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汉谋(1896~1981) 余汉谋,字幄奇,广东肇庆西门人。父为清末武秀才,曾任罗定县守备。幼年时在肇庆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后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第六期。 民国7年(1918),任边防军排长。民国9年直皖战争结束,边防军解散,余回广东,在粤军第三师先后任连长、营长。民国12年转任粤军**师第二旅(旅长陈济棠)主任参谋,稍后调任该旅第三团营长,参加过讨伐陈炯明、沈鸿英的战役。 民国14年(1925)国民革命军成立,余升任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团长,10月参加南征,消灭了盘踞琼崖、高雷的邓本殷部。战役结束后驻防高雷,兼任高雷警备司令。任内除*安良,发展地方交通,受到地方人士和广东军政当局的嘉许。 民国16年(1927),广东当局于4月15日实行“清党”,余曾嘱人秘密通知**负责人黄学增等迅速离开。同年8月,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当局调第十一师赴东江阻击,时余汉谋已升任副师长,因病未参与战事。 民国17年(1928)2月,李济深回粤主政,升陈济棠为第四军军长,余汉谋为该军**师师长。翌年初,余师缩编为**旅,他改任旅长。是年5月,**次粤桂战争*发,余率部守清远,时陈济棠听信流言,扣押余汉谋;其部因此士气低落,节节败退,该旅将领强烈要求让余返前线,陈济棠怕激起兵变,只好同意。他返部后,即组织反击,不到一天,即将桂军击退,由是声名益显。稍后,他改任**编制的第五十九师师长。9月,第二次粤桂战争*发,余汉谋任第二纵队司令,出兵广西,在桂东、桂南击败桂军。这时,陈济棠已取得广东军权,余遂成为陈的主要军事助手。 民国20年(1931)2月,蒋介石扣留胡汉民于南京,陈济棠借机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及粤籍的***元老古应芬等,树起反蒋旗帜。5月,余汉谋被任为**集团军**军军长,率部驻防粤北,准备入赣浙讨蒋。“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作,余在广州召开的***四全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 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令陈济棠由南路出兵,陈遂派余汉谋率**军两个师又一个独立旅和桂军一个师,开进赣南,余并接受蒋介石任命的江西第六绥靖司令。民国23年(1934)10月,红军长征经过余的防区,在新田、安息等地曾和余汉谋部发生小规模的战斗,余部因陈济棠已与红军代表达成互不进攻的协议即撤回大余、南雄。此后,蒋介石电余尾追红军,但余为保存实力,并防蒋军乘机侵粤,并未尾追。 民国25年(1936)1月授陆军中将。6月1日,陈济棠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反蒋为名,发动“两广六一事变”。事变前,陈济棠征求各将领意见,余汉谋曾就军事力量对比向陈指述不利因素,陈不纳。同年7月4日,余汉谋返大余驻地,召集**军将领集议,决定反陈投蒋。6日,余前往南京谒蒋,蒋介石即委其为第四路军总司令兼广东绥靖公署主任。13日,余返回大余,通电就任新职,声明拥护**、敦促陈济棠离职下野,并指挥**向广州进发。陈济棠见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于18日宣布下野。余汉谋遂接管了广东军权。西南割据反蒋的局面,至此终结。 “七・七”事变*发后,他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他罗致了钟天心、左恭、郭冠杰等进步人士,组织抗日宣传队,宣传抗日,并在军事上作了抗战的准备工作。民国27年(1938)10月12日,日本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进犯广州。由于余事前估计不足,布防失当,惠州迅速沦陷。余汉谋组织**准备在广州 作战,以保卫广州,但蒋介石电令余退守粤北,广州遂于10月21日为日军占领。事后,余因指挥作战不力,受到各方指责,并被记大过一次。 民国28年(1939)11月,日本军为配合桂南作战,出动5万兵力进犯粤北。余汉谋指挥第十二集团军在粤北从化、英德、清远等地阻击,在从化牛背脊一带截击日军成功,迫其退兵,遂取得**次粤北战役胜利。民国29年4月下旬,日军2万余人再犯粤北,余汉谋率部与之激战于从化良口,再次取得胜利,是为第二次粤北战役。其时,当局将第四战区划分为四、七两战区,余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仍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 民国33年(1944)夏,桂柳会战*发,蒋介石从七战区抽调一个军参战,广东兵力更显单薄。民国34年初,日军从湖南、广州两路犯粤北,余汉谋无力组织抵抗,在抗战中坚持了6年多的战时省会韶关,在日军进攻下仅抵抗了两天便-放弃。余率残部退往赣南、粤东。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任命张发奎为广州行营主任,由广西回广州接受日军投降,余汉谋只分得潮汕、惠州两地的受降权。民国35年(1946)初,第七战区和第十二集团军均被裁撤。夏,余被升为陆军二级上将,调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民国37年5月,又升任陆军总司令,但有职无权。 翌年初,蒋介石在下野前,委余汉谋为广东绥靖公署主任。是年8月,又任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余返广东后,曾寄望于广东**与桂系合作,支持李宗仁维持残局。因此,他和省政府**薛岳一道,扩编军队,充实装备,企图顽抗,但又感大势已去,难挽危局。10月,人民***大军压境,余汉谋所部节节败退,从粤北直到广州,既不起义,也不抵抗,直到广州解放前夕,他才于13日从虎门坐海轮赴海口。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前,余率残部去台湾。其后,在台湾先后任“-战略顾问”,*****评议委员等职。1965年9月授陆军一级上将。1981年12月27日,因患喉癌在台北去世。
余汉谋相关 ****勋章抗日战争 1946年 (第153位) 经历历史**: 广东战役 ***广州绥靖公署主任 (公元1949年)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邓龙光 (1896~1979)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易剑泉 (1896~1971)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 傅秉常 (1896~196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许�d魂 (1896~1931)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张玉�E (1896~1957)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 + 更多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 熊大仁 (1910~1981)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刘祥庆 (1916~1981)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严庆澍 (1919~1981) 江苏省苏州吴中 符气合 (1920~1981) 海南省文昌 房利贵 (1903~1981) 福建省福州市 鲍勃・玛利 (1945~1981) 美洲牙买加 + 更多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余汉谋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余汉谋(1896~1981) 余汉谋,字幄奇,广东肇庆西门人。父为清末武秀才,曾任罗定县守备。幼年时在肇庆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后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第六期。 民国7年(1918),任边防军排长。民国9年直皖战争结束,边防军解散,余回广东,在粤军第三师先后任连长、营长。民国12年转任粤军**师第二旅(旅长陈济棠)主任参谋,稍后调任该旅第三团营长,参加过讨伐陈炯明、沈鸿英的战役。 民国14年(1925)国民革命军成立,余升任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团长,10月参加南征,消灭了盘踞琼崖、高雷的邓本殷部。战役结束后驻防高雷,兼任高雷警备司令。任内除*安良,发展地方交通,受到地方人士和广东军政当局的嘉许。 民国16年(1927),广东当局于4月15日实行“清党”,余曾嘱人秘密通知**负责人黄学增等迅速离开。同年8月,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当局调第十一师赴东江阻击,时余汉谋已升任副师长,因病未参与战事。 民国17年(1928)2月,李济深回粤主政,升陈济棠为第四军军长,余汉谋为该军**师师长。翌年初,余师缩编为**旅,他改任旅长。是年5月,**次粤桂战争*发,余率部守清远,时陈济棠听信流言,扣押余汉谋;其部因此士气低落,节节败退,该旅将领强烈要求让余返前线,陈济棠怕激起兵变,只好同意。他返部后,即组织反击,不到一天,即将桂军击退,由是声名益显。稍后,他改任**编制的第五十九师师长。9月,第二次粤桂战争*发,余汉谋任第二纵队司令,出兵广西,在桂东、桂南击败桂军。这时,陈济棠已取得广东军权,余遂成为陈的主要军事助手。 民国20年(1931)2月,蒋介石扣留胡汉民于南京,陈济棠借机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及粤籍的***元老古应芬等,树起反蒋旗帜。5月,余汉谋被任为**集团军**军军长,率部驻防粤北,准备入赣浙讨蒋。“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作,余在广州召开的***四全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 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令陈济棠由南路出兵,陈遂派余汉谋率**军两个师又一个独立旅和桂军一个师,开进赣南,余并接受蒋介石任命的江西第六绥靖司令。民国23年(1934)10月,红军长征经过余的防区,在新田、安息等地曾和余汉谋部发生小规模的战斗,余部因陈济棠已与红军代表达成互不进攻的协议即撤回大余、南雄。此后,蒋介石电余尾追红军,但余为保存实力,并防蒋军乘机侵粤,并未尾追。 民国25年(1936)1月授陆军中将。6月1日,陈济棠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反蒋为名,发动“两广六一事变”。事变前,陈济棠征求各将领意见,余汉谋曾就军事力量对比向陈指述不利因素,陈不纳。同年7月4日,余汉谋返大余驻地,召集**军将领集议,决定反陈投蒋。6日,余前往南京谒蒋,蒋介石即委其为第四路军总司令兼广东绥靖公署主任。13日,余返回大余,通电就任新职,声明拥护**、敦促陈济棠离职下野,并指挥**向广州进发。陈济棠见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于18日宣布下野。余汉谋遂接管了广东军权。西南割据反蒋的局面,至此终结。 “七・七”事变*发后,他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他罗致了钟天心、左恭、郭冠杰等进步人士,组织抗日宣传队,宣传抗日,并在军事上作了抗战的准备工作。民国27年(1938)10月12日,日本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进犯广州。由于余事前估计不足,布防失当,惠州迅速沦陷。余汉谋组织**准备在广州 作战,以保卫广州,但蒋介石电令余退守粤北,广州遂于10月21日为日军占领。事后,余因指挥作战不力,受到各方指责,并被记大过一次。 民国28年(1939)11月,日本军为配合桂南作战,出动5万兵力进犯粤北。余汉谋指挥第十二集团军在粤北从化、英德、清远等地阻击,在从化牛背脊一带截击日军成功,迫其退兵,遂取得**次粤北战役胜利。民国29年4月下旬,日军2万余人再犯粤北,余汉谋率部与之激战于从化良口,再次取得胜利,是为第二次粤北战役。其时,当局将第四战区划分为四、七两战区,余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仍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 民国33年(1944)夏,桂柳会战*发,蒋介石从七战区抽调一个军参战,广东兵力更显单薄。民国34年初,日军从湖南、广州两路犯粤北,余汉谋无力组织抵抗,在抗战中坚持了6年多的战时省会韶关,在日军进攻下仅抵抗了两天便-放弃。余率残部退往赣南、粤东。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任命张发奎为广州行营主任,由广西回广州接受日军投降,余汉谋只分得潮汕、惠州两地的受降权。民国35年(1946)初,第七战区和第十二集团军均被裁撤。夏,余被升为陆军二级上将,调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民国37年5月,又升任陆军总司令,但有职无权。 翌年初,蒋介石在下野前,委余汉谋为广东绥靖公署主任。是年8月,又任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余返广东后,曾寄望于广东**与桂系合作,支持李宗仁维持残局。因此,他和省政府**薛岳一道,扩编军队,充实装备,企图顽抗,但又感大势已去,难挽危局。10月,人民***大军压境,余汉谋所部节节败退,从粤北直到广州,既不起义,也不抵抗,直到广州解放前夕,他才于13日从虎门坐海轮赴海口。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前,余率残部去台湾。其后,在台湾先后任“-战略顾问”,*****评议委员等职。1965年9月授陆军一级上将。1981年12月27日,因患喉癌在台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