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约日(1938.7.4-),导弹火箭专家,1938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一个贫农家庭。在华中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同年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组长、总体室主任、长征三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1984年任总体设计部主任,1986年与1989年先后兼任长征三号甲火箭副总设计师与总设计师;1991年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任长征三号甲、乙、丙火箭总设计师与总指挥。
,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和参加五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运载火箭与导弹的研制,取得重大成就。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提出并确定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及51项新技术课题,主持攻克8项重大关键技术和三种火箭的研制,倡导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原则,经济快捷地研制成功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长征三号甲大型系列运载火箭,并将15颗国内外的应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和平利用太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我国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与月球探测运载火箭选型论证,提出发展思路、技术途径与实施方案,均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采纳。
所获奖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首届“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项。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持项目我国杰出的航天技术专家,参加或主持了国家“331”、“862”、“941”、“942”等重点工程中的运载火箭研制。
影响由他提出的我国**枚洲际导弹末速调节方案,至今仍在沿用,为提高导弹命中精度与长征火箭入轨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任长征三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时,负责三级自生增压系统等开创性课题研究设计,落实三级动力系统试车“缩火故障”和首次飞行中二次启动故障纠正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他用一发低温推进剂火箭连续三次加注、两次泄出、六次点火试车、在我国火箭研制史上属于首创,这不仅为火箭研制缩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还为国家节约了数千万科研经费。他为此呕心沥*,殚精竭虑。
他担任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全面主持研制工作,成功研制出新技术多、难度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火箭群体,对实现我国新一代应用卫星发展战略目标,扩大航天的对外交流合作,必将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生平解约日的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并不都是赞歌和喝彩,也并非平步青云。尤其是在他受命担任“长三乙”--这个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一枚火箭的总设计师,经两年多奋力拼搏却承受首飞试验就星箭俱毁的沉重打击时,才真切地感到什么叫挫折,什么是坎坷。他经受过痛苦的煎熬,承受过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人瘦了,头发白了,他直面惨痛的挫败和种种舆论的压力,而没有灰心,更没有失去信心。作为一个真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没有陷入困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是决心在挫折中奋起,带领他的团队,群策群力,深入分析,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反复试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以后的失败或避免失败。他重新全面审查了由他主持确定的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再次认定正确无疑,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设计、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研制管理等诸多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复查,进一步采取了保证飞行成功的有效措施,完成了12类、122项试验、提出44项,256条改进措施,确保了后续飞行试验皆获圆满成功。在取得航天型号重大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效益和经济效益。长三甲、长三乙运载火箭获得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解约日是**完**。此外,他还获得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和“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
现况如今的解约日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他更加继续种爱自己的航天事业立志打造更多的火箭精品,他常说,“人过花甲心未老,为创名牌自奋蹄”。此外,他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着力于教育、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决心使更多的年轻人成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