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王希季 (1921~ )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党员。1942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1949年美国费吉尼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总工程帅,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技术顾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云南工学院名誉教授等职。1982年当选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后,连选连任至今。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希季 - 基本资料

姓名:王希季民族:白族职业:人造卫星技术专家籍贯:云南大理人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学院研究院动力及燃料系,获理学硕士学科。1950年回国。历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五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宇航学会**、二届理事,中国空间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探空火箭及卫星的研究设计工作。回收型卫星的研究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王希季 - 人物影响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著名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60年2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期间,王希季负责研制发展控空火箭技术设计工人*功地为中国发射了**枚液体燃料控空火箭,毛泽东**给予很高的评价。 以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先后在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成为中国控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1965年,国家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中国的**颗卫星,七机部八字奉命迁北京负责此项重大科研工作。王希季作了为院总工程师负责提出了中国**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成功,将中国**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对此,王希季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八院奉命转为发展卫星工作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中国**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于1975年首射取得成功,使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1980年后,王希季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至今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16颗返回卫星,其中有165颗返回成功,总成功率94%,属世界先进水平。在返式卫星的光辉重大成就中,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1985年,"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和线获奖人;1990年"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入特等奖,他为第四获奖人。1987年,为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的王希季,首次承担了中国在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国内外多项科学试验的任务,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主任务和搭载空间科学试验任务,使中国的空间科学从探测阶段登上了试验阶段的新台阶。这一年,王希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王希季是中国功勋卓著的航天技术专家,长期以来,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这条战线上,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空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希季不仅工作勤奋,而且学习、读书和写作也十分勤奋。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时,与钟芳教授合著出版了《船舶汽轮机原理与热计算》一书;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七机部院所时,倡创了"控空火箭技术"和"空间返回技术"两门技术学科,主编和参与写作出版了《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一书,撰写了《太空・地球・人类》一书中的"空间资源的开发"部分,写包妙琴教授合著《工程设计学》,与李大耀研究员合著《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等书;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著《论空间资源》一文,在国内阁上资提出将空间天然环境和航天器进入空间自然产生的环境当作人类资源看待的观点;《从空间资源开发展望空间技术发展》一文,首次提出能量型和物质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人的参与,是载入航天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点。他的论文在空间科学界有相当的影响,中外同行和读者评价甚高。

王希季 - 岁月留痕 王希季,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21年出生,云南大理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

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中国**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中国**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他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使中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个掌握此项高技术的国家;

1982年王希季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希季 - 人生经历 到了那边才知道是要从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1999年9月18日,党**、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或追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希季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纪50 年代,对于“一穷二白”而又在国际上处于被超级大国孤立和封锁状态的中国来说,要想独立自主地研发高端技术和设备,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958年,王希季受命研制中国的运载火箭。没有专业知识,没有技术资料,没有国际援助,手下带领的又是一批缺乏技术背景的年轻人,王希季不得不豁出来: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他常常是头一天晚上通过啃书本掌握,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电动计算机和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为了一条弹道,几个人一算就是两个多月,计算用的稿纸堆起来比桌子还高。

但毕竟火箭研制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朝气,在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王希季最初的研制工作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挫折。最初设计的T5火箭方案是以德国V2火箭为蓝本制定的,为了算出T5火箭的飞行弹道,计算人员轮流三班倒工作,用电动计算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以数字积分法算出了一条完整的弹道。但是T5并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比如发动机因缺少试验条件未经受热试车考验、没有可供使用的发射场等等,最后T5变成了展览馆里一枚漂亮的展品。T5失败后,王希季客观冷静地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他提出,火箭研制必须从国情出发,从易到难,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探空火箭为突破口。在王希季的主持下,不久以后中国**枚探空火箭T7M开始研制。当时没有发动机系统试验室,他们就选中了设计院厕所门前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天井,然后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就是在这里,他们获得了火箭试验的许多重要数据,3个月后,完成了火箭的总装工作。 中国**枚探空火箭T7M于1960年2月19日发射成功。

T7M的发射成功,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个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虽然只在天上飞了短短的8公里,但对王希季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1960年,毛泽东**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上视察T7M火箭时,就曾说过:“了不起呀,八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是要这样,八公里、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此后不久,在T7M的基础上,T7、T7A等探空系列火箭都陆续研制成功。

我没考虑这些问题

1965年,王希季所在的上海机电设计院正式迁往北京,更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王希季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多年来,相濡以沫的妻子聂秀芳一直不知道王希季所从事的到底是什么工作,一直到迁往北京随王希季调入同一系统工作后,这种蒙在鼓里的局面才结束。而此时另一项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王希季的肩上――主持中国**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王希季大胆地提出将探空火箭和导弹技术相结合,以七机部一院正在研制的中远程液体导弹为基础,加上七机部四院尚未研制的固体发动机作动力,组成CZ-1火箭的总体方案。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了太空,至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且是其中惟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次,王希季却没能在发射基地亲自指挥发射。

这件事让我学到的东西很多

1921年,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跟爸爸去看戏,听妈妈讲故乡大理的美丽景色和神奇的传说,成为他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1931年,罕见的长江大水使父亲的生意毁于一旦,全家很快就陷入了负债累累的困境中。自小聪颖过人的王希季小学毕业会考时,考了全市**,高一时就考取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大,王希季最难忘的是中国机械学**刘仙洲先生的课。刘仙洲先生在课堂上从来都是用自己编写的中文教材,不用外国的。老师身体力行的爱国行为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给王希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难当头、国家支离破碎的年月,联**生满腔热*,共赴国难,大学毕业后,王希季毅然选择去兵工厂工作,支援抗战。

抗战胜利后,王希季离开了兵工厂,到电厂工作。但是在旧中国,对于从小就梦想着建个大发电厂的王希季来说,如果没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想建个大电厂几乎不可能,因此王希季总爱开玩笑说,我去美国重要的是去镀金,为了回来有个留学的地位,否则总觉得土生土长的老没学问。硕士还没毕业,就有待遇优厚的公司向王希季发出了邀请。拿到学位后,王希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就在这个时候,《****》上刊登的两张照片彻底改变了他的计划:一张是南京路上的好八连,另一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看到照片后,王希季毅然回到了祖国。

科学技术上的事情,我只服从客观规律

由美国回国途中,在克利夫兰总统号商船上,归心似箭的王希季和同船回国的留学生们一起度过了近一个月的愉快时光。他们眼前是波涛翻滚的辽阔海面,面对的是志同道合的优秀学子,耳畔是意气风发的豪言壮语,这些年

轻的学子憧憬着能早日回国一展身手。在通一艘商船上,王希季还发现了他在西南联大的老师华罗庚教授,这位放弃了在美终身教授职位的数学家,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便举家回国。一心想投身能源工业建设的王希季回国后打算当一段时间的老师再作打算,于是他来到了大连工学院,担任动力工程专业的老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很快就被提升为动力工程教研室主任和机械、造船系工会**;而当时,王希季有个性、喜欢发表意见也是出了名的。

天,中国人是有份的

在“长征一号”火箭升空五年后,王希季负责设计的中国**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发射成功,并于三天后准时返回预定地点。在当时,即便是被誉为“空间大国”的美国也曾经一连12颗卫星回收失败,因此王希季提出的这个返回式卫星设计方案,三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的基本方案。

王希季 - 探空火箭

谈到探空火箭,不能不谈到王希季。

王希季,白族,云南大理人。

王希季的父亲是商人。父亲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大**。当时军阀混战,兵荒马*,*淋淋的现实使他从小在心里就萌发了一种强烈的自强情绪。

王希季从小喜欢踢足球,但最迷恋的是看科幻小说。他常抱着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躺在芭蕉树下,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他小学毕业那年,昆明市举行小学毕业会考,他竟考了全市**。父亲说:“季娃,还是学门手艺吧!”于是,他便进了工业学校,接着又考上了西南联大。大学毕业时,正是战火纷飞的1942年,他想为抗战出力,就进了一家兵工厂。

几年兵工厂生活,使他看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太落后。于是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他于1947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提出了许多优厚条件。而回国的留学生,在国内每人只能优待300公斤小米。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但他考虑到自己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统一了,自然应该回国效力。于是,在留美科协的帮助下,1959年春天,他率先踏上了“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

王希季回国后,先在大连工学院担任副教授,后又任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他一边执教,一边潜心著书立说。当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的担子放在他肩上时,他仿佛才**次感到“中国”这两个字在心中的分量。

刚一上任的王希季,胸中时刻都有一团熊熊烈火炙烤着他的五脏六腑。他深知,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现代火箭早就应该从故乡的上空升起。可历史的脚步已走过了千年岁月,堂堂中华大国的上空,却仍不见一枚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火箭!作为曾多年留学美国的他,心里清楚,早在34年前,一枚铁青色的火箭便在大洋彼岸的奥比姆上空一跃而起。尽管这枚火箭小得可怜,而且只飞行了短短的2.5秒钟,但它却震撼了美国,惊动了世界。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枚液体火箭!这枚火箭的设计者,便是美国火箭之父戈达德。

可以说,从王希季落脚美国土地的**天起,戈达德便在他心口占据了偶像地位。他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绕着校园的小径独自散步,并习惯望着星空遐想联翩: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在20年代就发射了人类**枚液体火箭,为什么拥有5000年文明史和1000年火箭史的中国,却迟迟不能升起一枚自制的现代火箭?

因此,当他出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后,恨不得把每天24小时全都用在探空火箭的研制上。他知道,国家无论经济后盾还是技术实力,目前都极为有限。为了国防急需,只能优先保证导弹和原子能发展。而从技术上说,中国近程导弹刚开始仿制,还不具备自行设计运载火箭的能力,只有中国火箭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才有条件研制具有运载人造卫星能力的大型火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重点开展人造卫星单项技术的研究。

搞探空火箭,正是很关键的**步。

王希季 - 个人影响

王希季:求真务实 开拓天疆

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国务院和****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同志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王希季院士胸前。

1938年秋,刚刚读完高一的王希季在一位同学的怂恿下参加了西南联大的高考。结果 他榜上有名――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抱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10月,正在继续学习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喜不自禁,毅然放弃了美国政府为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予的优厚待遇,几经艰苦辗转,于1950年初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先后在大连工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8年调入航天部门,他认为“发展航天技术的意义不等同于发展一般高技术,而是一项开拓天疆、造福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宏伟事业”。在各种机会和场合,他都尽力阐述航天技术对我国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进入太空的重要目的就是开发利用太空资源和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观点,而且还强调,不能把空间技术只看成是科学和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一个部分,而应把开拓天疆作为国策来考虑。而当时,我国大部分人对发展航天事业的深远意义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在相当多人的眼里,发射卫星就跟放礼花礼炮差不多,花大把的钱目的不过就是显实力、壮国威。

王希季清楚地知道,要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认识过程,更需要有人予以提示。于是,他先后发表了《论空间资源》、《从空间资源的开发展望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微重力资源》等多篇论文加以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他的文章和观点在科技界和决策层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探测研究太空环境、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是发展航天技术的主导因素和主要任务,这一新的观点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196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正式启动。王希季承担起负责我国**枚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的历史重任。他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这是中国进入太空的**次大胆尝试。

在取得火箭技术一系列的突破之后,王希季又担任起中国返回式卫星的首任总设计师。1975年11月26日,中国**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

至今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23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22颗返回成功,总成功率95.65%,属世界先进水平。在返回式卫星的重大成就中,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1987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希季是中国功勋卓著的航天技术专家。长期以来,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这条战线上,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空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王希季如是说

王希季 - 参考资料

1. http://.cp..cn/dj/newsdetail.cfm?iCntno=1384

2. http://.xiaoshuo./readbook/00125719_12031_1.html

3. http://.xiaoshuo./readbook/00125719_12031_2.html

4. http://.xiaoshuo./readbook/00125719_12031_2.html

5. http://.cuaa.net/cur/xyb/yuanshi/kxjj.jsp?id=626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