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又光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涂又光,男,河南光山人,1927年生,2012年11月4日凌晨2点逝世,享年86岁。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先秦儒学、楚国哲学史以及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上颇有建树,素以功力见长,著有《楚国哲学史》、《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文明本土化与大学》等学术论著。  涂又光先生出生于塾师之家,幼承家学,3岁识字,5岁始习书,颇喜好临池,观王羲之《十七帖》,尤为珍爱,故临王羲之帖,亦有神韵。摹写数十遍,已得其风貌。在中学期间,先生对于书法兴趣不减,��持�意,无日忘之。1949年,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涂先生投身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舞台,南下之时,笔砚不弃,拨冗临池,治诗书不辍;将孙过庭《书谱》、张旭等名家墨迹携带身边,临摹观赏。  故先生行草,多有虔礼遗风。而后得见古代法书,遂眼界大开,转攻汉魏六朝诸碑,于《书谱》、张旭草书,用意尤深。其草书笔法,复参苏东坡,黄山谷意趣,雅逸苍浪,自有面目,直追-。先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胆魄,善于学习,创作出了自己的书法面貌,写出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文革以后,涂先生赴华中工学院,教书育人,甚得其乐。并致力于中国文化,哲学,高等教育根本问题的探索和建树。在中文系,先生身体力行,开设了《书法》课程。与张良皋、郑在瀛诸公的情谊,久而弥笃。每读书有间,晤对终日。先生的书法,行草为冠。然作擘窠大字,亦气象高大。如2004年为光山县“齐光寺”所书寺名,天骨开张,深得-楷法。犹嗜孙过庭,张旭,董其昌,及宋人行草,并能兼容并蓄,其志在书写中拓宽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雄浑瑰丽的风格。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颇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

  涂又光,男,河南光山人,1927年生,2012年11月4日凌晨2点逝世,享年86岁。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先秦儒学、楚国哲学史以及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上颇有建树,素以功力见长,著有《楚国哲学史》、《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文明本土化与大学》等学术论著。  涂又光先生出生于塾师之家,幼承家学,3岁识字,5岁始习书,颇喜好临池,观王羲之《十七帖》,尤为珍爱,故临王羲之帖,亦有神韵。摹写数十遍,已得其风貌。在中学期间,先生对于书法兴趣不减,��持�意,无日忘之。1949年,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涂先生投身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舞台,南下之时,笔砚不弃,拨冗临池,治诗书不辍;将孙过庭《书谱》、张旭等名家墨迹携带身边,临摹观赏。  故先生行草,多有虔礼遗风。而后得见古代法书,遂眼界大开,转攻汉魏六朝诸碑,于《书谱》、张旭草书,用意尤深。其草书笔法,复参苏东坡,黄山谷意趣,雅逸苍浪,自有面目,直追-。先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胆魄,善于学习,创作出了自己的书法面貌,写出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文革以后,涂先生赴华中工学院,教书育人,甚得其乐。并致力于中国文化,哲学,高等教育根本问题的探索和建树。在中文系,先生身体力行,开设了《书法》课程。与张良皋、郑在瀛诸公的情谊,久而弥笃。每读书有间,晤对终日。先生的书法,行草为冠。然作擘窠大字,亦气象高大。如2004年为光山县“齐光寺”所书寺名,天骨开张,深得-楷法。犹嗜孙过庭,张旭,董其昌,及宋人行草,并能兼容并蓄,其志在书写中拓宽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雄浑瑰丽的风格。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颇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

相关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同年(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顾雪庄 (1927~1949) 江苏省常州天宁 吴孝桢 (1927~2008) 福建省福州市 丁石孙 (1927~2019) 北京大学校长(1984年3月―1989年8月) 江苏省镇江 吴钧陶 安徽省池州贵池 吴南薰 (1927~2008) 浙江省杭州 + 更多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2年)去世的名人: 伍元新 (1940~2012)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 西虹 (1921~2012)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 吴庚舜 (1932~2012)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胡代光 (1919~2012)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韦丘 (1923~2012)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王雪波 (1916~2012)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 更多公元2012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