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刘统勋官至宰相,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人物简介刘统勋,曾任三部(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纪晓岚的授业恩师。山东诸城(今属于山东高密)人。祖父刘必显(1600~1692)为清初**,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父亲刘�ぃ�qǐ)曾担任过四川布政使,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其子是刘墉。1724年(清雍正二年)中进士,入仕途。1729年任湖北乡试正考官。1736年升内阁学士,署刑部右侍郎。次年,任刑部左侍郎。1741年9月,被提拔为右都御史。1746年3月署漕运总督,9月还京。1747年充顺天府乡试正考官。1748年3月,受命同大学士高斌查办山东赈务。5月,先后至济南府德州哨马营、东昌府及聊城县运河东岸、泰安府东平县戴村坝以及沂河西岸江枫口,改坝浚河,成绩卓著。1749年12月,迁工部尚书,继而兼翰林院学士,又迁刑部尚书。1752年以查验通仓短少米石不实被免职留用。
人物生平刘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自幼饱读诗书,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步入仕途。由编修入值南书房,深受雍正皇帝的信任,迁左庶子,主持过湖北、河南的乡试,充任上书房师傅,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皇帝继位后,刘统勋再受宠信,升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曾因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尚书公讷亲而名闻朝野。乾隆十一年(1746年)署漕运总督。次年典顺天乡试。十三年(1748年)协办山东赈务并勘察河道。十四年(1749年)迁工部尚书。十五年(1750年)调刑部尚书。十六年(1751年)主持会试并充军机大臣。十八年(1753年)奉命察勘江南河工,并对其中的不少弊端进行了改革。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太傅,协办陕甘总督事务,赐孔雀花翎。二十年(1755年),因查勘巴里坤、哈密驻兵事宜不利遭逮治,后得宽免。二十一年(1756年)授刑部尚书,署河道总督。二十二年(1757年)典会试,并受命查办云贵总督恒文压价购置金炉案、山西布政使蒋洲侵蚀在册钱粮案,均令乾隆很满意,加太子太保。二十三年(1758年)迁吏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二十四年(1759年)任协办大学士,负责查处西安将军都赍克扣兵饷案、山西将军保德侵吞钱粮案,次年负责查处江西巡抚阿思哈收取贿赠案。二十六年(1761年)再典会试,拜东阁大学士,兼管礼、兵二部,主持河南杨桥漫工工程、江南高宝河工程。二十八年(1762年)充上书房总师傅。二十九年(1763年)兼管刑部,教习庶吉士,充国史馆总裁。三十三年(1768年)十月往江南主持清理黄河入海口淤塞工程事宜。次年主持运河勘察并挑淤工作。三十五年(1770年)兼管吏部事务。三十六年(1771年)三月第四次典会试。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兼任首席军机大臣,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十一月卒于任上。
刘统勋去世当天,乾隆皇帝曾特派御前大臣、尚书公福隆安携*前往看视。他死后乾隆帝特下谕说:“大学士刘统勋老成练达,品行端方,服官五十余年,实为国家得力大臣,可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赏内库银二千两治丧。”乾隆亲临其丧,赐谥“文正”,因而刘统勋成为清朝大臣中初殁即得谥“文正”的**人。而这须出自皇帝特旨的赐谥,“非品学德业无愧完人者未足当此”。丧归,乾隆命沿途文武**在20里内者亲往灵柩前吊祭,遣官护送。6年后,乾隆在所作《怀旧》诗中仍念念不忘这位宠信大臣:“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刘统勋清廉正直,不结朋党。清代礼亲王昭��称赞他说:“公(刘统勋)性简傲,不蹈科名积习,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风。”道光《诸城县令》也称赞刘统勋说:他“刚毅笃��,允直机密,襄赞纶扉,随事献纳,推贤黜佞,为百余年名臣**。数谳大狱,无纵无枉。家故有田数十亩,敝庐一区,服官五十余年,不增尺寸……”
刘统勋死后,与其子大学士刘墉、孙吏部尚书刘�I之葬故乡诸城白家庄祖坟,无著述传世。
人生仕途清朝,首席宰相基本上都是满人,刘统勋既为汉官,又没有像张廷玉那样有家世背景,在最为崇满抑汉的乾隆朝能当上宰相真是不容易的。因为傅恒病逝,一时没有合适的满臣接替,这就使刘统勋得以填补这一空缺。乾隆帝比较偏爱年轻人,此时刘统勋已不年轻,这说明乾隆帝只是要他暂时弥补首席宰相一时之空缺而已,等到有了合适的满人宰相,还是要恢复满正汉副的局面的。
乾隆帝毕竟是英主,善于权衡利弊,为了保证国家**机构的高效率地运转,乾隆帝循例把汉臣刘统勋擢为内阁首辅,把满臣尹继善擢为军机处首席大臣。此时刘统勋只是副宰相,首席军机大臣尹继善是正宰相。他们都已年逾古稀,尹继善就任首席军机处大臣还不到一年,即卒于任,终年76岁。乾隆帝又把刘统勋擢为首席军机大臣。此时,刘统勋就成为正宰相了。然而刘统勋担任正宰相也只有两年,便去世了。刘统勋成为军机处建立以来**位**宰相。
中进士
刘统勋也算是少年得志,中进士时只有25岁。他在雍正朝先后供职翰林院与詹事府,并在南书房充当皇帝的文学侍从,主要是做文书工作。乾隆帝即位后,认为刘统勋颇有办事能力,予以擢升。乾隆元年(1736年)为内阁学士,派他去浙江协助嵇曾筠海塘治水工程。乾隆二年为刑部侍郎。后来,刘统勋因母亲去世归籍守制三年。
都察院左都御史
乾隆六年(1741年),刘统勋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为监察体系的最高**,俗称“总宪”。他任“总宪”一年后,上了一份疏奏,他请求皇帝遏制两位宰相张廷玉与讷亲的权力。此疏耸动朝野。刘统勋大胆指出了朝廷在用人行政方面存在的弊端,首先是朋党问题,这是针对张廷玉的。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雍正帝遗诏身后配享太庙的顾命大臣,“遭逢极盛,然而晚节当慎”。当时,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通过科考、荐举、袭荫、议叙等形式,入朝为官者有19人之多,就连张氏的姻亲桐城姚氏也有子弟10人在朝为官。他建议在三年之内除皇帝特旨擢用外,张氏亲属子弟“概停升转”,以“保全”三朝老臣的清誉。刘统勋认为,张氏家族有“满招损”的可能,应该自我抑制。刘统勋又认为,作为宰辅培养的讷亲在个性上是有弱点的,请求皇帝加以训示,使之能够省改。而讷亲**过多,“统理部务,入典宿卫,参赞中枢,兼以出纳王言,趋承近卫”,权力太重,“任事过锐”,也非“谦受益”之道。
乾隆帝拒绝了刘统勋的批评,尽管乾隆帝要摆*前朝顾命大臣的阴影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并不想马上动张廷玉。对于自己着意培养的宰辅讷亲当然也不能否定。一般来说,英明的皇帝都不会接受这类建议,那样岂不是显得臣工比自己更高明吗?
讷亲是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孙。乾隆帝起用他首先是因为他是皇亲,可靠而且年轻,乾隆帝着意培养讷亲,是为使之成为日后取代鄂尔泰的合适人选。乾隆帝认为讷亲的最大特点是清廉。乾隆帝就此发布上谕说: “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今既有此奏,则二臣并无声势能箝制臣僚。”
以前,康熙帝整治明珠,雍正帝整治隆科多都是借御史上疏弹劾以开启事端,而此次刘统勋所上并非弹章,不是在弹劾二人。监察御史的权力并不只是以弹劾为权限,监督权则更广泛,凡是妨碍公益紊*官纪的事情,都要纠正。在正常情况下,皇帝要贯彻自己的意志,也是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权力的。朝廷要依靠御史制度监督考察吏治,这就是制度的作用。一切制度不论好坏,都是人在起作用。因此,不可以简单地把人治与法制对立。
漕运总督 等诸要职
此后,乾隆帝对刘统勋格外眷顾。十一年(1746年),乾隆帝命刘统勋代理漕运总督;十四年(1749年)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十七年(1752年),命刘统勋以刑部尚书的身份在军机处行走;十八年(1753年),江南邵伯湖的减水闸及高邮的车逻坝决口,乾隆派刘统勋等前往检查决口的原因。
南河工程的总负责人是大学士两江总督高斌,在雍正朝高斌就是江南河道总督,同时他也是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父亲。此时这位治河能臣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高斌虽然本人清廉不贪,但是其属员却放肆地侵吞帑银、偷工减料、贻误工期以至酿成决口的重大事故。刘统勋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真相,将情况如实向乾隆帝汇报。乾隆帝遂将高斌及其副手张师载以失察罪名革职。
征剿准噶尔筹调粮草
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命令清军征剿准部叛军。刘统勋又被调往巴里坤负责建立台站、转运粮草。二十年二月,北路、西路清军会师,进抵伊犁。虽然刘统勋从巴里坤运往伊犁的粮食源源不断,仍不能完全解决数万大军的粮草问题,因而在该年六月清军主力从伊犁撤回,只留下1500人驻守伊犁。
准噶尔酋长阿睦尔撒纳趁机发动叛*。驻伊犁将军班第战死,定西将军永常由木垒撤退。当时刘统勋尚不知道永常已经撤军,他认为,在清军主力回撤的情况下,仅靠一千多兵力是不可能守住伊犁的,为此他上疏建言: 主力军队抵达之前应暂时把军队撤至哈密,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此时的乾隆帝,正为阿睦尔撒纳的叛*及伊犁将军班第战死之事而震怒。刘统勋的建言简直是火上浇油。乾隆帝不问青红皂白把刘统勋与擅自撤军的永常一起逮捕治罪,不仅刘统勋在京的眷属刘墉等全都入狱,就连其家产也被查抄。对于贪官使用查抄手段无可厚非,对于因言论获罪的**为何也要抄家?无非是搜查证据。未必要搜出金银交公,其他一切违反皇帝意志的什么东西都可能是罪证。
后来,乾隆帝又下令释放刘统勋及其家人,退回抄家的财产。显然,抄家没有得到什么罪证。乾隆帝发谕令对刘统勋敢于建言又表扬了一通: “统勋负责粮饷、马驮,行军打仗是将军之责。若是模棱之人,对此事缄默不言,倒不至于获罪”,刘统勋之获罪完全是乾隆帝头脑发昏所致。他又说,“统勋在汉大臣中尚属奋勇任事”。刘统勋勤于职守,勇于任事,又是敢于说直话的人,此时乾隆帝头脑清醒时又喜欢他。知道对这种人不必打击,至少不能无缘无故地逮治下狱并抄家。
会试主考官
乾隆帝又数次派他去审理**贪黩案,并对他所拟的判决予以同意。刘统勋又多次出典各省乡试,任会试主考 官。
治河务
乾隆二十一年,刘统勋被派往治河工地勘测,并取代被革职的富勒赫,主持完成加高堤坝的工程。一年后,他又前往徐州督修近城石坝。此时刘统勋已年近花甲,他事必躬亲,亲临治河工地、风餐露宿,保障了堤坝的质量与按时完工。有一次刘统勋去杨桥工地视察,那里加固堤坝的工程已经逾期一个多月,他询问误期的原因,有关人员解释说是由于柴火供应不上。刘统勋知道其中必有弊端,乃微服私访,结果发现几百辆装满柴火的车辆就停在路边。刘统勋一了解,原来是河员必须收取陋规才接受柴火,他们因无钱行贿,柴火即使运到此地也不能卸车。赶车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刘统勋立即回到工地,对有关河员进行严惩,杨桥堤坝很快就完工了。
刘统勋多年察看黄河、运河的河工,对河工症结当然有清楚的认识。与一般官吏多注重治工方略不同,他认为河工中的财物管理是治河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河工侵吞工程帑银的痼疾,刘统勋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对治方法。刘统勋非常清楚朝廷用于河工的钱款大多落入各级河工的腰包,这必然使治河工程的质量大受影响。从历史的经验看,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朝廷也无可奈何。尽管经常有几位河工因为**河费而受到严惩,但是制度性的**决定了官吏们总是可以逍遥法外。封建社会的法,对于异端,是法如深涧;对于贪官,往往是法如虚设。只要上下串通一气,风险也并不太大。河工用料制度形同虚设,河工们弄虚作假的本领大得很,“筑堤则削洪增顶,挑河则垫崖贴腮,买料则虚堆假垛”,另一种情况则是,河工常常以挥霍的方式把河费糟蹋了,实际效果也一样。从制度角度看,当时中国还没有成熟的会计制度和有力的监督机制,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河工中**和浪费现象,历年的河费不断加重着朝廷的财政负担。
家世背景**次迁徙之谜
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记载,到了1370年时候,按照政府**的规定,安徽宿州砀山县大刘村刘氏的一支,在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就从大刘村里搬了出来。 这里我要说一句,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的记载,率领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刘氏一支响应政府号召,进行**的应该是刘思源。但是,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它属于一百多年以后的追记,是非常不准确的。
他们搬到了哪里呢?刘氏众族人一行循道迤俪北去,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处,打量了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只见这里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树木繁荫。涧泉边参天古树上,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象一只传说中的凤凰……果真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在这儿定居下来。后人为这里取名喜鹊窝。 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的刘氏众族人,就搬到了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当然,这在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并没有记载。 其实从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搬到山东的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从路程上来说并不遥远,这个徐州的砀山现在归安徽。它的砀山县大刘村北面就是山东,东面就是江苏,它的西面就是河南,他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他这个地方是四省交界处,所以他搬到山东是很近的路程。
刘墉的祖先就这样搬到了日照,这是在1370年。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刘氏家谱(注:2003年在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卜落崮村刘禄后人处发现),记载了这一历史情况,记下了这一刘氏家族的大事:
“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来久矣……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徐刘)*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熙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雀窝”。
第二次迁徙之谜
时间到了天顺年间(1457~1465年),刘家人丁日盛。但是一场意外的火灾,几乎烧掉了家里面的一切。那时刘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庄北岭。留下刘氏兄弟五人:刘承源、刘思源、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
成化(明宪宗年号,1465~1488年)年间,刘氏兄弟五人面对日益兴旺的家族,面对日益狭小的生存空间,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
**、老大刘承源徙居安丘;
第二、老宅西移,改称草涧,由老二刘思源从喜鹊窝向北约一公里处的大槐树北侧,搭盖草棚居住下来;
第三、老三刘接源迁居邱前;
第四、老四刘续源、老五刘根源迁莒县。
第三次迁徙之谜
后来,刘思源娶了本村张氏为妻,生下了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个儿子。1924年刘氏后代修建的一幢石碑证明了这一点。这幢石碑中记载到,“始祖思源公……生我二世祖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您说,这个家族是不是太大了?这可怎么办呢? 面对日益兴旺的家族,面对日益狭小的生存空间,刘思源再一次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让他的八个儿子们分开居住,四处谋求生路,只留四子刘禧与刘思源留守故里。刘福、刘禄二人同迁三庄刘家沟,刘寿迁刘家庄,刘诗迁大朱洲,刘书迁莒县(与他的叔叔刘续源、刘根源会合),刘忠迁临沂,刘厚迁沂水刘家店(后来刘厚的一个后代又迁居沂水卜全庄),刘禧仍然和父母仍住故里。刘思源病逝后,葬于老槐树底西北侧七米处。 古槐树下有了人气,长势更加旺盛,枝繁叶茂。古槐高50余米,粗四搂有余,树枝长达三十余米,直径60多公分。偶尔一年,它竟没发一新枝新叶,村人以为枯死,然而第二年却又生出新枝叶,郁郁葱葱,村人甚感神奇,尊为神树。有人遇到不测,携老带幼,前来老槐树底烧香磕头,祈求老槐树大显神灵,消*灭灾,保佑平安。遇到天旱、遭蝗虫或遭瘟疫,人们总是给老槐树披红挂彩,烧香祭奠,鸣放鞭炮,祈祷神树降福人间,免灾除*,保佑太平。
重要记事1753年9月,铜山一带黄河决口,他奏陈疏防之策,绘图以进。朝廷据图令其随地规划堵御。黄河复归故道,朝廷嘉其绩,令与策楞、舒赫德一并叙升。他十视河坝,两修海塘,前后奏章数十起,皆中机宜,剔除积弊,利于民生。河南百姓为之立祠于黄河南岸。
1754年,朝廷加刘统勋为太子太傅。协办陕甘总督事务,赐孔雀翎。朝廷命他巡视巴里坤、哈密驻兵,正遇睦尔撒纳(回部首领)兵扰伊犁;定西将军永常自木累退师巴里坤。他据此上奏,请弃巴里坤,退守哈密。朝廷震怒,即行革职押解回京。其子亦被拿交刑部,家资充作军用。未几,从宽免罪,命他以司员办理军需,效力赎罪,1756年补授刑部尚书,发还本籍家产。
1757年5月,云南巡抚郭一裕怂恿总督恒文购金制�r,他受命前往审查。得实后,皇帝赐恒文自尽,令将一裕发往军台效力赎罪。12月晋太子太保。翌年正月,迁吏部尚书。1759年2月,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由他往查,按律被斩。又与巡抚塔水宁会审山西归化将军保德、同知世图侵吞公款案。奏议如实,保德受斩。
1761年,他受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继又兼管兵部事务。1763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尚书房总师傅。1765年,兼管刑部事务,充国史馆总裁。
1768年12月,他70岁,乾隆帝赐御书赞元介景匾额。1773年任四库全书总裁。是年十一月十六日(12月29日)卒,年75岁。有子墉、孙�I之。著有《文正公诗集》。
家原有田数十亩,茅舍一处,服官50年,未增尺寸。及卒,乾隆皇帝悲痛异常,当日亲临祭奠,晋赠太傅衔,赐祭葬,入祀贤良祠,谥文正。柩归故里前,
诏令沿途20里以内的文武**,均至灵前吊祭。
历史评价刘统勋一生为官,堪称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在贪黩好货,渔色无厌的官场之中可谓清风独标。他为官数十年,几乎都在京为官,累主会试及顺天乡试,门下宾友从无一人夤缘得利,经他之手所取之士,虽已列仕版,却多不识面,这在鄂尔泰、张廷玉各擢私人,党同伐异的情势下,尤称难能。清朝的官俸极其微薄,外放的地方官还能在任所大捞其油水,京官身在是非窝,迎来送往,酬酢唱和,处处要“阿堵物”开道,仅靠官俸,糊口尚且勉强,如何能在那万丈红尘之中久持?其实,京官的收入大部分靠的是在地方任职的同乡们逢年过节“孝敬”的礼金或实物。清末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就曾于某年岁暮以贺岁为名一次给一个同乡京官送过数万两礼金。如此这般,互通声息,倚为党援,好处多多,自不待言。刘统勋当了几十年京官,久居相位,为乾隆所倚任,希图攀缘骥附之人真不知凡几。对那些怀慝之人,他毫不姑息,史载:“尝有世家子任楚抚,岁暮,馈千金。刘呼其仆人,正色告曰:u2018汝主以世谊通问候,其名甚正。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留赠故旧贫窭者。u2019”“有赀郎昏夜叩门,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u2018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u2019其人嗫嚅而退。”有赀郎者,富家**因家财多得拜为郎也,素为所恶。刘统勋两袖清风,一芥不取,清贫之状可想而知,以致他去世之后乾隆亲奠其门,门闾湫隘,不得不却舆盖然后入;回至宫内,感其俭素,“流涕谓诸臣曰:u2018朕失一股肱!u2019既而曰:u2018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u2019”
刘统勋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身后遗有二子,其一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墉,墉字崇如,号石庵,也是一位股肱之臣。他之得享大名,并非如后世故老相传与和�|斗智而来,他之名震一时,乃是因为他的书法,为世盛誉,论之者以为“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莫测其高深。”诚然,他秉承乃父之风,也是一个清官。
中国过去的封建官场,对于“谥号”极其重视;“谥,行之迹也。”,“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其精神与一字褒贬的春秋大义一脉相承。臣下的谥典,例由礼部奉准后,行知内阁撰拟。得谥文者,拟八字,由大学士选四字,不得谥文者,拟十六字,由大学士选八字,恭请钦定。清朝礼制尤重“文”字,“正”字,唯有翰林出身或官至大学士者,方得谥“文”,而“正”字尤为难得;“文正”二字联璧,更非臣下所敢擅拟,无特恩不得用。清自天命建号,至宣统退位,共二百九十六年,芸芸众生,衮衮诸公,得谥“文正”二字者,不过汤斌、刘统勋、朱��、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而已,是乃国重明器,彰显名臣风范也。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刘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计天下利,得万世名!
史籍记载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先后入值南书房、上书房,累迁至詹事府詹事;詹事府本为辅导东宫太子的专署衙门,雍正实行秘密建储法之后,改为“文学侍从”或掌经史文章之事,詹事是这个衙门的堂官。乾隆临朝,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乾隆二年,授刑部侍郎名衔,仍留浙江。乾隆三年还朝。四年,丁母忧。六年,起复原官为刑部侍郎。服满回京,特授督察院左都御史。何言“特授”呢?这要从督察院的职司说起,督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职掌为监察**得失,纠失检奸,弹举官邪,集监察、弹劾、议政为一体,左都御史是督察院的最高长官,为九卿之一。乾隆初政,鄂尔泰、张廷玉两家门第鼎盛,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结党成群,营私舞弊,乾隆施政,颇多掣肘。刘统勋为人持正,素不阿附,置于督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正是为了他便于建言,以制衡鄂、张,及渐有权相之势的讷亲。果然,刘统勋上任未久,即上疏攻张廷玉、讷亲。
疏言
“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窃闻舆论,动云u2018张、姚二姓占半部缙绅u2019,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姚氏与张氏世婚,仕宦者姚孔�等十人。二姓本桐城巨族,其得官或自科目荐举,或起袭荫议叙,日增月益。今未能遽议裁汰,惟稍抑其迁除之路,使之戒满引嫌,即所以保全而造就之也。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
于讷亲则云
“尚书公讷亲年未强仕,综理吏、户两部。典宿卫,赞中枢,兼以出纳王言,时蒙召对。属官奔走*后,同僚亦争避其锋。部中议覆**,或辗转驳诘,或过目不留,出一言而势在必行,定一稿而限逾积日,殆非怀谦集益之道。请加训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
讷亲时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奉旨如大学士管部之例,协理户部,同时身兼领侍卫内大臣及军机大臣等职,乾隆初年独蒙召对,一人承旨,权势之炽,可想而知。百官争走其门,唯*滞后,独刘统勋清流其间,敢于上疏言其非,人品可见一斑,乾隆亦称知人善任了。
一疏既上,乾隆谕云
“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今既有此奏,则二臣并无声势能箝制僚�u可知,此国家之祥也。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大学士张廷玉亲族甚众,因而登仕籍者亦多。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但治事或有未协,朕时加教诲,诫令毋自满足。今见此奏,益当自勉。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侯朕裁定。”
历代帝王,对于自树朋党者,素有所忌,乾隆对张廷玉和讷亲一时并无裁抑,是他的帝王心术,并不代表对他们有格外之恩遇,相反,他将刘统勋的上疏宣示廷臣,警戒之意,不言而喻。为防止大臣各树朋党,形成党援之势,乾隆自必培植亲信辅弼,而他所培植的亲信辅弼,当以刘统勋为首。
刘统勋一生为官,与河务结不解之缘。乾隆十三年,同大学士高斌巡查山东赈务,并勘河道。时运河盛涨,刘统勋疏浚聊城引河,分运河之水注海。德州哨马营、东平戴村二坝,皆令改低,沂州江枫口二坝,待秋后培高,使水有所泄。乾隆十八年,江南邵伯湖减水二闸及高邮车逻坝决口,刘统勋偕尚书策楞前往视察,查得河道**亏空公帑情事,据实上疏,河道总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被**,侵帑诸吏,并遭严惩。同年九月,铜山小店汛河决口,刘统勋又查办一批**渎职的墨吏,亲自驻守铜山监督塞河,到十二月,工程告结。乾隆二十一年六月,铜山县孙家集黄河漫溢,河务总督富勒赫因无能去职,刘统勋暂摄其职,督促修堤诸事,至冬方始告竣。乾隆二十六年秋,河南祥符、杨桥等处,黄河漫溢,水退后修筑堤防,河道官吏以刍茭(干草)不敷为辞,百般怠工,刘统勋情知有异,微服私访,见大小车数百辆满载刍茭,皆驰装困卧,问其故,则曰官吏索贿不成,拒而不收。刘统勋遂缚当事官吏,论罪当斩,因巡抚等人求情,方免其一死,杖责而罢,而刍茭一夕之间尽收,一月之后,工程始毕。按,自乾隆元年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始,至乾隆三十四年复勘疏运河,凡三十余年,刘统勋皆参与河务,擘画筹谋,兴利除弊,可谓治河能臣。
乾隆十七年,诏命刘统勋入军机处行走,所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至此,刘统勋为真宰相矣。《清史稿》有云:“胜此任者,非以其缜密,则以其通敏。缜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滞,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刘统勋之见契于乾隆,尤在其决疑定计之能。史载:“户部疏论诸行省州县仓库多空缺,上欲尽罢州县吏不职者,而以笔帖式等官代之。召统勋谕意,且曰:u2018朕思之三日矣,汝意云何?u2019统勋默不言。上诘责,统勋徐曰:u2018圣聪思至三日,臣昏耄,诚不敢遽对,容退而熟审之。u2019翌日入对,顿首言曰:u2018州县治百姓者也,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u2019语未竟,上曰:u2018然。u2019事遂寝。”事在乾隆三十八年,为其缜密通敏,决疑定计之证。
其他信息居礼士胡同
礼士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东侧。明代属思诚坊管界,清代属镶白旗辖区。
礼士胡同在明代旧称驴市胡同,相传因曾有卖驴的市场而得名,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述驴市胡同又称骡市,清末改称礼士胡同。现在礼士胡同里最为醒目的宅院是位于胡同中部的129号大宅门,有人以为那是清代**刘墉的故居,其实不是。据北京市东城区文物局1991年出版的《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东城卷》记述,礼士胡同129号为“清末武昌知府宾俊宅,其子锡琅败家,将宅出售,……后该宅又卖给一位大律师江颖,时间不长,转手卖给天津盐商李善人之子李颂臣。李颂臣买来后,请朱启钤的学生重新设计,建成今日规模。解放后,此处曾作为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后又为中国青年报社社址。
清末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述:“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刘文清就是刘墉,文清两字是刘墉死后朝廷赐予的表彰性谥号。但是先于刘墉入住驴市胡同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清代礼亲王昭��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规定北京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都住在外城。那里不仅地势低洼拥挤,而且租房时房主经常要抬高租金,因此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在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受赐居住于驴市胡同西口,南北有两个小院都是他家的房屋。
《清史稿·刘统勋列传》记述,刘统勋是山东诸城县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乾隆元年(1736年)升任从二品内阁学士,历任侍郎、尚书、军机大臣、直至正一品大学士。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四川西部的大、小金川叛*时,因军事僵持不下,刘统勋屡次建议撤兵。后来,金川战事失利,主将温福战死,乾隆皇帝征询刘统勋意见时,焦急地问道:“朕烦懑无计,用兵乎?抑撤兵乎?”刘统勋回答,失利以前早就该撤兵,但失利以后断不可撤兵。刘统勋保荐前方的副将军阿桂领兵再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又有一次,户部奏称各省州县仓库多有亏空,乾隆皇帝想要全部罢免那些不称职的州县官,用满人笔帖式(相当于文书官)充任。他对刘统勋说:“朕思之三日矣,汝意云何?”刘统勋回答:“这个问题您尚且思考了三天,我不能立即做结论,待我仔细研究后再答复您。”次日,刘统勋以“州县治百姓者也,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的理由反驳了乾隆皇帝的意见,乾隆皇帝欣然接受。当时满人属于特权阶层,不算百姓,百姓泛指**。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的一天早晨,刘统勋乘轿上朝来到紫禁城东华门外,轿夫忽然察觉轿子倾斜,掀开轿帘一看,刘统勋已经死去。乾隆皇帝闻讯急派尚书福隆安送*急救,但已不及。《啸亭杂录》记述,乾隆皇帝亲临驴市胡同刘宅祭奠时,因刘家门庭矮小,轿子抬不进去,只好将轿子顶盖拆下才抬进刘家。《清史稿》记述,乾隆皇帝“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此后,刘统勋的儿子刘墉和孙子刘环之也住在驴市胡同。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历任知府、巡抚、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大学士。刘墉85岁去世,《清史稿》说他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刘统勋次子刘堪的儿子刘环之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历任户部尚书、顺天府府尹,后因政务不熟被嘉庆皇帝降职。
**形象
2004年《大清官》 高明 饰 刘统勋
2006年《天下粮仓》王庆祥 饰 刘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