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冀野(1905年3月―1951年4月17日)原名卢正绅,后自己改名为卢前。
,人物经历1905年3月,出生于南京城南望鹤岗一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国学功底很好。中学就读于南京高师附中。后以“特别生”的名义,破格录取进东南大学文科,1927年3月正式毕业。在东南大学期间,卢冀野师从国学**吴梅学曲,成为其最重要的学生之一。卢佶是卢冀野先生之子,他告诉记者,父亲一生的基本职业是教师。在进入东南大学之前后,因祖父去世,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生活重担压在父亲肩上,他就一直在南京许多中学教授国文,如两江民立中学、南京中学、钟英中学。从东南大学毕业,即在金陵大学任教,不久升为教授。到去世前两年,父亲先后在河南大学、成都大学、上海的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大学任教。
人物作品卢冀野年轻时,就是国内著名的词曲教授,才华横溢,人称“江南才子”。他在教学之余勤奋写作,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及理论著作,大约有300万字。且其创作的形式极为多样,涉猎的范围甚广,如新诗集有:《春雨》《绿帘》,小说集有:《三弦》,旧体诗集有:《梦蝶庵绝句》《卢冀野诗选》等,词集有:《中兴鼓吹》等,散曲集有:《饮虹乐府九卷》;剧曲有《饮虹五种》、《楚凤烈传奇》等,还有大量译作、曲学理论和文学论著。
逝世信息1951年病逝葬于菊花台卢家坟地
卢佶先生回忆,抗战期间,父亲携全家远走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全家历尽艰辛回到南京,父亲继续在**大学任教。 1948年,国民政府军节节败退,首都南京朝不保夕,国民政府当局开始抢运部分学人前往台湾,卢冀野一介书生,一直认为国共之争只是兄弟不和,与中日交战性质截然不同,因此并不愿离开大陆前往孤岛。 由于南京随时可能遭炮火攻击,加上家庭负担甚重,1948年底,卢冀野携卢佶等迁居上海。 上海解放后,卢家又迁回南京,卢佶表示,父亲因各种原因,未能继续在南京大学任教,即使在此困难情况下,他仍然笔耕不辍,创作了太平天国女状元的剧本《傅善祥》,还写了小说《金龙殿》以及《齐云楼》,在上海《大报》上连载。 1951年4月17日,卢冀野先生因病逝世于丁家桥铁路医学院,年仅46岁。在简单的追悼仪式后,安葬于中华门外菊花台。 在卢冀野去世后,其生前好友翻译家杨宪益、历史学家翦伯赞等人都曾前往悼唁。上海《大报》上4月20日登了一则消息;其时还有大�缦壬�的一篇“冀野之死”文章,对他去世前生病的情况,述之甚详。还陆续刊有潘勤孟等先生的悼念文章及诗词。
文革间墓园遭毁,如今仅留衣冠冢
有关父亲的墓址变迁,卢佶同样记得非常清楚,1951年父亲安葬在中华门外菊花台附近的祖坟地时,与祖父祖母墓靠在一起(不远处就是民国另一名人夏仁虎的家族墓),并立了墓碑,修整了墓园。令人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南京大多数名人墓葬一样,父亲和祖父母的墓地同样未能幸免,墓园被平毁,墓碑也不知去向。
1992年7月30日,母亲以86岁高龄去世时,家族商议之后,决定将父亲的少许遗物与母亲的骨灰合葬于隐龙山公墓,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纪念。
人物事迹卢冀野与南京乡邦文献
卢冀野是南京人,十分重视整理乡邦文献。1946年,他被聘为南京市通志馆馆长,主持编辑出版《南京文献》。 卢冀野还根据自己的亲历和考证撰写了《冶城话旧》和《东山琐缀》,为我们保留了众多有关南京的地方风俗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