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张伯驹生于1897年,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给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张伯驹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素有“神童”的美誉。   伯驹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积极征购古代文物字画,使流落于社会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他的藏品多为世所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来的。   张伯驹先生1947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民革,曾任**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从1962年起担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文革”中遭到破孩和诬陷。周恩来总理得悉后,指示有关部门聘任他为**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张伯驹还担任过中国书协名誉理事、北京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民盟**文教委员等许多社会职务。于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人物生平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河南项城,系张锦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过继其伯父张镇芳。   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曾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同在英国人办的一所书院读书。   1918年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并由此进入军界,历任安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陕西督军公署参议。后曾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提调参议等职(皆名誉职)。   1927年起投身金融界。历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稽核,南京盐业银行经理、常务董事。秦陇实业银行经理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发后,一度去西安,后致力于写诗填词。   抗战胜利后,曾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河北省政府顾问、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等职。   1947年6月在北平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参加北大学生会助 动、反破孩、反饥饿运动、 **东北学生等爱国-。   北平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兼总干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会董事、第1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委员。   1956年加入中国***革命委员会;   1958年划为 分子(1980年**)。   1962年起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   “文革”中遭到破孩和诬陷,1972年,周恩来得悉后,指示聘任他为**文史研究馆馆员。   晚年还担任过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京华艺术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昆曲研习社顾问、民盟**文教委员等职。   1982年正月,参加宴会归来的张伯驹突患感冒,被送进北大医院,因所谓“级别不够”不能住双人或单人病房,张伯驹和七八位病人挤在一个病房,不时有重病号抬进来,死的人被拉出去,心绪不安的老人便要回家,2月26日,等到女儿终于拿到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张伯驹却不幸离开人世,享年84岁。   文学功底   张伯驹先生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由于他天资超逸,便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和《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及《*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艺术,建国初期,张伯驹创办北京古琴研究会、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中国书法研究社、诗词研究社,直至临终前,还对中国韵文学会筹备事宜念念不忘。   张伯驹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一部《古文观止》可以倒背如流。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他20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他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口而出的,便有一两千首。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由于他天资超逸,而又翕然尘外,便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   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和《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及《*弹音韵辑要》、《丛碧书   画录》、《素月楼联语》《京剧音韵》等。   张伯驹是个“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利如尘埃”的超凡之士,所作之词,按周汝昌先生的话说,“则李后主、晏小山、柳三变、秦少游,以及清代之成容若,庶乎近之(《张伯驹先生词集序》)”,多写人生感受、自然之景,感情细腻,自然超逸。长调则哀感顽艳,婉丽凄清。小令则格高韵远,极尽缠绵秀隽之致。用自然之眼观物,用自然之舌言情,真真切切,为现代词家之楷模。   人物评价   有人说,张伯驹是当代文化高原上一座寂寞的孤峰,这样的人再也不会有了。   周汝昌:我所平生见到的,文化高人很多,这样人也少少的。   史树青:我们近代没(接触)出过这样高的人,有学问的人,有涵养的人。   国画**刘海粟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1995年5月,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出版画册,其中有一幅“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1982年初,黄永玉携   妻儿在莫斯科餐厅吃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漠,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果酱,小碟黄油两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毛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4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缓缓隐去……”   王世襄也感慨:实在使人难以想象,曾用现大洋4万块购买《平复贴》、黄金170两易得《游春图》,并于1955年将8件国之重宝捐赠给国家的张伯驹先生、夫人竟一贫到如此地步。他十分赞赏黄永玉为张伯驹下的论断――“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人物关系: 父亲: 张锦芳 (1872~1942) 妻子: 潘素 (1915~1992)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翦伯赞 (1898~1968) 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著名的历史学家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 许雄球 (1898~1933) 安徽省铜陵枞阳 鲍光豹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 张鼎丞 (1898~1981)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汪道馀 (1898~1953)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 更多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贝祖贻 (1893~1982) 江苏省苏州吴中 胡扶摇 (1918~1982) 安徽省铜陵枞阳 施骥生 (1900~1982) 安徽省铜陵枞阳 严秀英 (1926~1982) 安徽省池州青阳 陈德懋 (1913~1982) 浙江省绍兴 祝世康 (1901~1982) 江苏省无锡 + 更多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