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段玉裁(1735-1815)   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六书音韵表》以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 (1681-1762)《古韵标准》为基础,分古韵为17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说文解字注》体大思精,成就极大。段玉裁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造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为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段玉裁出生于江苏省金坛西门外大坝头村,有一姐二弟一妹,父亲虽为塾师,但收入微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执教,家务全由母亲史氏*劳。全家人衣着粗布,常年是大麦粥糊口,很少吃上白米饭,家境非常清贫。  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十三岁补诸生,曾至扬州安定书院就读。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五岁中举人,任国子监教习,入都会试,屡不中。经人介绍,段玉裁在京就教职,获读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有意于音韵之学,遂边教边做学问,历时约10年。在京时,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两年后,调到四川省,先后任富顺、南溪和巫山县知事,仕宦期间,均携《六书音韵表》于身边,每每处理完公家事务至深更半夜,经常置灯于笼中,或以口气嘘物取暖,编著、修改文章。经10年,他以父母年迈多病、自身有疾为由,辞官归故里,卜居苏州枫桥,潜心著述和藏书,时年仅47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出身寒素的段玉裁,毕生铭记"不耕砚田无乐,不撑铁骨莫支"的祖训,一生以著述为乐事,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注释《说文》。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四月,不幸跌坏了右腿,从此成为残疾之人。当时的段玉裁曾对友人说,"《说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段氏坏足,《说文注》成。"其后健康每况愈下,盖春夏秋三季多不适,而春季尤甚,疮烂疥烦,两眼昏花,心脉甚虚,稍用心则夜间不能安宿,又左臂疼痛不可耐。此时段玉裁最为担心的事,是注释《说文》能否完成,他曾对友人说,他身体旧病如故,担心《说文注》难成,加上精力不足。假如完成后死了,就很欣慰了。到段玉裁注释《说文》完成时,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他如春蚕一般,茧织成了,只待等死矣。  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的《说文解字注》30卷。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说文解字注》全书刻成,为将此书刻成付印,他用去了全部积蓄。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9月8日在贫病交加之中去世,卒年八十一。  个人著述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  出身寒素的段玉裁,一生以著述为乐事,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注释《说文》。可是,在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的四月,“耳顺之年”的段玉裁,也正是他注释“说文”的关键时刻,不幸跌坏了右腿,从此成为残疾之人。这个无情的打击,对当时的段玉裁来说非同小可,使他在思想上产生惆怅。然而,他没有悲观失望,当时的段玉裁曾对友人说,“说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段氏坏足,“说文注”成。他的毅力和决心,令人敬佩。  段玉裁“耳顺”之后,健康每况愈下,盖春夏秋三季多不适,而春季尤甚,疮烂疥烦,两眼昏花,心脉甚虚,稍用心则夜间不能安宿,又左臂疼痛不可耐。此时段玉裁最为担心的事,是注释“说文”能否完成,他曾对友人说,“贱体春病如故,栗栗危惧‘说文注'*难成矣,精力衰甚,既成而死,则幸矣!”  后来,到段玉裁注释“说文”完成时,他又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以春蚕一般,茧既成,惟待毙焉。”多么可敬的春蚕精神啊!我们可以这样说,晚年的段玉裁,贫病交加,正是由他“春蚕作茧自成蛹,蜡烛灰烬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支撑,才使《说文解字注》这部不朽巨著得以完成。  段玉裁所著《说文解宇注》问世以后,很快就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它被公认为解释“说文”的权威性著作。正如当年嘉定学者钱大昕所说,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与段玉裁同时代的小学家王念孙也曾推祟说,自许慎之后“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段玉裁在训诂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不仅在清代受到有关学者的赞誉和尊重,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为国内外训诂学者所推崇。殷孟伦在《段玉裁和他的 文章中赞誉说,段注“说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语言的研究已进人近代语言的革命阶段,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他还认为,“说文”有了段注,才真正算作从语言角度来加以研究和阐述,“说文”对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也才真正为人们所了解。   上述这些评价,对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早在20世纪初,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就曾被译成日文,至今,日本仍有一些学术团体还在研究段玉裁的有关训诂学著述;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汉学家们,也很关心段玉裁著作的研究情况。   段玉裁在文字训诂学等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是继许慎之后的**块里程碑,他的著作已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段玉裁不愧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朴学宗师。   

  段玉裁(1735-1815)   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六书音韵表》以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 (1681-1762)《古韵标准》为基础,分古韵为17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说文解字注》体大思精,成就极大。段玉裁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造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为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段玉裁出生于江苏省金坛西门外大坝头村,有一姐二弟一妹,父亲虽为塾师,但收入微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执教,家务全由母亲史氏*劳。全家人衣着粗布,常年是大麦粥糊口,很少吃上白米饭,家境非常清贫。  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十三岁补诸生,曾至扬州安定书院就读。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五岁中举人,任国子监教习,入都会试,屡不中。经人介绍,段玉裁在京就教职,获读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有意于音韵之学,遂边教边做学问,历时约10年。在京时,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两年后,调到四川省,先后任富顺、南溪和巫山县知事,仕宦期间,均携《六书音韵表》于身边,每每处理完公家事务至深更半夜,经常置灯于笼中,或以口气嘘物取暖,编著、修改文章。经10年,他以父母年迈多病、自身有疾为由,辞官归故里,卜居苏州枫桥,潜心著述和藏书,时年仅47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出身寒素的段玉裁,毕生铭记"不耕砚田无乐,不撑铁骨莫支"的祖训,一生以著述为乐事,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注释《说文》。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四月,不幸跌坏了右腿,从此成为残疾之人。当时的段玉裁曾对友人说,"《说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段氏坏足,《说文注》成。"其后健康每况愈下,盖春夏秋三季多不适,而春季尤甚,疮烂疥烦,两眼昏花,心脉甚虚,稍用心则夜间不能安宿,又左臂疼痛不可耐。此时段玉裁最为担心的事,是注释《说文》能否完成,他曾对友人说,他身体旧病如故,担心《说文注》难成,加上精力不足。假如完成后死了,就很欣慰了。到段玉裁注释《说文》完成时,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他如春蚕一般,茧织成了,只待等死矣。  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的《说文解字注》30卷。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说文解字注》全书刻成,为将此书刻成付印,他用去了全部积蓄。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9月8日在贫病交加之中去世,卒年八十一。  个人著述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  出身寒素的段玉裁,一生以著述为乐事,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注释《说文》。可是,在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的四月,“耳顺之年”的段玉裁,也正是他注释“说文”的关键时刻,不幸跌坏了右腿,从此成为残疾之人。这个无情的打击,对当时的段玉裁来说非同小可,使他在思想上产生惆怅。然而,他没有悲观失望,当时的段玉裁曾对友人说,“说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段氏坏足,“说文注”成。他的毅力和决心,令人敬佩。  段玉裁“耳顺”之后,健康每况愈下,盖春夏秋三季多不适,而春季尤甚,疮烂疥烦,两眼昏花,心脉甚虚,稍用心则夜间不能安宿,又左臂疼痛不可耐。此时段玉裁最为担心的事,是注释“说文”能否完成,他曾对友人说,“贱体春病如故,栗栗危惧‘说文注'*难成矣,精力衰甚,既成而死,则幸矣!”  后来,到段玉裁注释“说文”完成时,他又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以春蚕一般,茧既成,惟待毙焉。”多么可敬的春蚕精神啊!我们可以这样说,晚年的段玉裁,贫病交加,正是由他“春蚕作茧自成蛹,蜡烛灰烬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支撑,才使《说文解字注》这部不朽巨著得以完成。  段玉裁所著《说文解宇注》问世以后,很快就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它被公认为解释“说文”的权威性著作。正如当年嘉定学者钱大昕所说,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与段玉裁同时代的小学家王念孙也曾推祟说,自许慎之后“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段玉裁在训诂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不仅在清代受到有关学者的赞誉和尊重,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为国内外训诂学者所推崇。殷孟伦在《段玉裁和他的 文章中赞誉说,段注“说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语言的研究已进人近代语言的革命阶段,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他还认为,“说文”有了段注,才真正算作从语言角度来加以研究和阐述,“说文”对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也才真正为人们所了解。   上述这些评价,对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早在20世纪初,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就曾被译成日文,至今,日本仍有一些学术团体还在研究段玉裁的有关训诂学著述;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汉学家们,也很关心段玉裁著作的研究情况。   段玉裁在文字训诂学等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是继许慎之后的**块里程碑,他的著作已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段玉裁不愧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朴学宗师。   

   段玉裁相关 段玉裁纪念馆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段玉裁墓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人物关系: 儿子: 段驯   同年(公元1735年)出生的名人: 刘国玺 (1735~1810)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 朱文藻 (1735~1806) 浙江省杭州西湖区 吕昌际 (1735~1807) 江苏省宿迁沭阳 约翰・亚当斯 (1735~1826) 美国第二任总统 美洲美国 宋华国 (1735~1803) 于都三宋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 更多公元173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15年)去世的名人: 周春 (1729~1815) 浙江省嘉兴海宁 李亨特 (?~1815) 浙江省绍兴 王之政 (1753~1815) 江苏省镇江润州区 张灼 (1737~1815)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肖汉申 (1769~1815)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杨芳灿 (1753~1815) 清文学家 江苏省无锡梁溪区 + 更多公元1815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