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姆・哈恰图良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Aram Khachaturian (Aram Khachaturian)(1903-1978)是最负盛誉的亚美尼亚音乐家,1903年6月6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1978年5月1日逝世于莫斯科。,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在格涅辛音乐专科中学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师从米亚科夫斯基。作有交响曲、协奏曲和芭蕾舞剧各三部以及室内乐、钢琴曲等类型的作品。其创作汲取了故乡亚美尼亚的民间营养以及高加索地区的多民族传统音乐精华,音乐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浓郁的亚美尼**调,因而在二十世纪苏联乐坛独树一帜。另外,阿拉姆・哈恰图良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   古典音乐在格鲁吉亚的总体水平明显不及它的邻居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但格鲁吉亚是西临黑海、东临里海的高加索陆地走廊的中心,自古以来是汇集八方艺人的音乐沃土。哈恰图良幼年在学校乐队中吹大号,常在父亲的老钢琴上弹奏外面听来的曲调,在椅子上敲击精妙的节奏,后来他回忆道:“老梯弗里斯(第比利斯的旧称)是一个声音之城、音乐之城。沿着街道和远离中心的小路漫步,投入到多种源头共同创造的音乐气氛中……”无形的音乐熏陶使哈恰图良获得了独到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造就了他的音乐“天赋”,终生用之不竭。 作曲家   作为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成长和创作的作曲家,哈恰图良在艺术成就和知名度上虽不及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等人,但其音乐创作将时代意识、民族遗产及个人风格进行了成功融合,留下了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优秀作品。阿拉姆·哈恰图良作品具有浓郁的亚美尼亚民间色彩。他总共写过三首交响曲,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协奏曲各一首,以及各种其它形式的乐曲。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两部芭蕾舞剧的音乐,《斯巴达克斯》和《加雅涅》。人们非常熟悉的那首热烈、狂放的《马刀舞曲》,便是选自后者。由于在很多年里欧洲音乐听众对哈恰图良的了解几乎仅限于此曲,很多人称他为“马刀舞曲先生”。作于1943年的标题为《钟声》的第二交响曲以及我们经常听到的《假面舞会》组曲、舞剧《斯巴达克》选曲等均属于哈恰图良的优秀作品。哈恰图良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斯巴达克斯   当然就是那位古罗马的奴隶英雄。他率领的奴隶军队曾经是那样的势不可挡,横冲直撞于整个亚平宁半岛。哈恰图良的舞剧再现了这位奴表英雄的悲壮业绩,音乐铿锵、豪迈,充满英雄气概。而在几个抒情乐段里,也不乏令人陶醉的儿女情长。 加雅涅   虽然剧情是“阶级斗争”式的,很过时了,但它的音乐却仍有生命力。作曲家本人从舞剧中选出五段音乐,编成这套组曲,还是相当好听的。   而且作曲家本人还指挥了这张唱片上两套芭蕾组曲的演奏。音乐动听,演绎正宗,2000年4月在“传奇”系列里面再版,原本就已是奇佳的录音效果经96kHz/24**t高科技处理后,更具发烧水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