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87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在《江苏画刊》等报刊发表
1988-93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音乐厅、南京鼓楼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作品《晨漱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中国美协颁发的优秀作品奖
1991年参加《全国扇面邀请展》
2003年―2005游学欧洲
2011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社会评价林彬原是一位浸润着“新文人画”影响的人物画家。五、六年前,他由人物画而突入了一个原先比较陌生的领域。
王维在《辋川绝句》中写道:“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此诗句仿佛就是林彬这批山水画最好的写照。在林彬的画面上,我们总能感到一种与世无争、百无聊赖的闲,了无声息、万籁俱寂的静,如梦如幻、恍若隔世的幽,云淡风轻、似有若无的淡。虽然眼前的画面与世无涉,也起不到干预现实的济世之用,但却在花开花落、水随山转、天地自然两由之的自在和空寂中,更加接近了宇宙大化、生命不息的真谛,接近了永恒和终极。相较于我们常说的世俗情怀,这是一种更超然的人生态度,也是更深一层的人文关怀。文心幽远,因而它更能拨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根柔弦。事实再一次证明:只有灵魂能触动灵魂,只有敞亮的心能与另一颗心交流。
这些山水图像并非源于真山真水,甚至丝毫不留写生的痕迹。哪么,这些山水又从何来?答曰:源于元明清山水遗存和图册。在我们仔细辨认后便不难发现,在图像学谱系上,它们与“四僧”(尤其是渐江)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有的就是截取了其中的大部或局部,稍加改头换面而已。对此,林彬本人并不忌讳。妙的是这里的“改头换面”大有讲究,使它们有了一种“异样”感,例如:画面上不再留白,而以“全局”式构图,使幅幅画面显得饱满、充实;同时又减弱了用笔的成分,一改“以书入画”的文人作派,而辅之以游丝一般的轮廓线,并营造出一些淡雅的色面,或紫,或绿,或黑,尤以紫调为佳,紫气充盈,超凡*俗,俨然是一种拂之不去的忧郁氛围;虽无皴,但却加强了渲染和光晕的效果,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的虚幻感,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个 桃源盛景。因而,也具有了一种现代气息。总之,古本山水图像对林彬来说,仅仅是个素材(或曰底本)而已,或者说只是个“借口”。画家真正的意图是翻古为新、以退为进,营造出内心的山水感觉――一个与读者共享的“乌托邦”式的境界。
作品赏析林彬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懒闲,万籁俱寂的静谧。如梦如幻、恍如隔世。在单调中凝望、寂寥中抒情,有着诗性般的空间。作者以苍茫浓郁的墨色、游丝般的线条,营造出一个个梦幻般的桃园盛景,与读者共享乌托邦式的境界――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