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臣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汪雅臣(1911-1941),别名王景龙。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山东蓬莱县人。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亲闯关东。“九一八”事变后,他树旗抗日,组织“双龙队”,在五常县南山密林里与日军守备队和森林警察周旋,坚持开展游击战。

,基本资料

  姓名:汪雅臣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

  出生年月:1911年

  牺牲日期:1941年1月29日

人物介绍

  汪雅臣(1911-1941),别名王景龙。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山东蓬莱县人。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亲闯关东。“九一八”事变后,他树旗抗日,组织“双龙队”,在五常县南山密林里与日军守备队和森林警察周旋,坚持开展游击战。1933年春,双龙队被改编为山林队的第4支队,任支队长,率部连续攻打了金马川、向阳山等敌人重要据点20余处。到1933年底,第4支队发展壮大到200多人。开辟了五常抗日游击区。1934年,被推举为各抗日队伍联合成立的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首领,在五常南山群峰之首的九十五顶子山建立根据地,频频出击,有力推动了五常一带抗日斗争的发展。在斗争实践中,他逐渐地感到只有***才能**人民坚持抗日斗争,打败日本侵略者。1935年春,他光荣加入中国***。1936年初春,所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8军,任军长。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仍任军长。此后,他率部转战五常、舒兰、榆树等地,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他还积极配合兄弟**作战,曾受到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赞扬。1939年以后,由于日伪军实行“并屯”政策和不断“讨伐”,第10军的密营被日军破坏,**失去了根据地,抗战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断粮,他和战士一样以野菜、树皮充饥,坚持抗日战争。1941年1月29日,在蛤蜊河子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年仅30岁。1955年4月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暨各界群众以沉痛的心情公祭汪雅臣,对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

  汪雅臣将军所率领的抗联10军是整个抗战时期投降人数最少的一个军。

人物生平

  汪雅臣幼年举家逃荒至黑龙江省五常县,13岁给地主放猪,15岁当伐木工人,后被土匪“东双胜”劫持入伙,报号“双龙”。1929年春,驻吉林东北军26旅34团清剿“东双胜”,收留汪雅臣。“九·一八”事变后,汪雅臣所在**降日,他带领八九个爱国青年携械出走,于五常县小�峙:邮�起抗日大旗,仍称“双龙”。1934年春,联合其他抗日山林队,于五常县尖山子召开700多人参加的抗日大会,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汪雅臣被选为首领。1935年,汪雅臣加入中国***。1936年接受**珠河县委改编,改番号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9月又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计千余人,汪雅臣任军长。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汪雅臣率抗日联军第十军,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他亲自险闯伪军司令部,劝服伪军头目邓旅长*口对外不打中国人,并暗中资助抗日联军。他率部突袭山河屯山林警察队,全歼日军守备队,给日伪武将以沉重打击。日军恼羞成怒,调集兵力讨伐抗联第十军。汪雅臣率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作战,给敌人以大量*伤,极大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抗日斗志。1940年,东北局势恶化,为保存实力,汪雅臣奉命将**疏散,化整为零,军部仅留49人。1941年1月29日,汪雅臣率军部32人宿营九十五顶子山。凌晨,因叛徒告密,被日伪军包围。汪雅臣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委托副军长张忠喜带领大部人员从东南山口突围,自己带领不足10人,坚守西面山头进行掩护。此时,敌人已抢占东南山头高地,副军长等人冲入漫岗地时,均遭不幸。汪雅臣带人前去援救,警卫员中弹牺牲。汪雅臣胸部、腿部多处中弹,被捕后牺牲,时年30岁。建国后,为纪念汪雅臣烈士,将他牺牲前率部留驻的蛤蜊河子村更名为双龙村。

乔装智歼敌   1939年盛夏的一天,在通往九十五顶子的山路上行进着一股“伪军”。走在队伍前面的一个身高体壮、佩戴伪上校军衔的人,正是汪雅臣。他带领十军战士刚刚完成配合友军的战斗任务,正乔装伪军撤向根据地。

  队伍刚转过山脚,迎面遇上一支约百余人的日伪混合讨伐队。汪雅臣先发制人,让翻译向敌人大声喝问:“站住,你们是哪部分的?”一个日军中队长走上前来,对翻译说了几句什么。原来,敌人是奉命从外地调来“剿匪”的新编**。

  汪雅臣的沉着镇定,使鬼子对他们的身份信以为真。双方互通了番号,各自命令就地休息,汪雅臣便与日军中队长搭起话来。

  十军战士架起*,佯装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炊事班的战士开始埋锅做饭,山坳里升起了缕缕炊烟。这边,鬼子一堆,伪军一伙,也毫无戒备地架起*,横七竖八躺倒在草地上。与此同时,十军的几个战士在副军长指挥下,已经悄悄地占据了周围的有利地形。

  一切安排停当,传令兵煞有介事地跑到正与日军闲谈的汪雅臣面前:“报告,师部命令我团天黑前赶到九十五顶子。”

  汪雅臣心领神会,便命令**整队**,准备出发。说时迟,那时快,随着汪雅臣一声令下,战士们的*口纷纷对准了毫无准备的鬼子。敌人还想作困兽之斗,战士们一阵齐射,转眼间,几十名鬼子全部丧命,其余的伪军扔下武器四散逃去。

人物故事

1940年春天,抗日战争的形势日趋紧张,日本侵略者在实行归屯并户的阴险政策之后,又采取筚疏山林的*辣手段,妄图彻底消灭我抗日联军。为了保存实力,汪雅臣军长按照上级部署,将**化整为零,一方面安排一批战士隐居起来,待时机成熟再战,另一方面,适时出击,有目标地打击敌军小股**,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壮我军威,增加我军给养。汪军长决定袭击敌人盘踞在五常东百余里的要塞冲河村,在那里驻有日军守备队30多人,还有伪自卫团、警察署、村公所敌伪势力80人左右。7月19日凌晨,汪雅臣将军在了解了敌人的军事布置情况和那里的地形地貌后,率队70余人,离开满天星驻地向冲河进发。为了不*露目标,队伍在密林中穿行。酷热天气,荆棘纵横,战士们一路汗水,艰苦跋涉,忍着腹饥口渴、蚊虫叮咬,在下午3点钟的时候,来到距冲河10多里路的北营子南侧的柳林中准备袭击敌人。

一切安排就绪,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汪军长派出的侦察员回来说,冲河驻守的敌人非但没有发现我们,反而正张狂地集结在一起赌钱。当晚10点半钟,**开始向冲河靠近。来到冲河东南村边,汪军长又命令两名战士从墙下水沟进入街区内观察动静,等所有的情况了解完毕,他果断决定:分四路袭击敌人。**路,由副军长张喜忠带领,包围日本守备队;第二路,由支队长马三炮带领,包围自卫团和警察署;第三路,由支队长康洪久带领,用机*封锁伪村公所;第四路,由他本人亲自率领,直捣敌军配给商店。并约定以一路*响为号,统一进入战斗。敌人追到长嘴子山下,不见十军踪迹,便沿山间小路向山上追击,鬼子的一个小队长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挥舞着战刀呜哩哇啦地一个劲叫喊,敌人战战兢兢一路拥挤着向山上袭来。这时十军*声大作,敌人纷纷应声倒下,停止了进攻。鬼子小队长又拿着短*督战,敌人又反攻上来,我军马三炮瞄准鬼子小队长,抬手一*,这个东洋恶魔便翻下马来。我十军战士一齐向敌群射击,并投掷了二十余枚手榴弹,将鬼子兵炸得*肉横飞,鬼哭狼嚎,剩下的几个残兵败将一溜烟地逃去。敌人撤了,汪军长带领战士们踏上了胜利的归途。这次战斗,我军无一伤亡,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大大鼓舞了十军将士的斗志,缓解了我军的给养不足。

怀念英雄

汪将军率领将士们实实在在地打了一场漂亮仗,创造了一个战斗的奇迹,但在后来的一次尖子山战斗中,英雄还是不幸遇难了,英雄牺牲的时候,年仅30岁。如今英雄的遗首安放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中,每年的清明节,各界人士自发地前去凭吊烈士,寄托哀思,人们怀念英雄,追思现实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1946年五常解放后,人们为了缅怀抗日英雄汪雅臣将军,将沙河子镇蛤蜊河子村命名为“双龙村”,将五常镇的南北大街改为“雅臣大街”。1955年4月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暨各界群众以沉痛的心情公祭汪雅臣,对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