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许寿裳(1883―1948),字季�,号上遂,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传记作家。早年就读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相识,成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常批评***派所主导的***教育改革。1948年2月18 日,许寿裳在台大宿舍被暗*身亡。  人物著作  所著有《章炳麟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章太炎评传。还著有《鲁迅年谱》、《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俞樾传》、《中国文字学》、《李越缦〈秋梦记〉本文考》,以及《传记研究》、《怎样学习国语与语文》、《考试制度述要》等。  许寿裳一生当中主要从事的是教育工作。辛亥革命之后,许先生受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托,草拟了《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和《新教育意见》,以部令颁行全国。在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任职期间,他为发展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做了很多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工作。此后,他执教于北京大学、北高师、女高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山大学、西北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华西大学、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广益学会华大文学院、台湾大学,主讲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西洋史、中国史学名著、大学国文、记文学、中国小说史等多门课程,尽瘁育才,桃李盈门。学生们将他喻为进步与自由的灯塔,使在暗夜海上行驶的船舶得到指引,不致被吞没于风涛。蔡元培先生仿法国学制筹建大学院并担任院长时,许寿裳先后任大学院秘书、参事、秘书长,是蔡元培的主要助手。  许寿裳之所以在教育界赢得崇高威望,除了其道纯德厚之外,还由于他学识渊博。他博通经史,雅擅诗文,又通晓日、英、德多种外语,广泛吸收了西方进步文化的滋养,甚至连生活方式也相当欧化。他的书法融汇各家,别出新意,在书坛独树一帜。他在文艺创作方面成果不多,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却有特殊造诣。他早期文言论文《兴国精神之史曜》,历举欧洲各国复兴祖国的史实,以证明精神力量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并据此提出了改造国民精神的迫切任务。这篇论文连载于1908年在日本出版的《河南》杂志4、7两期,跟鲁迅同一时期发表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言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乃至于遣字用词都相当一致。他的学术论文《〈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序〉》、《李慈铭〈秋梦〉乐府本事考》等,旁征博引,持论稳妥,极见学术功力。  在许寿裳的学术成果中,最具价值的是传记文学研究和写作。他认为成功的传记文学描写入神,巨细毕现,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时代和人物的相互影响,读者的人格也因此得到陶冶。1945年5月,他的《章炳麟》一书由重庆胜利出版社印行,全面评介了太炎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堪称最早的一部章太炎评传。他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他对鲁迅寂寞心境的剖析(“呐喊冲锋了30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秽坑。所谓右的固然靠不住,自命为左的也未必靠得住,青年们又何尝都靠得住”)也被删去了。  挚友鲁迅  在鲁迅一生相交的朋友中,以许寿裳与他的关系最为密切,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许寿裳是鲁迅的同乡、同学和同事,比鲁迅小两岁的许寿裳与55岁的鲁迅相识相交长达35年。是许寿裳介绍鲁迅先后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育部工作。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承担起了整理亡友鲁迅文字的重任。鲁迅与许寿裳的关系,不仅是乡情、同窗之谊,而是有着兄弟之情,许广平叹为“求之古人,亦不多遇”。  

  许寿裳(1883―1948),字季�,号上遂,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传记作家。早年就读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相识,成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常批评***派所主导的***教育改革。1948年2月18 日,许寿裳在台大宿舍被暗*身亡。  人物著作  所著有《章炳麟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章太炎评传。还著有《鲁迅年谱》、《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俞樾传》、《中国文字学》、《李越缦〈秋梦记〉本文考》,以及《传记研究》、《怎样学习国语与语文》、《考试制度述要》等。  许寿裳一生当中主要从事的是教育工作。辛亥革命之后,许先生受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托,草拟了《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和《新教育意见》,以部令颁行全国。在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任职期间,他为发展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做了很多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工作。此后,他执教于北京大学、北高师、女高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山大学、西北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华西大学、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广益学会华大文学院、台湾大学,主讲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西洋史、中国史学名著、大学国文、记文学、中国小说史等多门课程,尽瘁育才,桃李盈门。学生们将他喻为进步与自由的灯塔,使在暗夜海上行驶的船舶得到指引,不致被吞没于风涛。蔡元培先生仿法国学制筹建大学院并担任院长时,许寿裳先后任大学院秘书、参事、秘书长,是蔡元培的主要助手。  许寿裳之所以在教育界赢得崇高威望,除了其道纯德厚之外,还由于他学识渊博。他博通经史,雅擅诗文,又通晓日、英、德多种外语,广泛吸收了西方进步文化的滋养,甚至连生活方式也相当欧化。他的书法融汇各家,别出新意,在书坛独树一帜。他在文艺创作方面成果不多,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却有特殊造诣。他早期文言论文《兴国精神之史曜》,历举欧洲各国复兴祖国的史实,以证明精神力量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并据此提出了改造国民精神的迫切任务。这篇论文连载于1908年在日本出版的《河南》杂志4、7两期,跟鲁迅同一时期发表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言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乃至于遣字用词都相当一致。他的学术论文《〈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序〉》、《李慈铭〈秋梦〉乐府本事考》等,旁征博引,持论稳妥,极见学术功力。  在许寿裳的学术成果中,最具价值的是传记文学研究和写作。他认为成功的传记文学描写入神,巨细毕现,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时代和人物的相互影响,读者的人格也因此得到陶冶。1945年5月,他的《章炳麟》一书由重庆胜利出版社印行,全面评介了太炎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堪称最早的一部章太炎评传。他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他对鲁迅寂寞心境的剖析(“呐喊冲锋了30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秽坑。所谓右的固然靠不住,自命为左的也未必靠得住,青年们又何尝都靠得住”)也被删去了。  挚友鲁迅  在鲁迅一生相交的朋友中,以许寿裳与他的关系最为密切,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许寿裳是鲁迅的同乡、同学和同事,比鲁迅小两岁的许寿裳与55岁的鲁迅相识相交长达35年。是许寿裳介绍鲁迅先后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育部工作。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承担起了整理亡友鲁迅文字的重任。鲁迅与许寿裳的关系,不仅是乡情、同窗之谊,而是有着兄弟之情,许广平叹为“求之古人,亦不多遇”。  

人物关系: 老师: 章太炎 (1896~1936)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 同学: 马裕藻 (1878~1945) 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 周作人 (1885~1967) 著名的文学家、作家、翻译家 师侄: 苏雪林 (1897~1999) 民国十大才女 朱希祖 (1879~1944) 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钱玄同 (1887~1939) 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鲁迅 (1881~1936)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黄侃 (1886~1935) 吴承仕 (1884~1939) 刘文典 (1889~1958) 国学**、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沈兼士 (1887~1947) 语言学家、文献档案学家、诗人 柳亚子 (1887~1958) 胡以鲁 易培基 (1880~1937) 文物**、故宫博物院的**任院长 余云岫 (1879~1954) 庞俊 (1895~1964) 沈延国 (1914~1985) 徐复 (1912~2006) 王仲荦 (1913~1986) 姚奠中 (1913~2013) 汪东 (1890~1963)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大学文学院院长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汤国梨 (1883~1980) 近代国学**、思想家 浙江省嘉兴桐乡 钱崇澍 (1883~196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嘉兴海宁 梁希 (1883~195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王伯秋 (1883~1944)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 陈仪 (1883~1950)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浙江省绍兴 + 更多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 川岛芳子 (1906~1948) 爱新觉罗・显�],汉名金碧辉 北京市 陈章 (1902~1948)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 米培善 (1917~1948)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苏群 (1910~1948) 山东省聊城冠县 闵尔昌 (1872~1948) 寒庐七子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 汤定之 (1878~1948) 江苏省常州 + 更多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