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越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司马越(?-311年),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王司马泰长子。西晋惠帝至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的参与者之一。司马越被封为东海王,参与八王之*,成为最终胜利者。311年,司马越病死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太尉王衍决定秘不发丧,以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令其部,回到东海国安葬。标志着八王之*终结。,人物生平 封东海王

司马越年轻时已有好名声,为人谦虚又扶助平民。最初以高密王世子的身份担任骑都尉,侍讲东宫,拜散骑侍郎,历任左卫将军,加侍中。

永平元年(291年),因参与诛*杨骏有功,封五千户侯,迁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领游击将军。后再任侍中,加奉车都尉,封为东海王。永康初年(300年),任中书令,后徙侍中,再迁司空,领中书监。

捕司马�V

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J联手攻打长沙王司马�V,战事持续数月。至永安元年(304年),司马�V仍固守洛阳(今河南洛阳),并多次击败司马颖,士兵亦战意高昂。但此时,在朝中任职的司马越害怕缺粮的司马�V终会失败,于是同殿中诸将**,下诏免去司马�V所有职务,囚禁于金墉城。其他人不忍司马�V功败垂成,打算救出司马�V继续战斗。司马越惧怕,意图诛*司马�V以绝众心。但黄门郎潘滔劝司马越向司马�J部将张方密告司马�V已被囚禁,来借刀*人。张方听后果然带人将司马�V抓回营中烧死。

逃回东海

司马�V死后,司马颖入城封为丞相,后又封为皇太弟,司马越以囚禁司马�V有功加尚书令。建武元年(304年),在邺城(今河北临漳)遥控朝政的司马颖渐渐目无君上,又任用亲信宦官孟玖,引起大众不满。司马越意图讨伐司马�J,封自己为大都督,以惠帝下诏为名领十多万兵携惠帝亲征邺城。但被司马颖部将石超击败,晋惠帝被石超带回邺城,司马越逃往下邳(今江苏睢宁),但徐州都督、东平王司马��拒绝接纳,司马越被迫逃回封国东海国(今山东郯城一带)。永兴元年(304年),太宰司马�J以晋惠帝下诏封司马越为太傅,要司马越到长安与自己共同辅政,司马越一心想在封国内积蓄力量,便对任命固辞不受。

反攻关中

永兴元年(304年),张方挟持惠帝来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司马越借此起兵讨伐张方。司马��畏惧,以徐州之地投降司马越。于是司马越以司空自领徐州都督。司马越部署三个弟弟司马腾、司马略、司马模分别据守幽州、青州、许昌(今河南许昌)三个重镇,移檄征、镇、州、郡。于是范阳王司马�和幽州刺史王浚等共推司马越为盟主,引来诸多朝士投奔,声名渐起。而河间王司马�J以惠帝名义发诏罢免司马越等人,下令皆回封地。司马越受命,率将士三万返回东海。西行到萧县(今安徽萧县)时,豫州刺史刘乔遣儿子刘�v抗拒司马越大军,司马越战败。及后范阳王司马�遣督护田徽以突骑八百迎接司马越,遇刘�v于谯(今安徽谯县),大败刘乔、刘�v军,司马越得以进屯阳武(今河南原阳)。由于司马越声势大振,逼近关中,司马�J惧怕,斩送张方首级求和,被司马越拒绝。

掌控西晋

光熙元年(306年)四月,司马越屯兵温县(今河南温县),部将祁弘率领鲜卑骑兵攻入长安,大肆抢掠。后祁弘挟持惠帝乘牛车返回洛阳,司马越率令大军护送。惠帝下诏封司马越太傅录尚书事,以下邳、济阳(今河南兰考)二郡增封。十一月,晋惠帝在显阳殿食饼中*逝世,可能是被司马越*死的。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委政事于司马越。吏部郎周穆与其妹夫诸葛玫游说司马越废司马炽,立清河王司马覃,让司马越挟幼主号令天下。 司马越遂叱左右斩二人,以二人世家,不再诛*其亲族,因此上表废除夷三族法令。后晋怀帝开始亲理万机,留心庶事,司马越不悦,求引退回封地,怀帝不许。司马越遂出镇许昌。

永嘉元年(307年),司马越率军讨破作*河北的汲桑,战后封作战有功的荀��为抚军将军、都督青、兖诸军事,后听从谋士之言,意图自领兖州,便撤销苟��的兖州官职,引起苟��的不满,自此二者结下仇怨。同时怀帝下诏司马越为丞相,领兖州牧,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司马越*司马覃终为储君,矫诏将他收押金墉城,次年将他*害。

永嘉二年(308年),司马越自许昌迁于鄄城(今山东鄄城),后迁往濮阳(今河南濮阳),又迁于荥阳(今河南荥阳)。司马越召命田甄等乞活军,田甄不受命,司马越派军讨伐田甄,田甄逃往上党(今山西上党),部众投降。

永嘉三年(309年),司马越自荥阳回洛阳,以太学为府第。司马越疑朝臣背叛自己,乃诬谄王延等作*,将王延等处死。后司马越因与苟��构怨,又以顷兴事多由殿省,于是奏请罢免有爵位的宿卫。因为当时殿中诸将皆被封侯,故此一律罢免。

司马越自从诛*王延后,又罢免宿卫,大失众望,引起众人的不满。同时北方胡族**又时常侵扰,司马越借此戎服入见怀帝,请旨讨伐石勒,并且镇集兖州、豫州士兵以救援京师,怀帝应允。司马越留裴妃、世子司马毗,部将何伦、李恽等守卫京都。以行台自随,率军四万东屯项县。王公卿士随从者甚众,而皇宫却再无守卫,甚至闹饥荒而令皇宫*骸交错。司马越诏加九锡,传羽檄四方所征皆不至,而苟��又上表征讨越。司马越声威江河日下。

忧惧而死

司马越掌权以来,诛*忠良,排除异己,不臣之心引起世人不满;加上匈奴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独立**势力愈来愈大,地方不稳;而与苟��数度交战,内部争斗不绝。内忧外患使司马越忧惧成疾。

永嘉五年(311年),晋怀帝下诏以征东大将军苟��为大将军,并发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方讨伐。司马越听后,急*攻心,病死于项城。太尉王衍决定秘不发丧,以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令其部,回到东海国安葬。石勒率军追赶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相遇,司马越部将钱端出兵对抗石勒战死,大军溃败。石勒以骑兵围着溃败的十万士众,用弓箭射*,十余万王公、士兵和庶民相践如山,全被歼灭。石勒焚烧司马越的灵枢,王弥弟王璋焚*余下军众。天下归罪于司马越,于是怀帝发诏贬司马越为县王。八王之*至此完全终结。

当何伦、李恽听闻司马越死去,便侍奉裴妃及世子司马毗从洛阳逃出。到了洧仓(今河南鄢陵),又为石勒所败,司马毗及宗室三十六王俱被*死。裴妃被人掳去,贩卖为奴,东晋太兴年间,得以渡江来到东晋,欲招魂葬司马越。晋元帝下诏不许,裴妃不奉诏,随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为司马越下葬。太兴末年,司马越墓被毁,改葬丹徒(今江苏丹徒)。晋元帝以第三子司马冲奉司马越后,并追谥司马越为东海孝献王。司马冲死后无子,晋成帝以少子司马奕继嗣。晋哀帝徙司马奕为琅邪王,而东海无嗣。隆安初年,晋安帝改以会稽忠王司马元显次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入继司马冲。后司马彦璋被桓玄*害,东海国国除。

人物影响编辑 王马渊源

“王与马,共天下”**格局的形成,既是琅琊王与琅琊王氏的地域结合,又有其历史原因。王马结合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晋八王之*后期即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对峙期间司马越与王衍的关系。

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本是宗室远亲。之所以司马越最后得以掌控朝政,除却*统最接近皇族的晋惠帝诸弟之间的自相残*外,也与司马越瞅准时机快速发展自己有关。从光熙元年(306年)开始,惠帝*毙,司马颖、司马�J相继被*,司马越在皇族内已没有强劲的对手,成为八王之*最后的胜利者。

司马越本身没有绝对的号召力,加上刘渊、石勒的威胁,司马越惶*不安。于是司马越力图联系关东世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声名显赫的琅琊王氏被司马越看中,双方开始密切合作。王衍被封为太尉,王世子弟多进司马越幕府任职。王氏在司马越发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就是司马越与王衍”共天下“。而在司马越与王衍的*纵下,另一个王与马相结合的**中心正在形成,就是琅琊王司马睿与琅琊王导在徐州相结合。洛阳司马越与王衍的组合,下邳司马睿与王导的组合,都是日后建康“王与马共天下”的前奏。

永嘉政局,纷*异常。刘渊等交侵于外,怀帝、司马越构嫌于内,州郡征镇叛服不常,流民*动此伏彼起。王衍为保全其家族,劝司马越命司马睿偕王导南下和平无事的建邺。司马越为了稳定江左,使之成为中原的根据地,同意了任命。而司马越、王衍在刘渊、石勒的紧紧相逼下,无意南渡,却想东归故里,不料司马越死于途中,王衍也被石勒*死。**重心转移到建邺,开启了东晋立业江左的局面,也形成了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基本**结构。

幕僚影响

西晋司马越幕佐现可考知79人,加上辟而未就者12人,则为91人。他们分布在15州近50郡,绝大多数为士族和低等士族,沾染玄风之士约比儒学之士多出一半以上。其中琅琊王氏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司马越幕府的中坚力量,这也直接左右了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结构。司马越幕僚是中朝权臣幕府中规模最大、人才最多、玄学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对东晋建国有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历史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东海纠合同盟,创为义举,匡复之功未立,陵*之衅已彰,罄彼车徒,固求出镇。既而帝京寡弱,狡寇凭陵,遂令神器劫迁,宗社**,数十万众并垂饵于豺狼,三十六王咸陨身于锋刃。*难之极,振古未闻。虽及焚如,犹为幸也。”

争议

晋惠帝是否是司马越**的?这个史无定论,但以史籍记载的当时状况不难发现,司马越有极大嫌疑。首先,司马越此时刚刚秉政,立足未稳,必对惠帝严加控制。若非他所指示或未经他同意,*无人能亦无人敢做此大事。共次,皇帝中*而亡,非同一般。司马越若非凶手,定要大兴缉查,以提高自己的声望,至少也会有所表示,以避免人们对他的怀疑。而事实上他对缉查凶手之事竟只字不提,这种不合情理的沉默*是心虚的表现。

史籍记载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家族成员 父祖

曾祖父:司马防

祖父:东武城侯司马馗,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父亲:高密文献王司马泰

伯父:彭城穆王司马权

叔父:范阳康王司马绥

弟弟

新蔡武哀王司马腾

高密孝王司马略

南阳王司马模

儿子

司马毗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