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 高启 - 个人简介 高启(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启 - 人生历程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腰斩。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后的《太白三章》之三:"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骨。"实际上是讥讽明朝新贵的。但高启思想比较复杂,他也写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极的诗,未能摆*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犬随春□女,鸡唤晓耕人"等句,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诗作。他的散文,独创性不多,但《书博鸡者事》一文很有光采,它塑造了一个敢同豪绅斗争的义勇少年形象,语言凝炼,情节动人,有唐人传奇之风。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

后因为文章触犯朱元章,被腰斩与南京城!据传说高启被腰斩后并未死去,但是朱元璋亲自监斩,高启被拦腰截断后,用手蘸自己的*连写三个"惨"字.自此后朱元璋夜夜做噩梦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高启 - 经典作品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牧牛词》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输租卖我牛。

《养蚕词》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咏梅九首》(选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客中忆二女》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摘 要:高启以诗著称,且兼长众体,摹拟取法,不限于一代一家。曾被推为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毛泽东称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并于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六日,以道劲潇洒的毛体草书,录写高启诗《梅花》九首之**首:“琼姿(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高启 - 高启之死 高启这位当时最有声望的诗人竟被以腰斩之刑处死,是一个****,由此朱元璋向不愿顺从的士人发出了明确的警告。这一惨剧加速了明初士风的转变。 就是高启,他后期的诗歌已不可能具有《青丘子歌》所表现出的高昂自傲的人格精神,其它一些个性不如高启强烈的文人,更不得不顺从命运的播弄,但他们同样感受着痛苦的人生经验。 明朝初年,朱元璋对苏州这座城市一直耿耿于怀。朱元璋当年打苏州化了大力气,攻下苏州后,下令将江南富民十四万户强制迁到其老家安徽临濠,其中有著名的江南富室顾瑛。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苏州知府期间换了三十次,清朱彝尊考证过,“洪武中,苏守三十人”遭到“左谪”、“坐事去”、“被逮”、“坐赃黥面”、“坐法死”者就有14人。苏州知府在当时朝廷里,真不是什么好缺,洪武初年,朱元璋派陈宁任苏州知府。想到张士诚曾在苏州苦心经营了十一年之久,他一直担心苏州人怀恋张士诚,特意派了个厉害角色做苏州知府。此人就是陈宁,为政苛猛,为人阴险,人称‘陈烙铁’。陈宁很有才气,可对人太严酷,在苏州征赋税,曾经拿烙铁烧老百姓,才有“陈烙铁”的外号,连朱元璋也觉得他做的太过分,一次儿子陈孟麟看不过去,劝了几句,竟然被他活活打死,朱元璋想这家伙比我还狠*啊,对自己儿子都这样,能指望他对君父忠诚吗?这心思被陈宁知道了,*惧不已,于是与胡惟庸阴谋造反,最后被太祖诛*。 洪武五年,朱元璋改命魏观做苏州知府。魏观,原来在南京刚刚从国子监祭酒任上致仕,祝允明在《野记》里讲的更详细,朱元璋跟马皇后商量,该派谁去苏州,马皇后建议派魏观去,出宫前连马皇后也见了,还赐酒,皇帝亲自斟了酒,。这一宴会规格算高了,而著名的才子高启当时也在座。 明初高启**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朱元璋宴请魏观方时,他的职务是翰林,朱元璋当时心里就认为他不肯与新朝合作,别扭的很。天下人才他要招揽,做隐士是不允许的。他不知道,在朱元璋心目里,你放着户部侍郎这样的**不愿意做,已经是该死之人了。其实,即使愿意与新朝合作,小心伺候皇上,也未必有好结果。 高启是聪明人,十六岁就做隐士,不跟官场人物来往,所以觉得这顿酒宴不简单,自己很不舒服,宴罢,他夜宿龙湾,做梦,梦见自己父亲来了,手掌上写一“魏”字,说“此人慎勿与相见。”高启回到苏州后,果然按照梦中父亲的指点,隐居在甫里,从不进城,也不与官场来往。(《七修类稿》则说“又梦一人执其手书一“苏”字,嘱之曰:“尔必见*于此人。”后凡苏姓者,皆不接见。) 魏观学问好,待人平和,苏州老百姓很喜欢他,魏观要改造知府衙门,当时苏州府衙门实在太小,新朝初立,一切就简,到了洪武七年,魏观方就想再择地造新衙门。早先府治设在吴子城,张士诚据苏后,为在子城建造王宫,就将府治迁到胥门内的都水行司。这次重建衙门,一选,选了原来张士诚的旧皇宫原址,也就是今天锦帆路一带,并打算重开锦帆泾。锦帆泾是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作过一番治理,因为战争而大部淤塞。为方便古城的水上交通,魏观决定疏浚。这就遭来了蔡本的猜忌。 文武衙门的设置本有规矩,可蔡本不这么想,这明显是要压我一头啊,流言马上传到朱元璋那里,说这个动作不仅是造楼堂馆所,而且是“心有异图”啊,他还检举,高启不肯做皇上的**,苏州知府造间房子却卖力的很,还写了“上梁文”,其中的话大逆不道,说什么“龙盘虎踞”,这不是要谋反嘛。朱元璋疑心本来就重,就派了个张御史来调查。张御史也是人才,居然化装成一个工匠混进里面,和大家一起做搬运杂活,看来起劲的很。等工程完毕,魏观方很随和的人所以请大家一起喝酒,敬酒一圈,就是这个御史扮演的小工没喝,当时也没在意,果然,当天,高启洋洋洒洒写的《上梁文》,其中真有“虎踞龙蟠”字样。张御史一看,可以了,就回去跟朱元璋报告,检举魏观在苏州伙同高启,“兴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是在为张士诚招魂。朱元璋不由动了*心。 一个文坛领袖,一个开国元老,一腰斩,一砍头。现在看,张御史也是乖巧人,不但手段了得,是后来锦衣卫特务的前辈,而且知道朱元璋的心思,葬送了两人性命。高启的这个梦谶终于实现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九岁。后人评价,魏观是陪高启送葬,因为朱元璋对高启早就动了*机。一种公认的说法是文字狱,因为他写了《题宫女图》一首得罪朱元璋,诗云: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梦有谁来?高启临刑,有“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自知清彻原无愧,盍请长江鉴此心”的绝命诗。 高启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 高启 - 相关链接

1:http://.wuys./lit/txt/060.txt2:http://.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8065.shtml3:http://jpkc.hutc.zj.cn/rwxy/gdwx/yuedushumu/ymq/41gaoqi.htm4:http://.cqvip./qk/81506X/200802/26479531.html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