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会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裴昌会(1896年-1992年),字同野,原中国***革命委员会**名誉副**,爱国起义将领。潍坊市潍城区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1927年后,历任***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部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担任民革**委员、民革**副**、民革四川省委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和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 裴昌会 - 生平简介

裴昌会出生于较富裕的工商业者家庭,

先后在潍县继志高等小学、高密县胶莱中学、潍县县立中学读书。这期间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加入同盟会。中学毕业后,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商预科,又投笔从戒,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先分配到孙传芳部,不久转入*****,从低级军管逐级递升。1927年后,历任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

1937年起任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战区副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

1950年后,裴昌会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长、西南纺织管理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第五届、六届四川省人大**会副主任、历届重庆市政协副**。先后担任民革**委员、民革**副**、民革四川省委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和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

1955年,**人民政府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他是**至第七届中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会委员。裴昌会真诚拥护中国***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贯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他走过了从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程,在93岁时加入中国***。裴昌会于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

裴昌会 - 军事生涯

裴昌会(1896年―1992年),出生在山东潍县一个较富裕的工商业者家庭里。他的童年时期,正值清朝末年,中国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的种种悲惨遭遇,使他在中学期间,就萌发了富国强兵、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

1918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在山东招生,裴昌会投考保定军校并被录取。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第二混成旅作见习班长,随后升任学兵连排长、连长、上尉参谋、少校团副等职务。

1929年5月,裴昌会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四十七师一四一旅第七团上校团长。1931年,随部到江西兴国县良村参与“围剿”红军,失败后,退守永丰、吉水一带休整。

1936年7月开始,裴昌会与八路军并肩战斗,共同抗日。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裴昌会率四十七师奉命开赴抗线的河北涿县,先在白沟河一带协同三十军作战。面对装备精良、拥有炮兵群和战车的日军的疯狂攻击,在前线友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他督率所部顽强作战,坚守阵地达7昼夜,奉命冲破敌人的封锁线,经易县转移到保定城关驻守。继而转移到元氏县以西高地,多次抗击日军北进。

1939年1月下旬,裴昌会率四十七师在洪洞、古县一带阻击敌人。经过两天半决战,敌人损失严重,只剩几百人狼狈逃窜。

从1939年起,***以几个集团军的几十万兵力驻守中条山和太行山,阻止敌人前进。国共双方军队在坚守阵地的同时,配合开展敌后游击战。在这个区域,游杂**多,有的**倾向不稳定,互相间经常有摩擦。裴昌会的第九军驻此地区时间长,与***军队的关系处得好,在地方游击**中有威信,在沟通关系,调解**上做过大量工作,对推动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0年7月,裴昌会升任第九军军长,他按照战区部署,率第九军向太原以东转进,到王屋山、太行山,长期驻豫北济源一带,同八路军配合打击敌人,一直坚持到1942年春。在此期间,陈赓部驻中条山,坚持敌后斗争,条件十分艰苦。有时派出敌后小分队到第九军防区,要求作短暂停留。裴昌会命令部下热情接待,所缺粮食弹*尽力给以调剂补给,关系很好。

抗战开始没多久,裴昌会的家乡潍县沦陷,裴的母亲及妻子亲属数十口,随军辗转迁徙,1944年底到达洛阳,住在距洛阳30华里的李村。中原会战中,洛阳频遭日军飞机轰炸,李村住不下去。这时,裴正在前线指挥战斗,只派随员一人照顾亲属,经过深山进入安全地区,再转至西安。转移中在木柴关同敌人遭遇,因没有防御能力,结果裴的亲人共7人被日军*害。二儿子被俘,后幸*险。

1948年4月,裴昌会指挥所属**参加了阻止***南下的壶梯山、大荔以北诸战役。由于多次战役中都是损兵折将,只得不断向四川方向后退。撤退到宝鸡时,裴昌会碰上他过去曾参加过***的朋友李希三,两人感情较深,无话不谈。李对蒋介石卖国**挑起内战极为不满,他对裴说:“革命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繁荣,一个爱国的**,应该投到真正的革命阵营中去。中国***是允许和鼓励**营垒中的人弃暗投明、立功赎罪的。”并说:“如果信得过我的话,愿意效力。”裴昌会经过反复考虑,觉得长此以往,自己所**的10万多将士的前途不堪设想,决心走起义的道路。他果断地对李希三讲:“只要我的**将士在人身安全上得到保障,能各得其所,内战中的一切责任由我个人承担。”他郑重地委托李希三设法去延安代向***联系起义。1949年7月,裴昌会率部到了川陕公路、川甘公路交界处的双石铺,因地势十分险要,他曾动了在此起义的念头,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把握。8月中旬,李希三绕过胡宗南部的封锁,由西安潜回到双石铺,向他传达了口信:一野总部欢迎他起义,对他现在的处境表示理解,并转达了第十八兵团**部主任胡耀邦的意见:既然对整个起义**没有把握,还是再等机会为好。

1949年9月下旬,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率部起义。11月23日晚裴把交呈毛**、朱总司令的起义电文交李、陈转发,随后裴即电所属**在孝泉镇起义。

1950年10月起义**整训任务完成后,**开赴天水,经陕西转赴朝鲜前线。

裴昌会 - 建设工作

在**整训期间,裴昌会于1950年4月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一直到1954年6月。

1950年6月,裴昌会作为起义将领,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还作了大会发言。6月23日,毛泽东**单独接见了裴昌会。毛**亲切地询问了起义**整训情况和生活安排,裴一一作了回答,并负疚不安,深为遗憾地向毛**说:“1947年3月,我同胡宗南进犯延安,*及边区十几个县,对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应向您老人家请罪。”毛**风趣地说:“你还好嘛,在延安东门外的马路上铺了石子,在延河上修了一座滚水桥。”

裴昌会说:“您收藏的书,被新闻处长运去西安,我没有给您保存好,很不安。”毛**说:“我收藏的都是马列主义的书,他能拿去看,做个义务宣传员,我也是高兴的。”毛**还同他讲了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鼓励他努力学习,后半生好好为人民服务。临别,毛**还赠送给他一本《改造的学习》。

1950年10月裴昌会转业到川北行署任副主任兼工业厅长,同时还兼管农林、交通,并担任了川北土改工作委员会主任。川北行署结束后,调任西南纺织管理局任局长。西南大区一级机关撤销后,调任重庆市任副市长,主管轻工业局,一直到1966年。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半生军旅的他,开始从事**工业生产,一切从头学起,而且学得很认真。

裴老从1954年起,长期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重庆市政协副**。1952年1月正式成立民革川北区分部以后,裴担任主任委员。从这以后,裴先后担任了民革四川省委、重庆市委的**工作,一直到担任民革**副**和名誉副**。在担任民革**职务中,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接受党的**这一条,他毫不含糊。进入1980年代,他虽年事已高,不能从事具体**,但对民革的工作仍然十分关心。

1989年8月,裴昌会在93岁时加入了中国***。1992年3月23日,裴昌会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