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磬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她出身梨园世家,6岁学戏,专攻老生,幼拜王文炳为师,13岁随母来津,艺宗小香水,受过筱瑞芳的指教,20世纪40年代末成名,1953年参加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其表演在继承了何达子、元元红的某些艺术特色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她继承前辈艺术家的优秀遗产,并根据自身条件创出了河北梆子女老生表演艺术体系,世称“王派”,在全国剧坛影响深远,被誉为河北梆子剧种“五杆大旗”之一。代表剧目有《辕门斩子》、《赵氏孤儿》、《苏武》、《太白醉写》、《山地交通站》等。中国唱片总公司编辑出版的《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王玉磬名剧名段演唱集》推出后受到戏迷欢迎。她主演的《辕门斩子》还被拍摄成同名戏曲电影片,并翻制成VCD光盘,广为流传。

,基本内容 梨园世家

今年1月20日在津病逝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王玉磬,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北梆子舞台上影响最为广泛的老生行当女演员。她1923年出生在河北省安新县一户河北梆子世家。她父亲陈栋才工刀马旦,在冀中一带很有名气;她二姐王玉钟工花旦,她三姐王玉鸣工青衣,在社会上也都小有名气。王玉磬6岁开始跟随师叔王文炳学演梆子老生,很小时候就在台上表演《胡迪骂阎》、《走雪山》等折子戏。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冀中平原的日本鬼子和汉奸横行霸道,民不聊生,唱戏的艺人更难以生存。于是她来到天津,在以银达子、韩俊卿为主演的戏班里搭班唱戏,这期间曾得到女性老生翘楚小香水指教,这为她后来在艺术方面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清朝同光年间,天津就是河北梆子名角荟萃的地方。但是,由于封建势力的摧残,特别是日寇侵华,造成了河北梆子在天津急剧衰落,到解放前夕,几乎濒临灭绝的险境。许多老艺人或逃亡他乡,或弃艺改行。这时的王玉磬虽然在剧坛已经崭露头角,却照样穷困潦倒,每天去戏园子演出,连电车票都买不起,往返全靠步行。早上买一碗素丸子汤,泡一块豆饼,好歹对付一天。有人劝她别再唱戏了,干点什么不比唱戏强?可她就舍不得放弃唱梆子这一行,她在前辈艺人银达子的提携下,苦苦坚持着,她不甘心祖辈相传的梆子在她这一代消亡。

*颖而出

1949年天津解放了,王玉磬可熬出了头。梆子剧团国营后,艺人的生活有了保证。1954年,天津市举办**届戏曲汇演,王玉磬在《*庙》里扮演韩琦,获得演员一等奖,从此,她的知名度日渐扩大。1958年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成立,她与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宝珠钻并列五大主演。

王玉磬虽然身矮体瘦,扮出戏来却格外大气、挑台。她擅演《辕门斩子》、《太白醉写》、《江东祭》之类以唱功胜场的剧目。她嗓音天赋极佳,一般演员难以相比。她的声腔师承前辈名家小香水,但不局限在一句一腔地模仿,而是以小香水的行腔作基础,把何达子的阳刚奔放、元元红的委婉俏丽、银达子的中音宽厚等各派优长兼收并蓄,最终形成独特的个人演唱风格。她的嗓音高亢洪亮,演唱时中气充足饱满,一连四五十句的唱段,她唱得从容自若。一句“大拉腔”,可以延续十几小节,一气呵成,令人荡气回肠。她的唱功之所以能够进入炉火纯青之境,绝非单凭嗓音得天独厚,更在于她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高低、虚实、收放等唱功技巧,因此她才能够在润腔时自然巧妙地处理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欲强先弱的辩证关系,使声腔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

王玉磬在认真继承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还积极排演新编或移植剧目,先后在《赵氏孤儿》、《苏武》、《五彩轿》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些新剧目为她编创新腔、设计形体动作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自由天地。1958年她在排练《苏武》时,与琴师郭小亭合作,在原有女声反调二六板的基础上,创作了男声“反梆子”新板式,用于苏武的核心唱腔里,演出效果十分强烈。并且被各地同行迅速效仿,现已成为男声唱腔不可或缺的固定板式。

那些年,王玉磬除了忙于舞台演出,还对自己几十年的演出实践进行总结,对一批看家戏本着去芜存菁的原则,反复锤炼,精雕细琢,诸如《苏武》、《太白醉写》、《辕门斩子》等剧中的唱段,如今成了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中国唱片总公司把这些唱段编辑成唱片,出版后大受各地戏迷欢迎。她主演的《辕门斩子》,还被拍摄成戏曲影片,并翻制成VCD光盘,在全国发行。

老骥伏枥

20世纪80年代,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王玉磬依然活跃在津、京、冀的舞台上。那些年,她作为剧院的领衔主演,几乎每场演出都有她的戏。每年冬季,是河北梆子团体下乡演出的旺季,王玉磬不顾天寒地冻,跟年轻人一起把一出出拿手剧目送到农村老乡跟前。1985年春节前夕,天津东郊大孙庄派人到河北梆子剧院联系演出,从正月初三至初七,五天十场戏,唯一条件是群众要看王玉磬的戏。王玉磬听说后,当即答应下来。她说,作为演员,有观众点名看你的戏,那叫幸福。演出那几天天气特别寒冷,有人怕王玉磬在露天土台上演戏冻着,好心劝她彩裤里边穿件棉裤,王玉磬说:“各村老乡打老远的地方赶来看我演戏,咱要是有丝毫马虎,对得起人家吗?”

河北省的许多乡村都有王玉磬的戏迷知音,每听说有王玉磬演出,就是跑三五十里路也要赶去观看。有一年的数九隆冬,他们在孟村演出,各村听说有王玉磬登台,六千张戏票一售而光。晚上七点半开戏,有人为了占个得看的位子,从下午三点钟便进入场地,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几千人挤在一起,站不起身,挪不动脚,饿了不能吃,渴了没水喝,只为看王玉磬演戏,一切全都不顾了,可见王玉磬的号召力之大。

从1964年直到“文革”结束这十几年间,古装戏禁演,导致河北梆子人才匮乏。王玉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为了尽快培养新的人才,主动承担了课徒传艺的任务。几年间,她把剧院里的马惠君、张敏、李淑英、陈秀兰等青年演员收为徒弟,以后又有沧州的、石家庄地区的、任丘县的、北京市的一些中青年演员要求拜王玉磬为师,王玉磬也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她把自己在几十年演出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们,她有时抱病为徒弟说戏,演出时把学生叫到剧场去观摩,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河北梆子传宗接代做出突出贡献。

自1958年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建立,笔者便与王玉磬先生相识,在为她撰写传记时,多次聆听她口述个人从艺经历,还曾在京津冀的报刊上评介过她的艺术成就。如今她驾鹤西去,**成以上小文聊寄对这位杰出艺术家的缅怀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