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出生,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著名校友。1946年国立**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协会理事长,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获“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9月23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2016年3月7日5时5分,闵恩泽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人物生平

1946年,国立**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现南京工业大学)毕业;

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10月,学成回国;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首席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北京油化纵横能源研究院高级顾问,石油人文化俱乐部顾问。

研究领域 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初,他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急需。

20世纪70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制造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基础;研制成功航空汽油生产急需的小球硅铝催化剂;又为重油加工,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以上催化剂都已投入生产。70―80年代**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也均投入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其中新催化材料有:层柱粘土、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等;新化学反应工程有:磁稳定床、悬浮催化蒸馏。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烯烃与苯烷基化的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工艺。近年来,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主持人。近年他还扩展至开发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的制造技术,正开发新的工艺,己取得长足进展。

2016年3月7日5时5分,闵恩泽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催化剂之父

突破催化剂的国际封锁

1955年10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并工作4年的闵恩泽冲破道道封锁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回国之初,很多单位都不敢接受从美国回来的人,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闵恩泽说,他很感谢当时石油工业部的部长助理徐今强,分配他们去当时正在筹建的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从此,他的人生和祖国炼油催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当时,我国炼油所用的催化剂,依靠从前苏联进口,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

“那时候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实验室是向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借的几间平房。”闵恩泽回忆说。实验设备也只有从大连石油研究所搬来的几件旧设备,试验装置要靠自己制备。更棘手的是,国内没有现成可循的技术资料。不过闵恩泽认为,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而不争气的颓废习气。他满怀信心地组织大家制订建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他亲自出去购买材料,添置设备,选拔人才。仅仅几个月,就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型试验装置。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就边学边干起来了。没有技术资料,他组织大家收集国外有关学术论文、专利文献、产品说明、广告图片,从多方面掌握国外技术发展情况,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制订自己的研究计划,摸索试制国内需要的催化剂。他们为查阅资料,摘录笔记,度过不知多少不眠之夜。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闵恩泽和他的助手们在大连石油研究所等兄弟单位的配合下,几种主要石油炼制催化剂,陆续研制成功,投入工业生产。

临危受命

1959年,苏联援建的我国现代化100万吨/年兰州炼油厂投产,其中有一套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是核心,它把重油二次转化为航空汽油,所用的移动床小球裂化催化剂一直从前苏联进口。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苏联开始以次品供应。“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以至最后停止了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当时库存的催化剂只能维持一年,直接威胁到我国航空汽油的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石油工业部的老部长余秋里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把研制催化剂的重担,交给了石油科学研究院从美国回来不久的闵恩泽同志……”

闵恩泽,临危受命,全身心投入其中,立即组织专题组开展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参加工厂设计,确定工艺、设备选型;最后担任工厂开工副总指挥。那些日子,他吃在现场,住在办公室,每天8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夜里1点多,接着又开碰头会,通常都是凌晨两三点才休息。闵恩泽决心不辜负党和政府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用艰苦的劳动去开垦这片广阔的处女地。早在1948年,闵恩泽在美国**次看到催化裂化装置,看到那黑褐色的原油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当时他除了惊奇,只有感慨:中国何时能建成这样的装置?让他未料到的是,十多年后他却在研究这套装置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在试验过程中他经常与危险擦肩而过,**次试运转就发生了掉带事故,闵恩泽亲自钻进高温烘烤的干燥室,后来他指导设计了自动调带装置,才将问题解决。由于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他和同事们在几间非常简陋的小平房里冒着危险,反复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其间,闵恩泽常用毛泽东**的话来激励自己也鼓励大家,“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失败和挫折教育着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从试验到失败,从失败再到试验,在探索中摸索前进。

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克服了一个个难关之后,终于实现了试生产的成功,生产出了我们自己的高质量的小球硅铝催化剂。此时,离催化剂库存告罄仅有两个月时间。催化剂供应及时得到了保证,****人和石油部**的心,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问题解决了,试生产成功了,闵恩泽却病倒了。回北京之后,在一次过敏性鼻炎的体检中,医生惊讶地发现,闵恩泽已经患上了肺癌,需要动大手术!就在闵恩泽还不到40岁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他的两页肺和一根肋骨!

大病初愈,他爬几层楼梯都会气喘吁吁,闵恩泽探索的脚步却并未停止。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又接连攻克了重重难关,研制出了我国炼油工业急需的磷酸叠合催化剂和铂重整催化剂等。就在这些成就的带动下,一批催化剂工厂、炼油厂拔地而起,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发展的基础。之后,我国炼油催化剂品种不断丰富和齐全,并形成系列,不但大大满足了国内炼油生产的需要,而且屡次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少有的裂化催化剂供应商之一。

绿色化工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心声,这时的闵恩泽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但他依然走在科技发展最前沿。站在历史的高度,他深感对子孙后代的责任重大,开始致力于把催化科技应用于绿色化学中去,把自己的催化剂研究从石油炼制领域扩展到石油化工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化纤单体领域。

1995年,闵恩泽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绿色化学与技术――推动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咨询课题组长,组织调研活动,主编出版调研文集《绿色化工技术》,并提出发展我国绿色化学的建议。同年,他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联合资助的“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项目主持人。闵恩泽高瞻远瞩的学术把握、精心的指导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使这一重大项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为解决国内对己内酰胺这一重要化纤原料的迫切需求,中国石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继耗资25亿元、35亿元,引进以苯和甲苯为原料生产己内酰胺的装置各1套,在巴陵分公司和石家庄化纤公司生产。到了2000年,由于多种原因,两套装置年亏损近4亿元,急需扭亏为盈。

闵恩泽参加中国石化技术服务小分队,去巴陵分公司技术咨询后,又主持石家庄化纤公司己内酰胺现场诊断,提出建议;以企业为创新基地,产学研相结合,动员全国优势单位和人才,联合攻关,仅用了7亿元进行工艺改造,把两套装置的生产能力由原来的5万吨/年分别提高到14万吨/年、16万吨/年,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扭亏为盈,而且彻底消除了引进技术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从而开启了中国的绿色化工时代。面对多方赞誉,闵恩泽真诚地说:“能把自己的一生与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

新世纪以来,闵恩泽依然精神饱满,进入绿色化学中的生物物质资源利用新领域,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并可以支援“三农”问题。

作为战略科学家,闵恩泽非常关注和熟悉国际科技前沿,并始终站在世界石油化工科技的前沿。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提出发展我国绿色化学的建议,并指导开发成功多项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新工艺。21世纪以来,他进入绿色化学中的生物质资源利用新领域,指导学生开展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研究。目前,已开发成功高压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建成2000吨/年的中试装置。

个人荣誉

2007年,获十大科技英才奖。

2008年1月8日,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8年2月17日,被评为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5月21日,被评为“2012年度南京大学杰出校友”。

2012年5月26日,被东南大学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杰出成就校友。

2013年3月29日,被评为**届“石化盈科杯”“感动石化”人物。

论文与专利

二十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国外授权32件);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78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

1955年10月,他留美学成归国。从此,他的人生和祖国炼油催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

少年英姿,如今白首。这位83岁的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

感动中国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创新不止

晶态型的雷尼镍催化剂

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在它的作用下,能更快更多地生产所需要的产品,1835年,一位瑞典化学家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催化剂”。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 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领域,催化技术不断发生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如今,国产催化剂早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其中的一些重大创新和变化,几乎都无法绕过闵恩泽的名字。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这是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唯一的一等奖。此前,该奖曾连续6年空缺。这23个字,记者每次重复都觉得有些拗口,幸好对面这位总设计师始终和蔼慈祥。

自1925年以来,晶态型的雷尼镍催化剂一直在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技术趋于成熟,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将雷尼镍的科学知识基础由晶态转为非晶态,由搅拌釜改为磁场控制的磁稳定床,这是原始创新和继承创新。

这项创新带给闵恩泽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增强了信心。这项创新的思路和概念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是经过我们二十年的努力。它证明,中国科技人员有能力自主创新。”

化学领域

在他的简历上,记者看到一条清晰的创新轨迹:1960年,他捧出质量优于国外产品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1981年,他研究开发成功半合成分子筛裂化催化剂;1995年起,他担任“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主持人……

问及创新的感受,他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思考催化剂的问题是快乐的;当想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时,也是快乐的;当课题最终取得成功时,那更是快乐的。”

如今,这位80多岁的长者,其关注点早已放到绿色化学领域。采访中,他和记者提及最多的是“如何把绿色化学扩展到开发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化学品新领域”。他指出:“生物柴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清洁燃料之一。而要使其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还要配套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化学品。目前,世界各国生物柴油的发展步伐快得不得了,我们必须抓紧。”

“我们不仅要急起直追,而且要争取技术领先权易于我手。在别人**后面跑,永远超不过人家。”他说。

闵恩泽现在正筹划两件大事:一是把50多年的自主创新案例写下来,以便于后来者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探索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车用燃料和有机化工产品,迎战油价飙升和大量进口石油的考验。他的研究成果无疑将恩泽后世。

催化剂是一种它能够加速反应速率而自身不改变的物质。它能够诱导化学反应发生改变,而使化学反应变快或者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作为石油化工领域著名的催化剂专家,闵恩泽用自己的科学创新思维催化着石油化工的突飞猛进,用自己的智慧催生着艳丽的科技之花。

人物言论

作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008年1月8日,他从******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站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台**,他看起来依然平静又谦逊。他用一生未改的四川乡音说:“这成绩是属于大家的。”“把自己的一生与国家的建设、人民的需要结合,是我最大的幸福。”

闵恩泽回忆起接受******颁奖时的情景充满了幸福感。他欣喜地说,我很幸运,这是党和国家给予科技人员的最高荣誉,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人员的亲切关怀。“我只是个上台领奖的代表,这个奖项是全国几代石化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很幸运,50多年来祖国石油工业的兴旺发展,为我提供了发展专业、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50多年前回国是正确的选择。”

责任驱动

当记者问他:“您一生都在不断追求创新,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是什么?”他回答:“责任。”在他看来,一个人做的事,能够和国家强盛、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948年,他在美国**次看到催化裂化装置,看到那黑褐色的原油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当时他除了惊奇,只有感慨:中国何时能建成这样的装置?

但让他未料到的是,12年后他却在研究这套装置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而当时,国外对这种催化剂的制造技术严密封锁。

1964年,他研制出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当时我国面临的情况是,国外不再向我们提供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没有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就不能生产航空汽油,我们的战鹰面临飞不上蓝天的危急局面。

他不仅把一生的兴趣都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责任”也体现在他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

时至今日,学生宗保宁仍记得做博士论文时的一件事。当他的论文一遍遍地被退回,他忍不住赌气地说:“不写了,我和您的写作风格不一样。”闵恩泽说:“不是风格不一样,是水平不一样。”严师出高徒。如今,宗保宁已是中国石油化工科学院副总工程师。

因为“责任”,闵恩泽的心中自有论文达标的杠。因为“责任”,他记得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孩子的生日。也因为“责任”,他生平最讨厌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的人。

这些年,他一直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他告诉记者说:“我真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催化领域的攀登者。这个责任很重。”因为他认识到,“做科研,不仅要有信念、有方法,还要发挥优势各尽所能,要讲团队精神团结协作。”

雄关险道,今又从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闵恩泽继续用他的智慧、执着和爱国情怀,在催化领域里燃情未来。

个人爱好

压力太大、睡觉不好还整天笑哈哈,爱好美食、秘书曾享受他学来的“煎西红柿加起司加黄油”,听李宇春的歌,还能唱三个版本的《上海滩》 ,他就是――可爱又可敬的老头闵恩泽

除了京剧,闵恩泽还 会听流行音乐,“老先生曾给我看他买的李宇春的CD,还问我听没听过李宇春的歌,庞龙的歌,可惜我都不知道。先生总是睡觉前放CD,定好半小时,在音乐声中睡觉。”无从考证,他从什么渠道了解到这些最新的流行歌曲,也不知道老先生又会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联想。

除了听歌,闵恩泽还把养鱼、每天上下班的一个小时当作锻炼的最好机会。“先生给鱼喂食换水,从家里到办公楼单程需要15分钟,两个来回就是一个小时,先生都看成生活的乐趣,缓解压力的渠道。”

爱好美食的闵恩泽是四川人,寻遍各种菜系的美味,“各种菜系,昂贵的海鲜什么的不吃,也不一定非要辣的,老先生只钟爱比较家常本色的菜。”姚志龙还曾享受闵恩泽学来的“煎西红柿加起司黄油”早餐。

繁重的科研任务,也压迫着闵恩泽的身体――数年来他动过3次大手术,1964年他患肺癌,被切除了两叶肺,同时摘除了一根肋骨;1989年又患胆囊结石,把胆切除了;1999年春节期间,因胆管堵塞,引起了胰腺炎,非常危险,又一次做了手术。但现在,闵恩泽还是精神矍铄,有朋友说他精神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他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对于疾病一向泰然迎对。

“又辣又爱”

每当北京有一家新的川菜馆开张,闵恩泽都忍不住要立刻赶去。他喜欢吃川菜,尤其喜爱“麻辣烫”。他还诙谐地用“麻辣烫”来比喻创新的体会:“创新好似吃‘麻辣烫’,又辣又爱。坚持下去,终获成果!”

“又辣又爱”道尽创新苦与乐,“坚持下去”折射人生尽执着。就在老人的讲述中,记者的思维又一次在时空中穿梭,由近及远,由远及近。

边学习、边实践、边革新,1960年,闵恩泽等开发成功独特的混捏―浸渍法制备磷酸硅藻土催化剂,生产出合格的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其耐水性超过进口催化剂,且价格便宜。这背后是他们近5年的努力。

1964年5月,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正式投产。投产期间,他也亲自到现场主持制定试生产方案和*作规程,甚至食宿都在现场。这背后,是他们4年的坚持。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这更是一个集体为之探索20年的成果,既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闵恩泽感慨:“中间的曲折坎坷实在太多了。但坚持到底,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午后的冬阳照进他的书房,也落在他的身上,让人的心情感到格外灿烂、温暖。

这是来自他最亲的人的评价――

同是中科院院士的夫人陆婉珍这样评价,他能取得一些成绩,并不是他比别人聪明,只不过是他一辈子都在不停地钻研这件事。女儿说:“他的脑子比较单纯,一天到晚就在想他那个催化剂的事。”

而他自己,则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就像《西游记》一样,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就很执着,碰到再多困难,也没有动摇他取经的决心,最后终于到了西天,取得真经。”

院士伉俪

闵恩泽夫人陆婉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分析化学家。

傍晚时分,北京西北一隅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内,经常可以看到两位老人携手散步,林荫路上留下他们斜长的身影。这两位看起来很平凡的老人就是两院院士闵恩泽和他的夫人陆婉珍院士。在我国科学家阵容中,夫妻院士并不多见,而闵恩泽与陆婉珍就是一对获得过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的恩爱伉俪。

1950年,闵恩泽与当时已经是博士后的妻子陆婉珍走上了红地毯,跨进了婚姻的殿堂。闵恩泽与陆婉珍是**大学学习时的同班同学。陆婉珍喜欢数理化,数学一直全班**,她的理想是当“中国的居里夫人”,对个人问题并不重视。所幸缘分一直跟随着他们。后来,两人一前一后赴美国留学。

1951年7月读完博士以后,闵恩泽和妻子都参加了工作,在当时,两个博士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对于这时的闵恩泽来说,生活已经相当优越了,但在他心里,“出去是为了学有所成,学成了就回来”。这时,抗美援朝战争*发了,国际局势日渐紧张,美国政府限制理、工、农、医等专业的人才离开美国国境,回国之路变得异常艰难。甚至有美国人讽刺说,回国,就等于拿脑袋往石头上撞。尽管如此,闵恩泽和夫人一方面在工作中努力钻研先进科学技术,收集各种技术资料,为参加新中国建设作准备;一方面为取得回国签证进行不懈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归国的脚步。终于,他托朋友在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到了查济民先生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染厂当研究室主任,条件是9个月以后辗转回大陆。1955年10月,闵恩泽终于偕妻子一起跨过罗湖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小行星命名

2011年5月3日,4位在学术上造诣精深、贡献巨大的中国科学家获小行星命名。他们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物理学家黄昆(已故),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及化工催化剂专家、绿色化学开拓者闵恩泽。

全国政协副**、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分别向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本人和黄昆的代表颁发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

小行星命名是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具有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以黄昆、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2010年9月23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