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 - 人物简介
姓名:潘美 生辰:925年 民族:汉 祭日:991年 籍贯:大名(属今河北) 国家:北宋 职业:将领
潘美 - 详细生平潘美(925―991),字仲询,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其父名潘�(震公),以军校戍常山(今河北正定、石家庄一带)。美为潘�长子。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封代国公、韩国公。 初仕后周,官至客省使。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北宋代周后,颇受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镇守扬州、潭州(今湖南长沙),皆有功,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潘美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平南汉。后任广州知州兼市舶使,升山南东道节度使。开宝七年,任□州(今江苏南京)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都监,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平,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潘美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随宋太宗赵□伐北汉。北汉主降,他又被任命为知幽州(今北京)行府事,随宋太宗北伐辽朝,兵败而回。潘美南征北战,在北宋消灭十国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太平兴国四年八月,潘美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驻守西北边防,以捍辽朝。以雁门之捷封代国公,后改忠武军节度使。雍熙三年(986),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等州行营都部署,杨业副之,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也受诏撤军,并掩护云、应四州之民内徙。在撤军过程中,潘美与王□等逼迫杨业冒险迎敌,置之必败之地,而又见死不救,致使杨业全军覆没,被俘身亡。为此,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又复旧官。淳化二年(991),加同平章事,数月后死。 宋初,美得太祖重用,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镇北门,灭南汉、南唐、北汉,累建功勋。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撤军时受监军王�等影响,指挥失当,致杨业被俘绝食而亡。为此,受业妻折太君弹劾,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次年,仍复原职。淳化二年(991),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六月甲戌卒,年67岁,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二年(999),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潘美 - 潘美与潘仁美北京阜城门内白塔寺附近的“历代帝王庙”,解放后一直是作为北京女三中校址使用的,现在又恢复旧制,成了京城一处新景观。此庙在明清时代,除奉祀有15位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帝王外,还奉祀有35位配享历代帝王的历代功臣。配享北宋皇帝的功臣有两位,一位是史称“良将**”的曹彬,对此不多说了;一位是潘美,即戏剧舞台上的杨家将故事里常见的潘仁美的原型。可是,戏上的潘仁美是个大奸臣,而历史上潘美却是个大忠臣。一个奸臣的故事怎么会附会到一个忠臣身上呢?说来这也该算是个历史“冤案”。不过,于文艺作品,没有必要也难于进行什么“翻案”。而就历史角度作一点说明,或者尚不是多余。这事须从辽宋之战说起。
宋太宗雍熙3年即公元986年,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廷派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军由曹彬统帅,战败于涿州。西路军由潘美统帅,杨业(戏剧中杨继业的原型)为副帅,与辽兵接战于朔州。其时辽兵势大,不可硬攻,但随军护军王�、刘文裕等邀功心切,主张强取。他命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以为不可,为之哭谏,仍未被采纳。出兵前杨业与王�、潘美等约定,请他们在陈家谷口安置伏兵,准备强弓手以等候他转战至此给以接应。王�等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一直等到中午,没见杨业转来,他以为一定是杨业战胜辽兵,继续追击去了,即带兵离去。潘美对王�的撤兵曾加以阻止,但态度可能不够坚定,所以王�还是撤兵走了。而此时杨业与辽兵正进行着酣战,因为辽宋军力悬殊,战斗进行的相当惨烈,宋**员伤亡大半。直到黄昏时分,杨业才带领残部按原先约定来至陈家谷口,心想有王�接应,就可安全撤退了,岂料到此空无一人。杨业只能作殊死一战,军士伤亡殆尽。此时他一人手刃敌兵百余人,身负数十伤,最后马伤不能行,为辽兵擒获。杨业被俘后,为此次战斗的失利无限感慨,叹息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即拒绝进食,二日而亡。与杨业一起战死的,还有他的一个名叫杨延玉的儿子。杨业牺牲后,宋廷给潘美贬官三级,将王�、刘文裕等革职罢官。旌表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加此!”(《宋史杨业传》),评价相当之高,并给杨家以丰厚馈赠,令其其余六子都入朝为官。这就是历史上的杨业与潘美纠葛的基本情况,许多戏剧作品都是以此为背景的故事演绎。
从以上情况看,杨业之死确乎是气壮河山、英勇壮烈的,其之为千秋敬仰,乃实至名归。潘美对此负有**责任,责任就在他身为统帅,未能有力节制王亻先的轻敌妄动。至于王�―――这个杨业怀疑的奸臣,还须考虑他身份的特殊,他是随军护军,负有直接对皇帝提供军情的特权,他不是统帅的下属,所以潘美对他的意见是不能不加以充分尊重的,这也是导致潘美指挥失误的重要原因。再从潘美和杨业二人的身份和关系看,似乎也难说他们之间有什么个人恩冤。潘美是开国元勋,是赵宋王朝建立一代基业的最基本骨干,他同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亲信,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女亲家,这样的人物,要说对宋王室怀有逆志,于大敌当前,自毁长城,陷害自己属下的大将,那真是难以想象。另外,从资历和声望说,杨业与潘美还是不能相比的,不能设想仅仅在这次北征中,他被提升为潘美的副手后,就与主帅心生嫌隙,以致招来*身之*。
潘美 - 宋史中对潘美的介绍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尝语其里人王密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
先是,太祖遇美素厚,及受禅,命美先往见执政,谕旨中外。陕帅袁彦凶悍,信任群小,嗜*黩货,且缮甲兵,太祖虑其为变,遣美监其军以图之。美单骑往谕,以天命既归,宜修臣职,彦遂入朝。上喜曰:“潘美不*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
李重进叛,太祖亲征,命石守信为招讨使,美为行营都监以副之。扬州平,留为巡检,以任镇抚,以功授秦州团练使。时湖南叛将汪端既平,人心未宁,乃授美潭州防御使。岭南刘�数寇桂阳、江华,美击走之。溪峒蛮獠自唐以来,不时侵略,颇为民患。美穷其巢*,多所*获,余加慰抚,夷落遂定。乾德二年,又从兵马都监丁德裕等率兵克郴州。
开宝三年,征岭南,以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进克富川,�遣将率众万余来援,遇战大破之,遂克贺州。十月,又下昭、桂、连三州,西江诸州以次降。美以功移南面都部署,进次韶州。
韶,广之北门也,贼众十余万聚焉。美挥兵进乘之,韶州遂拔,斩获数万计。�穷蹙,四年二月,遣其臣王�诣军门求通好,又遣其左仆射萧�、中书舍人卓惟休奉表乞降。美因谕以上意,以为彼能战则与之战,不能战则劝之守,不能守则谕之降,不能降则死,不能死则亡非此五者他不得受。美既令殿直冉彦衮部送�等赴阙。
�复遣其弟保兴率众拒战,美即率厉士卒倍道趋栅头,距广州百二十里。�兵十五万依山谷坚壁以待,美因筑垒休士,与诸将计曰:“彼编竹木为栅,若攻之以火,彼必溃*。因以锐师夹击之,万全策也。”遂分遣丁夫数千人,人持二炬,间道造其栅。及夜,万炬俱发,会天大风,火势甚炽。�众惊扰来犯,美挥兵急击之,�众大败,斩数万计。长驱至广州,�尽焚其府库,遂克之,擒�送京师,露布以闻。即日,命美与尹崇珂同知广州兼市舶使。五月,拜山南东道节度。五年,兼岭南道转运使。土豪周思琼聚众负海为*,美讨平之,岭表遂安。
八年,议征江南。九月,遣美与刘遇等率兵先赴江陵。十月,命美为升州道行营都监,与曹彬偕往,进次秦淮。时舟楫未具,美下令曰:“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遂麾以涉,大军随之,吴师大败。及采石矶浮梁成,吴人以战舰二十余鸣鼓溯流来趋利。美麾兵奋击,夺其战舰,擒其将郑宾等七人,又破其城南水砦,分舟师守之。奏至,太祖遣使令亟徙置战棹,以防他变。美闻诏即徙军。是夜,吴人果来攻砦,不能克。进薄金陵,江南水陆十万陈于城下,美率兵袭击,大败之。李煜危甚,遣徐铉来乞缓师,上不之省,仍诏诸将促令归附。煜迁延未能决,夜遣兵数千,持炬鼓噪来犯我师。美率精锐以短兵接战,因与大将曹彬率士晨夜攻城,百道俱进。金陵平,以功拜宣徽北院使。
秋,命副党进攻太原,战于汾上,破之,且多擒获。太平兴国初,改南院使。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四年,命将征太原,美为北路都招讨,判太原行府事。部分诸将进讨,并州遂平。继征范阳,以美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边。三交西北三百里,地名固军,其地险阻,为北边咽喉。美潜师袭之,遂据有其地。因积粟屯兵以守之,自是北边以宁。美尝巡抚至代州,既秣马蓐食,俄而辽兵万骑来寇,近塞,美誓众衔枚奋击,大破之。封代国公。八年,改忠武军节度,进封韩国公。
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明年,复检校太师。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数月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配飨太宗庙庭。
子惟德至宫苑使,惟固西上阁门使,惟正西京作坊使,惟清崇仪使,惟熙娶秦王女,平州刺史。惟熙女,即章怀皇后也。美后追封郑王,以章怀故也。
惟吉,美从子,累资为天雄军驻泊都监。虽连戚里,能以礼法自饬,扬历中外,人咸称其勤敏云。
潘美 - 潘美相关**作品30集大型侠义爱情剧《杨门虎将》 片名:《杨门虎将》长度:30集地区:中国剧集类型:大型侠义爱情剧监制兼导演:梁德龙制作人:李密 领衔主演:苏有朋饰杨四郎 蔡 琳饰潘语嫣 赵雅芝饰佘赛花 狄 龙饰杨 业 胡静饰明姬公主 寇振海饰潘仁美 严 �饰杨七郎 张 谊饰杨楚楚 王 艳饰毛小英 保剑锋饰杨五郎 赵 强饰潘 豹 张梓宸饰杨二郎 牛萌萌饰柴郡主 于小伟饰杨三郎
剧照:
剧情简介:
北宋初期,宋太宗赵匡义面对内忧外患,招降北汉名将杨业(狄龙饰) 。杨业投奔大宋后为太宗立下汗马功劳,太宗赐其天波府,威望一时。却引起宋丞相潘仁美(寇振海饰)觊觎。太宗于是利用两臣子间的钩心斗角来稳固自己的王位,想不到因此使得杨家儿郎杨四郎(苏有朋饰)与潘家女儿潘语嫣(蔡琳饰) 成了两家意气之争的牺牲品。
杨四郎英挺俊郎性格孤僻,虽受母亲佘赛花(赵雅芝饰)呵护却屡在见识上与父亲产生冲突。机缘巧合下四郎结识了潘语嫣,两人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前提下,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却是一段注定被世仇诅咒而得不到祝福的感情。
潘仁美用尽手段想拆散语嫣和四郎,然而俩人的爱情却更坚不可摧,此时四郎失手打死了语嫣的哥哥、潘仁美唯一的儿子潘豹。两家多年来的积怨一夜*发。潘仁美一心要让杨家家破人亡,多方设计下,杨家男人们纷纷踏上不归路。佘赛花一个个地将他们送上战场,又眼看他们一个个战死沙场连*骨都找不回来,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妻子她几近崩溃。
四郎踏上战场,与父亲杨业一起陷入绝境,为了突破潘仁美与辽国设下的死局,杨业临死之前给四郎一个秘密任务,到辽国利用明姬公主(胡静 饰)对四郎 的感情得到关键情报。为了报*兄*父之仇,他忍气吞声在辽国当了卧底。明姬深爱着杨四郎,为了让杨四郎留在自己身边,硬招杨四郎为驸马。不明就里的语嫣为了救四郎披荆斩棘来到辽国之后, 看到的竟然是四郎与明姬成婚的场面。明姬为了试探四郎对自己的忠心,当着四郎的面羞辱打语嫣,四郎为了国恨家仇,咬牙力忍,却将语嫣的心彻底伤透!四郎忍辱负重,成为所有人唾弃的叛徒,就连自己的母亲也误会了他,与四郎断绝母子关系,并向皇帝**通缉四郎,格*勿论。
大宋新主继位,潘仁美溃逃投奔辽国,此时埋伏在辽国的四郎终于得到了机会,在四郎的助下,六郎将**手的资料情报以及潘仁美押回了大宋。而四郎偷取了被辽军挂在城门羞辱的杨业父子*骨, 千里迢迢策马回故乡,一心想到的是翘首企盼爱儿归来的佘赛花和等着与爱郎团聚的潘语嫣…
《杨门虎将》的故事在炎黄子孙中流传了近千年,这是中国历史传说中最动人、最悲壮的一段,杨门家族传承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一代又一代,为家国江山洒尽热*,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本剧取材于世俗民众耳熟能详的杨门七虎将的故事,突出爱国情*、男儿情怀,更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引人入胜也催人泪下……
潘美 - 被艺术丑化之根源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潘仁美其实是北宋一名有着赫赫战功的开国名将,把他写成大奸大佞,实在有点冤枉。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尝语其里人王密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
潘仁美当时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经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周世宗征西北时,命他为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护军。宋太祖赵匡胤未即位时,也对他格外信任。登基时命潘美召集后周宰辅,晓以大义,使这些人对新朝俯首称臣,甚至连改朝换代的圣旨,也是由潘美晓谕天下的。当时陕西军阀袁彦心怀异志,赵匡胤担心袁彦作*,命潘美前往西北监其军,胆勇过人的潘美单骑入长安,迫使袁彦入朝,赵匡胤对潘美此举倍加赞赏。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的曹彬相提并论。
这么大一个忠臣,究竟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或误会,而使他成为一个大奸臣的呢?此冤案与辽宋之战有关。
那是在宋太宗雍熙三年的时候,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曹彬统帅东路,潘美统帅西路,杨业(即小说中的杨继业)为副帅,与辽兵接战于朔州。当时的辽兵军力雄厚,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但随军王�、刘文裕邀功心切,主张强取。据《宋史・王�传》记载,王�字秘权,开封浚仪人,其父王朴,曾任后周枢密使,因上筹边之策而名噪一时。王�虽系名门之后,本人也有战功,但其为人“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坐除名,配隶金州”。王�当时确实逼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无奈服从,但与王�、潘美约定,王�、潘美负责安置伏兵于陈家谷口接应他。
王�等确实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等到中午也没见到杨业的人影后便撤了,以为杨业趁胜追击辽兵去了,孰不知当时杨业统领的军队已伤亡大半,到陈家谷口无人接应后,只有被俘一条路。
被俘后的杨业叹息着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于是绝食三日而亡。由此可知,陈家谷口逼杨业进军,后又将接应**撤走的人是王�而非潘美。据史料,当时对王�的撤兵,潘美是有阻止的,只是阻止得不够坚决,所以潘美不是没错,但只是错在他因为他误信了王�之言,对错误的方法阻止不够坚决而已,并非如小说家笔下那般坏透了顶,不仅在陈家谷口算计杨业,还如通俗小说或电视剧里描写的那样按兵不动,射*杨七郎等。
杨业死后,宋太宗赵光义在事后处理参战人员时,仅将潘美贬官三级,而监军王�则“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旌表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如此!”(《宋史・杨业传》)。戎马一生的潘美,虽未受到太重的惩罚,但晚年这一失足,足以让他心中怏怏,一年多以后,潘美便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
此后,潘美的形象被慢慢丑化,《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不仅把潘美写成了奸臣,还让潘美死于忠臣开封府尹寇准的刀下,有点玩笑开大了。《宋史・太宗纪》载,潘美于淳化二年(991)六月死于太原,而寇准任开封尹,则在咸平五年(1002),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现藏开封市博物馆)可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