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1236年―1279),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民族英雄。
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十九岁时考取进士,与文天祥同榜。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人物经历 初露锋芒陆秀夫生于端平三年(1236年),卒于祥兴二年(1279年),字君实,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是《陆氏宗谱龙冈支谱》中的第55代。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他自幼聪明超群,在村塾就读,常为塾师称道:“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为非凡儿。”稍长,喜读爱国为民书卷,才思日渐敏捷,七岁便能诗文:十九岁时考取进士,与留下传世警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当时镇守淮南的制置使李庭芝,以网罗人才著称,他得知秀夫年轻有为,便礼聘到他的幕府任职。而淮南是当时天下贤能之士聚集的地方,有“小朝廷”之称,所以陆秀夫在此处可谓如鱼得水。
陆秀夫的才思清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十分沉静,不喜张扬。每当那些僚吏来拜访、宾主互相取乐时,只有陆秀夫独自一人在旁,默默无语。有时府中设宴摆酒,陆秀夫坐在席间,矜持庄重,不说一句话,人们都觉得他十分怪僻,难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
此时的南宋局势更是恶化。当时,元军在宋朝叛将吕文焕的引导下顺江而下。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降附。如江州知州钱真孙,安庆知府范文虎纷纷以城投降。一直不敢出征的贾似道迫于形势也不得不率兵出征。他尽管来到芜湖,可是并不愿作战,而是幻想求和。求和不成,只得侥幸一战。贾似道派孙虎臣领步兵7万多人
驻扎在丁家州,夏贵带战船2500艘横列江面,贾似道则亲自率后军安营芜湖西南的鲁港。双方一交战,孙虎臣由于资历较浅,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对元军的攻击根本没有还击之力,不久就阵脚大*;溃不成军。贾似道更是惊惶失措,宋军首尾难顾,元军乘胜追击,宋军被*死、溺死者不可胜计,水都被鲜*染红,一应军资器械,尽为元军所获。丁家州、鲁港之战的惨败,使宋军主力丧失殆尽。
就在贾似道此次出师之后,朝中则由其党羽王熵、陈宜中等所把持。陆秀夫虽多次上书,慷慨陈词,请求到前方去组织抗元,但都被拒绝。可叹陆秀夫空有一腔报国志,却受奸人阻挠,无法施展。这年三月,伯颜率元军直入建康,威逼临安。当他听说陆秀夫等忠义之士的其人其事时,不由赞叹道:“宋朝有这样的忠臣,却不知重用,如果重用的话,我还会在此吗?”。
在元军逼近临安时,南宋朝廷立即陷入了极度混*之中。胆小如鼠的文臣武将,惶惶不可终日,风声鹤唳,谈虎色变。贪生怕死的左丞相留梦炎,率先弃官外逃;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诸部的总称)**竞相效仿,接踵远走他乡。掌管军机、边防事务的枢密院**文及翁、倪普之流,惧怕落下临阵*逃的骂名,竟去串通监察机关,乞请御史借故上疏弹劫,以求罢官.但又*朝廷开恩挽留,往往未等奏章批复,就已逃出京师.短短几天之内,就刮起了来势凶猛的“桂冠”之风,闹得赵家王朝顿时“门前冷落鞍马稀”。甚至皇帝召见群臣宜旨吴坚接任左丞相的时候,到场的文官只有六人。
有志难伸摄政的太皇太后,七十二岁的谢道清,守着五岁宋恭宗赵显,面对岌岌可危的政局,忧心如焚.束手无策的寡妇孤儿,最后想出一条对策,用谢氏的名义半是乞求、半是恫吓地在朝堂上张贴出一道诏谕,大意是:“大宋得天下三百余年,对读书智慧的士大夫向来优礼厚爱。如今我与幼帝遭难,文武百官竞热视无睹,没有一人出一智一谋救国。”朝内辅臣****,州城守将弃印丢城御史纠查不力,丞相执政无方,遂使不轨之徒,里应外合,图谋夜逃.你们自称平日读圣贤书,通达事理,在此国难之际,却作出如此令人鄙视的丑事,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为人?死后又有什么资格去见先帝!大宋江山未改,国法尚在,自即日起,文武**凡尽心守职者,一律官升两级:倘有临难弃官出逃者,御史将严加追究惩处。
往日趾高气扬、一呼百应的太皇太后,临到国势危如累卵,回天乏术的时候,也难免呼天不应、唤地不灵了。不管她用**厚禄引诱,还是以严刑峻法威吓,对那班离心离德的臣下来说,都无济于事了。当年曾使群臣敬畏的诏谕,如今也成了地道的一纸空文,附着在朝堂的墙壁上任凭风雨剥蚀。
内外交困的太皇太后,慑于元军泰山压顶般的武力威胁,最后与右丞相陈宜中商定:走议和乞降的路.她先派柳岳等三人前往伯颜营中,主动提出称侄或侄孙并纳币的屈辱条件,请求元朝罢兵议和。当即遭到伯颜拒绝.继而又派监察御史刘观杰带陆秀夫再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许诺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幻想用此沉重代价换取南宋朝廷残存一隅。伯颜对此退让非但不许,反要南宋丞相亲自出面请降。消息传回临安,陈宜中唯*被元军拘留北送大都(北京),连夜逃往温州,遂使南宋违约。伯颜大怒,命令元军进驻临安城郊三十里处皋亭山,以示警告。太皇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人马,与伯颜议和。但文天祥却被伯颜所扣。太皇太后无奈,她用小皇帝赵显的名义向元“百拜奉表”,自动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派监察御史杨应奎带着宋朝传国玉玺三去伯颜营中,拱手送上尚存的全部河山。宣告南宋偏安江南局面的彻底结束。
在元军进驻临安之前,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进封七岁的吉王赵�g为益王,令其判(职位高的官**位低的职务)福州;同时进封四岁的信王赵�m为广王,令之判泉州,二王在临安即将陷落时,由摄行军中事的老臣江万载带以其自组义军为班底编练而成的殿前禁军护卫,由赵�g杨淑妃、杨淑妃兄国舅杨亮奇、宋理宗驸马都慰杨镇、赵宋宗室秀王赵与�y等人陪同,出京师,经婺州(今浙江金华),去温州。欲对宋室斩草除根的伯颜获悉,派兵追去,一路追*,皆被江钲等*战击退,江钲弟江钰就是从临安突围出婺州时战死的。
铁骨铮铮临安沦陷后,南宋一些不甘忍辱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被老臣江万载带领江家子弟兵保护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前去投奔。陆秀夫就是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的。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又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如今又聚集在二王和江万载的麾下。陆秀夫和江、陈、张等人经过磋商,一致主张重建朝廷,再造乾坤.接着便在温州江心寺拥立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昭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旧物。正在这时,已经成为伯颜阶下囚的太皇太后,委派两名宦官带领百余兵丁前来温州,假意迎接二王回归临安降元,实则鼓动南宋流亡小朝庭君臣同心,中兴宋室。陆秀夫等人不愿归还,扶持二王出海来到福州。
德�v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赵�g在福州正式登极称帝,改元景炎。同时,晋封他的弟弟赵�m为卫王,他的母亲杨淑妃为太后、垂帘听政。仍以老臣江万载暗中摄行军中事,统筹一切;公开则组成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为首的行朝内阁,重整旗鼓,中兴朝政。福州**的建立对南宋王朝来说,是其复兴的希望,但希望又十分渺茫。朝廷当中,虽然有像江万载、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这样的忠心耿耿、竭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大臣,但更多的却是像陈宜中那样的无德无能之辈。
当时,福州**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只不过是流亡政府而已。在此**建立之初,臣僚之间尚能同心协力,但是很快就发生矛盾。外戚杨亮节以国舅自傲,“居中秉权”,张世杰与陈宜中议论不合;文天祥也因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被排挤出朝廷;赵宋宗室秀王赵与�y与驸马都慰杨镇先后被陈宜中赶出流亡小朝廷,苏刘义受压制,郁郁不得志;而陆秀夫更是有志难伸,处处受到陈宜中的排挤。起初,陈宜中认为陆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对他十分看重。而陆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但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意见发生分歧,陈宜中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并将他免职。张世杰知道了,非常不满,就对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动不动就罢免人?”江万载则直接面斥陈宜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江万载的干预下,陈宜中不得不召回陆秀夫,以维持南宋小朝廷的正常日常运作。但是,按照赵匡胤立宋朝时定下的规矩,作为****的江万载又不能太多的干涉文官政府的事务(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其所定下的文官治国制度经宋320年的发展,到这时已有些现代民主政府的味道了),对最孚人望的文天祥的被挤离朝,江也无可奈何。由此可见赵�g流亡朝廷已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十一月,元军进攻福州,江万载、张世杰等率领十七万官军并携三十万民众,护送小皇帝赵�g及赵�m登舟入海,驶向泉州。当时,泉州权势最大的是***籍富商蒲寿庚。此人寄居中国多年,还取得了宋朝市舶使(掌管检查出入港口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朝廷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项事务)官职,他控制大量海船,独霸当地海上贸易,欺行霸市,非法字符横财。端宗一行人马在泉州停泊后,张世杰急于扩充皇室实力,下令强取蒲寿庚的海船和资产,从而激怒了蓄谋降元的蒲寿庚,使其加快了反宋的步伐。不日即聚众叛*,包为了帝后驿馆,并派人联络蒙元追*大军,最后虽由江钲带殿前禁军救出帝后,保护大队安全登船(江钲三弟江铭于是役战死);但蒙元追*大军己近,流亡行朝无力与之纠缠,只好撒离泉州,取道潮州去惠州的甲子门(今广东陆丰市甲子镇海口处)。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又转移到浅湾(今广东饶平南海中岛屿)。陆秀夫复为签书枢密院事,杨太后垂帘听政,“与群臣语,犹自称奴”。陆秀夫每时节参与朝会,都“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有时在朝会进行中,秀夫会潸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沾满了泪水,左右大臣看了没有不悲痛的。但是宋朝还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地方上虽有文天祥、李芾、江�G(江万里长子,江万载侄儿,宋度宗朝离任广南东路德庆州知州军事、兵部尚书)等人进行极其艰苦的抗元斗争,但由于势单力薄,大都无所作为。
力挽狂澜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南宋“海上朝廷”未被剿灭,仍在福建、广东沿海出没,便急令塔出、李恒、吕师羹等率步卒越大庾岭,忙兀台、唆都、蒲寿庚、刘深等率舟师入海,双管齐下,南剿行朝。十一月,刘深攻浅湾,张世杰迎战不利,遂与江万载护卫端宗去井澳(今广东中山南海中岛屿)。陈宜中见形势紧张,借口去占城(古国名,在今越南境内,时为南宋附庸国)与其国王商讨南宋小朝庭避难之所,第三次临难*逃,并且一去不回。十二月,飓风袭击井澳,雨骤涛狂,桅断船翻,士兵溺死过半。赵�g的龙舟及诸臣的座船虽然得以幸免,但也险象丛生,致使年幼的赵�g惊悸成疾。飓风过后,江万载、张世杰、等忙于率部收拾残局,刘深乘隙指挥水师跟踪追击,被江万载指令江钲带精锐水军击退,但因飓风强盛,宋军立寨不成,亡宋行朝又被迫向珠江口外的谢女峡仓皇转移。
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经历了百余日海上颠簸的行朝,终于找到一个有暇喘息的落脚点,硇州(今为广东雷洲湾外东南海中一个岛屿)。然而,平地又起**,刘深追兵再至,江万载父子奋力击退刘深,保护赵�g重新登上海船;突然一阵台风把年仅十岁的赵�g刮落海里,赵�g身边的人全都目登口呆,年逾70的江万载奋不顾身跃入巨浪中将赵�g奋力托出海面,江钲将赵钲拉扯回来后,再欲拉扯其父时,则已被海浪卷得无影无踪了。赵�g也因惊悸在四月病死,庙号端宗。南宋抗元军民实际统帅江万载和象征南宋的小皇帝不到一个月相继而亡(虽然杨太后封锁江万载殉国的消息以免影响军心民心),这在一些官兵看来,是“海上朝廷”寿命已尽的不祥之兆。为了避免与行朝同归于尽,他们要求各自寻路求生.就在这树倒猢狲散的严重关头,陆秀夫挺身而出,大义凛然,鼓动众人:“端宗驾崩,卫王还在。当年,少康能够凭借五百人马、十里方圆中兴夏朝,难道我文武百官不能依靠数十万兵民、万顷碧海复兴大宋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吗?”已多次经历丧失亲人悲痛(江征妻子及年幼子女在蒙元破饶州时已随其伯父,宋度宗朝左丞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投止水殉国,其三弟四弟均在保护南宋小朝庭逃亡路止战死,)这次更遭丧父之痛的江万载次子江钲也奋然说:“壮哉,陆公斯言,天不亡炎宋,吾等君臣民等齐心碌力,则宋必有中兴之日。”在陆秀夫、江钲的中兴精神激励下,群臣个个情绪激昂,纷纷表示誓死复兴大宋王朝。接着,陆秀夫又与群臣商量立卫王赵�m为帝,由杨太后垂帘听政,五月改元祥兴。陆秀夫便在此危难之际,受命接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力挽狂澜,共撑危局。六月,又在戎马倥偬中将行朝转移到��山。
兵败��山��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八十里海中,与奇石山相对,势如两扉,周围潮汐湍急,舟行艰难,是一处可据险固守的天然堡垒,因此为行朝所选中.船队靠岸后,张世杰、陆秀夫立即派人进山伐木,在岛上造行宫三十间,军屋三干间,供君臣将校栖身。余下的二十万士卒,继续留在船上生活.为了迎接意料中的殊死搏斗,又令随军匠人修造舰船,赶铡兵器。但是,就崖山的布防问题,张世杰和江钲两大军事统帅却发生争吵,江钲要求分兵把守崖门出海口,防蒙元封锁港口出路,并建议张世杰让苏刘义带一部分兵力离崖山往西北方向三十里方向布防,防元兵陆上偷袭,张自己带重兵布防崖门港内,一但发生战役,三路军也可相互呼应,互为救援,但张害怕兵力分散,会被蒙元各个击破,坚决不同意江的方案。江钲也对张世杰用大铁链将二十万军民的船锁连的做法非常不以为然,暗示其要吸取焦山之战失败的教训(焦山之战,张世杰用铁链将近10000多大船相锁,被蒙元兵一把火烧得大败,江万载不顾谢道清、陈宜中的反对,毅然派出江钲帅临安最后的兵力――刚经江万载父子整顿的殿前禁军出援,才将张世杰、刘师勇、苏刘义等救回,为南宋保存了一部分军力和军事将领)。张被揭了痛外,很不高兴,就借杨太后的名义下旨让江征离开��山,回福建*办其父江万载的后事,兼筹办兵晌等;并让苏刘义暂时接替江钲殿前禁军都指挥使的职务,节掌南宋精锐之师――殿前禁军的指挥权。大战前夕,张世杰将最善战的江钲调离战场,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陆秀夫到底是文官,虽有忠义之心,但对军事上的事务却不够了解,对此也无可奈何。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舟师攻��山,这时有人向张世杰进宫:“元军已用战船堵塞海口,使我进退两难。不如尽早突围,另择途径登陆,即使不胜,也有回旋余地,尚可引兵西走。”张世杰深知士卒久居海上,战事艰苦,军心浮动,一但登陆,难免溃散,于是回答道:“我军连年疲于海上奔命,何时方休?莫如趁此时机与 元军一决胜负。”随后毅然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全部人马再度登舟,然后依山面海,将干艘战船用粗大绳缆连结成一字长蛇阵,又在四周高筑楼橱,宛如城堞,将赵�m的座船安置在中间,诏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山北部海面水浅,大船行驶极易触礁,张弘范便调舟师迂回到南部海面水深处,与张世杰的水军接战,同时断绝行朝运输淡水的通道。张弘范发现宋军战船集结,游弋不便,就用数艘轻舟,满载膏油柴草,乘风纵火,妄图火烧连营,一举取胜。没曾想张世杰早有准备,事先已在舰船上厚涂醒泥,井缚以长木伸向前方,致使元军的火船无法接近,火攻失灵。张弘范无奈,增派舟师围困海口,害得宋军连续十余日以干粮充饥,用海水解渴,疲惫不堪,纷纷病倒。这时,李恒率部从广州赶到��山与张弘范会师,张弘范令其控制��山 北部海面,准备南北夹攻。
无力回天二月初六拂晓,彤云漫天,风吼海啸。元军选择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发动总攻,意在先从精神上压垮疲惫的宋军.交战之前,张弘范把元军精锐分成四路,自己亲率一路。在向将校部署出击路线时,他说:“宋军舰船停泊在��山西面,涨潮之后必然向东漂移,我军要趁此有利天时发起猛攻。各路舟师以帅船鼓乐为号,闻风而动,不得有误。违令者斩!”随后由李恒带领一路舟师,乘早潮退去、水流由北向南之机,顺流对宋军进行试探性的攻击,以求宋军*露强弱虚实,张世杰率部英勇抗击,双方火拚厮*,几经较量,未分胜负.及至中午,潮水猛涨,宋军舰船果真东移。张弘范见时机已到,便令帅船大奏鼓乐;张世杰不知这是元军再次发动攻势的信号,误 以为是敌船官兵在战斗间隙饮酒作乐,所以未加戒备。不料,元军竟在鼓乐声中从南北两面同时冲*过来,迫使宋军腹背受敌,仓促迎战。由于连年海上劳顿,宋军不得休整,士卒体力大都衰竭,突然 遭到凌厉攻势,士气很难振作。倘在此时有一环瓦解,整个防线就会全部崩溃。就在这关系南宋命运的决战中,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元军各路舟师的强攻下,宋军的船队中突然有一艘战船的桅顶绳断旗落,顷刻之间,许多舰船的樯旗也随之纷纷降落。张世杰见旗倒兵散,大势已去,连忙调集亲兵砍断船缆,准备轻装冲开*路,*出重围。
负帝投海时近黄昏,风雨大作,咫尺之间,景物难辨。张世杰趁着海面混*,让人驾轻舟去幼帝赵�m的座船,接他*离险境,以便寻机安全转移.一直在舟中观察着战况的陆秀夫见来接应者皆不是江万载父子平时所带护随帝后的亲随护兵,知道事已不可为,深*奸细乘机向元军卖主邀功,招致南宋末帝被俘或遇难,因而断然拒绝来者请求。但他也知赵�m的座船笨重,又与其他舰船环结,行驶艰难。陆秀夫估计已经无法护卫赵�m走*,于是便当机立断,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继而又劝说赵�m,“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v皇帝的覆辙。德�v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说罢,他背起八岁的赵�m,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与他的小主公踏上了从临安到��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
杨太后听说儿子赵�m死去,悲痛欲绝,随即也跳海而死。之后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少说也有十多万人。崖海十万浮*,向世人宣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壮烈殉节张世杰久候不见接迎赵�m的轻舟归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
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脚下。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m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飓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无济于事了。还是与诸君同甘共苦吧!”随后,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登上座船舵楼,痛苦地俯视着在风浪中飘摇的宋军残船,焚香祷告上天说:“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鞠躬尽瘁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张世杰说到此处,突然堕身入海,滚滚波涛又接纳了一代英杰……��山之战终于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标志着流亡政府的最后崩溃,也宣告了历时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后的灭亡。��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妄想功垂千秋。
江钲回闽为其父治坟之后,募得几百族人子侄并地方义士豪杰士卒赶去��山,到广东海陆丰时,��门之战已结束七天,江钲闻知��门二十万军民已全军覆没,大哭几场后,亦投海而死。当地居民根据其部属的叫唤立岩公庙以纪念,遗迹至今仍存。江钲子孙最初随其兄江钥隐居福建夏门同安洪水桥汤坂里,后裔才逐渐向其他方向发展。
陆秀夫墓《开平县志》记载:本市(县)东山镇马山马舌处有一古墓,葬是南宋末左丞相陆秀夫。该墓为土堆墓、坐西向东,长5.1米,宽4米,墓正面有一块长78厘米,宽44.5厘米的花冈石墓碑。
碑文中书曰:“宋左柱国左丞相陆秀夫谥忠贞陆府群墓”17字。光绪十九年重修的台山《新宁县志》中明确记载:“陆秀夫墓在都斛二城村”,并加注说:“(陆秀夫墓)按黄醇崖山志云,在新会二城村。盖未分县时,地属新会。又邑西南马山,亦有丞相墓。” 陆丞相殉国四年后,元朝枢密院副使兼潮州路总管丁聚,仰慕陆秀夫高风亮节,为使陆公魂有所依,遂于南澳青径口为陆太夫人营墓,并题碑“宋忠臣左丞相陆公墓”。这就是历史上称为“异代尊”的史话。此墓也称“魂依墓”。1995年,在潮汕的陆氏后裔又将此墓扩建为陵园。在距陆丞相殉国二百多年后的明正德14年,即公元1519年,潮州的地方长官又在潮州的东郊,拨官田百亩,正式建成有石人、石马、石牌坊,具有一定规模的“衣冠墓”。可惜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平整土地中,墓园曾被夷为平地、碑石散失。陆公墓碑又被发现。潮汕陆氏宗亲联谊会各乡代表经过商议,于2003年才把东郊的陆秀夫墓碑迁至英山村枫塘山重建陆公墓并扩为陵园。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为陵园石牌坊题写“宋左丞相陆秀夫陵园”。原汕头市政协**李习楷为陵园碑记亭题写匾额。今大多陆秀夫后代在盐城、上海、无锡、绍兴、广东地区。
2017年7月22日,潮州湘桥区磷溪镇英山村村民发现陆秀夫陵园受破坏,当地村委和陆氏宗亲获悉后马上报警处理。据初步统计,作案者用铁具重击陵园里面的石构件十五处。包括石狮六只,碑记石二块、二个石碑、亭柱石二条、主墓抱石二条。
人物成就陆秀夫治事有方、稳重干练的才华,深得李庭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官位升迁了也没有让他离开,这样,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德�v元年(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李庭芝深深为他这种疾风劲草的宝贵品格所感动,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士。就忍痛割爱,把他作为砥柱中流之材推荐给朝廷,官至礼部侍郎。
历史评价陆秀夫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可是,**的南宋王朝又岂是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他的努力虽未能重扶正倾之宋室,但其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可歌可泣。
尽管在元朝的高压**下,中原和南国人民敢怒不敢言,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每当看到或想到��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左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没过多久,石壁上出现了一首诗:“沧海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元朝灭亡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前辈和自己的心愿,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这就是有名的“功罪石”的来历。今广东省江门市的新会有纪念陆秀夫负幼帝跳海悲剧的宋少帝陵、三杰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