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贵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朱贵(1778-1842年),字黼堂,一字君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从小酷爱习武,到19岁,在循化营参加考试,中武秀才。21岁从军,从1800年开始,转战川、宁、甘、青,从士兵升到守备、游击、参将、副将等职。 1840年,**次**战争*发。1841年10月1日,定海再次失陷,18日,清政府紧急调遣各地精兵增援。朱贵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协副将职,率其子昭南、南、共南和从永昌、陇西、河州、西宁等地选拔的各族精兵2000余人,配备土*抬炮200余杆(门)前往增援。 1842年正月二十七,奕经决定收复被英军攻占的定海、镇海、宁波三城。其时,甘军被分为两部,尤渤率800人驻守江苏。朱贵率900余人于1842年3月8日驻守宁波大宝山,回保慈溪,与驻防慈溪城的张应云部、大宝山左侧的刘天宝部成犄角之势,防守英军攻击。 1842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四),英国侵略军由陆军总司令卧乌古少将、海军司令威廉・巴克尔少将指挥爱尔兰联队十八团、苏格兰联队二十六团、马格拉斯步兵三十六团,及海军“皇后号”、“0女神号”等船舰共2000人,从姚江逆流而上,至大西坝蜂拥上岸,经裘市、夹田桥窜行十余里,攻袭慈溪大宝山要地。 “朱贵指挥将士们隐蔽在岩石树林之中,用扛铳和土炮猛烈还击,从上午7时开始一直打到下午3时,甘军饥不得食、渴不得饮,打败了英国侵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白刃格斗战中,大宝山阵地前堆满了400余名英国侵略军的*体”。 后来的战斗更为惨烈。英军在重炮的掩护下,继续猛攻,甘军伤亡直线上升,朱贵三次派人向长溪岭文蔚大营求援,但文蔚怯敌,按兵不肯相援。其余各部也各怀鬼胎,怯战不出。甘军将士孤军奋战,同英军展开了最后的搏*。 在战斗中,64岁的朱贵以身殉国,他的儿子朱昭南、朱南也阵亡。朱贵最小的儿子朱共南在战斗中身负三处*伤,苏醒后*衣掩盖朱贵及两个哥哥的*体后,率部突围。 此战朱贵部下游击黄泰,守备徐宦、陈芝兰,浙江试用知县兰州进士颜履敬等官佐和甘军汉、回、撒拉、东乡等族士兵共436人壮烈牺牲。 朱贵所率领的甘军将士英勇抗敌,使英国侵略者不得不承认“自入中国以来,此创最重”“中国官兵尽似此君,吾辈难以生还”。 “秋风古驿冷萧萧,舆榇归来入望遥。万户冠裳迎远道,一时妇孺叹深宵。”临夏诗人张和记录了朱贵灵柩运抵家乡时的情形。 战斗结束后不久,人们在浙江慈溪和甘肃临夏两地,为朱贵和阵亡的甘军将士修建了祠堂。 “大凡到过浙江慈溪的人都知道,城外大宝山上有一座朱贵祠(也叫高节祠,当地人俗称为朱将军庙,早在1963年就被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清明节时,这里人潮涌动。”朱光明曾受邀到浙江慈溪参加朱贵的纪念活动,对那里盛大的纪念活动记忆犹新。 “朱贵父子三人牺牲后,他们的遗骸由朱贵的小儿子朱共南和妹夫张怀富二人,千里运送返抵故里安葬。因为慈王村的村名中有个‘慈’字,暗合朱贵及其甘军将士战死之地慈溪,故此在慈王村进行安葬。” 为表彰朱贵英烈事迹,清政府下诏诰授朱贵为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以总兵例赐恤。在河州朱贵故居修建了牌坊和祠堂。道光帝题赠“忠孝双全”匾额,悬于故居巷口牌坊,故居改建为忠孝祠堂。林则徐曾为之题字“忠规孝矩”。 [以上内容由" 古月"分享。] 朱贵相关 朱贵祠 浙江省宁波江北区 同年(公元1778年)出生的名人: 魏敬中 (1778~1860) 福建宁德周宁 林滋秀 (1778~1833) 福建宁德福鼎 吕璜 (1778~1838) 广西桂林永福 梁□ (1778~1845) 福建三明将乐 邹斌才 (1778~1839) 福建龙岩连城 + 更多公元17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42年)去世的名人: 段永福 (?~1842) 陕西西安 富察・乌尔恭额 (?~1842) 满洲镶黄旗 黑龙江 刘允孝 (1775~1842) 甘肃省酒泉 邓乐天 (1774~1842) 福建南平邵武 王鼎 (1768~1842) 清朝道光时期大学士 陕西渭南蒲城县 贺仲�{ (?~1842) 湖南长沙长沙县 + 更多公元1842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