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2020),字伯春,汉族,1919年8月8日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葛武镇郝荣村,台湾当局一级上将,曾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参谋总长等职。其子郝龙斌为前任台北市长。  郝柏村乃陆军官校十二期炮科毕业,之后随即加入抗日战争,参加过1938年的广州之役及1939年的皖南战役。后又随孙立人所率领之中国远征军38师赴缅甸作战,战胜后转进印度休整。1948年于国共内战之辽西会战(辽沈战役)期间,他从锦州前线被召回,成为蒋中正总统的侍从官。台湾当局前“-长”郭寄峤上将为其岳父。   1958年金门炮战(八二三炮战)发生时在金门担任第9师师长,奉命率部戍守小金门(烈屿)有功,因而获颁云麾勋章与虎字荣誉旗,并升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1977年4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调升“-”副参谋总长。1978年6月,掌伪陆军总司令。1981年12月由蒋经国晋任一级上将,并调升台湾“-”参谋总长,在职八年。参谋总长原来两年一任,因种种特殊情况一再延任,成为历任在职最久的参谋总长。  生平履历  郝柏村先生1919年出生于盐都葛武镇郝荣。6岁起在本庄净土庵读私塾三年,后又到尚庄小学和盐城县立第二小学念书。13岁小学毕业后考取盐城中学读初中。1935年,16岁的郝柏村考取了常州中学高中部。因家境不十分宽裕,他便放弃了念高中的打算,来到南京,报考不需缴纳任何费用的黄埔军校。经初试和复试,郝柏村被录取为军校第12期新生。当时军校分步兵科和炮科,郝柏村分在炮科。抗日战争全面*发后,军校由南京迁到庐山,不久又迁到武昌,因形势逼人,军校加快了教学步伐,黄埔军校第12期学生于1938年元月提前举行毕业典礼,毕业后放假两周,郝柏村回到家乡,休息两周,返校后被分到湖南宁陵炮兵学校,学习由苏联援助的火炮使用技术。  此次一别家乡整整60年,一个甲子,他都没有机会回家乡一趟。  1940年,郝柏村炮校学习结束后,分在炮兵14团5连任代理连长。先后驻防在湖南邵阳、广西兴安一带。1944年,又被派到重庆陆军大学第20期学习,学习结束后,升任炮兵14团参谋主任,随**先后驻防郑州、徐州,于1948年初调防沈阳。辽沈战役前夕,郝柏村奉命离开**,到南京-待命,后被分配去陆军196师任上校参谋长,驻防湖南衡阳。  渡江战役前夕,郝柏村离开**来到上海,旋即又来到重庆,在重庆附近的一个县城的永川中学当半年教员。  1950年春,郝柏村由香港辗转来到台湾,凭个人资历,在炮校谋了个教员职位,两年后升任炮兵学校总教官。1954年,被送到陆军大学将官短训班培训一年,结业后,被分到第三炮兵任上校指挥官。1958年8月升任第九师少将师长兼战地指挥官,戍守小金门。后又被送到台湾“三军联合参谋大学”将官班深造,旋又被派往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深造,1963年回台湾,出任陆军第三军副军长。1964年4月晋升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同年10月,台湾举行“-”阅兵,伪“-”指派郝柏村为阅兵总指挥官。第二年,郝柏村接替胡琏,出任“-”的侍卫长。  1981年10月,郝柏村任“-”参谋总长,晋升为一级上将。在1986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是中**中唯一的一位职业**。1988年1月蒋经国逝世后,-上台,郝柏村被留任参谋总长。1989年11月任“-长”。1990年初春,被提名出任“行政院长”,兼任***-改革策划小组副召集人,“国家统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任三年多。  1993年8月,郝柏村当选为*****副**,任 资政。  退休以后,郝柏村多次来大陆祭祖、省亲、旅游。  1999年4月3日13时05分,郝柏村先生偕夫人郭莞华,率儿子郝龙斌、郝海婴及孙女郝汉祥一行12人搭乘华航班机离开台北,经香港转港龙KA810班机抵达南京,开始了他阔别家乡61年以来的首次返乡祭祖扫墓之行。  2001年7月,郝柏村率领廿多位台湾高级退役将领赴桂林旅游,其中包括五位上将,多位中将,是-访问大陆最高级退役将领团。  2005年10月,郝柏村来江苏省扬州、盐城两市访问。在扬州这座古城,道出了其心声“踏进扬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扬州变化太快了,真可谓一天一个样!”  2020年3月30日下午,郝柏村因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岁。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2020),字伯春,汉族,1919年8月8日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葛武镇郝荣村,台湾当局一级上将,曾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参谋总长等职。其子郝龙斌为前任台北市长。  郝柏村乃陆军官校十二期炮科毕业,之后随即加入抗日战争,参加过1938年的广州之役及1939年的皖南战役。后又随孙立人所率领之中国远征军38师赴缅甸作战,战胜后转进印度休整。1948年于国共内战之辽西会战(辽沈战役)期间,他从锦州前线被召回,成为蒋中正总统的侍从官。台湾当局前“-长”郭寄峤上将为其岳父。   1958年金门炮战(八二三炮战)发生时在金门担任第9师师长,奉命率部戍守小金门(烈屿)有功,因而获颁云麾勋章与虎字荣誉旗,并升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1977年4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调升“-”副参谋总长。1978年6月,掌伪陆军总司令。1981年12月由蒋经国晋任一级上将,并调升台湾“-”参谋总长,在职八年。参谋总长原来两年一任,因种种特殊情况一再延任,成为历任在职最久的参谋总长。  生平履历  郝柏村先生1919年出生于盐都葛武镇郝荣。6岁起在本庄净土庵读私塾三年,后又到尚庄小学和盐城县立第二小学念书。13岁小学毕业后考取盐城中学读初中。1935年,16岁的郝柏村考取了常州中学高中部。因家境不十分宽裕,他便放弃了念高中的打算,来到南京,报考不需缴纳任何费用的黄埔军校。经初试和复试,郝柏村被录取为军校第12期新生。当时军校分步兵科和炮科,郝柏村分在炮科。抗日战争全面*发后,军校由南京迁到庐山,不久又迁到武昌,因形势逼人,军校加快了教学步伐,黄埔军校第12期学生于1938年元月提前举行毕业典礼,毕业后放假两周,郝柏村回到家乡,休息两周,返校后被分到湖南宁陵炮兵学校,学习由苏联援助的火炮使用技术。  此次一别家乡整整60年,一个甲子,他都没有机会回家乡一趟。  1940年,郝柏村炮校学习结束后,分在炮兵14团5连任代理连长。先后驻防在湖南邵阳、广西兴安一带。1944年,又被派到重庆陆军大学第20期学习,学习结束后,升任炮兵14团参谋主任,随**先后驻防郑州、徐州,于1948年初调防沈阳。辽沈战役前夕,郝柏村奉命离开**,到南京-待命,后被分配去陆军196师任上校参谋长,驻防湖南衡阳。  渡江战役前夕,郝柏村离开**来到上海,旋即又来到重庆,在重庆附近的一个县城的永川中学当半年教员。  1950年春,郝柏村由香港辗转来到台湾,凭个人资历,在炮校谋了个教员职位,两年后升任炮兵学校总教官。1954年,被送到陆军大学将官短训班培训一年,结业后,被分到第三炮兵任上校指挥官。1958年8月升任第九师少将师长兼战地指挥官,戍守小金门。后又被送到台湾“三军联合参谋大学”将官班深造,旋又被派往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深造,1963年回台湾,出任陆军第三军副军长。1964年4月晋升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同年10月,台湾举行“-”阅兵,伪“-”指派郝柏村为阅兵总指挥官。第二年,郝柏村接替胡琏,出任“-”的侍卫长。  1981年10月,郝柏村任“-”参谋总长,晋升为一级上将。在1986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是中**中唯一的一位职业**。1988年1月蒋经国逝世后,-上台,郝柏村被留任参谋总长。1989年11月任“-长”。1990年初春,被提名出任“行政院长”,兼任***-改革策划小组副召集人,“国家统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任三年多。  1993年8月,郝柏村当选为*****副**,任 资政。  退休以后,郝柏村多次来大陆祭祖、省亲、旅游。  1999年4月3日13时05分,郝柏村先生偕夫人郭莞华,率儿子郝龙斌、郝海婴及孙女郝汉祥一行12人搭乘华航班机离开台北,经香港转港龙KA810班机抵达南京,开始了他阔别家乡61年以来的首次返乡祭祖扫墓之行。  2001年7月,郝柏村率领廿多位台湾高级退役将领赴桂林旅游,其中包括五位上将,多位中将,是-访问大陆最高级退役将领团。  2005年10月,郝柏村来江苏省扬州、盐城两市访问。在扬州这座古城,道出了其心声“踏进扬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扬州变化太快了,真可谓一天一个样!”  2020年3月30日下午,郝柏村因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岁。

郝柏村相关 郝柏村故居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 中国远征军 (第51位) 经历历史**: 辽沈战役 (公元1948年)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魏佑铸 (1919~2006) 中国人民***少将 山东省济南莱芜区 林杨春 (1919~1945) 海南省昌江 许如梅 (1919~1943) 海南省文昌 陈宗平 (1919~1941) 江苏省常州溧阳 莫香传 (1919~1949) 江苏省苏州 + 更多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20年)去世的名人: 廖炯模 (1932~202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吴树青 (1932~2020) 北京大学校长(1989年8月―1996年8月) 江苏省无锡江阴 赵忠祥 (1942~2020) 中国著名播音员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 卢世璧 (1930~20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卫生学部 湖北省宜昌市 池志强 (1924~20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卫生学部 浙江省台州黄岩 蒋亦元 (1928~20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江苏省常州 + 更多公元2020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