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达(1575~?)字上于,号青门。江苏武进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杨守勤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历官礼部右侍郎。吴宗达虽被指为东林党,但并未受到追究。崇祯初年,吴宗达被重新起用为吏部右侍郎。廷推阁臣,列名第二,他举荐孙慎行自代。崇祯三年(1630),他与温体仁一同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朝政。不久,又加少傅衔,进建极殿。曾出任会试主考官,号称得人。晋少师、中极殿大学士,吴宗达坚辞不拜。终因积劳成疾,累疏乞归。死后谥文端。
,基本资料姓名:吴宗达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明朝
籍贯:不详
民族:汉族
身份:**人物
吴宗达,字上于,号青门,祖居北渠里(今属闸口镇),生于武进。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廷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进礼部尚书,后兼东阁大学士(宰相),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崇祯八年五月辞官。他为人正直,处事果断,宽严适度,关心他人,深受朝臣、言官的爱戴和尊重。逝世后谥“文端”。他酷爱诗词创作,其一首《前调》被《四库全书》收录。著有《涣亭存稿》传世。
生平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吴性,弱冠时颇有文名,由于北渠里与武进交界,吴性年少时就读文章被武进记名人册,并得到推荐。不久,吴性就迁居武进洗马桥,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考上进士,官至尚宝司丞。致仕后不愿在官场混迹,家居著书教子。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一门四代有10人考中进士,其中探花1名。生五子,次子吴可行,字子言,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致仕后学其父,家居训子,所写的文章练达而又工整;三子吴中行,字子道,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中行刚直不阿,屡屡上疏弹劾权倾一时的大学士张居正,受到迫害,死于家中,赠礼部右侍郎。
吴中行生吴亮、吴元等八子。吴宗达是其从子(即侄子)。吴亮官至御史,大理少卿。吴元官至江西布政使,都颇有政名。
吴宗达入阁期间,正是奸相温体仁野心勃勃玩弄权术,陷害忠良,篡权夺利之时,吴宗达则为人正直,一时难展才华。他处事果断,宽严适度,关心他人。有言官得罪特旨都求助宗达,他总是与人为善,酌情相助。因此,深受朝臣、言官的爱戴和尊重。逝世后谥文端。吴宗达平生酷爱诗词创作,其一首《前调》被《四库全书》收录,“蕉长青笺,笋抽斑管,闷怀欲写无多。天公听启可否? 竟如何,小构数椽茅屋,须傍取千顷澄波。扁舟系、酒筒茶灶,随意泊烟萝。 心知三两客,朝朝暮暮,百遍相过,且醉醒,任量雅谑狂歌,风雨不妨闭户。凭栏处,嫩蕊柔柯,沉吟久、才情标格,千载忆东坡。” 全曲意境苍凉,表达了词人郁闷愤懑和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情。遗著有《涣亭存稿》存世。
?
吴宗达与郑�?
温体仁弹劾郑�惑父披剃、迫父杖母,他的依据来自吴宗达。吴宗达是何许样人,他与郑�的关系如何,是这一篇要叙述的问题。
《明季北略》“磔郑�”条目写到:“�继母,大学士吴宗达女弟也。”
郑�与吴宗达有亲戚关系是肯定的。但是,郑�是他母亲吴安人的亲生儿子。吴安人不是吴宗达的嫡亲妹妹,而是他的堂房姐姐。这个条目,《北略》是有误的。
郑�为他的母亲吴安人写的行状里写到,吴安人生于万历癸酉。即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汤修业标注《天山自叙年谱》,称吴安人生于万历甲戌,与郑�写的行状也不符。)
那么吴宗达生于哪一年?查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吴宗达生于万历丙子,即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他比吴安人**岁。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吴宗达是郑�的母亲吴安人的堂弟,他是郑�的堂母舅。
第二个问题要说吴宗达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
虽然吴宗达是崇祯五十相之一,但是《明史》没有为他单独立传,可见他为官没有值得记载的突出的事情,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吴宗达,字去闻,号青门,是一个官运亨通的人物。他是万历甲辰榜的探花,从翰林院编修做起,逐级提升,做到礼部尚书。崇祯三年与温体仁一同入阁为大学士,崇祯八年退休,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死后谥“文端”。可见,他是比较受到崇祯帝宠信的一位**。
词条“吴宗达”的编辑者荆溪,对吴宗达的评价较高,说他为人正直,因为奸相温体仁玩弄权术、陷害忠良,使其难展才华。但他与人为善,酌情救助得罪的言官。
而晁中晨所著《景山游魂崇祯帝》一书,则对吴宗达持批评的态度。他说吴宗达漫无主张,平时只是秉承温体仁的意志办事,被称为篾片,和温体仁一起遭到当时京城流传的民谣的嘲讽。
我的看法,吴宗达能够在内阁中与温体仁平安相处五年之久,就可以看出他谙熟为官之道,是一个旅进旅退、明哲保身的平庸**。他能够做大官,却不能做大事。
他把郑�的家事传闻透露给温体仁,则又可以看出他为人的另一个方面。
第三个问题是郑�与吴宗达的关系如何。
按照《明季北略》的记载,郑�和吴宗达是有嫌隙的,所以他向温体仁揭发郑�的事情。但是作者所举的一个事例,不过是一件小事。说是吴宗达的儿子,说入泮的事情,被郑�夺去了,吴宗达认为郑�看不起他,心里很不高兴。入泮,就是生员入学的事情,为了争夺名额,双方产生了嫌隙。
黄道周在为郑�写的墓志铭里说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当时温体仁当首辅,吴宗达追随着他,时常在温体仁面前说郑�的坏话。吴宗达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枚卜推选大学士的时候,“南台”指斥他是逆党刘志选的门人。“南台”与郑�同出一个师门,互相友善。知道的人都能辨别其中的利害关系,而郑�却强项不辨。
这里说的“南台”,应该是钱士升。他和郑�是钱龙锡的先后门生,掌管过南京翰林院,担任过南京礼部右侍郎。
黄道周的这段话,实际说到了政见问题。但是,刘志选是阉党,并没有证据证明吴宗达也是阉党。黄道周的话,只能作为参考。
至于郑�在《天山自叙年谱》中,提及温体仁引用吴宗达的话来参弹劾他时,只说了一句:“何以多人之誉不足凭,一人之毁便可信也?”
郑�在为自己辩护的《痛沥奇冤疏》里说到,吴宗达是我的堂母舅,我父亲和他宦途意见不同,我父母平时和他很少往来。
从郑�的话中可以读出,仕途意见不同,是郑氏父子与吴宗达疏于往来的原因。在政见方面,他们不是同一类型的人,不会有共同语言。
那么,吴宗达为什么向温体仁揭发郑�,似乎成了一个历史的迷案。
黄道周的说法,是吴宗达为了报复钱士升对他的攻击,他转而攻击郑�。
我倒更倾向于另一种可能:
由于吴宗达和温体仁私人关系很好,温体仁知道郑�和吴宗达有亲戚关系,便从吴宗达口中打听郑�家庭的隐私。郑�虽然官卑职小,但是在江南的士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本人在**舞台上也具有发展的潜力,所以处在温体仁的视线之内。
或许温体仁开始都没有想到,闲聊中得来的资料,后来竟成了击垮**对手的重磅炸弹,由此而酿成一桩历史上的千古奇冤。
历史,真是偶然与必然的巧合!
吴姓起源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着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