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 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 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文宗尚儒术,以敬之代郑覃为国子祭酒。未几,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戴登科,时号“杨家三喜”。尝为《华山赋》以示 韩愈,愈称许之,一时传布士林。 李德裕对之尤为咨赏。爱赏文人,每每得其诗文,孜孜玩讽。雅爱项斯为诗,所至称之,斯由是擢上第。官至工部尚书兼祭酒,卒。敬之以文学名播当时,好与士类交接,韩愈、 刘禹锡、 柳宗元等比之为当代贾、马。李贺、项斯、濮阳愿皆为其忘年之交。敬之诗以 赠项斯一诗著名。《 赠项斯》诗以热情推奖后辈而名传至今(具见阿袁《唐诗故事. 逢人说项善何多》)。“到处逢人说项斯”,也是写实。所作《华山赋》最为驰名,尤为韩愈、李德裕所赏。《全唐诗》存录其诗二首、断句四。《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七首、断句六。
逢人说项善何多――不常有的伯乐一下子出现好几位
阿袁
人们常说“ 文人相轻”,这话固然有一定道理,因为它被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隐隐左右着。自从魏人 曹丕把它总结性地写进《 典论・论文》后,这种说法居然就越发有其“发展”的土壤了。所以历代都有大量的肆意扼*贤才的不幸故事出现,委实令人扼腕愤叹不已。但事实上,也有为数不少的贤明之士却是以提拔、掖引他人为乐事。大约公元820年左右在世的诗人杨敬之,就是其中一个极为难得的榜样。
虢州弘农人杨敬之,字茂孝,是著名诗人 杨凌的儿子。他曾任 国子祭酒这一教职;就在自己身兼太常少卿之职的那天,杨敬之的两位儿子 杨戎、杨戴也在同日登科,这事当时便被人们称为“杨家三喜”。而杨敬之曾把他自己写得比较得意的《华山赋》拿给了大文豪 韩愈看,韩文公读罢就极为叹赏,并当即向他人推荐杨;一时间,杨的大名便传遍了士林。另外,宰相 李德裕也颇为欣赏杨的文才,经常对人夸奖他①。只是颇为有趣的,关于这识贤荐贤之事,相比之下,此两位在中国历史上都将永垂不朽的人物却没有留下更值得后人缅怀的故事,倒是被韩、李二公所称赞过的这杨敬之先生,却留下了一个令后人为之叫好不迭的 熟语:“ 说项”②。
也许正是由于自身特别幸运之故吧,经常得到许多名流奖许的杨敬之,对于热心提拔后进文人也可谓不遗余力。一旦见到写有好诗文的青年人,他就一个劲儿地把玩,欣赏,然后便向他人极力称许,推荐。要知道,在唐代的名利之途上,“ 知名度”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使人在官场甚至一生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文人就是凭借它作为晋身之阶而垂名后世的。青年诗人 项斯正是以他横溢的才华得到了杨的赏识和推荐,并很快*颖而出。
江东人项斯,字子迁,开始时在朝阳峰隐居。在此期间他用功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好为国家多作贡献。然而,他居然孤独地度过了30来年而未能如愿。但他就是能耐得住寂寞,依然在山泽间从容啸咏不辍。 文宗开成年间(836年~840年),项斯的声名已是不小了,而且他也很受著名诗人张籍的称赏。唐代诗人爱写送宫人入道诗,尽管 汗牛充栋,却都不怎么出色;只有项斯的该类诗作是属 拔尖儿的③。其诗有云:
愿从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初戴王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日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④
一天,国子祭酒杨敬之一见到项斯包括上诗在内的诗文作品,当即便大为赞赏;同时,他还 按捺不住兴奋地写了一首诗赠给项斯――
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善,到处相逢说项斯!⑤
如此一来,项斯的名声就更大了。不久,他便考取了进士,而且他的排名还在许多人之前;应该说,这跟杨的大力推荐是分不开的。然而,令人遗憾得很,项斯后来的官运并不怎么 亨通,仅仅做到润州丹阳县尉而已;而且,他在任上时便去世了。只是令人庆幸的,后世却因杨敬之这赠诗中的语词概括出一个熟语“说项”来让人们长期使用着;亦即“说项”是向人说好话, 讲情的意思。如此一来,这被人们一再说着的项斯的 在天之灵,或许也能 聊以**吧。诚然,我们真的好希望世界上多一些像杨敬之这样的人,那就是广大文人乃至所有相关人士的幸运了,因为这将使那些负有才华而未能得到很好待遇的读书人,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这样做的人,却是需要有很好的眼光和很大的度量的。你能说这不是吗!?
阿袁按:① 李氏时常讽赋之事,具见《 北梦琐言》卷七。② 说,音“税”。③ 宋代大文豪兼大诗人 王安石在选辑唐诗此类题材时,便仅选项斯此一首,具见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刘克庄《后村诗话》载以为项斯此诗“未*唐体也”。而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亦以为“此题唐人诗无佳者,此篇差胜。”④ 日,《唐诗别裁集》则作“旦”。⑤ 此诗首尾两句,通常版本作“几度见诗诗总好”及“到处逢人说项斯”,可参见《全唐诗》;而本文所录诗则据唐人 李绰《 尚书故实》。又及,以上录自阿袁(即 **远)《 唐诗故事》一书(2006年 九州出版社出版)引。
野史逸闻 唐阙史杨敬之
杨敬之生(生原作任。据明抄本改。)江西观察使戴。江西应举时,敬之年长,天性尤切。时已秋暮,忽梦新榜四十进士,历历可数。寓目及半,其子在焉。其邻则姓濮阳,而名不可别。即寤大喜,访于词场,则云有濮阳愿者,为文甚高,且有声誉。时搜访草泽方急,雅在选中。遂寻其居,则曰闽人,未至京国。杨公诫其子。令听之。俟其到京,与之往来,以应斯梦。一日。杨公祖客灞上,客未至间,休于逆旅。有目远来者,试命询之,乃贡士也。侦所自,曰:"自闽。"问其娃,曰:"濮阳。"审其名,曰:"愿。"杨公曰:"吁!斯天启也。安详有既梦于彼,复遇于此哉。"遂命相见。濮阳逡巡不得让,执所业以见。始阅其人,眉宇清朗;次与之语,词气安详;终阅其文,体理精奥;问其所抵,则曰:"今将僦居。"杨公令尽驱所行,置于庠序,命江西与之朝夕同处。是冬,(冬原作各。据明抄本改。)大称濮阳艺学于公卿间,人情翕然,升第必矣。试期有日,而生一夕*卒。杨公惋痛嗟骇,搜囊其贫,乡路且远,力为营辨,归骨闽间。仍谓其子曰:"我梦无征,汝之一名,亦不可保。"明年,其子及第,而同年无濮阳者。夏首,将关送于吏部。时宰相有言:"前辈重族□望,轻官职。竹林七贤,曰陈留阮籍、沛国刘伶、河间向秀,得以言高士矣。"是岁慈恩寺题名,咸以族望。题毕,杨闲步塔下,仰视之曰:弘农杨戴,濮阳吴当。恍然如梦中所见。(出《唐阙史》)
译文杨敬之的儿子就是江西的观察使。江西应举时,杨敬之年龄大了,心中十分急切。这时正值晚秋,他忽然梦见新榜上公布的四十名进士,历历可数。他刚看了一半,便见到了自己儿子的名字。儿子后面的那个姓濮阳,而名字看不清。他醒来之后大喜,寻访于读书人集中的地方,人们说有个叫濮阳愿的人,文章写得特别好,且颇有名气。当时朝廷急于遍访山林草泽的高人逸士,早已经是被选入试的秀才了。于是,杨敬之找到他住的地方,那人说自己是福建人,从未到过京城。杨敬之嘱咐儿子说:"你听好了,等你到了京城,要和他往来交朋友,我的那个梦才能应验。"杨敬之在灞上送客,客人还没到,在旅馆里休息。这时,有个人从远方而来,杨敬之试探着询问,才知道他是个贡士。又问他从哪里来,回答说福建。"你贵姓?""我姓濮阳。""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愿。"杨敬之长叹一声道:"真是苍天有灵呵。不然,怎么会做了那样的梦,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呢?"随即让儿子来见。濮阳有些顾虑尚犹豫不决时,杨敬之之子杨戴已经带着书本进来了。他开始观察濮阳其人,只见他眉清目秀;再谈话,只见他谈吐稳健。最后,又翻阅了他的文章,写得十分精妙。杨敬之问他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回答说就准备住在这里。杨敬之把他的随从都打发走了,将他安置在学校里,命儿子跟他朝夕相处。这年冬天,杨敬之称赞濮阳学问高深,完全可以与公卿们相比,如果天理和人情相合,他一定能够及第。不料,就在考试前几天,濮阳却在一天晚间*病而死。杨敬之又是惋惜又是惊骇。在整理遗物时,杨敬之才发现濮阳几乎一无所有,而且离家乡又相当远,经过一番奔走,才将他的遗骨送回了福建。然后,他对儿子说:"我的梦不灵,你的这一名,*怕也保不住了!"第二年,他的儿子考中了进士,而没有濮阳的名字。初夏,将公文送到吏部之后,宰相说道:"前辈重族有名望,声名显赫,轻官职的。号称竹林七贤,如陈留的阮籍,沛国的刘伶,河间的向秀等,才被人称为高士呵。"当年,到慈恩寺题名,每个中举的人都写的是自己的族望。题完之后,杨敬之在塔下散步,抬头看了一眼后说:"弘农县的杨戴,濮阳县的吴当,真是恍然如当年梦见的一样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