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辽宁,有一位传奇的老人,齐文香,女,生于一九四零年,
自幼喜爱剪纸艺术,但因各方面原因,并未得以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顶住多方面的压力、以及身边人的不理解,毅然放弃一切全身心的投入,专研新型的剪纸艺术。 齐文香 - 事迹概述剪纸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在过去,人们用剪纸来体现当地民俗,抒发个人情感,也有的剪成形态各异的物象、人像用作祭祀,但都是以简单的手法将纸剪成镂空,粘贴于窗户或其它地方,因此剪纸也被称为窗花。这一种传统的窗花艺术随着历史的推移一直发展变化。
在中国辽宁,有一位传奇老人齐文香,女,生于一九四零年,自幼喜爱剪纸艺术,但因各方面原因,并未得以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顶住多方面的压力、以及身边人的不理解,毅然放弃一切全身心的投入,专研新型的剪纸艺术。创新
她以常人未有的耐力、勇气和智慧,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地发明和创作了工笔、工艺两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为避免传统的萱纸薄、软、易坏,以及剪后染色不规则、易退色、不易长期保存(收藏)的特点,她的剪纸采用的是又脆又厚的彩色腊光纸,一次只能剪一张,但纸的质地却易于保存,也为了能让收藏爱好者长久的保存作品,不必为了作品的退色和变形担忧。她采用了全新的玻璃真空装裱技术,加以纯红木制的精美外框,在确保作品品质的同时,增加了作品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艺术特点
她的工笔作品线条流畅,主次清晰,立体感强,剪出的线条有的细如发丝,增强作品的细腻与柔美;粗的线条粗旷,大胆的表露了物体和人物的质感。最为传神的是,她用剪刀剪出的多层次,反方向多颜色。绒毛用于动物、花草上的某些特定部位时,更体现了事物的虚实相接的质感和层次感,真的可称为步步到位,剪剪精工。
多年来,她创作出的多个大型剪纸系列,已经成为了收藏之精品。如《古代仕女》系列,以红楼梦十二钗为代表的大型多幅剪纸,画中亭台阁楼,花草树木,无不维妙维肖,立体逼真。画中的人物更是声情并茂,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大型佛像系列中的各 尊佛像,更是庄严肃穆中带有慈祥,云雾缭绕中带有神秘,成为了众多佛教信奉者和收藏者仰慕的力作。大型的龙凤系列,姿态万千,活灵活现,构思精美,观赏时真实如“龙腾九天降甘雨,凤驾祥云现吉祥”
另有伟人系列、动物系列、花草、花篮、吉 祥葫芦系列等……每一副都是精工细作,功力非凡。画面中的立体感、穿透感、质感、意感,给人以一种立体工笔画的真实境地。在收藏作品的同时,更增加了房中的古朴、典雅,书香文墨的艺术氛围。
文化修养
齐文香不仅是一位剪纸艺术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她出口成章,以诗喻己、以诗喻事、以诗喻人。她的多幅剪纸作品中都有自创的诗词,体现了作品的意境。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她苦心创作,不闻世事,即使如此,也经常被一些新闻媒体政府各界所关注。
齐文香 - 荣誉1995年获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最高技师证书,同年获辽宁省技术能手证书和证章。1996年获辽宁省特艺**证书。1993年申请奥运会,她自费到北京献给奥申委一幅大型剪纸作品“一幅巨龙”(在体育博览馆收藏),获奥申委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五环纪念章。**电视台以及中国各大电视台,曾多次展播她的事迹。
自述历程
“我的剪纸啊,也许明年冬天,你们就不用待在这阴冷的小屋里了。
现在市里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咱区里看上咱了!我做梦都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们啊!”齐文香用手轻轻地抹着立在屋一侧的巨大的《观音菩萨》剪纸画的红松画框,喃喃地自语着。 在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厢房里,摆的都是和剪纸有关的物件:成型的剪纸画,大的,小的。大的有二米见方,小的也十六开纸那么大;成卷的蜡光纸;空的各式各样的红松画框。因为长久堆放的缘故,物件上都蒙着一层尘土。 2006年12月11日,齐文香在陪同记者参观她的这个剪纸库房时,指着《观音菩萨》剪纸画说:“这是我最得意的巨型剪纸画了,没处放,不得已就都这样挤挤擦擦地堆在这里。”说这句话时,齐文香的语调有些辛酸。 在剪纸界,齐文香知名度很高。虽然老太太快七十岁了,但却从来没个单位。虽然老太太只读过三年书,但当记者站到老太太作品前时,耳闻时或多或少的疑惑,这一刻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随之而生的是对这位身高也就一米五的老太太的由衷敬佩和敬重。 齐文香的剪纸绝了。市面上大家常看到的剪纸多是小幅的,单层的,齐文香的剪纸多是大幅的,动不动就来个一米见方、二米见方的,还有齐文香的剪纸是双层,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尤其是她独创的工笔剪纸,细腻精致,远远看上去,极像是一幅工笔画。 2006年12月11日,在连山区石油街道长明社区杨主任来到齐文香的家,城郊的一处小平房,是她暂时落脚的地方。 这是一所非常简陋的房子,一间厨房一间起居室,没有通暖气。起居室有一个木头柜子,柜子上摆满了剪纸画,尺寸都不小。炕柜上摆的是一巨幅的《巨龙》;炕对面地柜上摆的是两幅《观音》,还有一个相对小些的《宝玉和黛玉》、两个《花篮》。 狭窄的炕上,常年摆放着一个农家常见的针线盒,不过针线盒里装的不是针线,而是三把剪刀和七八只长短不一的铅笔。“东西都放在手边,什么时候有灵感了,就画下来。” 齐文香琢磨剪纸也就是十来年的事。可追根溯源,得说到她五六岁时。“我继母是一个手特别巧的人。那时家住在锦县一个农村,逢年过节的,继母就会用红纸剪些金鱼、麒麟什么的贴在窗上。我当时就对剪纸很感兴趣。到了七八岁时,自己拿起剪刀来剪,也挺像样子的。” 但受生活和条件所限,齐文香的剪纸天赋当时没人重视也没人挖掘。就这样,时光走到了1990年。时值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一周年,社会各界举办活动进行庆贺,当时在连山区化工街道居住的做裁缝的齐文香拿起了剪刀,三下五除二剪了一幅大花篮敬献到了市委。“一下子就出名喽。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市**于均波、赵祥、王守义都接见了我。” 见一剪子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齐文香对剪纸来瘾了,加上年岁大了,孩子也**了,她就逐渐放下了裁缝剪,拿起了剪纸剪。到1994年,齐文香就一门心思搞剪纸了。“我这人,可能是有些天赋的。别看我没学过,可我会拉二胡,会打扬琴。我搞的是工笔剪纸,剪之前得一笔一划画好再剪,我没学过画画,可我拿起笔来,想剪个什么,就能画出来。一般也不参考别人的,顶多从小人书和电视里找点灵感,多数是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剪出来后,再挂起来,自己前后左右地看,修修改改。”就这样,齐文香想出了各式各样的花篮、花瓶,各种神态的观音,各式各样的龙凤,她都剪了出来。 把她剪的和别人剪的摆在一起看,不一样,她剪的都特别大。“一般复杂点的,画要画半个月一个月的,剪也要一个月。最不好干的就是‘打(剪)毛’了,那么细小的毛,有的还有弯度,一根一根地打,一朵花、一只凤上的毛毛都成千成千的,再加上纸幅大,纸容易碰破,别说多难了。”“可当剪完一幅时,心里可高兴了。因为啥,别人不能剪的,我剪出来了!” 后来,齐文香剪纸时,又心*来潮,觉得单色、单层的剪纸作品有些单薄,她大胆地开创了双层双色剪纸。就是同一幅作品,她先后剪两次,有些地方上下层保持绝对一致,有些地方上下层不一样。这样,剪纸就有了立体感和颜色,作品一下子就丰满起来了。 她的双层双色剪纸《花篮》、《花瓶》系列,花瓣的创意特别令人耳目一新。上层的花瓣是黑色的,下层的花瓣是红色的。**部位,上下层剪纸一致,花瓣边缘的毛毛处,一层向左翻转,一层向右翻转。远距离看时,花**隐隐透着颜色,圆鼓鼓的;近距离看时,花瓣边缘细微的毛毛蓬蓬的,似乎风吹一下就会颤悠悠地动起来。 当初向市委敬献的《花篮》剪纸,让相关部门看到了齐文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妇女的手上功夫。以后,再有什么活动,他们就推荐齐文香参加。齐文香也不负众望,拿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1993年,她为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特别创作的剪纸作品《巨龙》,获北京奥申委的奖励,《巨龙》现被收藏在北京体育博物馆;1995年,她取得剪纸制作行业的高级技师资格;1995年,她获得“辽宁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996年,她获得“辽宁省特艺师”荣誉称号。 1998至2000年期间,齐文香侧重创作了《红楼十二钗》人物工笔剪纸。这套剪纸作品令她的工笔剪纸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齐文香的剪下,红楼十二钗,无论是背景环境、服饰、头型,还是人物神态,各有各的特色。当齐文香把《红楼十二钗》作品的照片拿给记者看时,记者简直不能相信,那照片中“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黛玉”、“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探春”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作品,竟是用剪刀剪出来的。 齐文香有名了,上门求作品的也多了。但齐文香把自己的作品当孩子一样宝贵,不管给多少钱,轻易不出手。“其实,我是想着哪一天国家看上了我的作品,我就把作品献给国家。”快言快语的齐文香一点也没隐瞒地告诉记者,“但这几年,有点灰心,关注的人太少了。搞艺术是一件苦差事,别说画画和剪纸有多难,就是剪好了的一幅作品,给镶到红松框里去,就是一件太难的事。二米见方的剪纸,先铺在玻璃上,再把另一块玻璃盖上,要想没一处起褶,难着呢。为了剪纸,孩子们都为我花了不少钱,到现在,我还连个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这儿,是一个朋友借我住的。” 山区文化局的有关负责同志找到了齐文香,告诉她,市里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算把她的齐氏工笔剪纸列入首批申报项目。“好事啊,我做梦都盼着自己的剪纸能让更多的人看看呢。”齐文香透露,她一直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开个个人作品展,最好是在兴城海滨或龙湾海滨的某处,外地游人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看看齐氏工笔剪纸,也让齐氏工笔剪纸为葫芦岛的旅游做点贡献。说这些话的时候,齐文香翻看她长期存放在柜子里的五大本剪纸作品。 不管申报市级首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成不成,齐文香打算还按自己预定的方案干下去:70岁以后,再创作一批以“葫芦”为主题的和以“伟人”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在能剪时,就多剪些,不管是留给子孙,还是留给国家。”齐文香信心十足地说。 齐文香 - 相关词条剪纸 阮四娣 潘京乐 吴元新 李仁荣 武京生 王向荣 张清明 王泰来 《花篮》 汤明哲 黄奕缺 徐竹初 双起翔 张明山 库淑兰 齐文香 - 参考资料
[1] 河北广电网 http://.hbgd.net/html/200712/26/114323427_2.htm[2] 葫芦岛日报社 http://.hlddaily./Article/kjwh/200612/20061214202015.htm[3] 河南文化产业网 http://minsu.henanci./Pages/200711291533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