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头盔(滑雪头盔和轮滑头盔一样吗)

很多小伙伴留言想了解关于滑雪头盔的一些详细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滑雪头盔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作者前言

这一期我们聊一下头盔!看着简单,其实不一定,

当你在雪道上风驰电掣的时候再想到还差一个头盔的时候,

我认为就已经很危险了,参加极限运动之前我们就应该意识到,

安全无小事!

希望能给懵懂的朋友一些小小的帮助。

此贴会按照以下顺序叙述:

头盔基础构造→单双板头盔之间的区别→怎么挑选头盔

纯原创手打,转载请注明出处。

例行公事,帅图镇楼头盔的基础构造

这是雪盔保护的根本,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还没有对雪盔的检查认证机制”,希望能尽快出现。

同时目前建议尽量选择一些通过 “国际认证标准” 的头盔,会比较有保障。

如欧盟检测标准:CE

国际检测标准:EN1077

美国检测标准:ASTM F2040

目前大部分雪盔都是采用“硬壳技术” “注模技术”。

这两项技术唯一的区别就是硬壳镶嵌式构造可分离,注模采用的是一体浇筑不可分离。

不管是哪种,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分层的,因为他们每层的材质功能不同。

**层:外壳(抗冲击作用)

市场上基本三种:PC(聚碳酸酯)和ABS(工程塑料的一种),碳纤维多用于专业竞技。

主要是比较坚韧,可以抵住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力,且不易破碎。

第二层:内壳(减震作用)

大多采用材质为EPS(发泡型聚乙烯),一般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内生产的白料,另一种美国POLYSource公司生产的黑料。

高档滑雪盔基本上用的是黑料,黑料的价格是白料的价格3倍以上。

一些品牌会用喷黑漆的方法把白料变成黑料。需要注意一下别被坑。

第三层:内衬(舒适)

内衬的作用就是增加舒适感,

主要材质是海绵覆合各种布料,如起毛布,剪毛绒等,

也有部分品牌用热压的内衬,热压的好处在于看起来更精致。

现在的趋势是可拆式内衬,可拆就可以清洗

后颈部:头围调节器(适应能力)

调节器是为了调节尺码大小,

目前市场上基本会有两种不同的调节装置,“手动调节和自动适应。”

滑雪头盔上的手动调节器,其调节范围起码在4cm以上。

自动调节设备每个品牌的设计不尽相同。

下颚调节绑带

固定装置一般有织带和扇形扣组成。

常用的插扣为红黑插扣,材质很多,按品牌有所不同。

组合方式每个品牌不相同,也有运用磁吸装置的。

耳上部:固定装置(特殊配置,竞技居多)

赛事中运动员戴的头盔基本上都是CLASSA的头盔,

需要在头盔上装一个金属的铁件,主要是保护下颚。

目前只有部分品牌提供这种支架配件。

后脑部:镜带扣(基本配置,盔镜一体除外)

非常简单的一个装置,

各品牌只是开合方式不太一样,基本属于看见就秒懂的东西,

也不太影响价格,就不废话了。

头部两侧:护耳(功能比较多)

护耳根据使用的功能有所区别,对价格的影响也跟着浮动,

一般情况下分为“可拆卸”“声音辅助”“可戴耳机”这些小功能点。

单双板头盔之间的区别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市场上,很多人选择的时候都会刻意的去分辨这一因素,

其实从实际功能上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唯一用来判断的只是外形而已,发生这样的情况和一些品牌有关,

有些品牌为了快速锁定市场而故意设计宣传出一种所谓的单板头盔外形,

简单来说,双板盔比较花哨,单板盔更简单。

如果取一个中间值,那就是通用。

在这里我找到两个比较极端的款型来给大家做一个概念区别↓

如何挑选头盔?

不管选择怎样的头盔,品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穿戴舒适度,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头盔,安全会大打折扣,

首先要注意的是头型和头盔的贴合度,购买进口品牌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此问题。

测量头围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门槛,

一般这样测量就是头围的最大宽度。

类型挑选

滑雪头盔分全盔和半盔,

一般全盔都是竞技款,或者野雪等使用,采用的外壳一直到护耳都是硬质的,

半盔多是民用,护耳也是软材质的,佩戴起来更加舒适。

与雪镜的兼容

头盔和雪镜的匹配度经常被忽视。

有时头盔帽檐会压迫雪镜,而过大的雪镜就会向下挤压鼻子导致不舒服。

另外帽檐和雪镜上沿最好能比较贴合,否则这里就会形成一个导风槽,

滑雪时会造成高速的冷风,不利于头部保暖。

小结:

以上内容相信你对雪盔已经有了基础的了解,

如果有能帮到你的,可以在留言区里留下你的问题,

以后每天会不定时查看并且回复,

如果有必要洒家会为你的问题单独开贴或者会用视频进行讲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