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生卒年不详),字少白,云南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县)人。同治六年(1867)成举人,光绪初年授商州(今商州市)直隶州知州。当时州内歉收,百姓陷于饥饿之中。他一面组织百姓运赈粮,设粥厂十多所,救活了许多人,同时集资购回粮种,散发给百姓恢复耕种。光绪六年(1880)州境发生水灾,他全力组织抢救,使灾情大大减轻,百姓免遭流离失所之苦。州城紧靠丹江河岸,每遇洪水,附近民房、农田多被淹没,水从南城门涌进使城内南半部成为积水池,他便组织百姓在城外河岸筑石堤二百多丈,在城门前筑月堤十多丈,使洪水不能淹没城郭。 此州多大山,交通不便。他动员百姓在州城以东的棣花河修筑山路三十多里,在州西的麻街岭开山路二十多里,方便了百姓和商人行旅。此州偏僻,文化落后。他扩充商山书院,聘请知名学者讲授。又增设义学九十多处,农家村户传闻读书之声。他注重移风易俗,着意劝导百姓革除陋规劣习,民风一新。到寒冬季节,他还拿出自己的俸银救济孤寡老弱的穷人。凡是遇到赈济、兴学、修城、筑堤等等公益之事,他皆带头捐钱倡导。 在任十多年,两次被举荐卓异,后因病而辞官归乡。 同名人物:
李素 (1869~1945)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近现代]李素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李素(生卒年不详),字少白,云南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县)人。同治六年(1867)成举人,光绪初年授商州(今商州市)直隶州知州。当时州内歉收,百姓陷于饥饿之中。他一面组织百姓运赈粮,设粥厂十多所,救活了许多人,同时集资购回粮种,散发给百姓恢复耕种。光绪六年(1880)州境发生水灾,他全力组织抢救,使灾情大大减轻,百姓免遭流离失所之苦。州城紧靠丹江河岸,每遇洪水,附近民房、农田多被淹没,水从南城门涌进使城内南半部成为积水池,他便组织百姓在城外河岸筑石堤二百多丈,在城门前筑月堤十多丈,使洪水不能淹没城郭。 此州多大山,交通不便。他动员百姓在州城以东的棣花河修筑山路三十多里,在州西的麻街岭开山路二十多里,方便了百姓和商人行旅。此州偏僻,文化落后。他扩充商山书院,聘请知名学者讲授。又增设义学九十多处,农家村户传闻读书之声。他注重移风易俗,着意劝导百姓革除陋规劣习,民风一新。到寒冬季节,他还拿出自己的俸银救济孤寡老弱的穷人。凡是遇到赈济、兴学、修城、筑堤等等公益之事,他皆带头捐钱倡导。 在任十多年,两次被举荐卓异,后因病而辞官归乡。 同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