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道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高开道(?-624年),赐姓李时为李开道,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在怀戎(今河北张家口)依附突厥称燕王。高开道是沧州阳信人,盐户出身。骁勇善战。隋末参加豆子冈(在山东惠民)格谦**的起义军,任将军。格谦战死,他在沿海聚集旧部,发展力量。公元618年底,克北平,攻取渔阳郡,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建都在渔阳。旋从高昙晟,被立为齐王,不久*昙晟,并其众。620年,接受唐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自称燕王,起兵反唐。623年,他**次引突厥兵攻幽州,唐军不能制,他后被叛将张金树所*。

,人物信息

姓名:高开道

性别:男

出生年月:死于624年

国籍:中国

朝代:唐代

籍贯:沧州阳信

民族:汉族

身份:**人物

从军经历

大业十三年(617年),高开道围攻北平郡(今河北秦皇岛),直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隋将李景终于不支,弃城和邓皓逃离。高开道占领北平郡后,又占领渔阳郡(今天津蓟县),自立为燕王,改元始兴,以渔阳为国都。

武德三年(620年)夏,窦建德再次进攻幽州的罗艺,罗艺向高开道求援。高开道率军两千骑兵援助,使窦建德退兵。之后,高开道决定通过罗艺降唐,这年冬天,唐高祖赐高开道姓李,封北平郡王,授蔚州(今河北蔚县)总管。

武德四年(621年)冬,罗艺的幽州遭遇了饥荒。高开道同意提供幽州食物。罗艺派遣老弱去蔚州就食,高开道很好的招待了他们。罗艺很高兴,发兵三千人、车数百乘、驴马千余匹去蔚州,请高开道赈济。然而,高开道没有将他们归还罗艺,而是留下之后,背叛了唐朝。北连突厥,南联刘黑闼,复称燕国。又进攻易州(今河北易县)和罗艺管辖的唐朝领土。

武德六年(623年)春,他联合突厥颉利可汗和原刘武周的部将苑君璋,进攻唐朝的雁门关,但没有夺取。他多次联合突厥和库莫奚侵唐,曾一度帮助颉利可汗夺取唐朝的朔州(马邑郡)。

武德七年(624年)春,唐朝占领了中原的大部分,消灭了除依附突厥的全部隋末群雄。高开道不想步群雄后尘,一度想归降唐朝,但事先对唐朝的反复态度和突厥的支持,使他没有下定决心。他的部下多数的家乡现在是唐的国土,他们更想归降唐朝。高开道亲兵数百人,皆勇士,高开道收他们为“义儿”,常在阁内,由张金树统领。

败亡

624年(武德六年),部将张金树阴谋图叛,一面煽惑兵众解甲归乡,一面在高亲兵内部设伏,佯以戏嬉,暗藏其刀杖,断其弓弦,夤夜一声号令,内外夹击,高持勇披甲挺*而出,但重围如堵,绝境难逃。无奈含恨痛饮,先缢死妻妾子女,后自*。

高姓来源

1、出自姜姓  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 姜子牙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萑∽婷�为氏,为高�荨8�菰谄牍�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莩晌�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2、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满族姓氏中的x佳氏原本都是汉族,汉族被虏为包衣或自愿为奴入旗后,被赐予满族姓氏,其形式就是在自己本来的姓氏后面添加一个佳字。)4、北齐重臣高隆之  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 高力士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5、羽真氏后改高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中国东北地方少数民族**高句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譬如: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