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别名薛禅可汗,成吉思汗之孙,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并与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迁都大都(今天的北京)。忽必烈在位期间消灭南宋大理,统一全国 ;改革政体,首创行省制度;定都大都,开凿大运河。公元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生平   潜邸岁月   忽必烈生于1215年9月23日。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母亲为唆鲁禾帖尼。有关忽必烈的童年、所受教育以及他早期 的资料很有限。   南征北战   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奉命率军征云南。   1253年,蒙哥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抚司。忽必烈率领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刺(今四川松潘)地方。8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1256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孟州封地。1256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理由,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南宋的意向。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削弱他的势力。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要他不必再作表白。   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率大军攻入四川北部,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259年初,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   1258年11月29日,根据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开平东北行祭旗礼,正式出兵启行南下攻宋,于次年8月2日,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1259年9月3日,忽必烈统领中路军渡过淮河,攻入南宋境内,随后一路向南,在湖北开辟新的战场,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   登基为帝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忽必烈则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阿蓝答儿在开平附近调兵,*里赤在燕京附近征集民兵,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还。11月17日,儒臣郝经上《班师议》,陈述必须立即退兵的理由,坚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决心。忽必烈声称要进攻南宋首都临安,留大将继续对鄂州的围攻,增加对南宋的军事压力,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请和,约定南宋割地,并且送岁币,忽必烈于是在当日撤兵北返。   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军抵达燕京即今北京市,解散了*里赤征集的民兵,“民心大悦”。忽必烈率军在燕京近郊驻扎,度过整个冬天,并积极和诸王联络,准备在1260年春天召开库力台大会,举行登基大典。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1260年6月29日,忽必烈发布《中统建元诏》,正式建年号“中统”。   1264年9月7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12月18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攻灭南宋   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   1264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忽必烈建立“大元”国号后,   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北京市)。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晚年去世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1281 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或许由于这些个人悲剧的**,忽必烈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饮*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至公元1294年2月18日(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忽必烈病逝。   忽必烈是谁的儿子   忽必烈是拖雷与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而拖雷的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也是他最喜欢最疼爱的儿子。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很想把王位传给拖雷,但因为蒙古人的习俗,最小的儿子是守灶的,不能继承王位。拖雷做不成汗,最后让他的儿子继承了蒙古大汗的位子。   忽必烈与涮羊肉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混*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忽必烈肚子咕咕叫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   历史评价   郝经:今主上应期开运,资赋英明,喜衣冠,崇礼乐,乐贤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为诸王推戴。稽诸气数,观其德度,汉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   董文用:世祖皇帝仁孝英明,睿谋果断。爰从潜邸,有志斯民,植根干而佐理皇纲,聘耆德而讲明治道。始平大理,再驾长江,过化存神,有征无战。迨其龙飞滦水,鼎定大都,革弊政以维新,扩同仁而一视。规模宏远,朝野清明。内则肇建宗祧,创设台省,修举政令,登崇俊良;外则整治师徒,申严边将,布扬威德,柔服蛮荒。加以圣无不通,明靡不烛,守之以勤俭朴素,养之以慈惠雍和。收揽权纲,综核名实,赏罚公而不滥,号令出以惟行。万汇连茹,群雄入彀,削平下土,统正中邦。慕义向风,声教实朔南之暨;梯山航海,职贡无遐迩之殊。方且开学校而劝农桑,考制度而兴礼乐。国号体乾坤之统,书画焕奎壁之文。罄所有而酬战功,不待计而救民乏。听言择善,明德缓刑。钦福锡民,遇灾知惧。得《洪范》惟皇之理,过周宣修政之勤。以致时和岁丰,民安吏职。盖帝德克周于广运,故至公均被以无方。可谓文致太平,武定*略,继一祖四宗之志,兼三皇五帝之功。   朱元璋:①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②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③惟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之繁,功被人民者矣。   宋濂: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   邵远平: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德威所指,无远弗届;建号立制,垂模一代;崇儒察奸,旋用旋败;英明克断,用无祗悔。   毕沅:帝度量恢廓,知人善任使,故能混一区宇,扩前古所未有。惟以亟于财用,中间为阿哈玛特、卢世荣、僧格所蔽,卒能知其罪而正之。立纲陈纪,殷然欲被以文德,规模亦已弘远矣。   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耀简编。   孙中山:秦皇汉武、元世祖、拿破仑,或数百年,数十年而斩,亦可谓有志之士矣。拿破仑兴法典,汉武帝纪赞,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以上内容由" LCH"分享。] 元世祖忽必烈相关 中国古代十大吃货皇帝 (第7位)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第54位) 人物关系: 曾祖: 孛儿只斤・也速该 (1276~1328) 成吉思汗的父亲 爷爷: 成吉思汗铁木真 (1162~1227) 元太祖 奶奶: 弘吉剌・孛儿帖 (1161~1236) 蒙古帝国国母 叔祖父: 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 (1164~1214) ,蒙古族 合赤温 (1166~?) 蒙古族 铁木哥斡赤斤 (1168~1246) 蒙古族 别里古台 姑奶: 孛儿只斤・帖木仑 父亲: 元睿宗拖雷 (1193~1232) 成吉思汗第四子 儿子: 孛儿只斤・真金 (1243~1285) 孙子: 元成宗铁木耳 (1265~1307) 元朝的第二位皇帝 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 (1264~1292) 忽必烈之孙,元裕宗真金第二子 曾孙: 元武宗海山 (1281~1311) 元朝第三任皇帝 玄孙: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04~1332) 元朝第八位皇帝 元明宗和世剌 (1300~1329) 元朝第九位皇帝 元仁宗巴彦图 (1285~1320) 元朝第四位皇帝 玄孙: 元英宗硕德八剌 (1313~1323) 元朝第五位皇帝 孛儿只斤・.甘麻剌 (1294~1307) 忽必烈太子真金长子 曾孙: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1276~1328) 元朝第六位皇帝 玄孙: 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1320~1328) 元朝第七位皇帝 孛儿只斤・*欢 忽必烈第九子 孛儿只斤・爱牙赤 忽必烈第六子 孛儿只斤・阔阔出 忽必烈第八子 孛儿只斤・奥都赤 忽必烈第七子 孛儿只斤・忙哥剌 忽必烈的第三子 孛儿只斤・忽都鲁帖木儿 忽必烈十子 孛儿只斤・那木罕 忽必烈第四子 兄弟: 元宪宗蒙哥 (1209~1259) 元朝皇帝 孛儿只斤・旭烈兀 (1217~1265) 伊利汗国建立者 阿里不哥 (?~1266) 母亲: 唆鲁禾帖尼 (1192~1252) 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皇太后 外公: 札合敢不 叔伯: 元太宗窝阔台 (1186~1241) 蒙古国第二代大汗,成吉思汗第三子 堂兄弟: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1205~1248) 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 孛儿只斤・阔出 (?~1236) ,蒙古族 堂侄: 孛儿只斤・失烈门 (?~1252) ,蒙古族 孛儿只斤・阔端 (?~1251) ,蒙古族 孛儿只斤・阔列坚 (1208~123) 成吉思汗第六子 术赤 (1177~1225) 成吉思汗长子 堂兄弟: 孛儿只斤・别儿哥 (?~1267) 金帐汗国可汗 孛儿只斤・拔都 (1208~1255) 蒙古以及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孛儿只斤・昔班 青帐汗国开国君主 孛儿只斤・斡儿答 (1204~1280) 白帐汗国开国君主 孛儿只斤・察合台 (?~1241) 成吉思汗次子 察兀儿 成吉思汗第七子 姑妈: 火真别姬公主 蒙古族 姑父: 孛秃 蒙古族 孛儿只斤・扯扯亦坚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女儿延安公主 阿剌海别吉 成吉思汗的三女儿监国公主 相关**: 电视剧《神雕侠侣・黄晓明版》 2006年 袁苑 饰 忽必烈 同年(公元1215年)出生的名人: 赵顺孙 (1215~1277) 浙江省丽水缙云 傅梦得 (1215~1257)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同年(公元1294年)去世的名人: 伯颜 (1236~1294) 元代军事家,**家 内蒙古自治区 章鉴 (1214~1294) 宋朝宰相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 王龙泽 (1246~1294) 宋朝最后一个状元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 蒙英昴 (1229~1294)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杨恭懿 (1225~1294) 陕西省西安 张础 (1232~1294) 北京市通州区 + 更多公元1294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