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1938.9.29- ),男, 天津市人, 中医内科学专家, 教授,主任 医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生态与中*资源研究所所长 。1962年毕业于 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教育、医疗近50年,主要研究方 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对缺*性中风与*管性痴呆等病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症、痰热腑实证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显著提高了疗效。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5篇,培养博士生51名、博士后18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5月被授予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2012年6月被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
个人成就中医*学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中医*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资源学院教学质量与学位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物与中*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大学中*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典委员会委员。
王永炎院士是中医*学家,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先后主持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和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课题等20余项。通过对缺*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研究设计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临床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99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的中医*基础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学术影响。
他还主持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依托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中医*标准化研究中心,在规范全国中医*名词术语、诊疗指南及引领中医*国际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近年来,王永炎院士倡导中*资源学的研究,并亲自担任北师大资源学院教学质量与学位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物与中*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大学中*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引领了道地*材的分子鉴定及其气候、生态要素等方面的研究,为中*资源的品质优化与可持续利用作出较大贡献。
在“一手抓临床、一手抓科研”的思想指导下,为了能够在预防和治疗甲流的同时收集到**手的科研数据,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和科学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基础性资料,王永炎院士组织全国力量申报《中医*防治传染病行业专项》,并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目前,该专项已获立项资助。同时,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成立的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研究所,负责组织协调行业内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王院士在其中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
1、作为中医*“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组长,有力保证了中医*在2009甲流应对中的早期介入、积极参与。在2009年甲流*发后,迅速组织中医*专家进行多次论证,总结甲流中医证候特征,制定并更新四版《中医*防治甲型流感》诊疗方案,为全国范围内中医*及时、安全、有效应对甲流提供指导,确保了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发挥。
2、作为2009年中医*行业科研专项负责人,有效组织了中医*防治甲流等传染病的系统研究与体系建设。2009年9月,针对甲流在我国的*发与流行,国家中医*管理局及时启动了中医*行业科研专项――“中医*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以下简称2009年行业专项),开展甲流、手足口等传染病的中医*系统研究。王永炎院士作为专项负责人,积极组织承担单位系统开展了中医*防治甲流等传染病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及时总结了不同传染病证候特征,肯定了中医*疗效,研发出有效中*并明确了作用机理,提高了中医*防治传染病整体研究水平。其中,中医*治疗甲流研究结果在美国《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不仅肯定了中医*疗效,也推动了中医*走向世界的进程。此外,在全面开展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的同时,王院士还强调专项的中医*防治传染病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中医*防治传染病人才队伍与41家覆盖全国的中医*中医*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有效推动了中医*防治传染病体系建设;
3、作为“中医*应急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组织中医*专家在手足口等疾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中发挥指导、保障作用。甲流*发后,蜱传疾病、超级细菌等传染病也频繁出现,王永炎院士未雨绸缪,每次都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应对,在疾病流行前制定中医*防治预案,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2011年12月27日,中医*应急专家委员会成立后,作为主任委员,王院士针对今年手足口发病抬头的趋势,及时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医*防治手足口方案,为中医*积极应对进行了充分准备。
4、作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合作”首席专家,积极推动军民融合与军地传染病保障体系建设。2012年2月18日,为完善中医*防治传染病体系建设,在王国强副部长的倡导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与***302医院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了“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王永炎院士作为首席专家,在会后第3天即组织军地两方专家落实战略协作具体工作,建议并成立军地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联合办事组,确保军地融合工作的实际开展与相关体系建设的进行。
王永炎院士带领专项项目组从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筛选、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等方面开展中医*预防传染病的研究,以“平战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打造中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反应队伍,从而为建立快速、准确、科学、有效的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体系模式及其实施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保证公共卫生、人民健康和国家利益发挥中医*应有的作用和贡献。
全国人大**。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学位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物与中*资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中医*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从事中医内科医疗、科学研究、教育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风病与脑病的研究。
王永炎院士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防治中风、老年期痴呆等攻关课题,国家教委(90)(96)博士点和国家新*开发基金等部级以上课题8项;WHO科研合作项目“脑*管的中医康复”。是全国急症必备用*“清开灵”主要研制者之一。
通过对缺*性中风系统临床研究观察,王院士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
他主持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已经被推广试行,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并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了深化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学科的科学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中医学术与管理规范的研究上,他参与并主持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的制定,并经再次修订后实施。现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其承担的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均关系到中医*健康产业的进步和中医*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1986年以来他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立夫中医*优秀著作奖”。先后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社会上有不少人说中医是“慢郎中”,王永炎不这样看。他说:“中医既善于对一些慢性病的调理、调和、调养,同时在病*病、病*感染一类的病,比如,病*性的脑炎、病*性的肺炎,这样一些急性病,还是有中医的一些优势。”所以,在毕业以后他就选择了急性病的科研课题。
慢条斯理的中医通常很难同急性病联系在一起,选择易于突发的脑*管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王永炎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挑战。几年前,他主持研制的清开灵注射液在预防抢救和治疗中风病方面终于取得了突破。
当然有些疾病在抢救的环节当中,中医有优势,那应该发挥中医的优势。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后来他又搞了静脉注射液。在最多的时候,东直门医院有十四种静脉注射液,可以进静脉的,抢救的时候运用。那就是说有解*的、清热的,也有凉*的、化淤的,防止病情恶化。那么,通过这样,在急病的抢救方面,也可以说摸索了一个途径。
1962年,王永炎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在东直门医院从医20年后又重返母校,就任北京中医*大学校长,虽然他是**批用现代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中医,但他始终念念不忘,在毕业之后和一代中医名家董建华的那段颇具传统色彩的师生之缘。
董建华老师是怎样带他呢?一上来就强调养成教育,董老师是从要求写字,而且要求抄稿,每天能抄一万。是从要求如何接待病人,如何对人对事,加强养成教育。而且在养成教育培养的过程当中,建立了师生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跟老师一块儿工作,向老师学习,潜移默化,不断地加深。
王永炎一直认为,他之所以能在行医生涯中取得相当的成就,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受惠于几位前辈老师的提携。
王永炎遇见的两个老师,都是肯让的,他就出来了,他也不见得比别人聪明多少。董老师可以说在六十几岁,还完全可以再做的时候,他把中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的主任委员提名让王永炎去做。王玉川老师在六十岁刚满的时候就提出来,国务院中医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让王永炎去做,当时他都担心自己挑不起来这个担子,但老师鼓励他,认为通过锻炼只要认真去做,只要尊敬长辈,团结中年一代,还是可以把工作做好的,这一点他感触很深。
今年的3月25日是王永炎的60大寿,当年的学生如今已经是20多名医学博士的导师。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他和**们正在进行一个关于脑*管病的中医康复科研合作项目。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王永炎时常感慨,任重道远。
中医*的现代化和中医*走向世界任务是繁重的,道远就是它不是我这一代人能完成的,但是我这一代人起步了,同时应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后人延续着这条正确的方向往下走,会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