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志(1896―1961),名福胜,号锡祺,字学行,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晋升中将军衔。曾任教育部部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1938年3月当选**届-广东代表。1949年2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去台湾后,于1958年前后任“-”-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两权**研究组召集人。在台湾去世。军事著作尤多,如《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诗文甚佳。 人生历程 1919年3月军校毕业后参加援闽粤军。 1920年11月升任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邓铿)机关*连(连长薛岳)中尉排长。 1921年7月机关*连扩编为机关*营(营长薛岳),升任第4连上尉连长。12月所部改编为大元帅府警卫团(团长陈可钰)第1营(营长薛岳)第4连,仍任上尉连长。 1923年1月调升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梁鸿楷)参谋处少校二等参谋官。 1925年8月第1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调任独立旅(旅长张发奎)少校参谋。 11月改任第12师(兼师长陈可钰)第36团(团长黄琪翔)第2营少校营长。 1927年1月升任第12师(兼师长黄琪翔)第36团(团长李汉魂)中校副团长。12月调升第4军(军长缪培南)教导第1师(师长邓龙光)第1团上校团长。 1928年3月教1师改称第4军教导师(师长邓龙光),仍任第1团上校团长。8月教导师并入第4师(师长缪培南),改任第10旅(旅长谢膺白)教导第1团上校团长。10月教1团与教2、教3团并编,改任第4师教导团上校团长。 1929年9月随部反蒋,教导团扩编为教导旅(旅长陈芝馨),改任上校参谋长。 1930年1月第4军扩编为护党救-第4军(军长张发奎),改任第12师(师长邓龙光)上校参谋长。2月第4军缩编为第12师(师长张发奎),降任第34团(团长吴奇伟)上校参谋主任。7月调升第10师(师长薛岳)少将参谋长。12月赴德国考察军事。 1931年6月回国,出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少将参议。 1936年7月升任第4路军(总指挥余汉谋)中将总参议。 1937年4月1日叙任陆军少将。12月调任第12集团军(兼总司令余汉谋)中将高级参谋。 1938年7月调任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中将参谋长。12月兵团部改组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薛岳),改任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罗卓英)中将参谋长。 1939年5月调任第9战区干部训练团中将教育长。7月12日晋任陆军中将。 1940年7月升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兼干训团教育长。 1944年3月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10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期学习。 1945年1月陆大毕业后派任**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6年7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3月退为备役。 1948年3月当选-代表。 1949年2月12日当选广东省政府(**薛岳)委员兼省航政局局长。 1960年3月当选研讨委员会(代秘书长谷正纲)台北区两权**研究组召集人。 1961年11月11日在台**北无疾而终。
经历历史**: 长沙保卫战 (公元1939年--公元1942年)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相关**: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 2014年 徐永革 饰 吴逸志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罗卓英 (1896~1961) 中国抗日**将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王献唐 (1896~1960)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何思源 (1896~1982)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朱可夫 (1896~1974) 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 欧洲俄罗斯 胡若愚 (1896~1949) 云南省曲靖罗平 + 更多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 罗卓英 (1896~1961) 中国抗日**将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王亚凡 (1914~1961)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 沙可夫 (1905~1961) 浙江省嘉兴海宁 海明威 (1899~1961) 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美洲美国 施北衡 (1893~1961) ***陆军中将 浙江省丽水缙云 谷扩如 (1916~1961)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 更多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吴逸志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吴逸志(1896―1961),名福胜,号锡祺,字学行,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晋升中将军衔。曾任教育部部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1938年3月当选**届-广东代表。1949年2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去台湾后,于1958年前后任“-”-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两权**研究组召集人。在台湾去世。军事著作尤多,如《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诗文甚佳。 人生历程 1919年3月军校毕业后参加援闽粤军。 1920年11月升任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邓铿)机关*连(连长薛岳)中尉排长。 1921年7月机关*连扩编为机关*营(营长薛岳),升任第4连上尉连长。12月所部改编为大元帅府警卫团(团长陈可钰)第1营(营长薛岳)第4连,仍任上尉连长。 1923年1月调升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梁鸿楷)参谋处少校二等参谋官。 1925年8月第1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调任独立旅(旅长张发奎)少校参谋。 11月改任第12师(兼师长陈可钰)第36团(团长黄琪翔)第2营少校营长。 1927年1月升任第12师(兼师长黄琪翔)第36团(团长李汉魂)中校副团长。12月调升第4军(军长缪培南)教导第1师(师长邓龙光)第1团上校团长。 1928年3月教1师改称第4军教导师(师长邓龙光),仍任第1团上校团长。8月教导师并入第4师(师长缪培南),改任第10旅(旅长谢膺白)教导第1团上校团长。10月教1团与教2、教3团并编,改任第4师教导团上校团长。 1929年9月随部反蒋,教导团扩编为教导旅(旅长陈芝馨),改任上校参谋长。 1930年1月第4军扩编为护党救-第4军(军长张发奎),改任第12师(师长邓龙光)上校参谋长。2月第4军缩编为第12师(师长张发奎),降任第34团(团长吴奇伟)上校参谋主任。7月调升第10师(师长薛岳)少将参谋长。12月赴德国考察军事。 1931年6月回国,出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少将参议。 1936年7月升任第4路军(总指挥余汉谋)中将总参议。 1937年4月1日叙任陆军少将。12月调任第12集团军(兼总司令余汉谋)中将高级参谋。 1938年7月调任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中将参谋长。12月兵团部改组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薛岳),改任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罗卓英)中将参谋长。 1939年5月调任第9战区干部训练团中将教育长。7月12日晋任陆军中将。 1940年7月升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兼干训团教育长。 1944年3月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10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期学习。 1945年1月陆大毕业后派任**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6年7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3月退为备役。 1948年3月当选-代表。 1949年2月12日当选广东省政府(**薛岳)委员兼省航政局局长。 1960年3月当选研讨委员会(代秘书长谷正纲)台北区两权**研究组召集人。 1961年11月11日在台**北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