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松(1899~1939),字柏青,又名寿松、纳利马诺夫,化名王寿成、余寅初,自称长山道人,诸暨大桥乡溪埭村人。父韵琴为清末秀才,曾任县劝学所督学、所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秀松入本村行余小学,毕业后入临浦高等小学。民国5年(1916),考入杭州浙江省立**师范学校,经常阅读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为学生**骨干之一。8年,“五四”运动中,与宣中华等**杭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8月,参加筹办《双十》周刊,后改为《浙江新潮》。年底,与同学施存统等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在北京大学**学院哲学系旁听李大钊等讲课。9年3月,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陈望道等主持的《星期评论》社工作。5月,参加中国***上海发起组,为发起人中最年轻的一员,受陈独秀委托,负责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是中国团组织主要创建人之一。兼任上海外国语学社秘书,并攻读俄文。
民国10年(1921)3月,受少年共产国际邀请,赴苏联参加少共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联系中国***选送留学生事宜。会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1年1月,参加远东各国***及民族革命团体**次代表大会。3月,回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与青年工作,到杭州参加创建当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并兼任团杭州地委书记。5月,以上海团代表身份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执行委员,同时任**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8月,以个人名义加入***。旋去福建,参加孙中山**的北伐军,任东路讨逆军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随许崇智部讨伐陈炯明。13年4月,任***浙江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9月,被选为青年团江浙区委候补委员、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会主任,并以社会主义青年团**特派员身份到绍兴、宁波一带视察青年团工作。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倡议召开国民会议。上海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任委员,并主持召开促成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民国14年(1925)10月,任留学生领队赴莫斯科,先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被选为该校**旅莫斯科支部委员。后到列宁学院学习和任教。因不同意王明等人的“左”倾观点和宗派活动,被诬为“江浙同乡会”、“反党小集团”头子和“托派”嫌疑,经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联共**监察委员会和****代表团联合审查,始予否定。22年,被派到苏联远东伯力工作,任《工人之路》副总编。24年6月,受共产国际指派回新疆工作,担任新疆省民众反帝联合总会秘书长,此后任新疆学院院长、省立一中校长、督办公署边防处政训处副处长、航空学校和军官学校**教官等职,并主编《反帝战线》,从事对新疆督办盛世才的统战作。西安事变后,编写各种资料,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敦促蒋介石抗日救国,在定期举办的反帝会员训练班里,讲授马列主义哲学课。
民国26年(1937)12月,王明、康生等从苏联回延安,途经新疆,再次诬陷俞秀松为“托派分子”,假盛世才之手,以“阴谋*动案”的莫须有罪名逮捕入狱。27年6月25日,转押去苏联,其后在“肃反”扩大化中被苏联最高**军事委员会错判**,28年2月21日被害。1962年,****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俞秀松 - 生平1916年入浙江省立**师范学校(今杭州高级中学)。五四运动时期,为杭州学生运动骨干分子。
1920年初加入北京工读互助团,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后赴上海,参加激进刊物《星期评论》社编辑工作,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8月受陈独秀委托,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任书记。
1922年10月参加孙中山**的**运动,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官。
1924年国共合作后,任***浙江省临时党部委员。
1925年10月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执教,一度任**旅莫斯科支部委员,被王明诬为“江浙同乡会”、“反党小集团”头子。
1933年去苏联远东地区任《工人之路报》副总编。
1935年夏到新疆,任新疆反帝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等职。
1937年12月27日,王明和康生认定他为“托派分子”,假盛世才之手将其逮捕,翌年5月押送苏联。
1939年2月21日在苏联“肃反运动”中被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宣判**,并于同日在莫斯科执行*决。
196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上海市民政局签发了烈士光荣证书。
俞秀松 - 参考资料[1] 沪浙红色旅游区 http://.jfdaily./gb/node2/node171/node54978/node54983/node54984/node55012/userobject1ai853514.html
[2] 浙江** http://.zjol..cn/05culture/system/2008/02/22/009234720.shtml
[3] 历史千年 http://.lsqn.cn/mingren/RWJS/NOW/200703/2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