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家)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委员、执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北京市文联**等职务。,词条概要

曹禺,中国剧作家。1934年,发表成名作《雷雨》。1936年发表剧作《日出》,1937年发表剧作《原野》。抗战时发表剧作《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发表剧作《胆剑篇》、《王昭君》等。

人物生平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次使用的笔名。他是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主要经历

“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孔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他的戏剧人生。

曹禺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

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据万昭与万黛回忆,“爸爸在挪威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玩偶之家》)中扮演女主角娜拉。剧中娜拉背着丈夫准备离家出走,爸爸演这段戏,一个人在台上又说,又歌唱,又跳舞,把她在丈夫面前慌*、复杂的心情,演得精彩极了;爸爸还扮演根据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名剧《悭吝人》改编的《财狂》主角,在韩伯康发现丢钱的那场戏中,他一人又是哭,又是闹,最后u2018蹦蹬u2019一下晕倒在台上,把韩伯康这个守财奴表现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受到当时报刊的高度评价。

曹禺1929年入读南开大学**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

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1931年,“九u2022一八”事变*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从心里钦佩这位工人大哥的爱国之心,他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渐渐在他心里清晰起来。

曹禺率清华大学抗日宣传队在保定育德中学进行抗日宣传,演出了《月亮上升》等话剧。这部描写东北松花江群众掩护抗日武装队员过江的话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育德中学附近有个铁厂,曹禺与工厂的工人们座谈,工人们纯朴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曹禺在车上遇到的那位姓赵的工人融合成了《雷雨》中的鲁大海。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西文阅览室,在清华园的小河边,曹禺为创作《雷雨》简直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几经揣摩构思,又用了6个月全神贯注地写作,曹禺终于完成了《雷雨》的最初创作。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这时是1933年8月,曹禺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并受聘赴保定育德中学任教。 

在育德中学期间,他将此剧本进行了最后的完善。育德中学是同盟会员陈幼云1907年11月在原直隶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堂基础上创建的一所完全中学,1917年增设留法勤工俭学等工艺预备班,1931年又增设高级普通科,全校高初中合计有20个班左右,学生1000多人。学校要求理科教师要用英语授课,让学生毕业时达到大学预科程度,这样,英文课就颇为重要。曹禺被育德中学聘为英文教员,为学生讲授林语堂开明英语读本,英文经典,英文论说文范等课程。他在到育德中学任教之前,将《雷雨》的剧本送到了《文学季刊》。一部《雷雨》让他苦苦构思了近5年,苦心写作半年,五易其稿。写成后将剧本交给了他在南开中学的同窗好友靳以。靳以与巴金共同负责《文学季刊》的组稿工作,《文学季刊》的主编是郑振铎。靳以人很正直,他觉得曹禺是他的好朋友,就没好意思将《雷雨》剧本向主编推荐,稿子一直放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这期间,曹禺一直在育德中学尽心教学,但他始终放不下心爱的戏剧创作,于是,半年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直到他离开育德中学,他的《雷雨》还是石沉大海。

1934年7月的一天,靳以与巴金一起谈论《文学季刊》的组稿工作,巴金说:我们要注意文坛的新人,组稿面要宽一些。靳以便将曹禺的《雷雨》交给巴金。巴金当晚就读完,被深深打动,把剧本推荐给主编郑振铎,在当年《文学季刊》的第三期发表。之后很快由中华同学新剧公演会在日本东京上演,东京神田一桥教育馆发行了《雷雨》的日译本,成为畅销书。鲁迅看了日译《雷雨》剧本颇为兴奋,对到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中国最好的戏剧家有郭沫若、田汉、洪深和一个新出的左翼戏剧家曹禺。正在东京的郭沫若观看了《雷雨》的演出后亲自为《雷雨》的日译本作序说,《雷雨》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曹禺由此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一跃成为中国剧坛的巨星。

曹禺作为文明戏观众的历史,是从母亲(继母)的怀抱里开始的。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清朝末年曾留学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1916)任黎元洪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任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宝后三天因患产褥热病逝。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薛氏胞妹薛泳南成为家宝继母,始终把家宝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并终身未生育。曹禺的继母喜欢看戏,他从小就跟着继母看了很多京戏、地方戏和文明戏。

曹禺是爱美剧的业余演员,但他作为业余演员的历史,则早在"爱美剧"出现之前就开始了。1915年,5岁的曹禺由表兄刘其珂作家庭教师,读诗背经,并开始与小同学演戏编戏,但没有上过正规的小学。1920年结束私塾学习,进入天津银号"汉英译学馆"学习英语,并开始接触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爱美剧”作为一个运动,出现在1921年以后。

1922年进入南开中学二年级学习,与靳以(章方叙)同学,并成为终身好友。1923年开始热衷于新文学作品,尤其是鲁迅的《呐喊》和郭沫若的《女神》,但他承认,“《狂人日记》当时没读懂”,而《女神》却使他的*“沸腾”起来。1925年,15岁的曹禺正式加入南开中学文学会和南开新剧团(这是我国话剧界较早的剧团之一,由南开学校创始人严范孙、张伯苓创建于1909年,周恩来曾是其中的活跃分子)的活动,开始了他的演剧生涯。

1926年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酒醒何处》,**次使用笔名“曹禺”。后陆续在《南开周刊》、《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杂文,以及莫泊桑的翻译小说等多篇。其诗作《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和《南风曲》有着郭沫若《女神》的影响。1927年他还参加了丁西林、田汉和易卜生剧作的排演。

曹禺作为左翼戏剧运动影响下的作家,虽然是1934年以后的事,但在1928年,曹禺担任《南开双周》的戏剧编辑后,就开始了《雷雨》的构思。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但两次投考协和医学院都未被录取。同年夏天,曹禺以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后,免试升入南开大学**系,但他对**经济学课程不感兴趣,1930年暑假专程去北京报考清华大学。9月,曹禺与八位同学一起转入清华大学,插入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读,广泛涉猎西方文学特别是戏剧文学,课余还常常与巴金、靳以去看京剧。年底,与钱锺书等人一起成为《清华周刊》编辑。

1933年,23岁的曹禺开始写作构思了长达五年的剧本《雷雨》和毕业论文《论易卜生》。曹禺参加清华大学留美考试,未被录取。毕业后去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师。年底生病回京,病愈后回清华研究院,专事戏剧研究。1934年1月,由郑振铎主编,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创刊,巴金在靳以那里看到《雷雨》后,主张立即发表,7月,《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卷第三期。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而引起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好评。1935年,由东京帝国商科大学的中国学生邢振铎译为日文,由留日学生剧团中华话剧同好会于4月27日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郭沫若看后立即撰文《关于曹禺的〈雷雨〉》,大加赞赏。8月17日,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作国内的首次公演(也是该剧第三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著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发表《〈雷雨〉》一文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1934年9月,应邀去天津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1936年5月,在巴金等到人的鼓励和催促下,开始创作《日出》,白天为女师学生上课,晚上埋头写作,6月至9月开始在《文季月刊》第1-4期上连载。1936年,在曹禺尚未写出第二部作品《日出》时,《雷雨》即作为《曹禺戏剧集》(**种)由巴金主持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因此,《日出》不仅是巴金的期待,也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日出》发表后,由萧乾主持,天津《大公报u2022文艺》副刊邀请了当时文坛上各种派别的几乎所有大家,包括茅盾、巴金、叶圣陶、沈从文、靳以、李广田、朱光潜、杨刚、荒煤和燕京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中国通"谢迪克等,进行了两次集体讨论,盛况空前。为一个剧本,整个评论界如此迅速、如此兴师动众,在中国话剧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是**次。1936年8月,应国立戏剧学校校长余上沅邀请,赴南京任教,讲授“剧作”、“西洋戏剧”和“现代戏剧与戏剧批评”等课程。11月,在南京导演话剧《镀金》。1937年4月至8月,《原野》在靳以主编的《文丛》**卷第2-5期上连载。

1938年初,随剧校迁往重庆。10月,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原剧为宋之的、陈荒煤、罗烽、舒群集体创作的《总动员》),当月公演,轰动重庆。1939年春,随校迁往江安。暑假期间,创作《蜕变》。夏末去昆明导演《原野》和《黑字二十八》(即《全民总动员》)。初冬率剧校师生赴重庆演出《蜕变》,蒋介石看后下令禁演。1940年秋开始创作《北京人》,翌年公演。1942年初辞去剧校教职,夏,到重庆唐家沱,创作改编巴金的《家》。1943年8月,为创作历史剧《李白与杜甫》作准备,与友人赴西北旅行,回重庆后以此行的感想创作表现大后方民族资本家与官僚资本家矛盾的《桥》。1946年,与老舍同时接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经上海赴美讲学,并两次会见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1947年返回上海,后进入上海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写成电影剧本《艳阳天》,自导演。1948年底,到香港。1949年初经**地下党安排经烟台到北平。

1949年7月参加**次文代会。1950年任**戏剧学院副院长。1951年自编《曹禺选集》,对《雷雨》、《日出》、《北京人》作大量修改。同年任《剧本》、《人民文学》编委。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演话剧的国家剧院)成立,任院长。同年,为创作以一个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的剧本《明朗的天》收集素材,1954年开始创作,1956年获“**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剧本、导演、演出一等奖。1956年4月加入中国***。1960年,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创作历史剧《卧薪尝胆》(后改名为《胆剑篇》),并就剧中的若干史料问题请教沈从文,沈从文回长信详细叙说战国时期吴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后又对该提出修改意见。1962年8月,在北戴河度假期间开始创作《王昭君》。文革期间曾先后被纠斗、在北京人艺剧团和宿舍看守传达室。1973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被安排在北京话剧团工作。1975年参加第四届人大。1978年北京话剧团恢复原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任院长。同年8月,为创作《王昭君》去新疆,并完成初稿,载《人民文学》当年第11期。

1992年,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1996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86岁。

社会评价 剧本创作

1926年曹禺的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问世。1934年写就《雷雨》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之后,1936年曹禺发表《日出》、1937年发表《原野》,1938年发表《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与宋之的合作),1939年发表独幕剧《正在想》,1940年发表《蜕变》,直至1941年《北京人》完成。

短短几年时间,曹禺的创作水准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看,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境界。尤其是被誉为“四大名剧”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其艺术功力所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而彼时他仅有31岁。

1942年曹禺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为话剧,风格与《北京人》颇有相通处。

此后,他所写的独幕剧《镀金》,《桥》(未完成),以及解放后写的《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和《王昭君》(1978)等剧,其艺术魅 力大不如前,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个事实。

才思衰退

有许多学者认为,曹禺艺术创造力的衰退主要在于解放后受困于行政事务,加上无休止的**运动的干扰,使他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创作,因此,1949年成为他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学界一般趋向于认为曹禺艺术创作进入衰退期是在1949年之后。事实上,自从《北京人》之后,曹禺的创作就已经开始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迹象,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原创性作品已不复出现,人们多年后依然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前期所写的“四大名剧”。

为何曹禺在短短数年内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在文坛迅速崛起,而后又在正当盛年之时其艺术创造力很快下滑。曹禺前期剧作的原创性和生命力究竟在哪里?是哪些因素赋予这些剧作如此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曹禺后期剧作的生命力为何迅速衰退?导致他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诸多研究者在反复探究的问题。

曹禺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他站在人类的高度去看待和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他是用一种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心灵语言去讲述人的不幸遭遇,以一种深广的悲悯情怀来看待人的痛苦。他的立足点,他的悲悯情怀,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都能深切理解并产生强烈共鸣。而曹禺创作生命力的衰退,与其说是他被困于行政事务与**运动的结果,不如说是他前期的作品在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语境中被广泛误读的结果。尤其是当时过分强调切近时势的文学批评理论,对曹禺产生了巨大影响。曹禺剧作中凡是与时势相切合的内容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与时势相对有距离的内容则大受攻击 。这些误读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最终使曹禺对自己的创作方向产生了误解,并由此导致他的创造力偏离了自己所熟悉的轨道而进入了他人设定的轨道。也可以说,正是始于三四十年代并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社会主导话语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批评,使曹禺极富原创性的创作受到了严格的制约而无法自由发展。

**所累

人一旦成名,时间就不再是自己的了,各种职务和活动纷纷找上门。当年的戏剧**曹禺,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扰。

20世纪30年代,曹禺就成为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新星。年仅二十几岁的他,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接连向社会奉献出《雷雨》《日出》《原野》三部恢弘巨作,名噪一时。

青年时代的曹禺,有着他笔下的周冲式的纯真和热情,痛恨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曙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曹禺觉得他向往的新世界已经到来,衷心地希望能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怀着满腔热情,和新政协的各位委员一道,参与并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参与全国政协的工作,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分配给他的工作,包括那些他不熟悉、不会做的事情。

据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1955年11月29日《全国文联收集的曹禺、老舍的**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和意见》显示,曹禺当时共兼有十五份职务,分别是:

一、全国人大会代表;二、北京市人大代表;三、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四、“和大”委员;五、中缅友协理事;六、全国文联委员;七、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八、北京市文联副**;九、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0-1960年劳模名录曹禺职务是人艺院长

十、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十一、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十二、中国作家协会剧本组干事;十三、《剧本》月刊编委;十四、**戏剧学院副院长;十五、北京市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如此多的**,让曹禺叫苦不迭:虽然自己有热情,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体力上吃不消,也没有时间从事自己最爱的戏剧创作了。他抱怨说:“每天忙于开会、宴会、送往迎来。忙倒是忙,可是忙了一天之后觉得并没有真正做什么事,老这样下去,可能会习惯这种不动脑筋的生活,那可就糟了。”“现在觉得真是缺乏生活,不只是工农兵的生活不知道,知识分子的生活也离得很远。写自己倒还可以,可是自己的生活内容也只是开会。”“国庆节前后几乎在飞机场跑了两个月。一年有三关:u2018五一u2019u2018十一u2019和过新年,报刊都找我写文章,相隔只几个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新鲜感觉,很苦恼,可以找些新的人写,不要老找那么几个人写。”

对于自己众多的**,曹禺的意见是:**、二、三项职务是作为一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兼任;第四、五、六项职务具体工作不多,可以兼任;第七、八、九项职务,也可以兼任;第十至第十五这六项职务希望不兼任,特别是第十四、十五两项坚决不愿再兼任。

针对这次全国文联收集的知识分子们的情况,知识分子社会活动过多和**过多问题小组于当年12月在《关于解决在党外科学家、教授、医生、作家、艺术家中一部分人社会活动过多和**过多问题的意见》中给出了相应的意见,认为他们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担负一定的**是必要的,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过多的情况确实不合理,有必要采取措施给他们减负,使他们能够集中主要精力和时间从事专业工作。

而解决的办法,是采取统一安排、区别对待,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逐步调整的方针。

**方面:一、各级人大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委员等一类**安排,关系到他们的**地位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不宜减除;二、某些行政上的**,如业务所需要,可以兼任,但也不宜兼任两个以上不同单位的主要行政职务;三、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方面的**,也关系到**上和工作上的需要,但是目前有不少交叉重复……必须保留的保留,该减去的一律减去,一时不能减去或需要保留名义的,要照顾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权衡轻重主次,作适当的调整和安排;四、某些和他们业务相关的**,应当由他们本职所在单位共同商量,作必要的调整。

然而能者多劳,曹禺依然竭尽全力做着占去他三分之一时间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和占去他三分之一时间的**戏剧学院工作。

久而久之,做那些本来不必去做的事情也就成了曹禺的习惯。晚年时的曹禺,外界活动还是不断。据曹禺的女儿万方回忆,他经常是上午一个活动、下午一个活动,晚上还要观摩看戏,日日如此。每天回家后,曹禺已是筋疲力尽,根本不可能写作。

同时,参与这么多活动,曹禺自己也深感矛盾、痛苦和悔恨。他是多么希望自己每天能有四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但希望往往落空。真要有时间,那也是他因病住到医院里去了。他总想写出一个“大东西”,只可惜,由于之前经历的** **、个人状态变化等各种原因,加上没有充裕的、完整的写作时间,曹禺最终没能再写出一个“大东西”,令人唏嘘。

晚年遗憾

曹禺是一位世界级的剧作家,然而,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96年曹禺去世,在长达47年的时间里,曹禺却仅写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3个剧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社会环境所致?是曹禺本人的思路枯竭?还是由于更多的原因?许多人在探讨这个问题。曹禺本人也在不断思考,不断反省。到了晚年,虽然受到了世人的推崇,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都非常高,但他的内心却非常痛苦。

一个作家,如果写不出好的作品,那么,这个作家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尤其对于曹禺这样一个特别敏感的作家。

他复出后,很快被加上越来越多的头衔,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面对这些社会活动,一方面曹禺心里明白这是在耗费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他又喜欢参加这些社会活动。每每一接到邀请的电话,他就来了精神;而在活动结束,他回家后又极为疲惫,有一种说不出的沮丧。他在矛盾中生活着,又不停地反省自己。他对女儿万方说:“一天到晚瞎敷衍,说点这个说点那个,就是**呗!没法子。”“我现在的脑子是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呀!”“告诉你,每个人都有一本账,我写不出东西是我自己的账。你别为我苦恼,你苦你的恼吧!”女儿万方已习惯了父亲自己骂自己,她觉得“痛苦是父亲的天性”。但写不出作品,是曹禺最深层的痛苦。他曾忍不住对万方说:“小方子,你逼我吧,不逼不行啊!我要写东西,非写不可!”他在内心里抗争着,他也付诸行动,到处搜寻材料,许多次半夜起来,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他拟了许多提纲,想了许多计划,也写了不少文字,但往往写好的东西又被曹禺撕掉,他觉得不成样子。在这样写不出作品的情况下,曹禺又去不停地参加社会活动,用社会工作来填充时间。但这样过后,他的内心就更痛苦了。

到了晚年,曹禺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也许是受社会活动或“命题作文”所累,也许是更好的作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总之,很长一段时间,曹禺没有了早年那样的自信,他似乎有点害怕,害怕新写的东西拿出去以后被人非议。这样必然畏首畏尾,许多未完成的作品被他自己很快*毙了。他给好友巴金写过许多信,其中在1992年12月1日的信中这样写:“我正在写个短篇小说,这是遵从你的嘱咐,何时真写得出,也不可知。u2018六十岁学吹鼓手u2019本是笑话,如今八十岁学写小说,你想,其困难,其可笑,可想而知。但我仍坚持,有一点写一点,写一段是一段,总得把它写完。应该写好了,请你改。我怕太丑了,太不像样,就拿不出去了。”

曹禺最后几年的时光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他摆*了社会活动的干扰,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写他的作品了,可身体却不行了。但曹禺仍在努力着,他虽然再没有写出完整的巨著,却也在好几个本子上写了很多的文字。有一个《黑店》的剧本,他已拟下了提纲,写下了一个个人物和一场场对话。还有《外面下着雨》《岳父》等剧本,都已拟出了提纲。他的思维还是非常活跃,万方在回忆文章中提到:“他(曹禺)还想写u2018斗战胜佛u2019孙悟空的戏,写如来。其中还出了一个大学者,孙猴子向他讨教,而发现大学者的脑袋和心都空空如也,孙猴儿感叹:怪不得他这样神气,四大皆空他就占了两空,头空心空,做了一生万事通,善哉善哉!我要拜他为师。”

1996年12月13日凌晨3点钟,曹禺静静地离去了。他带着许多构思、许多“宝贝”离开了我们。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仍在抗争,仍在奋斗。他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作品一览 主要创作

1926年曹禺的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问世。1934年写就《雷雨》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之后,1936年曹禺发表《日出》、1937年发表《原野》,1938年发表《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与宋之的合作),1939年发表独幕剧《正在想》,1940年发表《蜕变》,直至1941年《北京人》完成。

短短几年时间,曹禺的创作水准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看,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境界。尤其是被誉为“四大名剧”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其艺术功力所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而彼时他仅有31岁。

1942年曹禺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为话剧,风格与《北京人》颇有相通处。

此后,他所写的独幕剧《镀金》,《桥》(未完成),以及解放后写的《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和《王昭君》(1978)等剧。

著作书目

[著作书目]雷雨(剧本)1933,文生

日出(剧本)1936,文生

原野(剧本)1937,文生

编剧术(理论)1940,正中

黑字二十八(剧本)与宋之的合著,1940,正中

蜕变(剧本)1940,商务

正在想(剧本)1940,文生

北京人(剧本)1941,文生

家(剧本)1942,文生 艳阳天(电影剧本)1948,文生

曹禺剧本选1949,文生

明朗的天(剧本)1956,人文

迎春集(散文)1958,北京 胆剑篇(剧本)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1962,戏剧

王昭君(剧本)1979,四川人民

屈原(剧本)1982,四川人民

论戏剧1985,四川文艺

曹禺论创作(理论集)1986,上海文艺

[翻译书目]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44,文生

[研究资料书目]

曹禺论(肖赛)1943,成都燕风出版社

曹禺研究资料汇编 1960,山东师院中文系编版

曹禺剧作论(田本相)1981,戏剧

曹禺的戏剧艺术(辛宪锡)1984,上海文艺

曹禺论(孙庆升)1986,北大

论曹禺的戏剧创作(朱栋霖)1987,人文 曹禺传(田本相)1988,十月

曹禺剧作艺术探索(华忱之)1988,四川文艺

话剧欣赏

《雷雨》

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和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性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为中国现代**出真正的悲剧,从而使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完全中国化,成为我国新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

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周朴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方面。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周朴园是一个狠*凶残的资本家,作者通过鲁大海之口,揭露了他*淋淋的发迹史: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进而将每个工人的抚恤金中扣去300块钱。只要能弄钱,他什么都做得出来。周朴园更是一个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他的意志,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他与蘩漪的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夫妻关系,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在“**幕”他强迫蘩漪喝*的一场戏中,蘩漪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先是让小儿子周冲端着*去劝,看着周冲含泪的眼睛,蘩漪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留到晚上再喝。可他仍不肯让步,又命令大儿子周萍去劝,并且要跪着劝,直到蘩漪认输方才罢手。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蘩漪独立的人格和起码的尊严,他关心的也不是妻子的健康,而只是自己的意志。

周朴园与前妻侍萍的关系,更充分*露了他伪善的本质,年轻时他诱*了侍萍,当他以为侍萍已经投河自尽后,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纪念自己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真爱,不仅将自己儿子的取名为"周萍",保留了侍萍生周萍时的房间模样,甚至喜欢关窗的习惯,而且还一直把侍萍当作"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要为她修一座墓。但是,当他日思暮想的侍萍以女佣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竟马上翻脸不认人。

但曹禺并没有把周朴园作为一个阶级的典型,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塑造的。他对蘩漪的冷酷,是因为他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是当时社会上日益激烈的劳资矛盾的反映;而对侍萍的翻脸,则因为他不敢正视自己心爱的姑娘重又嫁人生子的现实,最后,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他怀着忏悔的心情,命令周萍前来与自己的生母相认。虽然作者在创作之初,“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曹禺:《雷雨·序》,《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而从人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这正是易卜生的戏剧观。

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蘩漪形象的塑造上。

蘩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也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曹禺在剧本的“舞台提示”中这样写道,“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u2018蛮劲u2019,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她是周朴园的续弦,如果算上侍萍,她实际上是周朴园的第三个妻子。

蘩漪来到周家18年,不但没有得到丈夫平等的爱,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长期的摧残。她知道丈夫年轻时的荒唐事,知道周萍是丈夫与女佣的女儿生的“私生子”,也眼睁睁地看着丈夫为纪念这个儿子的生母所保留的房间。而丈夫对她,则仅仅是看作一个儿子们的榜样。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她怀着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怀着对周家的报复,疯狂地缠着大少爷周萍。而当她发现周萍喜新厌旧,想摆*她转而去追求四凤时,她更不惜追到鲁家,在鲁大海将要发现周萍的关键时刻,关上窗户,断了周萍的后路,把他*露在鲁大海面前,想借鲁大海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终于导致了四凤触电身亡,周萍也开*自*。

蘩漪形象的成功,主要就在于作者深刻地表现了她矛盾复杂的“雷雨式”的性格。她对周朴园表面上是屈从的,但内心里却充满了**和反抗。她追求周萍,不惜陷入“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可悲境地,这与其说是爱的*发,不如说是恨的宣泄。”蘩漪是作者认为“值得赞美”的人物,所以在创作中,作者着力描写了她因“环境的窒息”而做出的一次“困兽的搏斗”,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生命里所交织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序》)。

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侍萍形象的塑造上。

侍萍是无锡周公馆女佣梅妈的女儿,被周家大少爷周朴园诱*,与他生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30年前的一个除夕,她生下第二个儿子才三天,周朴园为了娶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赶走了侍萍。那天晚上,侍萍带着刚出生的儿子跳了河,人们都有以为她死了,但她被人救起,并且又嫁了两次人,还生了个女儿,就是现在的鲁四凤。

这个性格刚强而受尽侮辱和迫害的女人,一直在努力摆*命运的安排,由于她自己的母亲是佣人,自己才如此命苦,被人玩弄又被人抛弃,因此,她一直不准自己的女儿再蹈自己的覆辙,没想到丈夫鲁贵又把女儿送进了公馆做使女。为了把女儿找回来,没想到自己又踏进了周家的大门。命运更作弄的人是,她的女儿又同样地与公馆里的大少爷不清不白,而这位大少爷竟是周萍--四凤同母异父的哥哥。由于作者在当时从来就没有看见过像侍萍这样的“下人”有何出路,他的所见所闻全是无论怎样挣扎也不能改变自己境遇的人,因此,也就只能用“命运悲剧”来替他们作解释了。

受西方古典主义戏剧观的影响,《雷雨》在结构上十分讲究,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从上午到深夜),地点也集中在周鲁两家的范围内,出场的八个主要人物全都有千丝万缕的*缘关系,因此,作者自己也意识它有些“太像戏”了,技巧上也运用得太过分。此外,作者还受到西方**教文化和现代悲剧观的影响,在渲染悲悯的宗教思想和神秘的命运色彩的同时,又强调距离的审美效果。在初版本中,特别设计了相同场景的“序幕”和“尾声”,让人们早早在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十年后,周公馆成了教会医院,这里住着两个疯了的老妇人――蘩漪和侍萍,周朴园也成了****。让人们在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原由后,能够再回味心中曾涌起的那份情感。

《日出》

《日出》以3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天津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华丽客厅和翠喜所在的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具体地点,展示了“有余”和“不足”两个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实现了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的揭露。全剧共四幕,其时间分别为:黎明,黄昏,午夜,凌晨。作品主要描写了三类人物:一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在社会上发生不同变化的青年学生,如堕落为交际花的陈白露、仍然向往光明的方达生;二是"有余者"的代表和附庸,如银行家潘月亭、大丰银行襄理李石清、富孀顾八奶奶、面首胡四、打手黑三、洋奴张乔治、大旅馆茶房王福升以及没出场的恶霸金八等;三是社会底层的“不足者”,如**翠喜、被银行抛弃的小职员黄省三、不幸落入黑社会之手的小东西等。

曹禺在清华读书期间,特别是在河北女子师范教书期间,见识过许多“娜拉式”的新女性,陈白露就是她们中的一位。在没有走进社会之前,她们都是美丽而纯真的"竹均",对未来充满理想;走进社会后,很快就变成了玩世不恭的“白露”。她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美丽,在娱乐圈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暂时在现代大都市中站住了脚,没有重蹈子君的覆辙,但是,却面临着娜拉和子君都未曾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如何抵御金钱的诱惑和腐蚀。于是,很快投入了银行家潘月亭的怀抱,完成了从“不足者”到“有余者”的变化。方达生的出现,唤起了陈白露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但过去的美好也仅仅是回忆中的一点残留,她清楚地知道,已经回不去了,自己只是潘月亭养在鸟笼里的一只金丝雀,即使有方达生的援救,即使鸟笼的门可以打开,也已经丧失了自己生存的能力,不会自己觅食了。陈白露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理想,也是作者对这个理想的哀思,因此,即使她已经被彻底的锈蚀,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她仍然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性,为了保护被人随意买卖的“小东西”,甚至不惜与金八作对。

在作品中,潘月亭、李石清和黄省三,构成了一个既互为对照又互为补充的“三段式”人物链,很好地表现了“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对立和变化。潘月亭和黄省三可以看作是“有余者”和“不足者”的代表,而李石清则可以看作是从“不足者”变为“有余者”的典型。因此,作品中的“潘李之间的冲突”和“李黄之间的冲突”都是作者有意识地要“着力”描写的重点片断,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人们看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的“**”。

李石清是一个极端自私而又阴险狡猾的人,而黄省三则是一个非常神经质而又胆小怕事的人。通过李黄之间的冲突,可以清楚地看到李石清从“不足者”变为“有余者”的动因。黄省三的处境,就是李石清的过去,也有可能是李石清的另外一种前途,如果他不是像现在这样丧心病狂地不择手段往上爬,他完全有可能落入或重新落入黄省三的境地。反过来说,如果黄省三也像李石清一样有心计有手腕还有胆量,他也可能成为李石清第二。而李石清如果拥有了潘月亭的钱财和权势,他就会比潘月亭更加贪婪和荒*。李石清就如同“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在对待媳妇时就比当年的婆婆更加**。李石清非常看重自己"襄理"位置,他深知自己往上爬的艰辛和屈辱,他看见了眼前的黄省三就像看见了过去的自己,他从心底里瞧不起像黄省三这样的怯懦者和失败者。

与《雷雨》曾受到许多批评一样,《日出》也曾遭到不少严厉的质疑。诸如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喜剧因素问题、第三幕(宝和下处)的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以及“突击了u2018现象u2019而忘记了应该突击的u2018现实u2019”,“没有把笔锋直接指向造成一切黑暗和罪恶的根源的帝国主义”等等,最后的焦点,集中在了从《雷雨》到《日出》的变化,是作者的进步还是退步的关键问题上。这是一个仍然可以进行再探讨的问题。一个得到了多数人认同的意见是:曹禺的这次“试探一次新路”的努力,不仅是成功的,而且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作者的第三部作品《原野》发表以后。

《原野》

如果说《雷雨》主要体现了作者的对中国封建家庭的认识,《日出》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都市社会的认识,那么《原野》则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精神承受力的理性探讨。《原野》的故事是在一连串*海深仇的背景下展开的:仇虎的父亲仇荣,被当过军阀连长的恶霸地主焦阎王活埋,仇家的土地被抢占,仇家的房屋被烧毁,仇虎的妹妹被送进妓院而惨死,仇虎的未婚妻金子也被焦家的儿子焦大星强占,做了“填房”,仇虎自己也被投进了监狱。

曹禺敢于将《原野》的背景放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农村,并不是要追随时代潮流去表现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而是要借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具有传奇性的复仇故事,挖掘一个人在强烈的爱与恨夹击下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表现人充满反抗意识的原始生命力和复仇者的心理变化。因此,作品一开始就将从狱中逃出来复仇的仇虎,置于欲复仇不能,而欲放弃又不甘的尴尬境地。仇虎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然而,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首焦阎王已经先他而去,剩下的只是瞎眼的焦母、懦弱的焦大星。

人物名言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我有一种谬论:战士应该死在战场上,作家应该死在书桌上,演员应该死在舞台上。……引伸说,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我觉得,真正打动人的东西,是作家的那个极其亲切又极其真实,他感受到的,思考过的问题和他的答复。当然,无疑问的,还包括作家刻画人物的本领,文字的美,丰富的语言艺术,以及丰富的知识。但是,如果作家没有那个活生生的思想,那个深刻的感受,那么,作品的艺术生命就短,艺术生命长的作品,它总是打动人的灵魂,叫人多懂人生的道理。请你们多读《红楼梦》,多读读关汉卿的作品,就会感觉到这个道理。

轶事典故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曹禺名言: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我有一种谬论:战士应该死在战场上,作家应该死在书桌上,演员应该死在舞台上。……引伸说,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我觉得,真正打动人的东西,是作家的那个极其亲切又极其真实,他感受到的,思考过的问题和他的答复。当然,无疑问的,还包括作家刻划人物的本领,文字的美,丰富的语言艺术,以及丰富的知识。但是,如果作家没有那个活生生的思想,那个深刻的感受,那么,作品的艺术生命就短,艺术生命长的作品,它总是打动人的灵魂,叫人多懂人生的道理。请你们多读《红楼梦》,多读读关汉卿的作品,就会感觉到这个道理。

话剧贡献

1、巴金小说的《家》和曹禺改编的《家》的不同: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的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巴金的《家》,是一曲“青春的赞歌”。(如瑞珏的形象)

2、曹禺剧作的意义:他的戏剧创作不仅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3、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人们空前热情的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的戏剧,却也肆无忌惮地肢解着、曲解着、误解着他的戏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