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力,原名沈立环,中国**位电视播音员,又是中国**位电视主持人。因此,有报告文学作家称她为电视播音主持的“**滴水”。
1933年生于江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南下工作团,在文工团任演员。后调至***总政歌舞团。
1957年,转业,并考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
1958年,调入**电视台。
1988年,离休。
沈力 - 生平简历沈力的祖籍是江苏吴江,在山东长大,出生在一个达官显贵的大家庭,祖上是清朝慈禧手下八位军机大臣之一的沈桂芬。上次去周庄,沈力还看到沈桂芬的画像。沈力说父辈时家境已经败落,但是自幼受到的家教家风的熏陶,却注入了她的*脉。儿时的记忆还断断续续地留在她的脑海里。那时家中的规矩很多,例如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老人给夹的菜一定要吃完。有一次,一个奶奶给她夹了一些用胡萝卜蒸的菜,最不喜欢吃胡萝卜的沈力硬是含着泪将这些菜吃下去。沈力的妈妈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从妈妈那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懂得了为人应乐善好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者必先正其身;做事则要言必行,行必果等等。这些成为沈力这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1957年 从**转业后,沈力考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学习播音,开始了她近半个世纪的播音主持生涯。
1958年 组建北京电视台(**电视台前身)时,沈力成为**位电视播音员,被称作“中国荧屏**人”。
在北京电视台初创的近两年时间里,只有沈力一名播音员,要播报新闻、社教、文艺、体育节目,甚至天安门节日庆祝实况、大型文艺晚会转播,样样都要干。工作了8年,创造了一个端庄、文雅、大方、诚挚的电视屏幕形象。1974年,沈力改行到社教部文化生活组当编辑,曾采访侯宝林、李谷一,编辑节目《相声**到哪儿去了》、《心灵的歌声》,曾在全国优秀电视专题节目评选中获奖。
1982年 **电视台将《为您服务》栏目设为固定栏目,设立固定主持人,由沈力出任。1983年1月1日,《为您服务》以崭新的面貌同观众见面。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位主持人。沈力认为,主持人应该主动参与节目,全面深入掌握节目内容,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面对面”地和观众交谈。主持人的个性与他所主持的栏目的个性应该是一致的,服务性节目的主持人应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诚朴实,成为观众的知心朋友。
《为您服务》栏目很快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仅1983年1月到5月,就收到来自全国的1.3万封信;6月,**电视台共收到观众信件7248封,而其中有3300多封寄给沈力。
1993年 10月,离休后的沈力再次被请回**电视台,成为《夕阳红》栏目主持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之内,《夕阳红》和名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成为**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被评为**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现在,沈力已经离开《夕阳红》栏目,但还时常被邀请做主持人,或出现在电视节目的嘉宾席上。她既是中国荧屏事业的先行者,又是新中国**位电视播音员和**位电视节目主持人。
沈力 - 婚姻家庭 1949年,沈力报名参军,认识了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子,当年由于各种原因两个人没有走到一起,但是半个世纪之后两人又戏剧性地结合在一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沈力参军随**南下,在**他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他们当初彼此都有好感,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个有情人没有走到一块,当时老伴随**去了哈尔滨,而沈力去了武汉,在他们分开之后沈力就认识了前夫。 夕阳红时补上爱情课1954年已经订婚的沈力去哈尔滨演出,碰到了现在的老伴,当了解到他为了自己还没有结婚,沈力深感内疚,但是沈力不想折腾了,就和前夫结婚了。20世纪80年代初,沈力的前夫因病去世,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而现在的老伴在文革结束后,家庭也因种种原因破裂了,就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哥哥给了他一套房子,没有想到和沈力住在一条街上,有一天两个人竟然不期而遇。从那之后,他天天在那等沈力,可是就是等不到她,最后在战友的撮合和暗地支招下,赢得了沈力的心。两个有情人在五十年后又戏剧性地走到了一起。现在的老伴对这戏剧性的结合,形象地描述为“我们两个重新走在一起是‘补上了爱情这一课’。”
儿子未成主持人是遗憾谈及现在的生活,沈力说她的生活与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一样的。骑车、挤公共汽车上下班,到菜市场买菜,回家进厨房,单位里外忙,一直忙到夕阳相接,从青春忙到白发,从少女忙到老妈妈……要说名人与普通观众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一份责任感,言谈举止要对公众负责。沈力觉得对不起两个儿子,把儿子耽误了觉得很内疚,现在大儿子还是**电视台的临时工,没有把儿子培养成主持人是她做母亲最大的失误和遗憾,但是相信儿子会理解。
沈力 - 电视作品1949年 沈力参加中国人民***南下工作团,在文工团(一团)当演员。
1952年 初,沈力调往武汉高级步兵学校文工团。不久又被抽调到***总政歌舞团。
1954年 她随总政歌舞团赴苏联、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访问演出。
1954年 末,随歌舞团赴朝鲜参加慰问演出。八年的军旅文艺生涯,培养、教育。锻炼了年轻的沈力。
1957年 从**转业后,沈力考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学习播音,开始了她近半个世纪的播音主持生涯。
1958年 沈力调入正在组建的原北京电视台(今**电视台的前身),成为中国的**位电视播音员,时年25岁。在电视台刚成立的两年中,只有沈力一位播音员;无论是播新闻、社教、文艺、体育节目,还是什么节日庆祝实况、大型文艺晚会的转播,她都要做。
1983年 元旦,**电视台全力打造的电视节目《为您服务》,在改版后播出。作为节目主持人,已年届50岁的沈力,又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位节目主持人。这种电视节目播出方式,在当时还是很新颖的,再加上沈力的主持风格,节目深受观众喜爱。据称,在节目开播当年的六月份,**电视台共收到观众信件7248封,而其中有3300多封是寄给沈力。
1993年 10月,已经离休的沈力,被请回**电视台,成为《夕阳红》栏目首位主持人。栏目开播半年后,《夕阳红》已经可以和新闻事**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成为**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
1995年 沈力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第二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
1993年 离休后的沈力被请回**电视台主持老年类栏目――《夕阳红》。《夕阳红》创办仅半年时间,就和《东方时空》一起,成为**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并被评为**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
1995年 沈力荣获中国主持界的最高奖――第二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
2006年 9月,沈力与赵忠祥、宋世雄共同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25年杰出贡献大奖。
2003年 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电视台视察工作时,曾为这位“中国电视播音**人”的沈力,主动让座。
沈力 - 工作事业 中国**位电视女播音“观众朋友,你好。”这是沈力老师温暖的问候方式,她总是“目中有人,心中装着观众”,暖洋洋的话语让心中的每个角落都洒进了阳光。昨日,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沈力与其电视形象十分相似,花白头发,形象端庄,说话文雅、亲切,但简单的一件红色上装又使她显得极为年轻。72岁的沈力已进入她屏幕生涯的第48个年头了。1957年由**转业的她到当时的**广播事业局任播音员,第二年,中国**个电视台创立,她便成为新中国的**位电视播音员。初创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一个人担当了当时北京电视台的全部播音任务,每天清早到晚十点半都是她的工作时间,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时她好像一只从早到晚都高速旋转的陀螺,疯狂地抛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那么不遗余力。
因小虫子“**”新闻稿当时的中国,电视机都没几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们都如在夜晚行走,他们只能念着“出发就是最好”而一路摸索向前。沈力还向观众老实交代了当年自己播新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当时播音条件不太好,演播室就在一个大办公室里,都是直播,所以不能出一点差错。夏天,很多小虫子在聚光灯周围*飞,有一次播着播着,突然,一只小虫正好吸到我的喉咙中了。当时面对镜头又不能咳嗽,做出面部表情,实在是说不出话,我只能‘**’了最后一条新闻提前跟大家说再见。”但是八年的电视播音,沈力创造了一个端庄、文雅、诚挚、亲切的屏幕形象。
《夕阳红》给她最大快乐沈力是以主持生活类节目深入人心的。仅1983年6月,《为您服务》就收到观众信件7248封,而其中有3300多封寄给沈力。《夕阳红》创办仅半年时间,就和《东方时空》一起,成为**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并被评为**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也深受观众的喜爱。昨日,一个《夕阳红》的忠实观众特地从兰州赶来南京和她见面,送了一件自己亲手做的棉衣和红色围巾给她,棉衣是她连夜赶出来的,红围巾是本命年的沈力必须要戴的,辟邪。看到沈力现场穿上很合身,这位观众也很激动。沈力看到这样的观众,不禁泪流满面,从1993年主持《夕阳红》以来,这是她用辛苦换来的最大快乐--观众的喜爱。
赵忠祥非常感谢沈大姐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在谈到沈力大姐时,他极力称赞,“沈力大姐善良、忠厚、与人为善。”赵忠祥回忆起文革时期与沈力大姐一起共事的时光,那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动*时期,只要是穿外国式衣服,打扮的油头粉面,就要被打成资产阶级走资派。赵忠祥那时穿的相对时尚一点,如果播新闻的话就会被打成走资派,所以非常害怕。在风头浪尖的危急时刻,沈力大姐挺身而出,主动提出自己播新闻,让赵忠祥不要顶着危险去播。赵忠祥在谈及这一段往事时称,非常感谢沈大姐,是沈大姐挺身承担风险才使自己免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