明末**已经**透顶,左光斗独木难支将倾之大厦,面对内外**,专权跋扈的魏忠贤阉党集团,他虽坚决斗争却无力回天,自己也遭到阉竖的疯狂报复,先是被削职为民,贬为原籍,然后又将其逮捕,押解进京,当时“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振原野”情景十分悲壮,慑于左光斗名声太大,魏忠贤不敢公开*害,而是命爪牙将左光斗残害致死于狱中,终年仅五十一岁。他的学生史可法称其为“吾师乃铁石铸造的肺腑”。到了崇祯帝即位,铲除阉党,为东林党人**,到清代,左光斗又被谥为“忠毅”以资褒扬。他的忠贞义举,也成为志士仁人们效法的典范和楷模。他的文章奏议、诗词章句也被后人收集在一起,辑为《左忠毅公集》广行于世。
经济思想除了**外,左光斗还十分关心经济,尤其在明末农业衰落的背景下,他尤其注重农业水利兴修,他本人也精于治水。自幼生于江淮水乡的左光斗在北方一针见*地指出:北方农业落后其弊在水利不修,当朝廷任命他负责屯田事务,他便提出了著名的因天时、地利、人情和疏浚沟渠、开设塘陂、修筑堤坝、鼓励军民屯垦的“三因十四议”,并迅速付诸实施,并将南方良种水稻引入北方,“北人始知其稻”。从而大大促进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注:右图为左忠毅公祠,其旁边为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均位于安徽省桐城中学内。
人物逸事 文章简介名称:《左忠毅公逸事》,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
作者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人,清代著名的散文家,桐城派的创始人。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原文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K,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译文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左公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到一座古庙。在厢房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下貂皮外衣盖在书生身上,替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问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奇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签署他是**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备看管的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将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被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f,装做打扫垃圾的人,看守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小步紧走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借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鼓就轮留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拜访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写作特色1)语言精炼,结构严谨
2)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3) 妙借别人口语,以代赞词
详细内容如下:
一、通过行动、语言和肖像的刻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写左光斗注意了解民情,能深入民间,又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工作作风,是通过“风雪严寒”中“微行”这一行动反映出来的。写他在古寺看了史可法“方成草”的文章,“即解貂覆衣,为掩户”等行动,反映他对这一新发现的人才的深情厚爱。“叩之寺僧”,为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关心爱护之情所驱使。写“及试,吏呼名至史公”时,左“瞿然注视”,表现他在古寺只看了史的文章,因史“伏案卧”而未识其面,此时听到吏呼史的姓名,自然不胜惊喜,深情注视。“呈卷,即面署**”,表现他对史可法写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通过文章深知其人。所有这些,都反映他善于发现人才,大胆选拔人才。他说的“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表现他奖掖英才的目的是为国选才。对照他后来在狱中所说“国事糜烂至此,……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就更能看出这一点。“不速去,无令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汝”这些话,在严厉责备中饱含着挚爱与殷切的期望。“因摸地下刑具作投击势”,也是这种矛盾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写左公在狱中的形象,**句是“席地倚墙而坐”。这是在“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的情况下的姿态,左公刚毅不屈的气节由此生动地表现出来。“奋臂以指拨眦”的动作和“如炬”的目光,写出他因听出史可法的声音时又惊又喜又恼的感情。“目光如炬”的形象,还表现出尽管他身体备受摧残,但仍然充满活力与热情,那目光是鼓舞后继者奋勇前行的火炬,是烧向邪恶势力的烈焰。左光斗的品质和精神面貌就是通过上述言行与肖像特征显示出来的。
二、以史可法映衬左光斗。本文所记逸事,直接写左光斗的二件。另外两件,表面看来是写史可法,实际是为了表现左光斗忠毅精神的感人之深。写史可法统兵作战时忠于职守,反映左光斗“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的期望已成为现实,说明他识别人才的卓识与为国选才的成效。史可法之所以那样做,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因为“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写史可法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的作用,也是如此。史可法向人涕泣谈及左公狱中事,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是对左的赞颂,也是对自己的策励。由此可见,写史即所以写左,史的言行实际是左的精神品德的光辉的折射,把他们联系起来写,使彼此相得益彰。
墓地 地理位置位于桐城市城西北10公里处的“左家大墓山”。今属吕亭镇双龙村。 背依大墓山,面向桃花寨,群山环抱,古木荫翳,颇负气势。
相关信息墓地面积为16平方米,冢占地10平方米,环以*石圹,高0.8米,后圹嵌碑,正中阳文镌刻:“皇明太子少保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谥忠毅公左公之墓。”下款小字阴刻:“男国柱、国材、国林、国棣”。
崇祯诸生左国斌、冬日谒伯父忠毅公墓,有诗云:“班马曾闻山下鸣,监军使者史先生。布袍徒步披荒草,野老清猿听哭声。西蜀坡公悲永叔,南州孺子拜黄琼。如今一夜三年话,师弟居然副盛名。”
人物评价左光斗秉性爽直,形象威武,少时好读节义传记,后精研程朱之学,著有《易说》、《左光斗奏疏》。他洞悉世态炎凉,为人不易。桐城县城内有他的住宅名曰“啖椒堂”,足见其性格异于常俗。他在桐城被捕时,家乡父老头顶明镜,手端清水,拥马首嚎哭,声震四野,“缇骑亦为之涕零”。
左光斗死后,长兄左光霁株连致死,其母哭子身亡。崇祯帝即位后,惩办了魏忠贤,后左光斗冤案得以昭雪**,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忠毅”,其父出颖时年84岁,接旨后端坐瞑目,不语不食而亡。
为表彰左光斗一生业绩,后人在县城北门内建“左忠毅公祠”,与“啖椒堂”邻近,今遗址尚存,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史记载左光斗,字遗直、共之,号苍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言:“北人不知水利,一年而地荒,二年而民徙,三年而地与民尽矣。今欲使旱不为灾,涝不为害,惟有兴水利一法。”因条上三因十四议:曰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因人之情;曰议浚川,议疏渠,议**,议设坝,议建闸,议设陂,议相地,议筑塘,议招徕,议择人,议择将,议兵屯,议力田设科,议富民拜爵。其法犁然具备,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
光宗崩,李选侍据乾清宫,迫皇长子封皇后。光斗上言:“内廷有乾清宫,犹外廷有皇极殿,惟天子御天得居之,惟皇后配天得共居之。其他妃嫔虽以次进御,不得恒居,非但避嫌,亦以别尊卑也。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选侍事先皇无*簪戒旦之德,于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此其人,岂可以托圣躬者?且殿下春秋十六龄矣,内辅以忠直老成,外辅以公孤卿贰,何虑乏人,尚须乳哺而襁负之哉?况睿哲初开,正宜不见可欲,何必托于妇人女子之手?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时选侍欲专大权,廷臣笺奏,令先进乾清,然后进慈庆。得光斗笺,大怒,将加严谴。数遣使宣召光斗,光斗曰:“我天子法官也,非天子召不赴。若辈何为者?”选侍益怒,邀熹宗至乾清议之。熹宗不肯往,使使取其笺视之,心以为善,趣择日移宫,光斗乃免。当是时,宫府危疑,人情危惧,光斗与杨涟协心建议,排阉奴,扶冲主,宸极获正,两人力为多。由是朝野并称为“杨左”。
未几,御史贾继春上书内阁,言帝不当薄待庶母。光斗闻之,即上言:“先帝宴驾,大臣从乾清宫奉皇上出居慈庆宫,臣等以为不宜避选侍。故臣于初二日具《慎守典礼肃清宫禁》一疏,宫中震怒,*几不测。赖皇上保全,发臣疏于内阁。初五日,阁臣具揭再催,奉旨移宫。至初六日,皇上登极,驾还乾清。宫禁肃然,内外宁谧。夫皇上既当还宫,则选侍之当移,其理明白易晓。惟是移宫以后,自宜存大体,捐小过。若复株连蔓引,使宫闱不安,即于国体有损。乞立诛盗宝宫奴刘逊等,而尽宽其余。”帝乃宣谕百官,备述选侍凌虐圣母诸状。及召见,又言:“朕与选侍有仇。”继春用是得罪去。
时廷臣议改元。或议削泰昌弗纪,或议去万历四十八年,即以今年为泰昌,或议以明年为泰昌,后年为天启。光斗力排其说,请从今年八月以前为万历,以后为泰昌,议遂定。孙如游由中旨入阁,抗疏请斥之。出督畿辅学政,力杜请寄,识鉴如神。
天启初,廷议起用熊廷弼,罪言官魏应嘉等。光斗独抗疏争之,言廷弼才优而量不宏,昔以守辽则有余,今以复辽则不足。已而廷弼竟败。三年秋,疏请召还文震孟、满朝荐、毛士龙、徐大相等,并乞召继春及范济世。济世亦论“移宫”事与光斗异者,疏上不纳。其年擢大理丞,进少卿。
明年二月拜左佥都御史。是时,韩�p、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李邦华、魏大中诸人咸居要地,光斗与相得,务为危言核论,甄别流品,正人咸赖之,而忌者浸不能容。光斗与给事中阮大铖同里,招之入京,会吏科都给事中缺,当迁者,首周士朴,次大铖,次大中。大铖邀中旨,勒士朴不迁,以为己地。赵南星恶之,欲例转大铖,大铖疑光斗发其谋,恨甚。熊明遇、徐良彦皆欲得佥都御史,而南星引光斗为之,两人亦恨光斗。江西人又以他故衔大中,遂共嗾给事中傅��劾光斗、大中与汪文言比而为奸。光斗疏辨,且诋��结东厂理刑傅继教为昆弟。��恚,再疏讦光斗。光斗乞罢,事得解。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涟、光斗为罪魁,议开棺�J*。有解之者,乃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