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汝章是江苏阜宁人,1894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时国弊民穷,兵荒马*。他八岁起从山东武士严蕴齐学艺。严是清末民初人士,精通少林武艺,尤其擅长*术,武林有“严大*”之称。顾汝章苦学十年,尽得严师真传,青年时代即以少林武术显名于苏、湘、浙、鄂等省;在1924年南京**国术馆举办的全国国术比赛中,夺得最优奖。
顾汝章自二十余岁起,便不辞辛苦频频往来于大江南北,传播少林武术。二十年代末期,与万籁声、万籁鸣、李先五、傅振嵩等著名的北派拳师联袂南下广东,这就是武林掌故所说的“五虎下江南”。1928年,他被聘为两广国术馆教师。1929年,他创立广州国术社,自任社长,从此开了少林武术在南国传播的先河。
顾汝章少林功夫造诣极深。凡亲眼见过他表演武功的人,莫不交口称赞。他大少林武术不但适合表演,能以气势磅礴的武风鼓舞人的斗志,而且非常注重实打功夫,往往能以深厚的功力一举决胜。他的少林铁砂掌功尤其为人所称道,有“铁砂掌顾汝章”美名。他平时掌软如绵,不异常人,但一到实用之时,发掌有顽石立碎、生铁可裂之功。他掌力沉雄而控制有度,令人不可思议。不少老广州亲眼见过他把十余块砖叠在一起,一掌下去,只见底面两块砖完好无损,而夹在中间的砖块尽碎。1931年,有个俄国力士来广州西瓜园,表演“大力戏”,顾的徒弟陪同他前往参观。“力士”一上场就牵出一匹烈马,声称除他之外,无人近得此马,有哪个中国人敢上场一试而不死于马下者,奉送银洋二百。观众中有认出顾汝章的,大声疾呼:“俄国佬,不要夸口,有铁掌顾武师在此!”为了煞煞洋人威风,壮壮国人志气,顾汝章欣然登场。“力士”见他气宇轩昂,知道非等闲之辈,要他首先接受医生检查,证实他身体“无异常”,才准比试。比试一开始,烈马还未来得及撒野,顾汝章已疾步迫近马身,出掌在马背上轻轻一拍,烈马立刻动弹不得,第二天就不食而死了,医生解剖马*,发现内脏已受了严重的内伤。“力士”见牛皮吹破,就灰溜溜的卷包而去,这件三十年代的武林旧事,老广州至今还传作美谈。
顾汝章拳械俱精。他在广州传授的少林武术,有十路少林拳、十路弹腿,梅花双刀,提拦*,二四*,龙形剑,达摩剑,五虎擒羊棍,内功小金钟十六段以及一些拳、械对练套路等。其中以十路少林拳最负盛名,最能体现少林武术的特色。十路拳以先后次序排列,名称是:开门、领路、坐马、穿心、武艺、短打、梅花、八步三掌、连环腿、拳中式法。这十路拳保存了少林武术朴实无华、重技击实打、不摆花架的特点,一招一式锐意于攻防格斗。拳家演练时既显得拳脚刚劲,攻势凌厉,又表现出少林武术“立如钉,折如弓,转如轮,快如风,轻如叶,重如铁,动如涛,静如岳”的典型风格。十路拳的结构布局颇有深意,技法各有所侧重,既可作为少林拳套路的基础练习,又可作为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和提高技击水平的有效手段,深受广州的武术爱好者欢迎。现在,这十路拳是广州最多人练习的北派拳种。顾汝章诲人不倦,严肃认真,他传艺不图多,而贵精,极其看重少林武术基本功的训练。他在长期传播少林武术的艰苦工作中,创立了一套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练经验,能够针对南方人的体质特点和学员的薄弱环节,因人施教。他的徒弟们如今年近古稀,仍能授徒练拳,保持一定的技术生命,同他们早年在顾汝章的亲身指导下,进行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是分不开的。
顾汝章在武林享有盛誉,但他从不自负,凡有表演或出身上进的机会,他总把够条件的学员推荐而去,以看到后生下辈能够赶上并超过自己为快事。他对待后起的武术人才的这些做法,不但对现在的武术界人士有所教益,即使其它行业的同志,亦不无启迪。
顾汝章身怀绝技,但从不恃武欺人。他待人谦恭有礼,全无门户偏见。他留居广州六、七年,同广州的南派拳师一直和睦相处,他一方面传播北派武术,另一方面又研究南派武术,吸取其中的长处。当时广州的蔡李佛拳师谭三颇有名气,顾汝章就派出生徒向他学艺;谭三的生徒想学少林武术,他也乐意接受,尽心点拨。为使南方学员牢固地掌握少林武术,他还主动把一些**和拳谱公开出来,让学员转抄。如此恢恢大度,在旧式的武术家中实为罕见。他忠厚耿直,时常急人所难,从不私利为念,不论朋友或生徒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相助,广州的武林同道得过他资助的不少。广州的老一辈武术家,说起顾汝章为人,莫不折服。
一九五二年,顾汝章不幸病逝。他去世时身无余财,家无长物。但他却在南国留下不可一笔不可估量的遗产,这就是他在南国播下的少林武术种子。少林武术几经沧桑,现在正欣逢盛世,少林武术在南国普及的盛况是顾汝章当年所不能预料的。他在南国播下的少林武术种子,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现在广州的老年、中年一辈少林武术业余爱好者,有不少是武术运动的骨干;青年中有些后起之秀;在全国和省市武术比赛中夺了得了名次;学习少林武术的人,更是数不胜数。顾汝章留下来的少林武术种子还远播港澳和海外,近年不少自称为顾汝章**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回广州来“寻根”。顾汝章当年在南国苦心经营的少林武术园地,如今已硕果累累,处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