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生于广东阳江市。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广州雕塑院副院长。
许鸿飞 - 相关介绍 大胆挑战罗丹的《吻》广州雕塑家许鸿飞和来自美国的雕塑家钱大有,在持续半年的时间里通过雕塑创作“对话”,完成了34件雕塑作品。他们的“Conversation/对话”当代雕塑展将于10月28日至12月19日在广州艺博院展出。 这是一对特殊搭档:许鸿飞是地地道道的广东艺术家,含蓄、消瘦、冷静;钱大有是美国来的黑人艺术家,热情、健壮、奔放。在广州江南大道南的“石磨坊”里,两位艺术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合作。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入了许鸿飞的“石磨坊”,感受了这场中西雕塑艺术的碰撞。 大胆挑战罗丹的《吻》 钱大有原名阿比奥拉・阿基杜拉,钱大有是广州朋友给他的中文名。这个出生在非洲的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就在美国从事雕塑艺术创作,颇有名气。他信手拈来废弃铁料做成艺术品,在美国被誉为“绿色革命艺术家”。 钱大有半年前来到广州,无意中结识了许鸿飞。到访石磨坊后,他突发奇想要留下来,与许鸿飞这位并不熟悉的东方雕塑家合作,寻找新灵感。 他们一个朴实含蓄,一个热情奔放。石磨坊里,他们一个叼着烟斗,细细喝茶,反复琢磨;一个用电脑放着爵士乐,手舞足蹈地创作。然而许鸿飞和钱大有却有共同的偶像―――雕塑**罗丹。 罗丹于188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吻》,将《神曲》里描写的一对情侣惊世骇俗的爱情,通过两个纠缠的躯体、一个款款深情的吻表现得畅快淋漓。冥思苦想之下,许鸿飞突破了罗丹“吻”的模式:一个俊俏消瘦的男子将“肥女”托起,“肥女”展开双臂,轻盈向下投下一吻。张力、律动及质感在这件作品里神奇地再现。 废铁料焊接成艺术品 为了留在广州与许鸿飞“对话”,钱大有推掉了美国半年内许多艺术活动和展览计划,在美国艺术圈“人间蒸发”。“最让我吃惊的是,钱大有对艺术的态度犹如宗教般虔诚。”许鸿飞说,在广州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钱大有没有任何收入,全靠之前的积蓄生活,他在海珠区自己租了房子,每天到石磨坊与许鸿飞碰头,经常每天创作10个小时。 “创作就是他的生活。”钱大有每天只吃一顿饭,但他经常会放起爵士乐,创作雕塑的时候就像孩童般快乐无邪。这种源自对艺术最直接的快乐,没有名利的纷扰,感染了许鸿飞。 更有趣的是,钱大有也突破一般雕塑家所用的泥巴和刻刀,从废铁站收购了上千把汤勺、铁锅和铲子,每天拿着电焊,将这些废铁料焊接成一个个艺术品,有打马球的男子,有奔跑者,还有做吊环的躯体。废旧的铁勺,隆起的底部拼接成一块块起伏的肌肉,让人感到速度、力量与腾飞的美。 而在许鸿飞手里,泥巴和钢铁也变幻出新的韵味。雕塑《举重队的工作人员》中,一个胖女人在运动员训练结束后,拎起4个杠铃轻松离去的场景令人忍俊不禁……
19件作品走入连南 “肥女”雕塑“嫁”到瑶寨从珠三角腹地到粤西北的连南,19件硕大的“肥女”雕塑立在4台大卡车的平板上,“招摇”一路,250公里的路程,仿佛变成了一个流动的雕塑博物馆。11月20日,著名雕塑家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雕塑踏上了连南之旅,参加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从繁华都市来的雕塑,与连南本土原生态瑶族风情形成强烈反差。 千年古寨“娶”回胖媳妇 瑶族小伙子将一个个“肥女”抬上寨子,如同从远方娶回了胖媳妇。作为11月22日开幕的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上邀请的艺术作品,不少人被“肥女”雕塑吸引,有数万人来到这个居住着数千瑶民的千年古寨―――南岗古排,它昔日的沉寂一下子被打破。 南岗古排建在海拔803米的山上,许鸿飞把他从大都市带来的“肥女”雕塑安置在瑶寨的边边角角,发酵出了奇异效果:古寨悠长的小路上,骑着自行车的“肥女”雕塑正在“飞奔”;古寨的石梯旁,另一个“肥女”雕塑裙摆飞扬;当重达2吨多长达9米的“肥女”拔河雕塑放到收割完毕的麦田时,瑶寨的孩子们蹿上蹿下,有的骑在肥女背上,有的亲吻肥女…… “肥女”曾被霍震霆收藏 在香港,许鸿飞的“肥女”曾被不少知名人士收藏,如霍震霆、包玉刚的女儿以及陈方安生等。他也从未想过,每件数十万、上百万元的“肥女”雕塑,有朝一日能在偏僻的瑶寨展出。 对此北京的美术评论家宋伟光认为,“雕塑不能只是贵族艺术。中国普通阶层有收藏雕塑的习惯,还停留在初级水平―――喜欢工艺美术类型的作品,比如玉雕等摆件。但现代雕塑作品,必须经历一个与中国大众亲近的过程。”宋伟光说,“肥女下乡”整个活动让古老文化和当代雕塑艺术生存在同一个空间,视觉、理念都有强烈的反差,反差越大,艺术价值也越大。
许鸿飞 - 人物轶事2009年10月下旬,****副**徐才厚应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邀请前往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徐副**此行带去了印有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的雕塑作品《九天九夜》的中英文明信片。当地时间10月26日,徐副**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中国军队”的演讲。他还非常自豪地告诉在座的美国智库的战略问题专家,在中国广州,老百姓自发立了一座叫《九天九夜》的雕像,这是根据一幅照片创作的,真实地表现了去年执行抗雨雪冰冻灾害任务时,4名士兵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倚着路旁栏杆站着睡着了的感人情景。雕像底座上刻着一首诗:“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墙,守卫生命;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山,震撼心灵。” 徐副**的演讲,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全球主要通讯社争相播发了这一消息。由此,《九天九夜》的故事也随着电波飞向了全世界。 2008年秋天,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先生与亦师亦友的艺术**黄永玉有个君子协定,陪同老先生到他的故乡湖南凤凰城欢度春节。 可元旦刚过,粤北地区遭遇几十年未遇的特大冰冻灾害。临近春节,形势更加严峻。许鸿飞每天都要翻阅几份报纸,从见到**篇反映广东驻军紧急出动,在粤北一线抗击冰雪的新闻开始,他的阅读视线每天都向抗冰雪战场的绿色方队聚焦。正月初三,许鸿飞匆匆赶到凤凰赴约。许鸿飞告诉黄老,他最近在报纸上看了******官兵英勇抗击冰雪的事迹后,总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但还没有找到突破口。黄老鼓励他,用平常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寻找到最真实、最感人、最美丽的东西。 几天之后,许鸿飞飞回广州。珠江岸边的石磨坊,是许鸿飞和他的同行们的精神家园。 许鸿飞一回到广州,就找来所有能找到的报纸,从上面疏理出一大堆反映**抗击冰雪的消息。许鸿飞根据掌握的大量资料,分方向排列**的抗冰雪行动和事迹,并反复在脑海里勾勒雕像的主题和造型,先后打了几张腹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刊登在《广州日报》上的一张很小的照片:四位在广州火车站协助地方维持秩序的战士因劳累过度,站着睡着了。许鸿飞的心顿时为之一震,***战士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只有超过了人忍耐和承受疲劳的极限,才有可能出现这个特殊的瞬间。也许,这四名站着都能睡着的战士,就是自己打开创作之门的金钥匙。 也就在这时,《广州日报》在一版刊登了巨幅的寻人启事,启事左边重登了“四个大兵”的照片,下方印有这样一句话:“春运期间驻守广州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的子弟兵,你在哪里?”寻人启事一出,立即引起轰动。有人按照与导读版同等面积的广告进行估算,堪称中国报业史上最大最贵的寻人启事。各路媒体以“史上最牛”称赞此事。 “寻兵行动”一开始,立刻引起了****首长的关注。司令员章沁生、政委张阳指示,要把这四名战士尽快找到,大力宣扬他们的事迹。军区**部迅速组织宣传部门展开各项工作,很快就确认这四位战士来自某英雄团。按照**部**的要求,军区组织宣传了这四位战士依法文明执勤、挑战生理极限的事迹。 许鸿飞通过与广州日报摄影记者邵权达的交谈,也了解到了这四位战士的感人事迹,他更加坚定了为四位战士塑像的决心。 很快,许鸿飞在**的安排下,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这四位战士。一握手,许鸿飞*口而出:“太棒了,无论是个头、五官还是精神气质,个个都如雕像!” 经过了解,这四位战士原来平时都是好战士,其中三名是党员,两名是班长,个个都是训练尖子。许鸿飞眉飞色舞,双手一拍,拉着战士们的手激动地说:“我为你们塑像,其实是**这个大学校在平时就塑造了你们,是你们自己塑造了自己。” 在充满**的几天几夜里,许鸿飞闭门谢客,吃住在工作室,仔细刻画每一个战士的形象,把自己全部的热情、灵感、智慧和心*倾注到战士的雕像上。作品完成后,许鸿飞请很多同行来观摩,大家都赞赏雕像神形兼备,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艺术**黄永玉看了后,非常赞赏。黄老详细了解了四位战士的事迹后,欣然为雕像起名为《九天九夜》。 ????《九天九夜》问世后,广州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整个羊城为之瞩目。一些党政机关的干部、社会团体和街道群众主动给许鸿飞和**以及媒体打电话,纷纷要求《九天九夜》走向社会,让更多人受到教育和感染。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九天九夜》耸立在了广州雕塑公园最醒目的地方,每天观者如云。 与此同时,这四位战士的雕像也耸立在了**营区,并与某部自己创作的反映本部辉煌战斗历程的10尊雕像并列在一起,成为**官兵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和当代革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伟大的时代呼唤和造就伟大的雕像作品。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必将从军营走向社会,并与我们的时代同行。因为雕像代表和象征的,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许鸿飞 - 雕塑摄影广州开展广州艺术博物院上演了院内与院外的双重“行为艺术”――院外,许鸿飞的胖女人雕塑,矗立在千年瑶寨巨幅立体照片之前:一个胖女人领着一群胖女孩大步流星地行走,充满自信和欢乐。刁着烟袋的许鸿飞向越来越多围聚而来的观众,讲解这群雕塑与连南瑶寨的传奇联系。院内,数十幅许鸿飞的连南雕塑展照片彰显着艺术行走在田野中的无边欢乐和生命力。而在一座胖女人的雕塑旁,40多名女诗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诗歌。 缘起:许鸿飞连南之旅 2009年11月,四辆大卡车载着许鸿飞的数十件大型雕塑,穿越广州,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进入了绵延的森林,抵达了连南的千年瑶寨。这些庞大的雕塑由盛装的瑶族同胞们搬运着,经雕塑的创造者许鸿飞安排,站立在田埂之间、溪水之旁和青砖城墙旁……古老的瑶寨为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到来进行了一场歌舞和酒肉的狂欢,许鸿飞也由此完成了一桩创举――让他的雕塑,在穿越中获得生命力并形成了运动着的景象。瑶族同胞们在搬运和布置雕塑的过程中,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和雕塑交相辉映;孩子们、老人们、妇女们和壮年的男子们在雕塑前舞蹈、抚摸、亲近,赋予了这些冰冷的雕塑以无比的亲和力;而安置在田野间的雕塑,在山风中、阳光下,仿佛具有生命,不再是单纯艺术品。
记录:雕塑、图片同时展出 3月8日,全面记录这一次活动的“许鸿飞雕塑・图片展”在广州艺博院举行,连南的瑶族同胞也来到现场,几名瑶族的男孩和女孩,将一直陪着这些雕塑和图片直至展览结束,向观众和游人宣传瑶寨,希望广州城里的人们,能够到这世外桃源去旅游、去探秘。据悉,东莞和深圳都有意邀请许鸿飞举办展览。 热身:女诗人朗诵诗歌 在雕塑家许鸿飞举办的雕塑图片展期间,一场诗歌朗诵会《被唤醒的野百合也》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前日,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汕尾、梅州等地的四十多位女诗人参加了朗诵,将近200名作家、诗人、艺术家、读者聆听了女诗人自由的朗诵。本次诗歌盛会是广东女诗人送给春天的礼物,亦是对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的致意。主办单位之一的《诗歌与人》的主编、诗人黄礼孩说:“许鸿飞的肥女性雕塑和女性诗歌有着吻合的地方,它们都是对女性的赞美和歌唱。这次诗歌与雕塑的天然结合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