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泰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陈运泰,地球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潮阳,生于福建厦门。1962毕业地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运泰 - 人物简介

陈运泰,地球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潮阳,1962毕业地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运泰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从1970年代开始他利用地震波、地形变、重力等方法综合研究发生于我国的大地震的震源过程,开创了我国震源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1980年代,他在地震震源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对地震破裂的模式、地震序列的模拟做出了的贡献;1980年代以来,他积极倡导和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开展天然与人为地震的近震源观测与研究及其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应用的研究,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从小地震直至大地震的震源过程,增进了对地震破裂过程时空复杂性了解。

陈运泰 - 工作经历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78至1982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2年3月至今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5至2000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1986年至今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1986至1991年,1995至2002年,副理事长。 1991至1995年,2002年至今,《地震学报》(中、英文版)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 1989至1991年任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副**。 1995至1999年任国际学术刊物《纯粹和应用地球物理》(PA鄄GEOPH)编委;

现任国际学术刊物《地震学刊》(JournalofSei**ology)编委(1998年至今),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执行局委员。

2000年至今任IUGG中国委员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至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陈运泰 - 研究领域

陈云泰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开创我国震源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对地震破裂的模式、地震序列的模拟做出贡献。

陈运泰 - 主要论著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200余篇(部),合著有《地球物理学基础》、《核*炸地震学概要》、《数字地震学》等。

陈运泰 - 荣誉奖项

《地震波理论及应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地震震源过程的理论研究》等7项成果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 1986年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7年获卢森堡大公授予的勋章。 《地震震源过程的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地震监测及其对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陈运泰 - 科学成就

中国现代地震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两次重要的飞跃,一次是60至70年代震源理论研究的引入和和地震波理论研究的广泛开展,另一次是80年代至今,数字地震学开始得到多方面的重视。前者在理论上完成了地震学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后者则将这种转化从理论变成实践。在这两次革命性变革中,陈运泰院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70年代,陈运泰以地震波理论和地震震源理论方面的一系列前沿性的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地震学的现代化:在地震波理论的研究中改进了70年代作为理论地震学热点问题之一的哈斯克尔矩阵方法;系统地发展了地震位错理论,并将理论结果运用于地震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震源过程中的“质量迁移”、“震前蠕动”等新观点;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80年代初,陈运泰在地震破裂动力学这一震源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从理论上和数值计算上对震源区不稳定性、地震重复性、地震断层的不稳定扩展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受到国际地震学界的瞩目,他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学刊》(Geophys.J.R.astr.Soc.)上发表的一系列成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他的《震源理论》是中国震源理论研究方面最早的、最系统的和最有影响的专著。

1981至1983年,陈运泰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访问研究。其间,他与国际著名地震学家诺波夫(L.Knopoff)一起,在地震震源的静态、准静态和动态裂纹模型,地震序列的动力学模拟等前沿性的理论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地震学界所瞩目。他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与中国地震学研究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深化了对地震成因、****和防震减灾的认识。他关于地震矩张量反演和震源过程的数字地震成像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地震的震源过程的研究,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在这一前沿领域的水平。

80年代起,陈运泰积极倡导和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这一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极大地促进了高技术时代的中国地震学的发展。他从1983年开始,负责主持我国**支用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装备起来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观测队伍的工作,十余年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观测资料,为改善国内外近震源强地面运动资料仍很缺乏的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指导下,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以其高质量的资料和高质量的管理水平被国际同行誉为“有记录以来最值得信赖的地震台网”。他**的中国-欧共体合作京西北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被国家科委确定为中外合作的“窗口项目”。在1998年亚洲地震委员会(ASC)学术大会(印度海德拉巴)上,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伏罗依德瓦(C.Froidvaux)特别介绍了陈运泰“把数字地震学引入一个地震大国”的贡献。在地震波传播研究方面,改进和应用了哈斯克尔矩阵法。在地震位错理论方面,提出了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数的实用方法;应用与发展了静力学地震位错理论;在国内最早综合利用地震波资料、"零频"资料和重力资料求得我国一些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过程中"质量迁移"、"震前蠕动"等新观点。 在地震破裂力学方面,定量地分析论证了滑动弱化在地震不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区介质的流变性对地震自身的重复性及地震序列类型的控制作用,介质与应力的不均匀性对于地震断层的不稳定扩展与地震辐射的控制作用。在地震强地面运动的观测与研究方面,获取了一批高质量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的记录;在国际上最早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记录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张量;用实际资料揭示了大、中、小地震破裂过程的复杂性。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170余篇(部),合著有《地球物理学基础》、《核*炸地震学概要》、《数字地震学》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