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雄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金雄上将(1910―1956):朝鲜庆尚北道人,1933年9月化名王信虎。进入**陆军军官学校第10期步兵科。曾任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部敌工科干部,8旅22团参谋长。1945年任东北民主联军朝鲜义勇军第1支队支队长。,简介

1946年2月,所部易名李红光支队,任司令员。率部参加东北剿匪。后奉命返回祖国朝鲜。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训练局局长,被授予少将军衔。1950年6月10日被任命为第1军团长(辖1、3、4、6师)。朝战*发后率部一直打到 洛东江,部下的3、4、6师都是人民军的王牌。仁川登陆后,**被打散,但仍率军部走小路,安全回到三八线以北。金雄的知名度和资历远不及 武亭,但其实战经验远比武亭丰富。因此朝鲜战争初期,两人同时担任军团级指挥官时,金雄的表现远远强于武亭。正因为如此,当1950年下半年,朝鲜劳动党对战争责任进行检讨时,权衡之下,只是让武亭为战争的失败承担责任。1950年12月4日任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在东线组织金雄指挥部,指挥人民军2、3、5三个军团。率部参加了以后每次战役。指挥上颇多可圈可点之处。西方资料称其为朝鲜最有才干的将领,也说他性格粗*,部下都敬而远之。1953年任民族保卫省副相,大将军衔。1956年4月遭暗*,伤重不治。

生平

金雄,大约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30年代初来到中国。现在无法得知金雄少年时的求学经历,只知道他跟当时许多朝鲜流亡爱国青年一样,决心学习军事知识,作为光复祖国的一个途径,所以他于1933年9月,考入了南京**军官学校(注:她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在第十期步兵班学习。因为日本人的干涉,当时军校里的朝鲜学员都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纷纷改名为比较中国化的姓名,金雄当时的名字是王信虎,从此,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名字伴随他十余年之久。

与金雄同班的有两位朝鲜同学,一位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朝鲜义烈团员 崔仁(注:化名王子仁,后任朝鲜人民军第7师师长、第12师师长长),另一位是来自上海流亡大韩民国政府的 崔德新(注:崔德新:出生在反日独立运动者家庭。1936年从中国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朝鲜民族主义者武装力量光复军军官。光复后在南朝鲜历任南朝鲜军军团长、外务部长官,积极进行**活动。1977年1月亡命美国,1986年9月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永住,历任天道教青友党**委员会委员长、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副委员长。1989年11月16日去世)。来自一个共同的国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在异国学习,三人的关系自然是很亲密的,但是闲暇之余,崔仁和崔德新却为了朝鲜光复的途径和未来的社会制度争吵不休。金雄此时还没有接触过多少**理论,他总是在一旁倾听,当两人吵得实在太过火时则加以劝解。当时,这三个人*怕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以后会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会面对完全不同的命运。

1936年,军校生活结束了,崔仁继续回到朝鲜义勇团的后继―朝鲜民族革命党,崔德新也继续回到流亡政府麾下,后来成了一名光复军军官。而金雄却悄悄前往中国的红色之都――延安。

1937年,金雄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l940年10月作为军事教员随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苏北,后来又成为新四军第3师敌工科的干部,每天忙着侦察、审俘、破译。这时的他仍然不是什么风云人物,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抗日战士,没有专门的记载,只有一鳞半爪的信息。他在1941年,和同为敌工科干部的朝鲜人李成镐建立了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在苏北根据地的分会;1942年,他担任了抗日大学第五分校的教育长,并分管外籍学员队(主要是朝鲜人);1942年8月,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发展为朝鲜独立同盟,他自动转为独立同盟的成员。他担任过3师8旅作训科副科长、科长、22团参谋长;参加过盐阜地区反“扫荡”作战、黄营战斗、单家港战斗,以及讨伐伪军徐继泰部战役;翻译过日军的《步兵射击教程》。1944年1月,他协助李成镐组建了朝鲜义勇军的华中支队。

日本投降之后,3师奉命进军东北,而在此同时,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也进入东北。其**支队初期仅有60余名干部,尔后经抚顺、本溪等地赴通化地区扩军。1945年底,由通化、柳河、清原3个朝鲜族中队和集安、桓仁2个朝鲜族大队,正式合编为朝鲜义勇军南满**支队,支队长就是金雄的老同学崔仁。1946年2月16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该支队易名为李红光支队,任命金雄为司令员,崔仁为副司令员。做出这个任命是煞费苦心的,由于苏联禁止义勇军回国,他们现在只能留在东北作为中国*****下的武装活动;而朝鲜义勇军在过去对日作战时,可以作为盟军使用,可现在面对的是中国人的内战,他们并没有义务要参加这场战争。***特务的活动很猖獗,他们想尽办法要瓦解这支归心似箭的朝鲜武装。金雄是新四军的团级干部,又是**党员,而且由于地区隔绝,与延安的朝鲜人没有什么私交,任命他来统率这支力量,不论在军事上,还是在**上,都是让人信得过的。

可以说金雄并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他虽然在职时间不长,却成绩斐然。李红光支队成立后即在通化一带担任保卫地方和剿匪任务,到1946年7月为止,不到半年的时间,匪患已经全部肃清。***的策反也屡遭失败,其特务慨叹:朝鲜人是**队伍里最坚强的一部。当中国内战全面开始后,金雄率领该支队主要在南满进行独立作战。1947年4月,该部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从三源浦、柳河出发,进攻沈长铁路中段之敌。为了保证南满3纵9师解放山城镇,在梅河口阻击敌***182师,最终保证了9师全歼守敌,并且控制了清源至梅河口之间的铁路100余里,切断了沈吉线敌人相互之间的联络。战役过后不久,由于朝鲜人民军建设急需军事干部,金雄把支队留给了自己的老战友,奉命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回到朝鲜后,金雄主要担任了人民军的训练工作,1948年2月人民军成立后他任总参谋部的少将训练局长。不过很难想象他到底能够为塑造未来的人民军发挥多大作用。当时人民军的军官中,来自于东北抗日联军国际旅的还好点,要那些来自于苏联红军的理解**军队的战术理论是非常困难的事。而庞大的苏联顾问团需要打造的是一支“苏化”的人民军,可以说与金雄的建军理念有很大区别。为了躲开苏联顾问的干扰,金雄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经常下基层,设法影响那些年青的下级军官。但是对第4师影响有限,因为这个师的军官基本上都是苏联回国的。不过,金雄制定的严明纪律等管理性制度还是得到了普遍认同,在具体执行中甚至更过火,可以说在人民军中体罚现象相当普遍,等级也极为森严(当然,韩国军队也一样)。

1950年6月10日,人民军召开师长以上将领的秘密会议,部署了解放战争的计划,并组成**军团司令部,金雄被任命为中将军团长。一军团的任务是作为消灭韩军主力、攻占汉城的铁锤,金雄把**弧形配置在汉城北面,对汉城做向心攻击,具体安排是:

第6师:攻击瓮津、开城,如进展顺利则从西北方迂回汉城

第1师、203坦克团:攻击韩国的临津江防线,占领汶山,迂回汉城

第3师、109坦克团:沿抱川公路攻击议政府,并进取汉城

第4师、107坦克团:沿东豆川公路攻击议政府,并进取汉城

由于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和人民军在人员、装备上的优势,开战的**天就战果辉煌。6师轻取开城和瓮津半岛,4师突入纵深八公里,3师突入纵深十公里,1师也突破了临津江防线,进抵抱州。金雄希望在韩国军队的南部集团到达以前,占领议政府。他认为,越对汉城施加压力,韩国军队就会越往汉城北侧投入兵力,从而越容易达成在汉城歼灭韩军主力的战略目标。因此,在第二天即26日,他便指挥第3、第4师并2个坦克团,企图一举攻占议政府。人民军的士气高涨起来了。

次日的进展仍然比较顺利,人民军在26日傍晚就完全占领了议政府,第3、第4师合一,采取了逼近汉城的态势。金雄如果立即进击汉城,或许能在这天夜间进入汉城。但是,那样不符合当初的计划,所以他指挥人民军停止在议政府,等待第6师向汉城西南方迂回及春川正面战况的发展,准备第三天实施进攻。

韩国军队的反应正中金雄的下怀,手忙脚*的韩国陆军部因议政府正面反击的失败,把逐次到达的第2师的后续**和第5师,甚至连缺乏战斗力的首都师还有士官候补生、步兵学校教导队等**也都投入到议政府公路方向。这些**名义上是直接在陆军部的指挥下战斗,实质上却是由各**七零八落地分散实施反击或防御。胜败的战局已很明显了。无论投入多少**,也不可能阻止住因胜利而自豪的人民军的前进;因为这些**不具有反坦克手段,没有比敌人优越的炮兵,也并非训练有素的**,更缺乏预有准备的阵地。猎物已经全部进入笼子了,人民军即将进行致命一击。

27日下午7时30分许,人民军第3师第9团同坦克一起突入汉城的东北角,这引起了韩国陆军部的严重*慌,虽然人民军后来被击退了,但是28日上午,陆军部炸毁了汉江桥,匆忙南逃,后路被断引起了大溃败。28日中午以前,汉城的各**知道了汉城市内东大门附近的防御线已被突破及汉江桥被炸毁的情况,便争先*后地撤退到江岸。然后,利用筏子和渡船,或者游泳渡过汉江。不过,几乎丢弃了所有的装备,成了光杆兵。韩国军队的主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土崩瓦解了,实事求是的讲,其原因固然是由于受到人民军**军团的强大压力,但是,自己过早地切断退路则起了决定性作用。开战时,拥有9.8万人的韩国军队,到战争第四天的6月28日,在韩国陆军部掌握下的兵员已减少到2.2万人。金雄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心想要达到的围歼韩军主力的目标,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

28日下午,人民军第3、第4师和第105装甲旅完全占领了汉城。但是,战争只是刚刚开始,很明显的,美国已经决心进行干涉,最高司令部认为必须在美军来增援之前强渡汉江,突破汉江南岸的阵地,全歼韩军主力,解放平泽、安城、忠州、堤川、宁越等地区。于是,人民军决定,把“在水原以北地区包围残存的南朝鲜军队的主力”作为直接战术目的,紧急渡过汉江。一军团的部署是集结在永登浦周围,准备沿着汉城――大田――釜山的主攻路线实施进攻。7月3日拂晓,主力在从金浦迂回的6师协助下,强渡汉江,占领了永登浦。4日占领了韩国政府临时所在地水原。

一军团以后几天的行动基本上就是以坦克为先导,不停地猛进。虽然美国人不出所料地出现了,可是他们的表现并不比韩国人更出色,几乎没有给金雄的**带来多**烦。7月20日,3师和4师攻占大田,美24师遭到重创。丧失大田并没有让美国人退却,他们利用新到的援军在锦山、永同等地区和洛东江北岸一带极力加强防御。在中部战线的重要地区布置了美军第1骑兵师、第25师和第24师,同时在中部地区集结了整顿后的韩军2个军5个师,增大了防御的密度。金雄知道,7月末从美国本土调来的增援**到达釜山。而且知道,假如不在这些增援**登陆之前占领釜山,就会错过战胜敌人的机会。对于人民军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怎样迅速完成攻占大邱、釜山的目标呢?虽然人民军前线司令部从7月21日起,以大田~金泉方向为主攻方向,发起了总攻击,但是**自开战一个月以来频繁激战十分疲劳、战斗力即将枯竭,而敌人却越来越多,硬攻对朝鲜人是十分不利的。不过金雄仍然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因为他早就使出了自己的*手锏。

如果把我们的视线从激战正酣的汉城――大田――大邱这条韩国的中轴干线上移开,我们可以发现,在韩国的西南部,有一条可以接近釜山的道路。缺乏战略地理眼光的人根本不会把这条在群山中弯来绕去的简易公路看成是通向釜山的捷径,的确,如果是前往釜山旅游的话,从上述那条近乎笔直的公路走是最方便的,但在1950年的朝鲜战场上却并非如此。天安→礼山→群山→全罗道→釜山,这里配置着南朝鲜第7师的数百名官兵、海军陆战队以及从北朝鲜越境到南方来的人组成的武装民兵队等,只是一群乌合之众。金雄经过军校的严格训练、也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考验,他十分敏锐地感觉到这条路的重要性:从那里可以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左翼。

现在关键是挑选哪支**去执行这个任务。3师和4师都是全军之翘楚,可惜他们树大招风,“汉城师”的鼎鼎大名会让最迟钝的人也变得象猎狗般警惕,而金雄要求的是秘密的行进,致命的一击。1师在与韩1师的作战中消耗很大,师长负伤,正在咸昌整编。只有6师,虽然它开战以来接连攻占了瓮津、开城、金浦、仁川等地,但还未与敌人(尤其的美国人)有过比较大的接触,不会引起注意;而且这个师的前身就是李红光支队,现任师长是金雄任支队长时的支队政委方虎山少将,金雄非常了解方,也非常信任他的老**会不辱使命。

6师在到达天安之前一直在第4师后面跟进,没有捞到什么仗打,部分因为它虽然久经沙场,但是装备在人民军中最差,多是日式武器;另一方面,军团长亦有爱惜之意,这让6师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气。因此,一接到命令,6师行动迅速,他们7月8日从天安向西南前进,7月13日通过礼山,接着占领了群山,20日攻占全罗北道的首府全州。阻挡该师前进的只有第7师等的残兵败将,跟没有敌人一样。该师夜以继日地前进,23日进入全罗南道的首府光州。在此兵分三路,把13团派往木浦,14团派往宝城,15团派往顺天―丽水,控制了各港口城镇。由于有关资料朝鲜方面未曾解密,6师当时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占领这些港口城镇的目的到现在仍不清楚,比较符合逻辑的解释是:方师长由于担心来自海上的敌人切断自己的后路(因为美国拥有整个制海权),所以去拿下了所有的港口以掩护后方。

不管原因是什么,战机永远地失去了。美国人已经意识到有一支北朝鲜**向他们的软肋*来,虽然他们对番号(以为是4师)和**规模(营或团)都判断错误,但他们毕竟发现了6师。美国人仅有的预备队、正在休整的24师受命前往掩护晋州至金泉(直线距离110公里)的左翼。新上任的师长查奇将军立即命令位于金泉的第19团急行至晋州,接着在26日又命令位于军威的第34团防御居昌,并且把司令部转移到了陕川。这些地方都是小白山脉东麓的交通枢纽。6师的快乐时光过去了,他们面临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而且注定永远无法完成金雄军团长交给他们的任务。

金雄不会预料到这些变化,但作为一个深通兵法的指挥官,他并不放心让6师孤军深入,因此在大田战役之后,当面敌情比较缓和之时,他一面让3师沿汉城―釜山干线攻击永同,以到达金泉完成与第二军团的会师;一面让4师通过锦山―镇安进攻小白山脉东麓的要冲安义、居昌,以配合6师攻占晋州,共同攻击釜山。这样一来,人民军以两个师对美军一个师,形成了暂时的优势。7月31日,4师和6师联手攻占了晋州,逼近距釜山仅45公里的马山。但是,美国人的反应也很迅速,美国资料称:“沃克将军确信:u2018马山地区防御的成败是决定集团军命运的关键。u2019将军判断:u2018敷衍搪塞的办法不能对付此种危机。u2019决心于8月1日将第25师转用到马山正面,决心把整个战线撤退到洛东江一线”。美韩军各师根据8月1日黄昏下达的占领洛东江阵地的命令,2日开始后撤,3日至4日晨转移到指定的阵地,构成了所谓“釜山环形阵地”,与人民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至此,金雄的大迂回战略彻底失败。

既然包抄战略已经失败,就只有强攻一条路了。金雄被任命为西线司令官,指挥4个师,计划占领密阳、釜山的同时,进攻大邱的背后,配合东线的主攻。具体安排为:

第6师 迅速进攻当面之敌,经马山――三浪津,占领釜山。

第4师 迅速渡过洛东江,经灵山夺取密阳,切断釜山――大邱的道路。

第3师 迅速在倭馆南侧渡过洛东江,协同第10师进攻大邱。

第10师 迅速在倭馆北侧渡过洛东江,协同第3师进攻大邱。

6师的进攻恰恰与美军的“基恩作战”同时发动,双方战得难解难分;其他方面,8月6日第4师向灵山、8月9日第3师在倭馆南侧、8月11日第10师对玄风西侧的突出部和龙浦进行了渡河作战。很难理解金雄为什么让本已分散的兵力在相隔如此长的时间里分头进攻,须知,如果这3个师能够同时进攻的话,将会给联军造成更大的威胁。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金雄还没有认识到由于联合国军构成了连贯的阵地线,以往作战的战术即在正面牵制敌人,以一部或主力进攻敌人侧后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他想用4师来牵制敌人,给3师和10师创造突破的机会,而这样一来,联军可利用自己阵地内发达的交通线,机动地打击发散进攻的人民军各师。结果,除了6师依靠战术粉碎了“基恩作战”外,其他3个师都损失惨重,不但使攻势失败,而且元气大伤。

在紧接着的九月攻势中,人民军前线司令部考虑到联军在机动能力和兵力上占优势,决定沿着所有接近路线进攻,如果能在某一个正面上获得成功,就能从其成功的正面上扩大战果。西线的部署是:

第1攻击集团(第6师、第7师、第105装甲师的一部和第104治安旅):突破美第25师防线,按顺序占领马山和镇海,尔后准备占领釜山。

第2攻击集团(第2师、第4师、第9师、第10师和第16装甲旅):突破美第24师(其实24师已经由美2师换防)防线,经昌宁和灵山推进到密阳,切断大邱一釜山公路。

金雄在8月31日午夜命令所部发动进攻。到9月5日,人民军在优势敌人面前消耗尽了攻击力量,。虽然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有误,但如果一直按兵不动的第10师能够按计划进攻的话,应该是可以造成突破的。至于10师为什么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不动,是金雄的指示还是师长自行其事?由于朝鲜方面没有解密相关资料,现在还难以知晓。但作为西线司令官,金雄难辞其咎,因为如果10师师长抗命的话,他是可以作出处理,使10师参加战斗的。

仁川登陆后,9月18日,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命令金雄所部首先从最南翼的兵团开始逐次撤到锦江一线,以构成新战线。根据命令,金雄将军首先命令最南翼的第6、第7师撤退,然后逐次命令北面的师后退。为了保障潜入美第25师后方不断进行游击性攻击的第7师顺利后退,他要第6师的第14团占领江北岸一线进行收容,要第6师主力自18日夜晚起开始后撤。另外,还命令其北翼的第9、第4及第2师,于20日夜间,以居昌为一般方向后撤。但是,正面的10多万联军在全力地反攻,19日黄昏,成为西线人民军后撤枢纽的倭馆地域的防御瓦解了,东线人民军也出现了溃败的迹象。9月21日,全线崩溃已成定局,北朝鲜军队陷入了难以收拾的状态。22日美军师全部渡过了洛东江,人民军最高司令部遂于该日放弃了在锦江――小白山脉一线构成新战线的企图,23日命令全军后退。

但是,这个决心已经下晚了。沿京釜公路突进的美第1军,27日晨已与仁川登陆的**会合,而且沿晋州――安义、居昌地域后退中的西线人民军的退路已被切断了。金雄一面指挥各师的后退一面沿京釜公路北上,于9月27日抵达乌致院附近。可是该地已被捷足先登的美第5骑兵团切断了退路。金雄认为**已不能集体行动,便解散军司令部,自己带着数名参谋进入太白山中,好容易才回到了北朝鲜。而西线各师也损失惨重,除了一部分留在韩国山区打游击之外,很少有人顺利地回到朝鲜。

回到朝鲜的金雄过了一段短暂的冷清日子,他的**几乎覆灭,作为败军之将受尽了冷眼、抨击,他没有了职务,只是跟着最高司令部一路北撤。不过他的生活注定不会这样无聊下去,上天又给了他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那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中朝军队互不相识,作战当中又不协调,经常出现造成矛盾和误会,甚至有误把对方作为敌军的情况。此外,中国军队的后勤运输只能靠汽车,因敌机轰炸,损失极大,而朝鲜的铁路又实行管制,中方无法利用。第二次战役开始后,12月3日金日成到北京与毛泽东会面,才解决这一问题,决定建立中朝联合司令部。12月7日金日成回国后与彭德怀商谈了具体办法。金雄出任联合司令部的副司令员,同时也是人民军前线司令官,负责指挥前线作战的人民军**。为什么朝鲜会让金雄出任这个职务呢?当然,他是**老党员,精通汉语,与志愿军容易沟通。不过他并不是负责联络而是负责作战的,人民军在此时有1、2、3、5四个前线军团,这是南下作战人民军**硕果仅存的,非常珍贵,是不能轻易断送的,必须得挑个合适的人来率领。目前只能理解为朝鲜**人仍然比较信任金雄,毕竟他是和联军真正交过手的,而且曾经战果辉煌,所以由他出任这一职务。

金雄上任后不久就面对即将发动的第三次战役,于是奔赴东线组织金雄指挥部(简称“金指”),手中的三个军团(1军团位于西线,由志愿军指挥),每个军团下辖3-5个师,每师3000人、4000人、5000人不等,苏联顾问认为现在的人民军是“稀松的、不坚强的”。不过彭德怀也没有打算让人民军承担什么重要任务,给金雄的命令只是由杨口、麟蹄间突破,向洪川方向攻进,配合志愿军左纵队围歼位于春川的韩国第3军团第7师;由于担心人民军的突破能力,还让42军派一个师佯攻韩5师,以策应人民军南进。

金雄可不甘心只当配角,他对自己的**了如指掌,当然明白靠现在这点力量,很难和美国人较一日之短长,不过韩国军队从来也没有别他放在眼里过(虽然他也是南朝鲜人)。他的进攻设想是,预先将一个军团渗透到沿大白山脉一线,先占领沿春川―原州―大邱的**公路上的各个要点,以保障1月1日发起攻势的主力**能顺利地突进,这是为了适应缺乏攻坚力量的人民军所创造的带有浓厚游击战色彩的渗透攻势。12月22日,担任先锋的第10师突破昭阳江岸韩国第3师阵地后,背着能够背的补给品,分散进入山区,行动没有引起联军的注意。接着,第2军团的主力跟随先遣的第10师,以主力完成在平昌―宁越地区的渗透,各以一部向丹阳和安东附近南下,主力等待发动进攻的时机。

1月1日,第三次战役开始了。金雄指挥第3军团和第5军团向以春川―原州道路为中心的中线猛攻,遭到其主攻的韩国第3师,全纵深同时腹背受到挟击。紧急赶来的韩国第7师刚要封闭突破口,春川以北的韩国第5师和第8师也被压了下来。韩国第2军和第3军企图恢复战线,但退路已被切断,增援**遭到了伏击,补给线多处被切断。这是人民军第2军团为了同主力的攻势相呼应而采取的行动。当志愿军的攻击暂时在三七线停顿下来的时候,韩国各师却在原州以北遭到了包围,所以美第2师为了援救他们而发起了攻击。美第2师和法国营、荷兰营依仗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击溃了切断韩国军队退路的人民军,其援救作战获得了成功。但这天夜里,人民军的第2、第9和第31师等3个师从东西两个方向开始对原州进行挟击。1月7日夜里突进了原州环形防御阵地。美第2师在巷战过后,于1月8日不得不撤退到原州南面的高地一带构成新的阵地线。

在原州*战正酣时,由从原州东面的间隙潜入的人民军第10师和原来的游击队会合而成的游击**,多次袭击了永川―义城―安东―荣州―原州的补给线,造成了韩国第3军和美第10军右翼的补给中断。1月11日,联军李奇微司令官下决心起用作为第八集团军唯一的预备队,在马山地区紧急重新编成的第1陆战师,并且命令该师在安东―盈德一线阻止正在南下的敌人,同时担任主要补给线的掩护任务。从起用誉为最精锐的陆战师进行反游击战这一点,可以看出金雄的渗透作战是有效的。此外,李奇微将军指挥面前的第10军,对北朝鲜军队的突破口的翼侧进行反击。到1月15日,人民军的东线进攻全部停止,接触线停留在原州―堤川―丹阳一线。

第三次战役中,担任主攻的志愿军由于补给问题和彭德怀制定的有限进攻的战略,在1月8日就基本停止了进攻。也就是说,金雄指挥的人民军与比他们强大得多的敌人孤军奋战了一个星期,而且一直打到三七线的丹阳,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也要看到,中朝军队之间缺乏配合意识,这是联合作战的大忌。在缺乏西线主力配合的情况下,打那么久、那么远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了,反而容易为敌所乘。这除了中朝军队缺乏沟通外,应该也有金雄和人民军将士急于洗刷耻辱的原因在内。

第四次战役开始后不久,第8集团军为了不给中朝军队以重新编成的时间,为了使逐渐激烈的水原正面的进攻能够顺利地进行,于1月31日命令美第10军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侦察。彭德怀决定西线坚守、东线后退,待敌人一部突出、侧翼*露时,再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以动摇其战线,粉碎其攻势。根据这一部署,金雄的3个军团和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的4个军,在东线横城地区于2月11日开始战役反击。金雄指挥第3军团和第2军团前后夹击后退到平昌东西一线的韩国第3军,同时命令第5军团迂回过原州,进至堤川以北,原州右侧后和堤川施加压力,以配合在横城反击成功的志愿军攻击原州。但由于砥平里的惨败,原州方向的志愿军鉴于战机已失,遂于15日晚停止进攻北撤。已经攻占平昌、突入40多公里的金雄**也只得逐步北撤。在第三次战役中深入敌后的第10师也于3月17、18日从韩国南部一直突破韩国第3师和第9师的防线,回到金雄麾下。

第五次战役的**阶段主要是打击西线敌人,所以金雄集团没有多大行动;在**阶段作战结束后,鉴于敌人由西南伸向东北的斜线防御态势,而且整个东部战线由韩国6个师防守,位置突出便于各个歼灭,彭德怀与金雄协商决定,金雄集团和志愿军9兵团歼灭麟蹄东南县里地区的韩国第3、5、7、9师,志愿军3兵团负责阻击美10军。5月16日,第5军团与志愿军20、27军直插敌人纵深,并于17日合围县里的韩3、9师,韩5、7师也被击溃。18日晨,被围韩军开始突围,20军由西向东、5军团由东向西,对其两面夹击,将其击溃,而韩军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丢弃全部重装备,分散进入深山,中朝联军虽然缴获了4个师的装备,但山高林密,搜剿困难,未能达成全歼韩军4个师的目标;而美第3师、韩第8师又迅速来援,于是在21日结束了第二阶段作战。

7月10日停战谈判开始后,战场形势一度缓和,金雄深知不管是美国人、还是韩国人,都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整顿**,把东线人民军的每个军团整编为辖3个师,精简下来的军官和士兵补充到其他编制不全的师中去,这样使每个师达到了7000人,**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以应付未来的战事。

果然,李奇微批准了新任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的“魔爪战役”,以人民军为主攻对象,准备拉直从金化到东海岸杆城的战线。但实际上“魔爪战役”一直没有执行,原因是仅由韩1军和第10军发动的有限攻势就已付出了十分惊人的代价。7月底,为了拿下一个丁字型高地,韩国人用了3个师,一直打到8月27日,才终于夺占了该高地。美2师、韩3师、韩5师和美陆战1师为了攻占983高地也花了3个星期时间。范·弗里特不得不面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认为“魔爪战役”难以成功,于是在9月8日下了新命令,强调要进行有限目标的攻势。但是,有限攻势在851高地又失败了,美2师、韩7师、法国营在这里*战了两个星期,损兵折将,最终于9月27日被迫停止进攻。在金雄集团寸土必争的决心面前,联军终于难以承受如此大的伤亡,败下阵来。当然,人民军也损失巨大,其中5军团被迫撤到后方休整。战役期间正是雨季,洪水为害、运输困难、粮弹两缺,人民军没有先进的武器、只有死守阵地的意志,以*换*、以命搏命,终于耗尽了联军的斗志和*气,获得惨胜。这里有金雄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仅仅上任半年多,在不断激战之中,就把这支几遭覆灭、斗志消沉的**锻炼成了如钢似铁的雄师。

此后的近两年时间里,金雄继续指挥前线人民军和志愿军密切配合,基本上人民军阵线前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1953年2月5日, 崔庸健次帅接替金雄担任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金雄则因为其赫赫战功,被晋升为大将,出任民族保卫省副相。1956年3―4月,金雄大将率人民军代表团访华,中国方面派 张爱萍上将接待他。张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3师副师长兼8旅旅长,是金雄的顶头上司,故友重逢,感慨万千,回忆起往事和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两人唏嘘不已。临别时互道珍重,当时两人都没想到此一去却成阴阳永隔。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