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明朝洪武时期**。明初诗文家。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今安徽当涂)。元末进士。

,人物简介

汪广洋[明](?-一三七九)字朝宗, 江苏 高邮人。封忠勤伯。洪武四年(一三七一)为 右丞相。少从 余阙学,通经 能文,善篆、隶大书, 庄重非时人所及。尤工诗歌。《月山丛谭、吾学编》

   朱元璋即帝位后,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的冲突,唯*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威福”的局面重演。有鉴于此,几次设法试图调整,以加强皇权。最早被*的是中书 左丞相 杨宪。杨宪于洪武二年九月入为中书右丞,洪武三年 李善长病休时,便实际 *纵 中书省大权,升为 左丞。他玩弄权术,陷害同僚,“ 市权要宠”,很快被朱元璋*死。

  接着是 右丞相汪广洋被*。朱元璋鉴于李善长权力过大,威胁帝权,于是在撤换李善长后,最初选中了汪广洋接替李善长的相位。汪广洋遇事小心谨慎,又以“廉明持重,善理繁剧”而著称。

  洪武六年, 胡惟庸进入中书省,与汪广洋共任右丞相。之后,汪广洋以“无所建白”贬为广东参政。但是汪广洋一离相位后,胡惟庸遇事专断与李善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况且李善长还借胡惟庸等人,遥执相权,势力更甚于前。

  汪广洋被贬后,当然也不服气,便暗中收集李善长的不法证据,于洪武九年(1376)与 御史大夫 陈宁,合疏参劾李善长有“大不敬”之罪。这当然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于是洪武十年九月,朱元璋先升胡惟庸为左丞相,再调回汪广洋为右丞相,以牵制胡惟庸,改变胡惟庸独相的局面。

  然而汪广洋复相后,整日喝酒,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反而事事调和,公事“惟以他官剖决,不问是非,随而举行”。这令朱元璋大为失望,又把他贬往广南地区。即使这样,仍未能平息朱元璋的怒气,便又追加诏书,下令追到后,即将汪广洋就地处死,洪武十二年十二月汪广洋被 贬*。

生平经历

少从余阙学,通经能文,善篆、隶大书,庄重非时人所及,早年流寓太平(今江苏 汪广洋[1]南京)。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攻下采石矶,召汪进见,汪进呈“高筑墙广积粮”之策略。擢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后又任都谏官,并相继调升为行省都事、中书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骁骑卫事,参与常遇春的军务。至正二十六年,常遇春攻下赣州,汪为留守,任江西行省参政。

  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平定山东,因汪廉明持重,朱元璋任命他料理行省。后入京任中书省参政。二年,出任陕西参政。

  洪武三年,因李善长病,中书无官,召为左丞相。与当时的右丞相杨宪不和,而遭杨宪弹劾上奏,说他侍奉母亲无礼,因而远调到海南。后李善长弹劾杨宪,杨宪被诛,广洋被召还回朝,是年冬十一月,汪被封为护军忠勤伯,食禄360石,诰词中曾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告老回家。洪武六年,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无所建树。六年正月,迁广东行省参政,胡惟庸任右丞相。时过一年,复召用汪为御史大夫。洪武十年复拜右丞相。广洋慑于当时**气候,依然不敢有所建树,只是饮酒吟诗、浮沉守位而已,帝数诫谕之。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而死。

主要作品

汪广洋著作有《 凤池吟稿》8卷。

作品摘录

【过高邮有感】

  去乡已隔十六载,访旧惟存四五人。

  万事惊心浑是梦,一时触目总伤神。

  行过毁宅寻遗址,泣向东风吊故亲。

  惆怅甓湖烟水上,野花汀草为谁新?

历史评价

明朝之中,可被称为丞相的只有李善长与汪广洋两人。(故终明之世,惟善长、广洋得称丞相)。明史中评断为: 少师余阙,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 歌诗。为人宽和自守,与奸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於*。

汪广洋传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太祖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置正军都谏司,擢谏官,迁行省都事,累进中书右司郎中。寻知骁骑卫事,参常遇春军务。下赣州,遂居守,拜江西参政。

  洪武元年,山东平,以广洋廉明持重,命理行省,抚纳新附,民甚安之。是年召入为中书省参政。明年出参政陕西。三年,李善长病,中书无官,召广洋为左丞。时右丞杨宪专决事。广洋依违之,犹为所忌,嗾御史劾广洋奉母无状。帝切责,放还乡。宪再奏,徙海南。宪诛,召还。其冬,封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诰词称其专刂繁治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及善长以病去位,遂以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广洋无所建白,久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而帝心终善广洋,复召为左御史大夫。十年复拜右丞相。广洋颇耽酒,与惟庸同相,浮沉守位而已。帝数诫谕之。

  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广洋少师余阙,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歌诗。为人宽和自守,与奸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于*。赞曰:明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管领枢要,率以勋臣领其事。然徐达、李文忠等数受命征讨,未尝专理省事。其从容丞弼之任者,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而已。惟庸败后,丞相之官遂废不设。故终明之世,惟善长、广洋得称丞相。独惜善长以布衣徒步,能择主于草昧之初,委身戮力,赞成鸿业,遂得剖符开国,列爵上公,乃至富极贵溢,于衰暮之年自取覆灭。广洋谨厚自守,亦不能发奸远*。俱致重谴,不亦大负爰立之初心,而有愧置诸左右之职业也夫?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