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军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著名舞蹈家,编导家,教育家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资深教授, 开创太极舞蹈的新形态。

,《黄河》 简介

舞蹈编导:张羽军、姚勇

舞蹈音乐:根据冼星海1939年《黄河大合唱》,殷承宗、刘庄、储望华、盛礼洪、石叔诚创作原曲,杜鸣心改编成钢琴协奏曲,此为费城 演奏版。

舞蹈首演:1988年北京

首演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首演演员:张羽军、李恒达、沈培艺

荣获奖项

1988年荣获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青年舞蹈演员新作品评比创作奖;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

二位编导当时是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青年演员,他们创作时的灵感是受到了音乐启发,非常注重一种情绪的渲染,并把它升华为中华民族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古典舞的动律、体态和组舞的形式对应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乐章;使舞段与乐章之间自然衔接,从而构成时间流动过程中的空间质感;从形式上突破,采用淡化情节的创作手法,这不仅仅意味着在作品中主要不依靠情节线索和矛盾冲突的力量去塑造人物,更是在跳跃式的结构中充分发挥舞蹈的表现功能,而避免舞蹈陷入交代**的过程。作品着力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感受的揭示,表现战争中崇高人性的力量。编导把黄河儿女复杂的斗争历史情节推至幕后,只通过前台人物的瞬间行为或感情片断呈现,在非连贯的时空中表现出了人物心态的流动。在形式上,舞蹈语言仍充分保持古典舞的特征,但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方面从运动逻辑和审美标准上改变了以往肢体语言的阴柔阳刚对比鲜明的性别化,使男女舞者在形态上的特定语言走向中性化;另一方面,以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形式和身法韵律为基础,赋予动作新颖独特的个性化特征,使舞蹈的主题思想、人物心境和整体氛围相和谐,达到内外一致、贯穿始终的境界。这也是两位年轻编导当时所编创该作品的初衷。

《黄河》

其中的**乐章《黄河船夫曲》,以磅礴气势展开黄河上船夫与猛浪搏斗的情景。第二乐章《黄河颂》,展现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壮丽景色。第三乐章《黄河愤》,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为材料,结构宏大、情绪而多变的场景揭示富有深度的民族精神。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乐曲最后出现《东方红》的主题音调,全剧在一个恢弘气势的胜利**下结束。

该作品以恢弘的场面和磅礴的气势,以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舞蹈形式在空间的大幅度流动,表现了生活在黄河两岸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的斗争。他们同仇敌忾保卫黄河、保卫家园,赶走侵略者,显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悍力量。

舞蹈的开始部分,舞台上演员们形成一排排蜷缩低伏的群体造型,脊背拱起,似黄河船夫拉纤艰难前行。几个依次挺身立起的身躯和他们的手臂似大河中激起的浪花。在**乐章中,男女集体舞表现了水波、船夫、大浪、表现了冲破激流、闯过险滩、登岸远眺的形象。在第二乐章中,展开了双人舞的表演,他们用充满深情的肢体语言的诉说,一组组的生动的雕像,象征了黄河之水对黄河儿女的养育、精神的推动与鼓舞;象征了黄河儿女对母亲纯洁、神圣的感情;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刚柔相济、宽厚博大的精神。在第三乐章中,一组带着无限惊*和承受深重苦难的女子四人舞和男子四人舞相继出现了,随后的群舞展示了生活在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痛苦与煎熬及对光明的期盼!

而双人舞的动作设计中也注入了新的冲动与渴望。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号角吹响后,一男子冲锋陷阵般指引大家凝聚在一起,无数双手臂伸向空中,以此为无声的誓言激发战斗的豪情。男女演员铿锵有力的动作,三人舞、四人舞舞台调度的错落衔接,极力烘托出黄河儿女的誓师之态,也象征着怒吼的黄河之水奔涌势不可挡。此时,演员接连出现许多古典舞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像摆腿跳、吸撩腿越、拉腿蹦子、云门大卷、探海翻身、大射雁跳、踏步翻身、紫金冠跳接卧云等等,使整个舞蹈气氛达到了**。大幅度的跳跃、急速的旋转,诸多强烈的舞蹈手段造成了强烈的感情宣泄。最后,全体演员如泻闸狂涌的河水快速集结在舞台后区,随着“东方红”旋律的出现,天幕呈红色,场上场下人们的心*沸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深邃与伟大,为强大的民族精神具有的凝聚力感到由衷的自豪!尾声,演员们又回到开始时的低身向前的造型中,与前面开始的视觉形象遥相呼应,构成舞蹈整体感不丢失的效果。该舞蹈编排以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语汇为主,体现了新时期学院派舞蹈创作风格。舞台整体结构清晰、形象鲜明、流动感强,编导的巧妙之处在于写意般或虚实结合地推进作品内在情绪的逻辑发展。从而使作品具有较好的历史感与文化感。

该作品被誉为是学院派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之一,久演不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