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阶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桓阶(?―221),字伯绪(《孙夫人碑》作伯序),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先为郡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孙坚战死之后,桓阶冒险求见刘表并索回孙坚*体。曹*平定荆州,因感其忠而任命桓阶为丞相主薄、赵郡太守。曹丕继位之后历任尚书令、虎贲中郎将、侍中,封高乡亭侯,屡为曹氏父子出奇谋,被视为寄命之臣。后来在生病期间升任太常,晋封安乐乡侯。死后谥号贞侯。

,人物生平 义助孙家

桓阶早年当过郡守的功曹史。太守孙坚推荐他为孝廉,后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桓阶因父亲去世返乡奔丧,正赶上孙坚在攻打刘表时战死。桓阶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刘表被他的义气所感动,就把孙坚的*首、灵柩让他带走了。

劝说张羡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与表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刘表带领荆州的人马全力接应袁绍。桓阶见到这种情况,就劝说太守张羡道:“不论干什么事情,采取什么行动,只要不是以礼义为根本,就没有不失败的。

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以前齐桓公就率领诸侯尊崇周天子,晋文公就追*太叔又收留周襄王,并帮助周襄王复了位。如今袁绍违背了这个道理,而刘表又紧随其后,他们走的都是自取灭亡的路啊。您一定要深明大义,明辨是非,保全福运,远离灾*,决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张羡问:“但是咱们现在又该怎么办才好呢?”桓阶说:“眼下曹*的力量虽然很弱,但是他仗义起兵,挽救朝廷的危亡,奉王命讨伐罪臣,天下人谁敢不服?如今您若能把四郡的力量联合起来,保住三江,等待曹*的大军,到时候里应外合,难道这不是一条出路吗?”张羡说:“好!”于是把长沙和周围三郡的人马都动员起来对抗刘表,又派出使者前去谒见曹*,曹*十分高兴。这时袁、曹之间的战事正接连不断,曹军一直未能南下,而刘表却加紧攻击张羡。张羡病死,长沙城被攻破,桓阶只得自己躲藏起来。过了很久,刘表又征召他做从事祭酒,还打算把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他。桓阶推说自己已有了老婆,拒不接受,接着又称病辞官告退了。

效力曹*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平定荆州之后,听说桓阶曾经为张羡出谋划策,认定他是个奇才,就征聘他做丞相掾主簿,在丞相府典领文书,参与机要。后又调任赵郡太守。魏国建立之初,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当时尚未确定太子,而临�侯侯曹植很受曹*的宠爱。桓阶就在曹*面前多次夸耀曹丕德*优良,年纪又比曹植大,适宜立为太子。不论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在单独召见的时候,桓阶都是这样劝说曹*,从始至终态度十分恳切。这时,大臣毛�d、徐奕因为刚直忠正,不纳私党,被西曹掾丁仪视为眼中钉,丁仪就多次在曹*面前说他俩的坏话,全仗着桓阶在一旁劝解、周全。桓阶在曹*面前夸奖顺时应世之臣,助成事情成功,匡救忠良,大都如此。桓阶以后又升任尚书,协助曹*处理军政要事,还主管着选拔人才的事务。

计破关羽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派徐晃前去援救,起初徐晃兵力不足,未能顺利解围。曹*打算亲自领兵南征,以救援曹仁,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大臣们讲了,问这样办行不行。大臣们都回答说:“你要是不赶紧去,这场战事必败无疑。”惟独桓阶说:“大王您认为曹仁等能不能完全由自己判断形势、处理战事?”曹*回答:“能。”桓阶又问:“大王是不是怕他和徐晃不尽心尽力?”曹*回答:“不是。”桓阶再问:“那您为什么还要亲自前往呢?”曹*说:“我只是担心敌**马众多,*怕晃等势力不如敌人。”桓阶说:“眼下曹仁等身处重围之中而能拼死守城毫无二心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境地和您距离遥远。人常说,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如今他们内有死争之心,外有强将援救,大王如果统率大军按兵不动,从容向敌兵显示我军的实力,哪儿还用得着担心失败而亲自前往呢?”曹*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统率大军驻守在摩陂。没过多久,蜀军就被打退了。

曹魏元勋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即位后,桓阶又被升为尚书令,成为直接对曹丕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事实上即成为宰相,封高乡亭侯,加侍中。他病了以后,曹丕亲自去看望,对他说:“我刚刚把我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和国家的命运寄托给你,你可要保重和努力啊!”后又晋封桓阶为安乐乡侯,食邑六百户,还把他的三个儿子都赐封为关内侯。因为桓�v是桓阶的嗣子,所以没有封侯,但是当桓�v病故之后,曹丕也追赠他为关内侯。

桓阶病势严重,曹丕又派使者传诏拜他为太常。桓阶死后,曹丕伤心得直流眼泪,谥封他为贞侯。桓阶的儿子桓嘉继承了他的爵位,桓阶的弟弟桓纂被任命为散骑侍郎,也被赐封为关内侯。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七月,桓阶得享从祀于曹*庙庭。

历史评价

曹丕:“吾方托六尺之孤,寄天下之命于卿。勉之!”

陈寿:“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

孙盛:“桓阶方��,有义直之节。”

萧绎:“荆南信多君子,虽美归田凤,清属桓阶,赏德标奇,未过此子。”

《三国志·魏书·桓阶传》:“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个人作品

《奏请追崇始祖》、《奏请具受禅礼仪》、《奏议受禅礼仪》、《奏请受禅》、(《艺文类聚》题《劝进表》)、《又奏》、《奏改服色牺牲》

轶事典故

上表正朔

自汉武帝改元太初开始,“正朔”便成为汉王朝承天之运的象征。东汉继承了这一传统。在这一传统影响下,曹魏自认为是代汉的新王朝,正朔、服色等如何确定便是统治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一点魏文帝曹丕受禅后即注意到了。《宋书·礼一》记载文帝黄初元年诏:“……《传》曰:u2018夏数为得天u2019。朕承唐、虞之美,至于正朔,当依虞、夏故事。若殊徵号,异器械,制礼乐,易服色,用牲币,自当随土德之数。每四时之季月,服黄十八日,腊以丑,牲用白,其饰节旄,自当赤,但节幡黄耳。其余郊祀天地朝会四时之服,宜如汉制。宗庙所服,一如周礼。”

诏书定曹魏为土德。“德”源自战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照五德终始说,德的变迁跟王朝的**气运是一致的,唐虞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汉为火德,曹魏继汉为土德,与唐虞一致,这样便远攀上了唐虞的正统。服色车马之制则在沿用汉代基本框架的情况下将主色改为与土德对应的黄色,不过其中最重要的正朔并未改易,理由是虞、夏相承而“夏数得天”。因此从总体上看,该诏书并未将正朔、服色这些新王朝的表徵完全确定下来,这跟当时天下分崩,**动荡以及魏文帝本人崇尚严刑峻法,不喜好这些有关。但这并不能满足公卿们的要求。

尚书令桓阶认为: “据三正周复之义,国家承汉氏人正之后,当受之以地正,牺牲宜用白。今从汉十三月正,则牺牲不得独改。今新建皇统,宜稽古典先代,以从天命,而告朔牺牲,一皆不改,非所以明革命之义也。”

“十三月正”是汉代以自己得人正,以十三月为正月。照三统说,继承人正的王朝应是地正,正朔、服色都应随地正而改易。但曹魏继承了汉的十三月正而却另定牺牲、节幡等“服色”,不合乎先改正朔再定服色的传统;并且郊庙朝会之服又沿用了汉代,亦不合自古以来的“革命”之义。这一建议反映了自两汉以正朔、服色为王朝气运之象征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服色从属于正朔,应该一同改易。

人物记载 三国志・桓阶传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 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 表举州以 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 不败者也。故 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反此,而 刘牧 应之,取*之道也。 明府欲立功明义, 全福远*,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 会绍与太祖 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阶遂自匿。久之,刘表辟为 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 蔡氏。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阶数 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又 毛�d、 徐弈以刚蹇少党,而为 西曹掾 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 将顺匡救,多此类也。迁尚书,典选举。 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 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二人 遗力邪?”曰:“不”。“然则何为自往?”曰:“吾*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贼遂退。

文帝践阼,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阶疾病,帝自临省,谓曰:“吾方托 六尺之孤,寄天下之命于卿。勉之!”徙封安乐乡侯,邑六百户,又赐阶三子爵 关内侯。�v以 嗣子不封,病卒,又追赠关内侯。后阶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薨,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子嘉嗣。以阶弟纂为散骑侍郎,赐爵关内侯。嘉尚升迁亭公主,会嘉平中,以乐安太守与吴战于东关,军败,没。谥曰壮侯。子翊嗣。

演义记载

《三国演义》第七回登场。 孙坚帐下军吏。坚为刘表攻*,其*在彼。阶因与刘表有旧,自告奋勇前往以 黄祖换坚*。任务完成后被刘表送回。

原文:

吕公勒回马来战孙坚。交马只一合,吕公便走,闪入山路去。坚随后赶入,却不见了吕公。坚方欲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下, 林中*箭齐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吕公截住三十骑,并皆*尽,放起连珠号炮。城中黄祖、 蒯越、 蔡瑁分头引兵*出,江东诸军大*。

黄盖听得喊声震天,引水军*来,正迎着黄祖。战不两合,生擒黄祖。程普保着 孙策,急待寻路,正遇吕公。程普纵马向前,战不到数合,一矛刺吕公于马下。两军大战,*到 天明,各自收车。刘表军自入城。

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箭射死,*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在彼,安得回乡!”黄盖曰:“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公*首。”言未毕,军吏桓阶出曰:“某与刘表有旧,愿入城为使。”策许之。桓阶入城见刘表,具说其事。表曰:“文台*首、吾已用棺木盛贮在此。可速放回黄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桓阶拜谢欲行,阶下 蒯良出曰:“不可!不可!吾有一言,今江东诸军 片甲不回。请先斩桓阶,然后用计。”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实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 有何不可?”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遂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换黄祖。

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 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 招贤纳士, 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家族成员

祖父

桓超,东汉官吏,曾管理州郡。

父亲

桓胜,东汉尚书,在南方有名。

弟弟

桓彝,东吴尚书,不肯在宣告孙亮罪状的文书上署名而被孙�D所*。

桓纂,散骑侍郎,关内侯。

伏氏

桓�v,原作嗣子,早死,追封关内侯。

桓嘉,嗣子,娶升迁亭公主为妻。官至乐安太守,死于东兴之战。

桓翊,桓嘉嗣子。

桓陵,桓阶之孙,仕晋,官至荥阳太守。

艺术形象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中,桓阶有时会被误写为“桓楷”。他本是孙坚所属官吏,登场于小说第七回孙坚跨江击刘表时。当时孙坚在岘山树林中被刘表部将吕公引军埋伏,袭击致死;此时孙坚部将黄盖则在战场上生擒刘表部将黄祖。桓阶便自动请缨带同黄祖亲赴刘表处换回孙坚*首,差点被刘表谋士蒯良献计*害,结果桓阶成功完成任务,孙刘两家亦权且罢兵,后来小说没有再交代桓阶的去向。直至第七十九回曹丕篡汉自立,此时桓阶已为魏臣,更于第八十回为汉献帝草拟诏书,第二次降旨禅让于曹丕。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