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大田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庄大田(?一1788),平和县五寨乡优美村人。乾隆七年(1742年)渡台,居凤山(今高雄县)种田为业。凤山县天地会首领。1787年北路林爽文举旗起义,南路庄大田率众响应,一举攻克凤山县城。庄自称“南路辅国大元帅”。1787年3月26日以後,林爽文、庄人田率领南北两路起义军数次围攻台湾府治(今台南市),清军死伤惨重,起义军控制了除府城和鹿耳门外的台湾西部广大地区。由由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庄大川义军终不敌而退守琅乔(今恒存),二月初五庄大田受重伤被俘,在台湾府城就义。,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庄大田

  性别:男

  时代:清

  出生年月:1734

  国籍:中国

  籍贯: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

  民族:汉族

  身份:清朝**人物

相关**: 林爽文起义

相关人物: 林爽文

  

个人简介

  凤山县天地会首领。1787年北路林爽文举旗起义,南路庄大田率众响应,一举攻克凤山县城。庄自称“南路辅国大元帅”。

  1787年3月26日以後,林爽文、庄人田率领南北两路起义军数次围攻台湾府治(今台南市),清军死伤惨重,起义军控制了除府城和鹿耳门外的台湾西部广大地区。由由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庄大川义军终不敌而退守琅乔(今恒存),二月初五庄大田受重伤被俘,在台湾府城就义。

  

庄姓起源

  1、出自芈姓(芈姓传自上古的颛顼帝),春秋楚国王族之后,楚王芈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楚庄王。楚庄王支庶子孙,以此谥号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庄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楚有大儒庄生,六国时为蒙漆园吏;庄周,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

  2、出自子姓,是春秋宋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后人即以其字为姓,成为庄姓一支。

  3、汉代出现过一次易姓。汉明帝名刘庄,讳庄字。庄姓在汉明帝以后改为严姓,《姓氏考略》:“汉明帝讳庄,故庄氏或改为严氏。”魏晋南北朝时,有严姓复祖姓庄,故历史上有“庄严一家”之说。

林爽文,庄大田 林爽文,福建平和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生于小溪火烧楼(今属坂仔乡)。17岁随父林劝迁居台湾彰化大里�p,初事农垦,后赶车经营运输,家境渐富。当时,因官吏贪赃枉法,民间械斗不断,大里�p居民武装自卫。林爽文平日仗义疏财,见识颇广,被推为首领。

  清初,秘密会党天地会起于闽南。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平和县天地会徒严烟(又名严若缘)到台湾,以开布店为名在彰化传会,宣传“有善相劝,有过相规;缓急相济,患难相扶”的宗旨,甚合林爽文心意,便和林泮、林领等一起盟誓入会。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七月,台湾道永福知府孙景燧下令搜捕会党。石榴班汛把总陈和捕获党人张烈,押送至六斗门时,众会友奋起*死陈和,救回张烈。总兵柴大纪派兵进剿,滥捕群众89人,其中30人论斩,余众将流放云、贵。林泮、林领等逃*的会友纷纷到大里�p集中。孙景燧率部进驻彰化,派兵进至大墩,放火焚烧民房,胁迫大里�p社民交出在逃会友。

  形势紧迫,林爽文不听林姓族亲劝告,决定率众起义。十一月二十七日夜,林爽文率领会众袭击大墩,*死知县俞竣、游击欧世文和副将赫生额。二十八日夜,攻克彰化,*死知府孙景燧、理番同知长庚等。义军声威大振,众推林爽文为盟主,设官分职,建元“顺天”,林爽文自号“顺天盟主”。十二月初六日,林爽文发兵攻破诸罗县,*死摄县事董启挺等。初七日,淡水也被义军攻占,护淡水同知程峻自*。

  林爽文起义消息传至南路凤山,凤山民众推庄大田为首领,也举行起义。庄大田,生于漳州平和五寨广坑(今五寨乡优美村),乾隆七年(1742年)随父庄二到台湾诸罗台斗坑庄定居,以种田为生。庄二病逝后,庄大田迁居凤山竹仔港庄。以侠义名闻乡里,与林爽文是莫逆之交,也是天地会会员。起义后,庄大田自称南路辅国大元帅(或称定南将军、开南将军),率众首先攻取凤山县城,几天内,队伍扩至数千人。

  林爽文在北路连克三城后,决定乘胜向台湾府城(今台南市)进军,派人约庄大田率部配合。清总兵柴大纪率兵于盐埕桥拒战,海防同知杨廷理与守备王天植、千总沈瑞率兵到离府城20多里的大湾迎击。义军一举包围大湾清军,*死沈瑞,杨廷理、王天植只带十几个残兵突围,南、北两路义军会师后包围台湾府城。

  义军以“剿除**,拯救万民”相号召,军纪严明,声称:“如吾军不是,失一赔二,焚茅赔瓦,仍究治强*。”因此得到民众热烈拥护,声势日益壮大,全台震动。

  闽浙总督常青迭获台湾告急文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派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各率所部赴台增援。黄仕简在台湾登陆后直扑府城解围,并派海坛镇总兵郝壮猷率兵2000往南路,力图夺回凤山;任承恩登陆后分兵数路进攻义军;柴大纪也率兵2000进攻北路,企图夺回诸罗、彰化。正月二十三日,北路清军夺回诸罗,在莉仔尾遭义军伏击,损失惨重,千总叶荣、吴卿贵被击毙。南路清军一出府城即遭义军阻击,50天后才进入凤山县城;义军乘郝壮猷招民复业之机大批混入城内。三月初四日,庄大田在山猪毛(在屏东、高雄间)截击进犯清军,乘势进攻凤山。义军里应外合,收复凤山城。郝壮猷所带3000人马只剩下六七百人,逃回台湾府。朝廷对台湾局势甚为震惊,责令常青赴台督师,福州将军恒瑞、江南提督蓝元枚同行参赞军务,并调李侍尧代常青为闽浙总督、驻福州接应。常青除带福建兵丁外,又调广东兵4000、浙江兵3000及驻防满兵共万余人赴台。

  同年四月二十四日,义军再攻府城。二十七日,激战于城下,虽重创清军,但无法攻入府城。因此,庄大田主张:切断府城南、北两路补给线,使义军“不与官兵接仗,而官兵已为所图”。林爽文便分兵围诸罗,指示部下:“诸罗在南北两路当中,若能得到诸罗,就可南攻府城,北攻鹿港”;教部下放水灌田,发动群众削窄田埂,使清军不能结队前进,无法施展排*排炮威力;并在诸罗进出要道遍插竹签,发兵攻盐水港、鹿仔港,切断清军陆路和海上补给线。柴大纪等被困诸罗城中,常青3次派兵增援均未解围。诸罗清军粮尽,掘草根、煮豆粕充饥,士气低落,参赞恒瑞只得奏请增兵。乾隆帝责怪常青、恒瑞督战不力,下诏解除职务,调陕甘总督福康安为总督,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为参赞,统率满汉兵丁近万人入台。十月二十九日,福康安带兵从鹿港登陆,直趋彰化。十一月初四日,双方在距大里�p30里的八卦山会战,自晨至晚,*声震天;入夜,八卦山被清军抢占,义军在通往诸罗的仓仔顶、牛稠山等地设伏,阻击清军,但也无法阻挡清军前进,被围困近6个月的诸罗遂解。乾隆帝为嘉奖诸罗守军,下诏改诸罗为嘉义。

  义军原先的策略是重点进攻,分兵袭击。常青的对策是分兵堵截,因而显得地广兵少,奔走不暇,被动挨打。福康安抵台后,一改常青的用兵策略,首先切断南、北义军的联系,集中兵力对付北路义军。在解除诸罗之围后,即攻斗六门,直扑大里�p。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里�p陷落,林爽文率部退往集埔。在集埔告诫部属:要拼命打好这一仗,若再不能支持,就只有退进内山一条路了。但最终还是无法坚持,只好退入内山。福康安尾随进山,并选精干兵丁伪装成百姓四处搜捕。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四日,在淡水人王松、高振、叶培英引导下,林爽文被清军捕获。

  在福康安进攻北路义军之时,庄大田和林勇部聚集于凤山水底寮、大目降等地,经常出击,骚扰府城以牵制北路清军。林爽文被捕后,福康安于正月十四日驱师南下,分兵三路进攻庄大田的根据地大武垅。义军出击府城,欲截断北路清军与府城的通道,并分兵袭击湾里溪等地,以期分散清军兵力。双方在湾里溪展开激战,义军寡不敌众,退至大垅山口。最后,大武垅根据地也告失守。庄大田鉴于北路义军进入内山被清军与番民夹攻的教训,改向海边撤退。退至台湾岛最南端柴城时被清军包围。福康安欲生擒庄大田,分兵数路自山梁直逼海岸,并以乌什哈达带领的水师密布海上。二月初五日凌晨至午后,双方展开恶战。入夜,庄大田哮喘病发作,在树林内堕马被俘。

  林爽文被押解至北京,历尽酷刑后,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初十日被*害。庄大田被俘后,病势严重,于同年三月十四日在府城被*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